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兰,豫剧祥符调名旦,“汴京三王”之首,和陈素真、常香玉、司凤英、马双枝、史彩云、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姚淑芳、李景萼、桑振君被誉为豫剧十二大名旦。[1]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王秀兰开始享誉艺坛,1940年她同常香玉在西安同台演出《西湘记》、《二度梅》、《桃花庵》、《秦雪梅》等剧目,豫西、祥符风格相得益彰,斐声豫陕。王秀兰表演风格端庄大方,温文尔雅,行腔正宫大调,音色甜润,表演稳健洒脱,不枝不蔓,在古城开封艺坛上独领风骚数十年。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她和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王敬先、王素君一起联袂演出,珠联璧合,“汴京三王”传为佳话。
艺术特色《彩楼配》王秀兰饰柳迎春
王派的艺术风格用一句话概括起来说即:铅华尽洗、朴实自然。王秀兰扮起戏来规规矩矩、深沉含蓄、宁缺毋滥、绝不哗众取宠;行起腔来本本分分、不蔓不枝、酣畅淋漓、更无刻意要“彩 。其艺术所达到的境界,于朴实中见机巧,于清淡中见醇厚,故扑而不拙,淡而不平。王派的念白功力,在豫剧界有口皆碑。青衣念白,如凤鸣玉碎,高雅而纯正;闺门旦念白,如莺啼燕啭,亲昵而妩媚;花旦念白,若雏鹰幼犊,活泼而天真;老旦的念白则如空谷沉雷,深沉而苍劲。高低抑扬,错落有致;轻重徐疾,相间得体。王秀兰在表演上的最大特点是朴实无华,深沉含蓄,从人物出发,体验得真执,体现得真实,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看她的戏,常常令人觉得她就是剧中人,剧中人就是她。
《王金豆借粮》中的刘氏嫂子,是王秀兰的拿手作品。她准确把握住了人物的身份、性格,善于用深邃细致的独特感情去体验人物,真切生动的塑造出了这个人物。伴着欢快的音乐,刘氏嫂子迈着轻快的碎步上场,走至舞台中心,稍做停顿,随之用眼神报以嫣然的一瞥一顾,唱“今天本是腊月二十九,是个小进,到明天就是一个大初一”时,眼神流露出喜悦神态,使人一望便知刘氏嫂子就是个热心、善良、爽快能干的内当家。
王秀兰特别重视眼神的运用。在她的表演艺术中,很善于用眼睛给人物以风采,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刘氏嫂出场就能得到碰头彩。再如“包饺子”一场,她那揉面、擀面皮等一系列动作,准确利落,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到厨房去取用具的几次上下场,各自不同的身段设计,显出她对戏曲程式运用的得心应手。
唱念艺术是王秀兰艺术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王秀兰嗓音宽厚宏亮,音色质醇甜美,唱腔深沉含蓄,刚柔相济,吐字清晰。极擅于以唱腔表达不同人物的内心和情绪变化,做到寓情于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她不仅能一气呵成几十句的唱腔,数百句的二八、流水、慢板等板路的唱段也得心应手,对飞板、滚白、垛子等散板唱腔的运用更是熟稔。这些板式节奏比较自由,很能发挥她在吐字、行腔、收韵以及气息运用等方面的技巧。
