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代文化的发展,与君主专制政治的变化关系最为密切。君主专制政治的变化,主要表现为职官制度的变化。职官制度本身又是文化史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个时代在职官制度上,出现了一个最重要的迹象,是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制与尚书省六部制的形成,外朝台阁制度的建立。这种变化,表现了秦、汉君主专制政治到魏晋南北朝时代,发生了松动,获得了改造。毫无疑问,这种松动与改造,必将对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书为断代文化史系列之一。全书共分十四章内容,具体包括:魏晋南北朝时代君主专制政治的变化,在才与性方面的不同观念,魏晋南北朝时期哲学与政治思想的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组织与经济思想的变化发展,儒教动摇下风俗的变化,魏晋南北朝时代文学的蓬勃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艺术的发展,史学文献的蓬勃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命运,我国道教的产生与发展,佛教的勃兴与弥勒异端的产生,少数民族与外籍人士在魏晋南北朝文化发展史上的功绩等。研究深入,在内容上也有一些新见解,值得广大历史研究者参考阅读。
作者简介万绳楠,1923年生,江西南昌人,当代著名历史学家。1942年国立十三中学毕业,同年考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历史系,1946年大学毕业,同年考取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师从清华四大导师之一陈寅恪,1948年毕业,为陈寅恪的关门弟子。毕业后即弃笔从戎,参加革命。解放后先后任教于安徽大学、合肥师范学院、安徽师范大学,系安徽大学历史系创办者之一。著有《魏晋南北朝史论稿》、《魏晋南北朝文化史》、《中国长江流域开发史》等,并据1940年代末陈寅恪在清华大学开设“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的课程笔记,整理成《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奖章获得者。
目录序言
第一章 魏晋南北朝时代君主专制政治的变化
第一节 外朝台阁制度的出现
一、曹操对台阁制度的重大改革——移内廷台阁于外朝
二、关于魏晋南北朝尚书曹郎的设置
第二节“管司王言”的中书省的出现
第三节 门下省和集书省的进谏与随事为驳的权力的形成
第四节 以“兼理之中,仍有分理”为特征的地方官制度
一、曹操时期地方官制度的优点
二、魏文帝时都督诸州军事与都督兼领刺史官职的产生
三、西晋的分封制与罢州郡兵
四、南朝的分陕之制与地方官吏的任期制
五、北朝地方官制的滥杂
第二章 在才与性方面的不同观念,选官制度的变化
第一节 曹操的求才三令
第二节 九品官人法的制订,魏末在才性问题上的激烈交锋
第三节 两晋与南朝选官制度的变化
一、“二品系资”与按门第直接授官的僵死性
二、较有活力的州郡察举与朝廷策试制度
三、梁武帝时期中正的废除,学校的发展与科举的萌芽
第四节 北朝选举上才与门资之争
一、北朝选举方针的变化
二、北朝入仕与官吏的迁转问题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哲学与政治思想的发展
第一节 三国时期天(神)人合一与独尊儒术思想的衰微
第二节 魏晋玄学的分派(何晏、王弼与竹林七贤)
第三节 反对封建君主专制主义的思想闪光(嵇康、鲍敬言与陶潜)
第四节 在反对神不灭论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神灭论与物种变异学说(陶潜、何承天、范缜、刘峻、邢邵)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组织与经济思想的变化发展
第一节 大家族制度的消亡及其影响
第二节“王者之法不得制人之私’’与“不患寡而患不均”
第三节 重农抑商思想的退隐与商品经济的发展
第五章 儒教动摇下风俗的变化
第一节 对礼法的否定与对人性的追求(名士风流与女性的相对解放)
第二节 婚嫁的相对自由
一、择偶的相对自由
二、“婚宦失类”与买卖婚姻
三、内婚与早婚
四、离异与改嫁
五、北朝婚姻的特点
第三节 文人集会活动的产生与发展
一、邺宫西园之会
二、西晋“二十四友”与金谷之会
三、东晋兰亭之会与曲水诗
四、鸟衣之游与谢灵运四友
五、鸡笼山西邸之会与竟陵八友
第六章 魏晋南北朝时代文学的蓬勃发展(一)
第一节 建安时代文学的振兴
一、邺城建安文坛的形成
二、建安文学的现实主义精神(释建安风力)
三、谈《孔雀东南飞》
第二节 魏末晋初文学的演进
一、正始文学
二、太康文学
第七章 魏晋南北朝时代文学的蓬勃发展(二)
第一节 晋宋之际五言诗的完全成熟
第二节 南朝四声与近体诗文的创立
一、永明体与四声
二、徐庾体与宫体
二、阴何体
四、四六文
五、吴均体
第三节 南北朝乐府诗歌的新发展
一、南朝乐府民歌
二、北朝乐府民歌(谈《木兰诗》产生的时代)
第四节 选体与文学理论
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艺术的发展(一)
第一节 铜雀三调与民谣国俗清商乐的崛起(北朝音乐附)
第二节 舞曲与舞蹈的新发展
第三节 争艳斗奇的杂伎艺术
第九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艺术的发展(二)
第一节 书法艺术的历史地位
第二节 绘画艺术的长足发展
第三节 佛教造像艺术的勃兴
第十章 史学文献的蓬勃发展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史学得到长足发展的原因
一、经学的急剧衰落
二、史官的“失其常守”
三、历史学与历史学家之被重视
第二节 同一史学领域内著述的层出不穷
第三节 新部门、新体制史学著作的纷纷涌现
一、少数民族史
二、典章制度史
三、传记史学与郡国之书(地方志)
四、舆地之学
五、氏姓之书
六、簿录之学(目录学)
七、起居注
八、杂史
九、考古与文物
第十一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命运
第一节 天文历法与数学
第二节 医学与保健
第三节 机械学及其应用
第四节 农业与手工业技术的提高
一、农业技术与《齐民要术》
二、蚕桑与纺织技术
三、造纸业的普遍与造纸技术的进步
四、冶炼技术的提高
第十二章 我国道教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道教的创始及其教义
第二节 道教的传播与异端的产生
第三节 道教的改革与道经的整理
一、适应士族需要的东晋葛洪的改革
二、在佛教影响下寇谦之对道教的改革(正一教)
三、陆修静、陶弘景在道经整理上与道教发展上的功绩
第十三章 佛教的勃兴与弥勒异端的产生
第一节 佛教内典经、论、律三藏的东传
第二节 南朝佛教理论的发展与佛教地位的确立
第三节 北朝佛教的僵化与弥勒异端的兴起
第十四章 少数民族与外籍人士在魏晋南北朝文化发展史上的功绩
第一节 少数民族文明程度的提高及其在文化上作出的成绩
一、接受先进文化,提高民族文明
二、文化发展道路上的生力军
第二节 影响我国最深的外来文化——天竺佛教文化的进入
一、鸠摩罗什与长安译经
二、昙无谶、浮陀跋摩与姑臧译经
三、名僧游建康,斗场译经书
四、北方佛教的重振与洛阳译经
五、真谛与广州译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