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代,中国还没有发明纸张,有学问的人都把字写在一种叫竹简的东西上,竹简是用竹子削成的,长的达三尺,短的只有四五寸,如果给人写信,就用一尺长的竹简,叫做尺牍。每根简上写的字少的只有一两个字,多的也不过三四十字。因此就引出许多现在看来觉得有些可笑的故事。
比如,秦始皇当皇帝的时候,每天也要看“文件”作“批示”,据说他每天看的竹简至少有一百多斤重。
战国时有个思想家叫惠施,人称他博学多才,“学富五车”。原来,他旅行时也爱学习,随车装着爱看的书。其实这些书是一捆一捆的竹简和木牍,一共装了五车。“学富五车”的成语就是这么来的。不过,要用现代的眼光看,这五车竹简上的字数加起来,顶多也就是几本或几十本书的字数。
西汉时有个叫东方朔的人,想给汉武帝提安邦定国的建议,就用竹简写奏章,因为有满肚子的话要说,一下子就用了三千来根竹简,东方朔面对这三千根竹简发了愁,因为他手无缚鸡之力,最后只好请了两位大力士抬进宫里去。据《史记·滑稽列传》说,汉武帝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才看完那一大堆竹简。
我国古代著名的兵书《孙膑兵法》,是大军事家孙膑用竹简写成的,这本书只有一万一千来个字,却用了440根竹简,每根竹简长27.6厘米,宽9厘米,厚1~2厘米。按宽度排,可以排39.6 米长,按长度排,可以排121.44米,按厚度垒起来,高达五六米。一万多字的书,要是用现在的纸张印刷,用小32 开本,只要 16 面(8页)就足够了。
竹子是在古代作出过杰出贡献的记录材料,它曾大量记录过文字和图像,还是声乐材料的鼻祖;也是迄今为止仍不失光彩的建筑材料。它创造过灿烂的文化和许多脍炙人口的典故。像“滥竽充数”的故事和“罄竹难书”的成语,几乎尽人皆知。“罄竹难书”把竹子和书写记录的密切关系描绘得淋漓尽至。古代的书写材料通常用竹简,一块一块的竹简,用墨在上面写出文字,再将竹简编连成册就是书。当一个人如果罪行累累时,人们就用“罄竹难书”来描绘,意思是把世界上的竹子都作成竹简,也难书写完他的罪恶。
竹子和书的故事除“学富五年”外还有“韦编三绝”。“韦编三绝”的故事出自《史记·孔子世家》,书中说,孔子在晚年时喜欢读《易》这本书,因为经常翻阅,致使编连竹简的皮绳多次断绝,因此就有“孔子读《易)韦编三绝”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