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地有趣的风俗介绍
中国各地有趣的风俗介绍, 中国地缘广大,人口众多,每个地方都有着不同的风俗,风俗由于一种历史形成的,它能凝聚民族精神,提高民族凝聚力。以下是关于中国各地有趣的风俗介绍内容分享。
1、掸尘:淮安人过年有个习惯,是“干干净净、清清爽爽过春节”,所以淮安人年前必定彻底打扫卫生,过去称之为“掸尘”。
2、祭灶神:农历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传说这日是“灶王爷上天”之日,家家户户要“送灶”和“祭灶”。
3、备年货:糖果、瓜子、各种坚果和包装零食应有尽有,而各种年货中最重要的就是糕,与高谐音,过年吃大糕,寓意着来年事业和学业步步高,讨个好彩头,但大年三十不能吃,大年初一才可食用。
4、添新衣:过新年,穿新衣,全身上下都是新的,也有一种辞旧迎新的好兆头。
5、贴春联:在淮安人的习俗中,贴春联大有讲究,要在大年三十晚上,吃饭之前贴。
6、压锅:将豆腐放在锅里,大年初一早上一打开锅,就看到了豆腐,这叫头福。
全国各地都有哪些有趣的风俗习惯
1、苗族的服饰:
服饰是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苗族妇女擅长纺织、刺绣、虹染,工艺精湛,深得国内外赞誉。 苗族是一夫一妻制男女青年婚前有传统的社交活动。如会姑娘就是苗族青年自由恋爱的方式。
2、回族的开斋节:
开斋节在【伊】斯兰教历十月一日。教历九月为斋月封斋第29日傍晚如见新月,次日即为开斋节如不见新月则再封斋1日,共为30日第二天为开斋节。
3、藏族的哈达:
敬献哈达是藏族对客人最普遍、最隆重的礼节,献的哈达越长越宽表示的礼节也越隆重,对尊者、长辈,献哈达的时候要双手举过头身体略向前倾把哈达捧到座藏族风情前。
台湾春 节习俗拾趣春节,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最为隆重的民间传统 佳节。在与福建省一水之隔的台湾,其历史文化、风士人情、生活习俗、亲缘血统 等等均与祖国大陆,尤其是福建闽南地区一脉相承,因而岛内民众的春节习俗自然 与祖国大陆民间大同小异。
桂林春节习俗从"小年夜"到除夕春节踏着农历12月24日零时的钟 声,走入桂林的城乡。这天是桂林人的"小年夜",也就是"过小年"。 过小年这天,人们宰狗、杀鸭,庆贺春节来临。
这天的爆竹声,带着人们送灶王 爷"上天言好事"的心愿噼哩啪啦地炸响,声传高宇。人们认为灶神是 一家之主,一家的善恶功过祸福都由它掌管,所以每年将尽,都要送灶神上天向玉 帝奏明,为全家降福免灾。祭灶的仪式多由家里的长辈去办,他们将糖果放在灶头 祭祀灶神,祈求灶神"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
用糖果祭灶神,目的 是让糖"粘住"灶神的'嘴巴,让他甜甜的嘴巴尽说好话。除夕夜幕 降临后,再放爆竹接灶王爷下凡。这是桂林"过小年"的古俗,现在即便是鸣放鞭 炮,也仅是古俗遗存的仪式罢了。
达斡尔族:年年高北方的达斡尔族有也拜年的习俗,春节时,人们穿上节日盛装,逐家走访,互 相祝贺。每家都备有蒸糕,拜年者一进门,主人就用蒸糕款待。“糕”在汉语中 与“高”谐音,以糕款待,表示互相在新的一年中,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节日期 间,达斡尔族还举行歌舞、体育活动,一直持续半个月。
蒙古族:酒肉不尽北方的蒙古族过春节却是另一番景 象,节前家家户户都备下了当年生长的公羊和各种奶制品以及几坛美酒。
除夕之 夜,人们穿上漂亮的蒙古袍,全家席地坐在蒙古包中央,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午夜开始饮酒进餐,按常规要多吃多喝,酒肉剩得越多越好,这样象征着新的一年 酒肉不尽,吃喝不愁。
