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路

时间:2023-10-21 13:29:10编辑:莆田seo君
建设背景名称由来

“西京”指中国古都长安(今西安),西京古道为古代岭南的朝京、进贡通道。

《乳源县志·桥路》所记“玄宗幸蜀南粤使臣或由此朝贡,肇此名”。吴邦俊于《桥路》中记:“西京路,旧传唐武德年间未必然也,唐太宗建京太原,岭南朝贡俱从大庾至。玄宗时,张相国开梅岭。西京之名何取焉?意者玄宗幸蜀南粤使臣或由此朝贡,肇此名耶。”

西京古道,古称“西京路”,自明以后的史志均有记载。而最早对“西京路”之文字记载,是明万历二十九年至三十四年(1601~1606年)知县吴邦俊主修之《乳源县志》。清康熙二年(1663年)《乳源县志·山川》中关于“风门山”的描述中也有“西京路”之记,日:“风门山,县西十五里,两山夹峙,一迳中通,古西京路,夏曰多风,故名。”《邮铺》中则记:县“西北旧有西京路,世久道湮,崎岖蒙蔽,行者畏之”。之外,古道上遗存的碑文中多有“西京路”的记载。而《韶州府志·舆地略》记:“南关,洲头街,旧名西京路”,又说“小梅关,在县西北二十里,地名马头涸,旧传开元前西京路。”“西京路,县西大富桥上腊岭谓西京路。”据《韶关市志》载:西京路“自洽涯(今英德县西)、浈阳(今英德县东)经横石塘、罗坑、凤田岭(今属乳源县,宋代以前属曲江县)、石角塘、云岩、梅花、罗家渡、老坪石、武阳司至湖南宜章,全长500余里。因由宜章北上可达西京,故称西京古道。”而《曲江县志》对此也有“史称西京古道”之记载。

乳源西京古道

开凿原因

其一,进贡岭南佳果之必须。据史料记,西汉建元六年(前135年),汉武帝刘彻平定南越后,把产于广东的荔枝、龙眼等岭南佳果列为贡品,每年定期要岭南各地向朝廷进贡。为使进贡之物品的顺利送达。东汉建武二年(26年),桂阳太守卫飒主持开凿了一条从洽涯(今英德洽涯镇)经乳源至湖南宜章而达京都长安的驿道。

其二,海外诸国遣使贡献之通道。西京古道的开凿沟通了中国与海外诸国的交流,海外诸国遣使贡献是其开凿的第二个原因。《梁书》卷五十四之《诸夷·海南传》记:“海南诸国,大抵在交州南及西南大海洲上,相去近三、五千里,远者二、三万里,其西与西城诸国接。汉元鼎中,遣伏波将军路博德开百越,置日南郡。其缴外诸国,自武帝以来皆朝贡。后汉恒帝时,大秦、天竺皆由此道遣使贡献。及吴孙权时,遣宣化从事朱应、中郎康泰通焉。其所经及传闻,则有百数十国,因立记传。”从这则记载中可以看到,自西汉汉武帝元鼎年间,“缴外诸国,自武帝以来皆朝贡。”朝贡之路必由海路至广州,后翻越南岭至中原(西安)。东汉建武二年(26年),桂阳太守卫飒开凿的西京古道,使朝贡与交流更加方便快捷。“后汉恒帝时,大秦、天竺皆由此道遣使贡献。及吴孙权时,遣宣化从事朱应、中郎康泰通焉。”海外贸易的发展,海外诸国的使臣便由海路至广州,经西京古道北上朝贡。

其三,加强行政沟通与地方治理。东汉建武初年(25年),卫飒任桂阳太守,含涯(今英西)、浈阳(今英东及翁源县)与曲江一带,人民散居深山,距郡治桂阳(今湖南省郴州市)远的或有千里。官吏往来,常常摊派“传役”,即要各地派船接送,百姓负担很重。卫飒督民凿山开道,成长五百余里的驿道,沿途列亭传,置邮驿。道通后,减轻了当地人民的负担,流民稍还,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韶关市志》也记:“两汉时期,洽涯、浈阳、曲江等县属桂阳郡(治在湖南郴州)管辖,县问的公事往来全靠水路,官府有事就征发民丁驾船运送,水险难行,百姓极苦,每遇征发,都隐匿深山或走避他乡,放弃生产,造成当地人烟稀少,生产凋零。卫飒倡导开山凿路,打通韶关至郴州的道路,沿途设置亭传、驿站。从此,官吏来往和公文传递不再征发民夫驾船,而由驿站传送。西京道路给粤北人民带来了方便,也使广东通往中原地区增加一条直捷的通道。”

