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远堡镇日照温差悬殊,气候干燥。冬季漫长而不严寒,夏季暖热
而无酷暑,春季回暖快,秋季降温急,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日照时数2884小时,年平均气温10℃,年平均降雨量139毫米,无霜期156天,平均海拔1553米。宁远堡镇总面积960平方公里,总人口28440人(截至2018年末),总耕地面积46336亩,总播种面积44000亩,人均1.6亩,土地肥沃,适于小麦、胡麻、玉米、蔬菜、瓜果等各种农作物生长。
宁远堡镇位于甘肃省金昌市境北部,金川区西南部,环绕市区。东邻双湾镇,南靠永昌县河西堡镇,西接山丹县,北连内蒙古阿拉善右旗。面积960平方千米,人口28440人(截至2018年末)。辖14个行政村。镇政府驻白家嘴村金河公路边。地处龙首山东端北侧,阿拉善台地南缘,平均海拔1500米。宁远堡东西两山对峙,金川河从中穿过。年均降雨量156.1毫米,年均气温9.7℃,全年无籍期218天。古迹有孩母寺石窟、新安村夹沟遗址和烽墩。[1]
历史沿革明洪武五年(1372年),征西将军宋国公冯胜的副将傅友德至河西败元太尉朵儿只巴后,在永昌一带修筑、加固长城,宁远堡始筑长城,并修筑城堡,以永远安宁之心愿取名宁远堡城。据《甘肃通志稿》载:“宁远堡,在永昌县北七十里,明洪武年间置,左右皆山,前后筑堡,有险可凭,有兵可守,东北九十里至镇番卫。”自明代起,宁远堡逐渐成为永昌的边陲军事防守要地和永昌县北部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至明末,在今宁远堡镇境内,其农耕人口主要分布在山湾(马家山湾、孟家大湾)、龙景、宁远堡、中牌、西湾、东湾一带,形成金川河宁远大坝灌区村落。清初,随着在金川河以西地区的不断垦荒,逐步形成了白家嘴(上沟、下坝)、高岸子、西坡、马家岸、大土沟、旧寨子等村落。清雍正三年(1725年)永昌卫改为永昌县,隶属凉州府。民国时期,成立了宁远乡,辖河西堡、河东堡、青山堡、宗家庄、宁远堡、西坡、陈家沟、东四沟等地,乡公所设在宁远堡。
1950年设立宁远区,辖河西堡、宁远堡、双湾等乡,区公所设在宁远堡。1953分属第五区的五至十一乡。1955年撤区后划为宁远堡乡和西坡乡,1958年为金川公社的宁远大队和西坡大队。1961年设立宁远堡和西坡2个公社,1964年合并为宁远堡公社。1968年更名为红星公社,1970年恢复原名。1981年属金昌市。
1983年改为宁远堡乡。1996年,面积868平方千米,人口2.7万人,辖宁远堡、龙景、山湾、中牌、西湾、东湾、白家嘴、高崖子、西坡、马家崖、夹沟、油菜籽洼、下四分、新华14个行政村。2000年3月18日举行撤乡建镇挂牌仪式。2002年,镇政府从宁远堡迁至白家嘴。2007年,辖14个行政村,102个村民小组,共28440人(截至2018年末)。
行政区划2011年代码及城乡分类
620302100:
~200 220山湾村
~201 220龙景村
~202 220宁远村
~203 220中牌村
~204 220东湾村
~205 220西湾村
~206 111白家咀村
~207 112高岸子村
~208 112西坡村
~209 112马家岸村
~210 220新安村
~211 220油籽洼村
~212 220新华村
~213 220下四分村
交通宁远堡镇位于金昌“一线三点”经济带金川经济圈的核心节点,环绕镍都,依城而立,是金昌南进北出的门户;同时望武威、连山丹、接右旗,是金昌开展市际和省际经济交流的枢纽。
自然资源宁远堡镇已探明的金属和非金属矿藏主要有镍、铜、钴、铀、金、银、铁、铅、锑、煤、萤虫、粘土、石棉、膨润土、石英石、大理石、白云石等30多种,地下
宁远堡镇
农业灌溉由上游三大水库供给,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因发现世界第二大硫化镍矿床、建成国家镍工业基地和诞生“祖国镍都”而素有“孔雀石之乡”美称。 3、经济优势。宁远堡镇2007年完成农业增加值7972万元、乡镇企业增加值12000万元、本级财政96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382元,综合经济实力在金昌市乡镇中名列第二,在甘肃省乡镇中名列百强。经济概况宁远堡镇是金昌市和中国500强企业金川集团公司发展循环经济和接续产业的主要承接地,现有各类企业445家,有工商业户1200多户,已发展起特色种植、草畜养殖、家庭餐饮、物流配送、房屋租赁、建材生产、房地产开发、农产品批发、加工、仓储、运输等八大产业,是金昌市第三产业的重要集聚区。境内有建于明万历年间九墩湾亥母寺和见证沙井文化的三角城,是金昌“沙漠探险”、“工矿探奇”、“沙井探古”的首发站。
农业发展宁远堡镇
