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开漳大将军、武德侯沈世纪,原名彪,在平定“蛮獠啸乱”战斗中,身先士卒,所向披靡,战功显赫。唐高宗赞其神勇,特赐名为“勇”,故后人又叫他沈勇或勇公。但是在海峡两岸,在东南亚诸国,在他遍布海内外的众多裔孙和信众之中,人们则普遍地尊称他为“沈祖公”、“武德侯”,以至于之第十子聃季公的裔孙。西周分封诸侯,聃季被分封于沈国,沈国位于今河南省东南部那一带,故后世聃季的裔孙便以沈为姓。传至沈世纪,有的说已历四十八世,有的说已有五十多世,但沈世纪的高祖是清楚的:他便是南朝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古四声(平上去入)的发现者沈约。沈世纪是江南吴兴地区沈成龙公的第三子。他出身在一个世代书香的门第,自幼聪明好学,长大后书剑天涯。他相貌英伟,身材魁梧,喜骑高头大马,贯用开山铁斧,他器量宏深、武艺高强,喜怒不形于色,是那种“天下有大勇者”,人们都喜欢与他交朋友,而他与河南光州固始之陈政、李伯瑶、欧哲等人尤为友善,情如兄弟。故入籍于河南光州固始县。[2]
唐总章二年(669年),奉唐皇之命同戎卫左郎将为德将军陈政(陈元光之父)入闽、粤、泉、潮平蛮,时公已48岁。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所向披靡。仪凤二年丁丑陈政卒。元光(18岁)袭父军职,勇公又辅助元光平蛮僚,破三十六寨,公每临战,面载铁面具,威武凛然,骁勇善战,冲锋陷阵,身先士卒,特赐名勇。
重拱二年(686年),周武则天准奏,在泉潮之间建置漳州和漳浦、怀恩两县。州治设在今云霄火田乡,陈元光任刺史,公任司马。为漳州的建制立下汗马功劳。
重拱四年(688年)公因积劳成疾与世长辞,同异姓兄弟李伯瑶合葬在漳州天宝峰山。
祖妣尤氏妙嘉(世纪之妻),生一子名叫壑,祖妣被敇封为一品夫人。
至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追封公为“殿前亲军副指挥威武辅美上将军”。淳佑间(1241年)加封武德侯,并赐联“平蛮灭寇赠武德护国开漳辅圣王”,时隔500多年,南宋王朝能追认加封,足见公之功绩伟大。
公入闽后,让辽汉人民安居乐业,繁衍子孙至今一千三百多年,沈氏子孙遍布闽、粤、台、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达数十万人,为怀念祖德宗功,子孙立庙建祠,春秋二祭,代代相传。
沈世纪
古文记载沈世纪传
家世
沈世纪
唐开漳大将军、武德侯沈世纪,原名沈彪,在平定“蛮獠啸乱”战斗中,身先士卒,所向披靡,战功显赫。唐高宗赞其神勇,特赐名为“勇”,故后人又叫他沈勇或勇公。但是在海峡两岸、东南亚诸国和海内外的众多裔孙和信众之中,人们则普遍地尊称他为“沈祖公”、“武德侯”,以至于沈氏的真正始祖和他的本名都不为后人所熟知。
据《沈氏宗谱》记载,沈世纪是周文王之第十子聃季公的裔孙。西周分封诸侯,聃季被分封于沈国,沈国位于今河南省东南部一带,故后世聃季的裔孙便以沈为姓。传至沈世纪,有的说已历四十八世,有的说已有五十多世,但沈世纪的高祖是清楚的:他便是南朝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古四声(平上去入)的发现者沈约。
平蛮
沈世纪初为河南案牍吏,参与州县管理,多有功绩。后因边疆多事,他即毅然投笔从戎,成为陈政麾下一员勇将。唐高宗总章二年(公元669年),陈政受命率领河洛府兵计三千六百多人、战将一百二十三员“前往七闽与百粤交界绥安县地方,相视山原,开屯建堡,靖寇患于炎荒,奠皇恩于绝域(见唐高宗《诏陈政镇故绥安县地》诏书)。”