历史沿革

乳源西京古道,时间上以东汉卫飒于建武二年(26年)“凿山通道五百余里”为始,中经历代修茸、加固、扩修而成。

东汉建武二年(26年),西京路由桂阳太守卫飒倡导修筑。

《乳源县志》记:唐代曾重修。

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刘浚等以石砌筑路面。

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知县吴邦俊从乳源县城至湖南宜章的古道全程进行修筑。

乳源西京古道

清康熙元年(1662年),知县裘秉钫修凿梯云岭。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当地乡民重修梯云岭路段,路面用石块铺筑,宽处达三、四米。

清后至民国年间,其作用为其他更便捷、安全之路所取代后,便逐渐荒废、衰微。

建筑特色结构

乳源西京古道自治涯(英德县西)、浈阳(英德县东)经横石塘、罗坑、凤田岭(属乳源县,宋代以前属曲江县)、石角塘、云岩、梅花、罗家渡、老坪石、武阳司至湖南省宜章,全长500余里(250千米)。因由宜章北上可达西京,故称西京路。西京路是古代乳源“上通三楚,下达百粤”的重要通道。乳源西京古道保存完好的石板路面有梯云岭段约3千米、猴子岭段约2.5千米,乌鹑岭段约2千米、西山岭段约5千米。古建筑则有大觉禅寺、观音堂、文昌塔、文塔。

路段与建筑

梯云岭路段

西京古道梯云岭路段分布在乳源瑶族自治县大桥镇石角塘村、东坪镇梯下村附近,蜿蜒于大山深处,长约2千米。据碑文记载,曾于清康熙元年(1662年)、清乾隆五年(1740年)、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进行修缮和重修,将超过2/3的路段改为青石板路面;另有长约200米的云梯石级路面两处,系开凿山体而成的石阶梯。除了石板路和石阶路,沿路遗存的文物点包括梯云岭亭、芦竹石桥、茶亭遗址和邮亭遗址。

位于梯云岭路段中段的梯云岭亭,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为拱券结构、亭顶覆土的桥式亭,面宽5米,进深7.5米,内部高4米,两端开拱券门,门宽2米、高3米,亭内用青石板镶铺,四边摆放条石,供路人休息小坐。

西京古道梯云岭亭

芦竹石桥,始建年代不详,现存桥为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重修,桥长3米,桥面原用四条长3米、宽0.4米、厚0.3米的石板并排铺搭在溪涧上,仅余两块石板。

乳源西京古道

梯云岭茶亭遗址,在梯云岭半山腰处,即梯云岭亭南面路边,房屋已毁,仅存残墙断壁。依残墙可辩出原茶亭分三间,每间面宽4米,三间总面宽12米,进深均为6米,建筑面积约70平方米。还有一处驿站遗址,在距梯云岭亭北约1千米的古道边,遗址面积约400平方米,残存的石砌墙基,最长的一段长约20米,残墙最高处高出地面约0.5~0.6米。

猴子岭路段

心韩亭

西京古道猴子岭路段位于乳源瑶族自治县大桥镇溪子背,长约1.5千米,隐于山岭之中,较梯云岭路段更为险峻。由于岁月久远,青石板路面的残损情况不一,部分石板风化、断裂或移位。沿路所存文物不多,包括心韩亭、两处石碑和两座石桥。

猴子岭巅有心韩亭,建于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用长方形石块垒砌,双坡顶瓦屋面,面阔一间约4.1米,进深三间约7.2米,双坡顶瓦屋面,于山墙面开门,立面筑五山马头墙,顶置葫芦饰。

观澜书院

距猴子岭路段约4千米的乳源大桥镇新书房村,有观澜书院。新书房村北有西京古道经过的通济桥,俗称大桥,已改建。据清光绪(1871年~1908年)《许氏族谱》记载,大桥许姓客家人自闽入乳,聚居于此。书院由大桥许氏十四世列贡生许景发出资兴建于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坐北向南,面阔三间,四进院落布局,通面阔22.67米,通进深40.47米。砖木结构,灰瓦面,悬山顶,前有大门坪和两对旗竿石。书院一进为拱秀门楼,筑成马头墙,额镌“拱秀”,墙脊置葫芦刹顶,门楼两边为厢房。门楼中间为圆形紫微门,门洞直径1.8米,左右两边筑成拱门。进入天井,两边为厢房。二进为观澜院,门斗凹进,门楣悬挂“观澜书院”木匾。楼上为戏台,形制独特。戏台前是天井院落,青石板镶铺。院落两边厢房挑檐伸出,形成无柱外廊,由挑檩支撑,空间开敞。厢房一层原为学生宿舍,二层为教师宿舍。三进明德堂,原为教室。明德堂后天井地面铺石板,两侧厢房挑出阳台,走廊栏板雕有花草鸟雀等图案。四进资深堂,原为藏书阅览室,右侧厢房内开有一门,可通书院后的民居。新书房村中还保留大量客家传统民居,民居与书院结合,古村落格局保存完整。

红云仰止亭

红云仰止亭位于乳源瑶族自治县大桥镇红云村委会办公楼旁边,建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通道式凉亭,用长方形石块垒砌,双坡顶瓦屋面,面阔一间约5.45米,进深三间约7.85米,于山墙面开门,筑五山马头墙。