宁远堡镇党委、镇政府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本 地交通便利、信息灵通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矿产、水土丰富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城郊型农业。2002年,宁远堡镇农业总产值12234.85万元,粮食总产量达到12027吨,蔬菜总产量达46395吨,镇财政收入达7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580元。1997年经省小康建设领导小组考核验收率先步入小康乡镇行列。农业作为宁远堡镇的基础产业,通过不断加强科技推广与创新力度,建成了粮油、肉禽、蔬菜、林果等四大基地,尤其是反季节蔬菜生产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形成了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格局。全宁远堡镇建有高效节能日光温室1020座,塑料大棚2000个。主要产品有黄瓜、西红柿、茄子、辣椒、油桃、西甜瓜、金皮西葫芦等,东湾村的绿萝卜、新华村的鲜食玉米和小棚西瓜、西坡、马家崖等村的奶牛产业和奶产品加工、小尾寒羊生产基地发展较快,品牌化、高效化的现代农业体系进一步完善。宁远堡镇每年向国家交售商品粮760.5万公斤,向市场提供各类蔬菜、瓜果3034.5万公斤,提供肉、禽、蛋、奶354.2万公斤,食用油400吨,是金昌市的“菜篮子”基地和商品粮油基地。乡镇企业宁远堡镇
宁远堡镇的乡镇企业共有400余家,发展规范乡镇企业成为 提升城郊型经济水平的重要支点,2007年全镇工业产值超过50万元的企业达到30家,乡镇企业总产值达30249万元。矿产业、砂产业、交通运输业和小型加工制造业是宁远堡镇乡镇企业的支柱,这些企业吸纳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全宁远堡镇石灰石开采,砂石、澎润土等资源型企业的建成,带动了交通运输业的蓬勃发展,全宁远堡镇活跃着各类运输车辆6000多台,7200多人从事着这一行业。先后完成了金昌市塑料厂、综合建材厂、金川膨润土厂的一批骨干企业的新、扩、改、建工作,抓住小城镇综合经济开发的有利时机,集中开发城郊四村集工、商、贸于一体的经济带,为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宁远堡镇集体、个体、私营等各类企业已达392家,个体工商户2500户,乡镇企业及第三产业从业人员达9230人。城镇建设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宁远堡镇充分发掘地处城郊的优势潜力,把小城镇定位为市场带动型的小城镇,扶持发展了金昌皮毛交易市场、金戈购物广场、世纪家具城、金川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等专业市场,以白家咀、高岸子、西坡、马家崖村为主市场带动型小城镇初具规模。小城镇经济的快速发展,使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和改善。2002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580元,农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0平方米,有1000多户居民已迁入高标准小洋楼和高标准小康住宅;全宁远堡镇均实现了水、路、电的“三通”;电视普及率达到100%,有线电视和电话入户率分别达到20%和25%以上;彩电、冰箱、收录机、影碟机、录像机、摄像机、摩托车等高档商品在农户家庭中得到普及;农民人均存款达到2000多元。
发展思路宁远堡镇
世纪之交,中央作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为宁远堡镇经济发 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也赋予新的历史使命。镇党委、镇政府将继续带领全宁远堡镇人民,紧紧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这个中心,以增加两个收入为主线,以市场为导向,依靠科技进步,突出发展城郊型农业、乡镇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抓住小城镇综合开发的良机,加快农业现代化、农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进一步扩大开放力度,继续坚持“两个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断加强基层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以完善的体系、科学的管理、良好的服务,促进宁远堡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把一个经济繁荣、社会进步、人民富裕、安定团结的新宁远堡镇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名胜古迹宁远堡镇俗有“小兰州”之称,气候宜人,风景别致,镇内古迹主
宁远堡镇
要有“孩母寺石窟”,位于镇郊三十里地带,俗称“九墩湾”,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其气势雄伟,分娘娘庙、穿心过殿、上殿、大殿、土地庙、天池等部分。庙内金碧辉煌、壁画塑像众多。山下有天然滴水洞,泉水长流不息。六十年代后期曾遭破坏,现已基本修复,为西部之行的旅游风景区之一。人口截止2020年11月1日,常住人口为21128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