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格吉勒图
1956.9–1962.7,在呼和浩特市呼伦路小学(现蒙古族学校)学习。1962.9–1965.7,在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初中部学习。
1965.9–1969.5,在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中部学习。
1974.9–1976.7,在呼和浩特市内蒙古蒙文专科学校学习。
1978.10–1981.12,在内蒙古大学蒙古语文研究所研究生班学习,在著名语言学家清格尔泰教授指导下撰写《蒙古语族语言基本元音比较》,获得文学硕士学位。
1982.3–1984.5,在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学习日语、语言学理论、实验语音学、中世纪蒙古语研究、阿尔泰语言学,导师:小泽重男教授(世界著名蒙古语言学家,国际蒙古学协会主席,日本蒙古学会会长)。
1991.11.14–1993.11.18,在土耳其安卡拉大学学习土耳其语、古突厥语、阿尔泰语言学等。
工作履历1969.5–1974.9,在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十九团工作,先后担任班长、上士、司务长、团后勤处机运股会计等。
1976.8–1978.9,在内蒙古巴彦淖尔盟盟委办公室翻译科工作,蒙汉翻译。
1984.3–1994.5,任内蒙古大学蒙古语文研究所副所长。
1994.6–2000.5,任内蒙古大学蒙古语文研究所所长。
1995.12–2001.4,任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院院长。
1995.8,起任内蒙古大学副校长、校党委委员。
2000–至今,任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顾问(国家重点研究基地)。
1984–1988.4讲师。
1988.4–1994.3副教授。
1994.4–至今,教授。
1994年被批准为硕士生导师。
1997年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
1994–至今,任内蒙古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
1995–至今,任内蒙古大学职改领导小组副组长、出版基金委员会副主任、奖学金委员会副主任。
2017.10.12,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1]
社会任职1.《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蒙文版)主编(1998?–?1999),编委会主任兼主编(2000?-?)。
2.?中国蒙古学学会筹备委员会成员(1996?-?)。
3.?内蒙古自治区古籍整理既格斯尔研究领导小组成员(1997?-?)。
4.?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文正字法委员会副主任(1997?-?),内民委[1997]90号文件
5.?内蒙古自治区高校职称评审委员会成员(1997.5.26?-?28)。
6.?教育部北京大学文科文献信息中心、教育部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图书文献中心书库学术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96.10.14?-?)。
7.?内蒙古自治区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委员会委员(1996.10.10),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党办函[1996]47号文件。
8.?内蒙古自治区大中专院校蒙古文教材编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96.4.8?-?)。
9.?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委员会委员(2000.5),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党办函[2000]号文件。
10.?教育部全国大中专院校蒙古文教材编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1.4.19?-?)。
1.《民族语文》杂志编委。
12.《蒙古国研究》杂志编委会主任(1999?-?)。
13.教育部高等学校重点学科通讯评议专家,见教育部司局函件《关于聘请专家对申请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学科点进行通讯评议的通知》,教研办函[2001]8号,2001.5.15.。
14.受聘为中央民族大学兼职教授(2002——)。
参加社团中国蒙古国研究会理事长(1999?-?)。
中国蒙古语文学会副会长(1999?-?)。
中国民族语言学会常务理事(1994?-。
中国突厥语研究会会员(1994?-?)。
内蒙古语言学会顾问(1996?-?)。
国际阿尔泰学会会员(1988?-?)