主要展览遗存文物梯云岭亭碑联与《建亭碑记》

西京古道梯云岭路段沿路遗存的文物有:位于梯云岭路段中段的梯云岭亭北门两边行书阴刻碑联“挑负宜息肩,何妨濡滞停步脚;来往当思路,切莫蹉跎误前程”,亭内尚存建亭碑和修路碑各一块。清乾隆二十一年(1755年)立《建亭碑记》描述了亭的作用:“从前往楚抵粤,负者、车者、徙而行者,皆望山而乐,思甜之所室。”;两处无祀石碑均为青石凿就,造型朴素,年代不详,保存基本完好。无祀碑是当地善信为遭遇不测身亡的行人所立。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日,当地人会到无祀碑前焚香、祭祀,为客死亡魂祈祷。

云梯祠《重修梯云记碑》

梯云岭最南端原有云梯祠,毁塌后重建。仍留有清乾隆五年(1740年)的《重修梯云记碑》一通,碑文记载了古道的修葺历程:“尝思老子之世,九月除道,十月成梁,故其时人乐康衢而至意也。夫云梯者,上通荆楚,下接连阳,昔人创结,数百余载也。路途阶级不尽如旧,兼之做桁条者,请人出木,各有镏珠所致,任意肆丢。日积月累,石砖冲脱,崩坏不堪。葱等发薄捐金修整,外结石墙,以杜后来肆丢之人,勒石为记。……”可知原有路面以碎石兼土木为之,挡土亦不善,常有水土流失、路面崩坏之虞,后人以石材作为主要路面材料,以期永固。

心韩亭内石碑与《猴子岭石亭叙》

猴子岭巅有心韩亭内保存有石碑三块。其中《猴子岭石亭叙》记载了这段路的险要和崎岖:“其前望壁立直上,崎岖最难行者,则俗所呼猴子岭也。是岭也,上通三楚,下达百粤,必由之路,离大桥民居相距十里。行者常苦其险且峻,既无从别开平坦之途,而又无茂林修竹稍资障蔽。盖此岭居万仞山巅,风雪瞩天,于兹为甚。”也记述了亭之由来,系当地乡绅捐资,请工匠建于岭巅,供停行者休憩,因仰慕韩愈的功德,故名之曰“心韩亭”。

猴子岭路段石碑与石桥

猴子岭路段两处石碑年代不详,分别位于古驿道中段和东段。两座石桥,分别位于古驿道东段的两处,均是凿取当地石材铺就的石板桥,做法简易,以两块石板并置直接搭在溪涧两岸边,保存基本完好,有一桥板端部断裂。

红云仰止亭中石碑与《建仰止亭碑》

红云仰止亭

红云仰止亭中存石碑两块,保存较好。仰止亭内立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的《建仰止亭碑》简洁地记载了古道凉亭的作用与来历:“我乡白牛坪大路,上通两湖,下通百粤,来者来,往者往,熙攘交错,累如贯珠,多历年所。但自蓝关亭以至猴子岭,相去二十余里,沿途一带惟有崇山峻岭而无茂林修竹,每值暴雨狂风无躲避,炎天赤日没遮拦,亭之建也,不綦亟欤?”遂集资建亭,以助行人。

价值意义

乳源西京古道是乳源瑶族自治县境内现存年代最早、保存较为完整的古驿道,也是南粤古驿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较早为岭南传输了中原文化,促进当地的民族融合和社会经济发展。

“曲江诸县凿山通道以后,远离县治的偏僻地方也出现了新的村落和农田”。一些山隘偏道甚至出现了墟市,《嘉庆重修一统志》卷四百四十四的《韶州府》记载,乳源县管埠市“在乳源县西北一百五十里。武阳镇东,水陆通郴桂,商居杂居,市井最盛”。

“南粤古驿道不仅是广东省内各区域与民系间人员、货物、信息往来,保持密切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与联系的重要交通孔道,也向南北两个方向延伸:一头穿越南岭北联长江流域、中原腹地,进而借由京杭大运河沟通整个北方地区;另一头南行放洋出海,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与东南亚、南亚乃至西亚、北非等海外诸国、诸文明发生持续的文化交流与沟通。”西京古道正是这一孔道上的重要环节,从岭南百越地区直达西安(汉长安),是连接海陆丝绸之路的对接通道,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保护措施

2005年8月15日,乳源西京古道被列为乳源瑶族自治县文物保护单位。

2012年10月20日,乳源西京古道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10月,乳源西京古道被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路线

乳源西京古道现存路段主要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大桥镇,东临必背镇,南毗邻五指山南岭国家森林公园,北接乐昌市沙坪镇。

交通

从乳源瑶族自治县城区出发经过南环路、瑞临线、县道358到达乳源西京古道。[1]

上一篇:长舌头的女人

下一篇:母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