曲出艺古指瞽卜一类技能或工匠之类技巧,始终未与“优人百戏”的涵义相吻合。本世纪四十年代中期,北京鼓曲、相声艺人刀:始将“杂八地”所谓“什样杂耍”称为“曲艺”。其中包括各种说唱艺术形式和杂技,木偶、皮影乃至拉洋片、变戏法等在内,这似乎可以说是近代“百戏”了。
1949年全国第一次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期间,成立了“中华全国曲艺改进会筹备委员会”,“曲艺”一词,逐渐约定俗成得到广泛承认。随着杂技,魔术的独立门户,木偶、皮影也都归入戏剧一类,拉洋片,讲善书渐为时代所淘汰;“曲艺”中剩下的只有属于说唱艺术一大类别了。自然而然,曲艺成为中国各种民间说唱艺术的总称。写入《辞海》,巳成定论。
艺术形式山东八角鼓
山东境内产生流布的各种说唱艺术形式。仅有白词的评书一类,近乎唱的韵诵体山东快书一类,基本以唱为主的俚曲、山东琴书、平调小曲、临清时调、山东八角鼓一类,说唱结合的山东大鼓,东路大鼓、胶东大鼓、鼓儿词等一类。以及别具特点的源于宗教已转化为民间说书的山东渔鼓,山东落子,属于盲人说书的三弦平调、谷山调、南城调,属于湖上渔民独有的端鼓腔等等。曲艺产生并流传于民间,向来为封建士大大阶级所轻视,被认为粗俗浅陋难登大雅之堂。因而历代记述者甚少,有关说唱艺术历史的详实资料极为难得。而所调查的老艺人口碑资料,又多偏重于近代。事实上,山东曲艺真正可信的兴旺时期是在清代,特别是清中叶以后。
曲艺虽然是汇成民间艺术海洋的一个小溪流,但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积淀,同样反映着我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历史,思想道德观念乃至民风民俗的形成。
江北水城劲东风,城市乡村尽胜景,物质精神皆文明,天下不敢小聊城……”除夕上午,在聊城市东昌府区北城办事处冯庄村,“八角鼓”的演出吸引了几百名群众.铿锵的鼓点、悠扬的三弦、清越的铜钹、明快的截板、优美的舞姿、纯正的传统音调,让人陶醉,围观的群众不时发出叫好声。
八角鼓,满、白、汉等族打击乐器。因鼓框为八角形而得名。流行于东北、华北地区及云南大理、剑川等地。
据传,它由满族八旗的首领各献一块上乘木料镶嵌而成,象征满族八旗的团结。明代中叶流行于北京,明代沈榜《宛署杂记》载,都城八绝之一有刘雄为八角鼓绝。其后以八角鼓伴奏的演唱形式发展为说唱曲种,沿运河传入山东,在聊城、临清、济宁一带,演变为“山东八角鼓”。
鼓身较小而扁,框高5厘米,对边长19厘米。框用红木制作,蒙以蟒皮,羊皮或马皮,四周边缘镶嵌骨片装饰,边框的七个面上,镂成扁圆形窗孔,各装一对铜制小钹,还有一面边框装有小铜环,系两根丝质长穗为饰。
表演形式山东八角鼓
演奏时,左手持鼓,鼓身竖置,右手敲击鼓面发声,有坐、弹、垫、轮等技巧。摇震鼓身,小钹互相碰击发音。左手亦可弹击鼓皮反面。弹鼓面与摇鼓身相结合发出声响,清脆悦耳。主要用于伴奏说唱“单弦”(又名“单弦牌子曲”或“八角鼓”),由演唱者自打自唱。白族八角鼓,又名金钱鼓,用以伴奏歌舞,左手持鼓,右手掌击八角鼓,又称单鼓。满族、白族、汉族拍击膜鸣乐器。因鼓身呈八角形而得名。流行于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和云南省大理、剑川等地。“八角鼓,响叮当,八面大旗插四方。大旗下,兵成行,我的爱根在正黄。黄盔黄甲黄战袍,黄鞍黄马黄铃铛。……”
这是一首名叫《接爱根》的满族情歌,它描写清代满族八旗子弟保卫祖国疆土英勇打败罗刹(即沙俄),妻子喜迎丈夫凯旋而归时所唱的歌曲。八角鼓是满族最有特色的民间乐器。据传说,初期的八角鼓,是古代满族人民用于自娱的一种伴奏乐器。亦说它是由满族八旗的八位首领各献一块最好的木料镶嵌而成,它的八个边象征着满族八旗的团结。八木相拼而得八角,所以叫作八角鼓。