初一早晨,身穿各式服装的男女,跨上骏马,三五成群 奔向“浩特”(村镇),挨个地串蒙古包。串包时,先要给长辈叩头祝愿,接着 主人家的女婿为前来串包的客人敬酒,人们边歌边舞。
壮族: 迎英雄居住在中国南方的壮族,称春节为“新年节”。这 一天,人们出门无论遇到谁都要相互祝贺,认为这样一年才能吉祥。
在壮族民 间还有过晚年的习惯,壮族称做“吃立节”。“吃立节”是在这个月的 30号,相传在100多年前,壮族的一支农民武装在抗击外来侵略者后 凯旋归来,这时春节已过,壮族群众为了欢迎他们,就在这个月的30号为他们重过 春节。
布依族:姑娘抢挑第一担水居住在中国西南边疆的布依族,每年除夕晚上,都通宵达旦地守岁。天一亮, 姑娘们争着到屋外去挑水,谁挑回第一担水,谁就是最勤劳的姑娘。
而那里的景颇 族人民喜欢在春节前举行打靶活动,姑娘们是这项活动的组织者和裁判员。她们把 绣好的荷包用线吊在竹杆上,在树尖中左右摇摆,请小伙子射击。谁先射落荷 包,姑娘们就把酒作为奖品送给谁。荷包里一般装有一枚硬币,几粒谷子和几颗装 饰用的珠子,作为幸福的象征。
奇俗No.1——整事儿“找骂”
在广西壮族地区,有一个非常怪的中秋习俗,叫做“骂中秋”。缘由是怎么样的呢?就是古时候有个漂亮的小姐姐,最痛恨甜言蜜语、虚情假意,却偏偏喜欢尖酸刻薄的骂语(这位小姐姐有啥事想不开呢?)在中秋之夜,遇到一个憨居居的直男替她出头,当众痛骂偷她甘蔗的人,然后他们俩就在一起了。Ennmm? 剧情就是这样发展了……
从此,当地形成一种青年人以恶作剧引人发骂的风俗。他们三五成群,乘老人中秋赏月之际,用反锁大门、搬走石磨、拔掉菜秧、抖落果实等小小的恶作剧,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想引起主人痛骂。而恶作剧者往往还要挑选善于骂人的人家,进行挑衅活动。确认过眼神,你就是不怕死的人!
由于当地风俗认为中秋之夜被骂得越多,就越长寿。所以中秋当天在广西见到的不是欢歌曼舞,而是以骂不绝耳为主要内容的奇特节日情景。
奇俗No.2——听香觅“佳偶”
听香是古代流传在台湾地区的中秋习俗。据说古时想觅得佳偶的少女,先在家中神明前烧香祭拜,诉说心事,祈求神明指示听香的方向,然后依指示方向在路上无意间或偷听到的第一句话,牢记在心,回家再掷茭,判断来解释所占卜事情的吉凶。例如卜占终身大事,而听到的话是吃甜饼或花开、月圆,就表示吉兆,喜事近了。
奇俗No.3——“摸到什么就得吃什么”
在大别山地区,流行“摸秋”习俗。每到中秋这天,山民们吃罢晚饭,便三三两两,踏着月光,循着香气,或上山、或下地“摸秋”。山坡、河谷、丛林、草莽、田间、地头不是果就是瓜,还有花生、田薯。摸着什么,就吃个痛快,点动君寻思着这天色乌漆墨黑的,万一摸到软绵绵的“农家肥”呢?那只能用emoji来表达了……
一般大家都是等到夜深人静才陆陆续续开心地回家。哪个人吃得痛快、可口,谁就要高兴几天。
奇俗No.4——“爱你就偷你的菜”
湖南侗乡的中秋之夜,流行着一种有趣的偷月亮菜风俗。相传古时候到了中秋晚上,月宫里的仙女就会降临下界,然后把甘露洒遍人间。仙女的甘露是无私的,因此,人们在这一夜可共享受洒有甘露的瓜果蔬菜。
从此中秋之夜,侗家姑娘打着花伞,选取自己心爱后生的园圃,去采摘瓜菜,是不会被人看成是偷盗。但点动君寻思着,如果一群姑娘在同一个园圃里采摘也很尴尬吧?当然了,如果能摘到一个并蒂的瓜果,这表示她们能有幸福的爱情。
谁说小伙子就不能偷月亮菜?他们也希望月宫仙女赐给他们幸福哦!
奇俗No.5——“小伙cos送子观音?”
贵州省不少地方,流行“偷瓜送子”习俗。要是谁家不生小孩,村里好心的小伙子便在中秋这天趁着明亮的月光,来到田地里偷摘一个大冬瓜,刻画出萌娃的模样,再把事先准备好的小孩衣服套上,然后用竹篮装好后敲锣打鼓抬到这户人家。
受瓜人在招待客人后,将瓜放在床上与妻伴睡一夜,第二天将冬瓜煮熟进食,要是以后怀了孕,受瓜人得好好感谢这群小伙。Ps:这名小伙子莫不是活雷锋吧?大晚上不睡觉去给人送冬瓜,真·观音送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