例如在《秦香莲》闯宫一折中,秦香莲面对负心的陈世美回忆诉说了三年前夫妻珍重告别之情,公婆惨死之状,力图打动丈夫回心转意的一大段飞板转滚白,她唱得如泣如诉,唱中带说,说中带唱,字字泣血,声声带泪,十分感人。尤其唱到最后一句“我那去世的公婆哇”时,王秀兰采用了重喷口,一字一字垛上去,到“哇”字高腔时,先用颤抖的悲音(祥符调的寒韵)滑上去拖腔,而后用哭泣抖颤音滑下来,尾音回归胸腔,又用了一个哭音结束。把秦香莲温柔、善良、饱受凌辱的悲痛情绪表达的淋漓尽致,催人泪下。在《铡美》中,秦香莲控诉陈世美忘恩负义的一大段唱和《闯宫》一折却截然不同,形成鲜明对比。她以一泻无余的气势,把秦香莲的满腔激愤抒发得痛快淋漓,刚劲利落,激越的感情如瀑布奔腾而下,令人拍手叫绝。
王秀兰宗祥符调,但又不拘泥门户,勇于探索,融会贯通,充实提高自己的演唱技巧。她把能低回委婉的豫西调下五音揉进高亢激越的祥符调中,使整个唱腔刚柔相济,起伏跌宕。
王秀兰的念白也是一绝。其念白不仅吐字清晰,字真情切,而且气韵饱满,顿挫有致。不论是念韵白,或是道方言话白,王秀兰讲究字的“五音四呼”,注重以字带韵,以情带声。她还十分强调研究和把握人物的出身、性格、情感,并晓之以情,这样念出来的戏文才能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如她在《秦香莲》一剧“闯宫”一折里那一大段劝夫的念白和“公堂”一折的“滚白”。如泣如诉,凄楚动人。再如《红灯记》中李奶奶痛说革命家史,这大段方言话白,王秀兰念得层次分明,起伏有力,时而如泣如诉,十二激情昂扬,字字如珠落玉盘,把老人对革命的爱和对敌人的很一吐而尽。[1]
代表剧目20世纪40年代初期,王秀兰与常香玉二人合作长达四年,辗转于陕西、甘肃、河南等地,这一时期,王秀兰的主演节目有《凤仪亭》、《三上轿》、《三上关》等。
1945年9月,王秀兰和常香玉在宝鸡分手,回到开封,成为20世纪40年代中州剧坛明星,也开始了创建自己艺术风格的历程。这期间,王秀兰主演了《西厢记》、《玉虎坠》、《二度梅》、《蓝桥会》、《贩马记》、《秦雪梅》、《孟姜女》、《蝴蝶杯》、《抬花轿》等戏。
开封解放后,王秀兰和前辈艺人张子林、冯焕卿(艺名洋人)、赵清和、杨金玉、高兴旺和后来的姚淑芳、王敬先、张桂花、陈慧秋、陈敏秋、王素君等长期合作,演出了《秦香莲》、《陈胜王》、《九件衣》、《扫穴犁庭》、《正气图》、《洞庭英雄》、《卷席筒》、《小儿黑结婚》、《不能走那条路》、《野火春风斗古城》等剧目。
从1952年开始,王秀兰和著名刀马旦、花旦王敬先和名小生王素君开始合作,演出的《天河配》、《王金豆借粮》、《陈妙常》大受欢迎。
王秀兰一生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舞台艺术形象。演得最多、最成功的有两类,一类是婀娜多姿的聪慧少女和端庄典雅的少妇,如红娘、崔莺莺、秦雪梅、刘翠屏、王宝钏、孟姜女、柳迎春等;一类是纯朴善良命运悲苦的下层劳动妇女,如秦香莲、崔金定、赵五娘等。中年以后,又在《对花枪》、《忠良谱》、《三关排宴》、《杨门女将》中成功塑造了姜桂枝、岳母、佘太君等老旦形象。[1]
解放后在现代戏方面,王秀兰也做了很好的尝试,获得成功。她塑造的小芹、李双双、杨香草、金环(《野火春风斗古城》中角色)、《沙家浜》里的沙奶奶、《红灯记》里的李奶奶、《商店风浪》的女经理等都有血有肉,栩栩如生。[1]
流派传承王秀兰一生只传艺,不收徒。原河南省豫剧二团台柱之一的张桂花,其嗓音、扮相均酷似王秀兰,也曾多次向王秀兰讲明要拜师的意图,却被她拒绝,反让其拜在自己恩师王兰亭的足下。虽然如此,王秀兰仍将自己的拿手好戏《六部西厢》、《秦雪梅》等,倾囊相授。
王秀兰一生音像资料不多,又乏传人传承,风姿绰约的王派艺术频于灭绝的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