沈世纪受命为八个分营中一个分营的主将,并荣任先锋官之职。在万里征程之中,在毒蛇猛兽横行、瘟疫蚊虫肆虐的蛮荒之地,他身先士卒,恪尽职守,始终不负使命。昔为州县吏时,他能爱民如子,今为营将时,他更能爱兵如子,他总是身先士卒,随时随地认真探访民情地理,逢山开路,遇水结筏搭桥,奋勇当先,不避艰难险阻。
当时之南方蛮獠由于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普遍仍以采集或渔猎经济为主,根本无法保持稳定的生态环境,需要经常迁徙,因此常要侵犯久居该地从事稳定农业生产的汉族移民的利益,和汉族人民发生严重的冲突。而蛮獠一经叛乱,皆又极端野蛮凶残且至难降服。
为了尽量减少杀戮,“奠皇恩于绝域”,沈世纪学习蜀汉丞相诸葛亮的“装神弄鬼”,每次临战,他都要选拔精兵强将,自己和将校都带上凶神恶煞般的铁面具,而参战士兵则一律以锅底黑灰涂面,这样一支队伍突然出现在作乱的蛮獠面前,使众蛮獠皆大惊失色而无所措手足,或奔逃或束手就擒。在兵困九龙岭之时,他协助李伯瑶率将突围往中原搬救兵;在魏太夫人率领援兵来解围后,他首先率师“结筏渡江",进抵柳营江;他指挥军队先后取得攻取五营寨、鹅穴寨、扶摇寨、岳山等等战役的胜利;而后即率师进驻云霄、南诏,在西林、在火田,在星罗棋布建设起来的“唐化里”,他披荆斩棘,休整军队,收容流亡,开垦农田,传授先进农业技术,发展生产,补充军需。随军南征的沈世纪夫人尤氏,亦像陈政夫人司空氏等随营将校家属一样,积极参加日常的行军作战和劳动生产。
沈世纪
南征之时,许多主官及将校都牵家带口而来。如陈政就有九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即陈元光)俱南来,李伯瑶有十三个儿子,就有十一个儿子参加开漳战役。而沈世纪只有夫人尤氏随行,他只有一子一孙俱在长安,此后二十年,他们因军备繁忙,似乎再没有与儿孙有任何相聚的时空与信息。如果不是五百年后他们的第十八世孙沈廷辅公又到福建来,他们几乎没有一个裔孙留在这块他们为之浴血奋战的南方热土上。他们是所有全心全意献身于开漳伟业的河洛儿女的杰出代表!唐高宗仪凤二年(公元677年),陈政因操劳过度病逝于军中,其子陈元光继承父职,沈世纪竭诚地拥戴他。每次重大战役,他都积极参与运筹;每临战斗,他仍身先士卒,冲锋陷阵。他还曾与陈元光一起日行数百里,两次入粤解围破敌。经过一、二十年的千辛万苦,用尽奇谋善计,恩威兼施,剿抚并举,终于取得平叛战役的根本性胜利,数十个“唐化里”的建设也渐成规模。社会经济生活已逐步走向稳定、正常。
逝世
公元686年漳州被批准建州,沈世纪被授予司马分营将,分镇南诏堡。688年他病逝于任中,葬于天宝峰山下。开元四年(716年),唐玄宗敕建威惠庙,祀陈元光及开漳诸将,漳浦西庙碑记有词赞其:“年甫冠,奇谋善策,喜怒不形于色,恩威大著于远,倾心下士,士多归之。”宋淳祐年间,朝廷先后念其前功,先后追封沈彪为威武辅牖将军、加武德侯;娶妻尤氏,敕封妙嘉夫人。漳州府志谓:“沈世纪开漳功臣,亦名将也。”
人物氏族沈氏,源出有二:一是出自姬姓;一是出自芈姓,源于今安徽临泉。《春秋大事表·卷七之四·都邑地》寝下按语:“时为沈尹者,庄王之子公子贞也,灵王时有沈尹射,平王时有沈尹赤,昭王时有沈尹戍,惠王时有沈尹朱。邑本名寝,楚人因取之于沈,遂谓之沈,至光武帝时改名固始。”按:固始本在今河南淮阳、太康之间,属淮阳国。东汉光武帝时,阴庆为国戚,且有军功,自称慕孙叔敖之为人,求封于孙叔敖故地,光武帝嘉之,遂封于原寖县(今临泉古城子),改名固始。而淮阳之固始撤县,降为固陵聚。《后汉书·郡国志二》汝南郡:“【固始】侯国。故寝也,光武中兴更名。有寝丘。”今河南固始直到南北朝末期才建县,不是《春秋大事表》所说的“至光武帝时改名”的固始。
汉至晋,河洛仕族沈氏有沈弥、沈劲、沈仲、沈麟等。