德国乌拉尔-阿尔泰学会会员(1995?-。
美国蒙古学会会员(1995?-?)。
国际蒙古学协会执行委员(1997?-?)。
日本语言学会团体会员(1983?-?)。
国际游牧文明研究院通讯研究员(2000
芬兰-乌戈尔协会名誉会员。
教学科研研究方向现代蒙古语、古代蒙古语、蒙古语族诸语言、突厥语族诸语言、阿尔泰语系诸语言、八思巴文、回鹘文、语音学、音韵学、土耳其语。
所教课程硕士生课程
1987.3–1998,《蒙古语音学》
1988.9–1996,《普通语音学》
1996.3–5,《古代突厥语》,《突厥语概论》
1996.10–1999,《八思巴字蒙古语文献研究》
1997.6–1998,《蒙古语族语言概论。保安语》
1998.2–7,《中世纪蒙古语研究论著精读》
博士生课程
1996.10–1997.1,《土耳其语基础》
1999.9.1–2000.1,《八思巴字研究》
1999.9–2001.1,《文字学》
1999.3-7,《现代蒙古语研究》
2000.3-5,《蒙古语方言研究》
2000.5–6,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牧田英二讲授《现代蒙古语语法》
2001.9-11,《蒙古语族语言概论》
2002年3-,《现代蒙古语及其方言研究》,《蒙古亲属语言研究》
其他作品代表性著作1.《蒙古语族语言基本元音比较》,内蒙古大学蒙古语文研究所油印,1981.4,共454页。
2.《保安语和蒙古语》(合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7.1,呼和浩特。
3.〈保安语词汇>>(合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6.1,呼和浩特。
4.<>(合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7.7,呼和浩特。
6.<>(合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0.7,呼和浩特。
(1)<>(3-8页)。
(2)<>(229-236页)。
8.《八思巴字蒙古语文献汇集》,纳入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计划。
9.《八思巴字蒙古语文献词典》,纳入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计划。
10.《蒙古语族语言基本元音比较研究》纳入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计划。
代表性论文学术论文
1、呼格吉勒图海山等包头城市形成发展的区位条件分析经济地理,2003年10月。
2、呼格吉勒图都布新巴雅尔初探蒙古族保护环境风俗形成的自然地理条件中国蒙古学2006年第2期。
3、呼格吉勒图对调整牧区产业结构及减轻草场压力的思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蒙文版)2005年2期。
4、呼格吉勒图海山内蒙古牧区区域差异与嘎查社会经济管理(蒙古高原及其邻近地区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第一届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英文)2005年8月。
5、呼格吉勒图浅谈内蒙古牧区区域差异及发展对策内蒙古牧区经济研究院成立及学术研讨会宣读论文(论文集)2005年12月24日。
6、呼格吉勒图内蒙古牧区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对策内蒙古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中、日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年3月。
7、呼格吉勒图内蒙古牧区区域发展条件与发展对策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年增刊。
8、呼格吉勒图海山内蒙古牧区嘎查社会经济管理系统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9、呼格吉勒图内蒙东北部近十年耕地面积变化评价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9年4月。
10、呼格吉勒图乌铁红蛮汉山旅游资源开发研究内蒙古师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11、呼格吉勒图郭丽霞达茂旗畜牧业地域结构初探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05年第1期。
12、呼格吉勒图新牧区建设与草原生态保护(蒙古高原及其邻近地区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第二届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英文)2006年8月。
13、呼格吉勒图张卫青李景芳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思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第12期。
14、呼格吉勒图苏雅拉图阿拉腾巴特尔内蒙古牧区牧民畜群规模与收入关系的定量析“牧区发展论坛及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7年8月20-21日。
15、呼格吉勒图苏雅拉图阿拉腾巴特尔赵玲玲爱弟内蒙古牧区牧户畜群规模与收入关系的定量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蒙古文)版2007年4期。
16、呼格吉勒图退化草原成为沙尘暴的主要沙源地The Foury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Dust/Sand Storm and Associated Dustfall2007年5月18日乌兰巴托
17、呼格吉勒图赵玲玲伊勒胡内蒙古牧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蒙古文)版2008年2期。
18、呼格吉勒图、包爱弟,《蒙古秘史》地名考与开发利用—乌珠穆沁历史地名为例首届全国乌珠穆沁历史、文化研讨会议论文2008年8月。
19、呼格吉勒图、包爱弟,浅谈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蒙文版),2006年4期。
20、呼格吉勒图内蒙古东北部近十年耕地面积变化及评价干旱区资源与环境99年增刊。
21、呼格吉勒图香宝乡域土地利用结构与合理利用研究—以科右前旗大石寨镇为例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1994年地理学增刊。
22、呼格吉勒图宝音海山关于我国高等院校地理教育改革的几点意见经济地理1995年第5期。