满族是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早在2000多年前就生息在中国东北长白山、黑龙江之间的广大地区;今天,又扩及河北、山东、内蒙古等省、区和北京、西安等城市。勇敢剽悍的满族人民,创造了丰富的音乐文化。民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宗教祭祀歌舞,历史悠久,气氛热烈。民间乐器几乎全部是萨满祭祀时用的响器,唯有八角鼓用于演唱伴奏和歌舞表演。
主要形态山东八角鼓
鼓体较扁而小,鼓面呈八角形,鼓框用八块乌木、紫檀木、红木、花梨木和骨片拼粘而成。规格尺寸有异,常见者鼓面对角长16.5厘米~19厘米,鼓框高4.8厘米~5.5厘米,单面蒙以蟒皮、驴皮或马皮,以小鳞蟒皮为佳。四周边缘亦镶嵌骨片作为装饰。在鼓的七面边框木板中间,均开有海棠花瓣形的透孔,中间用铜钉各穿一对铜制小钹。另一面框板上装有一个小铜环,系以鹅黄色或大红色丝绳花结,下垂两束丝制鹅黄色或大红色长穗为饰,表示谷生两穗,象征丰收。外观小巧玲珑,制作精细,除可作为乐器演奏外,还有着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演奏时,将鼓面竖置,以左手拇指、食指、中指伸在鼓框内,无名指、小指托鼓,右手各指弹击鼓面而发音,音色清脆,优美动听。演奏技巧丰富,过去有“挝鼓十法”“击鼓五法”之说,现在常用的有坐、弹、垫、轮、搓、磕、分弹、簸等。民间有口诀曰:“怀中抱月不许偏,四平八稳忌耸肩。摇鼓腕抖臂别动,打垫轮搓应合弦。”演唱中只用坐法,每拍一响,簸(摇)法常用于曲调的托腔部分,弹、垫、轮、搓、磕等技法用在岔曲和音乐的前奏、间奏部分。并可用左手拇指、食指弹击鼓皮的背面。尤其是弹击鼓面与摇震鼓身相结合发出的音响,更具特色。
表演形式山东八角鼓
八角鼓早期用于古代满族曲艺“八角鼓”中,本世纪50年代,这种曲艺在曲牌的基础上发展为“满戏”。如今,八角鼓主要用于北京、天津、东北地区及河北各地的说唱音乐“鼓书”和“单弦”(也称“单弦牌子曲”或“八角鼓”)中,由演唱者本人手持八角鼓敲击节奏,另由伴奏者弹三弦。 八角鼓除满族、汉族使用外,还流传于云南省大理、剑川等白族人民聚居地区。白族的八角鼓,又称金钱鼓,有八角和六角形两种。演奏时,左手举鼓,右手掌击,用于民间歌舞伴奏。八角鼓敲起来了!整个冯庄沸腾了!
冯庄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到五、六岁的孩子,都行动了起来,演的演,看的看,都自得其乐。
66岁的谷云龙是文化活动的组织者之一。谈到缘起老人感慨良深:冯庄有着悠久的文艺传统,早在宣统二年,就有高跷队,秧歌队,“八角鼓”更是聊城周边闻名遐尔的民间剧目,唱腔多变,有“九腔八调七十二哼哼”之说,场地适应性强,坐唱、表演、围桌唱均可,成了当地特色的剧种。上世纪六十年代还曾代表聊城到北京汇报演出,引起强烈的反响。后来,八角鼓的很多剧目也渐渐失传.
前不久,刚退休的谷云龙回家乡整理挖掘这民间艺术。没想到冯庄的群众积极性如此高涨,一组团就有20多人报名,谷云龙的热情高涨起来,他边整理曲调,边编写唱词,白天忙排练晚上搞创作,短期内挖掘整理出《井台会》、《审椅子》、《夺印》、《老少乐》等传统剧目,创作编排了《绣水城》、《谁不说咱冯庄好》、《敬老院里幸福多》等20多个节目,忙得不亦乐乎。
车快众人推。村上的热心人闫庆国给小剧团购行头拿出了2000多元。闫庆国说:“如今生活好了,拿出这点钱来又算的了什么?”年愈花甲的赵保林,自己出资请人录像,刻录成光盘供演员们观摩学习,还制作了大量的演出道具。
村支部书记李孟祥兴奋地说:“我们以前也想整理过八角鼓,但大家都没这心思.现在,党的政策越来越好,农民越过越带劲,八角鼓就越唱越响了!春节,我们不仅在本村演,还要去幸福院进行慰问演出,去其他村庄友好演出,把欢乐带给更多的群众。”八角鼓敲出了好村风,三弦师父侯玉月说:“俺村有了一句新顺口溜:‘咚咚铿、咚咚铿,打麻将的改了行;铿咚咚、铿咚咚,撒酒风的无影踪’!先前一到冬天没活时,打麻将的喝闲酒的成风,造成了不少的家庭矛盾和社会问题,如今,人们都被吸引到这里来了,家庭和睦了,社会平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