沈世纪乃漳浦、诏安(含今东山)以及粤东潮州沈姓之祖。其子沈壑,官拜御史谏议大夫。后裔分布在闽南、粤东、台湾及东南亚等地。台湾有关资料云:沈姓将佐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漳,在福建安家落户,其子孙散居龙溪、漳浦、南靖、长泰、诏安等地。
诏安县南诏犹存有沈氏祖庙,祀开漳功臣武德侯沈世纪。祠庙有联:“威镇南诏光辉千古,祈山灵侯万寿无疆。”“武奠霞漳开十邑,德垂梅圃祝华崶。”台湾嘉义县沈厝寮,为诏安县沈姓楸公派移民所辟垦,现今居住此地的仍是祖籍诏安的沈姓子孙(沈世纪的后裔)。
台湾沈氏人口有10余万人,大多数祖籍在诏安县。诏安沈姓播迁台湾以南部为众,北部次之,中部又次之。各县市分布之大致状况——
楸公派:台南县新营镇、盐水镇、下营乡、新化镇,嘉义县鹿草乡、下潭村、东石乡、梅山乡、番路乡、沈厝寮、江西村,苗栗县后龙镇,台北县莺歌镇,基隆市四脚亭;
椿公派:云林县斗南镇、土库里、碑麻里、大东里,宜兰县头城镇、五结乡。
此外还有桂公派分布于台北县淡水镇,桃园县大溪镇、杨梅镇等。其中“新营沈”人多势盛、枝叶繁茂,为著名的台南十大望族之一。新营镇的沈氏先人沈参,是诏安三都西坑乡望族沈宣义的第22代孙,乾隆十八年前后,沈参入台定居新营镇,至今已繁衍子孙多达3000余人。
沈世纪的后裔子孙另有一部分于明末清初至民国间从龙溪、漳浦、南靖、长泰及粤东移居入台。沈氏家族不论历史上还是现代都出了不少名人。尤其在开垦台湾,保卫台湾的历史上留有不可磨灭的一笔。台湾的沈氏后裔,每年都会定期到云林县斗南镇泰安宫祖庙祭谒开漳始祖武德侯沈世纪。
人物墓葬沈世纪
沈世纪墓位于漳州芗城区天宝峰山(今天宝后寨村),为开漳六营主将沈世纪与李伯瑶合葬墓(李伯瑶墓另一种说法是在芗城区浦南镇渡东村虎仔山)。酒殿暨花屏摆手雕刻精致,墓前有石狮一对,气势雄伟大方。佳陵世纪公佳陵位于厦门翔安区风景优美的马巷军岭山(土名卧牛头山)上,古墓坐西向东,墓碑呈半圆形,高约79公分、长约136公分。正面由于风雨斑驳,已不见有任何文字。墓的屏墙高约60公分,为三合土结构,墓前筑有三级土质拜埕,风格简练古朴,仍基本完好无损(民国九年重修)。
祖坟前方山坡下约10米处置有一块《告示》石碑,高约2米,边缘及上方部分残缺,为诏安名士沈大鹏所立。《告示》全文为:
中华民国九年,岁次庚申,花月十七日,重修竖牌,诏安县东城武魁沈大鹏立。
钦命布政使,衔福建分巡兴、泉、永等处海防兵备、道延为出示严禁事。
光绪二十八年三月十七日,据安溪县拔贡生沈登云,增生沈国箕、沈衍庆,贡生沈锡梅、沈登晨,晋江县生员沈荣华、沈荣椿,诏安县举人沈纲,武进士沈瑞舟,生员沈毓英、沈瑞祥、沈瑞麟,抱告沈有光,赴辕呈称切云等二世祖考讳勇公,衔唐尚书左仆射加封武德侯、镇国将军,自唐葬在马巷军岭山土名卧牛头,坐辛向乙兼戌辰东,由穴心丈量至大路为界计一十二丈五尺。西由穴心丈量至外分水为界计一十三丈五尺,南由穴心丈量至外砂大石为界计二十五丈,北由穴心丈量至园岸为界计五丈五尺,四至勒石。
自唐历宋元明至今,仟有余年矣。谱志分明,历年巡视祭献,承管无巽。碍分支闽、粤、泉、漳等郡子孙散居第,恐世远年湮祖坟。为远巡视难周,照顾不及,附近山棍,或射利起见,或盗作虚堆,或盗采山石,以及纵放牛马猪羊任意践踏种种戕伤云等。到坟祭扫,触目伤心,思欲弭患不如请示勒石以杜弊端,而垂久远合。亟相率联名,粘图匍匐恳乞恩准出示晓谕,勒石以安幽坟而杜后患。生死沾德切叩等情计,粘图说到道据此查该处坟茔,既四至分明立有界石,岂容溅占毁伤?除呈批示外合行,出示严禁为此示仰该处附近居民人等一体知悉。尔等须知前项坟墓界址分明,嗣后不得占界盗葬并采取山石,以及纵畜践毁情事。倘敢故违,一经访查或被告发,定即严拏惩办,其各凛遵毋违,特示。”
晓谕右仰通知
沈大鹏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