获得荣誉1、“内蒙古牧区嘎查社会经济资源管理系统研制”,2006年11月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阿巴嘎旗人力资源的培育”,2003年11月获全区第三届民族教育科研成果叁等奖,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
3、“世界地理”,2004年12月获第七届教学成果贰等奖,内蒙古师范大学。
4、“应用1:5万TM影像进行旗县级土地利用现状调查”,1998年2月获内蒙古自治区土地管理局二等,内蒙古自治区土地管理局。
5、“区域地理课程改革与统一地理学的建设”,2006年4月荣获自治区首届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叁等奖。
6、“中国地理”,2002年12月获内蒙古自治区优秀大中专蒙古文教材优秀奖,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
7、“地理教育学”,2006年12月获内蒙古师范大学蒙文教材三等奖。
8、1998年4月被授予自治区青年科技标兵称号。
9、2004年10月在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中被授予自治区级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10、《关于我国高等院校地理教育改革的几点意见》1996年获全国高等教育教材建设研究会首届教材研究优秀论文三等奖。
11、《提高教学改革认识,不断探索创新之路》1997年获内蒙古民族教育研究中心优秀论文三等奖。
12、《汉蒙对照地理名词术语词典》1989年被评为自治区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13、《师范院校地理教育改革探索与实践研究》1996年获自治区教学成果二等奖。
14、《应用1:5万TM影像进行科右前旗土地利用现状调查》1994年获国家土地管理局优秀成果三等奖。
15、《应用1:5万TM影像进行旗县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理论与实践》1994年获内蒙古师范大学第三届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
科研项目1、蒙古国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畜牧业地理对比研究(国际合作项目、参与)
2、呼和浩特与乌兰巴托城市规划与发展对比研究(国际合作项目、参与)
3、内蒙古草原牧区重建合作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福特基金项目、主持子课题)。
4、双边/多边自由贸易区发展对于内蒙牧区生计及传统文化影响研究(香港乐施会项目、参与)
5、蒙古学百科全书(地理卷、副主编、国家级项目)
6、内蒙古牧区贫困地域类型及扶贫对策(国家社科规划项目、参与)
7、高师地理教育学课程审美化设计与实验研究(教育部重点课题、参与)
8、河套地区旗县级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模型(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参与)
9、鄂温克族自治区旗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厅局级项目、主持)
10、阿旗洪格尔旅游景区规划(厅局级项目、主持)
11、内蒙古牧区嘎查社会经济资源管理系统研制(厅局级项目、主持)
12、阿巴嘎旗旗域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厅局级项目、参与)
13、托县沿黄河带旅游开发可行性研究(厅局级项目、参与)
14、阿巴嘎旗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厅局级项目、参与)
15、阿巴嘎旗宝格都山旅游景区规划(厅局级项目、参与)
16、地理科学教学计划研制(校级项目、主持)
17、世界地理蒙文多媒体课件研制(校级项目、主持)
18、本科主干课程建设(世界地理、校级项目、主持)
19、区域地理课程改革与统一地理学建设(校级项目、参与)
20、探讨地理科学专业蒙语授课班教育实习的若干问题(校级项目、参与)
21、本科主干课程建设(人文地理、校级项目、参与)
22、内蒙古传统文化中的环境道德理念及对建设和谐内蒙古的启示(国家社科规划项目、参与)
23、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基本农田、草牧场保护区规划(厅局级项目、主持)
24、凉城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厅局级项目、参与)
25、牧区旗域区域开发研究(厅局级项目、参与)
26、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生态经济结构重调典型研究(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参与)
27、北方四省(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调查与评价(省部级项目、参与)
28、内蒙古自治区大东部五盟34旗(县)天然草地开垦调查(省部级项目、参与)
学术会议1、“牧区发展论坛及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国际研讨会2007年8月20-21日内蒙古通辽(宣读论文:内蒙古牧区牧民畜群规模与收入关系的定量析)
2、内蒙古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中、日学术研讨会,日本东北大学环境科学研究科、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主办,2008年3月2-3日,呼和浩特市(宣读论文:内蒙古牧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3、《2007·中国第三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内蒙古草原文化保护发展基金会,2007年12月17日,呼和浩特市
4、“牧区制度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内蒙古信息中心牧区院主办,2005年12月,呼和浩特市(宣读论文:浅谈内蒙古牧区区域差异及发展对策)
5、蒙古高原及其邻近地区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第一届国际学术会,2005年8月22日至24日,乌兰巴托市(宣读论文:内蒙古牧区区域差异与嘎查社会经济管理)
6、蒙古高原及其邻近地区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第二届国际学术会,2006年8月25日至27日,呼和浩特市(宣读论文:新牧区建设与草原生态保护)
7、首届全国乌珠穆沁历史、文化研讨会,2008年8月11日至13日,乌里雅斯台(宣读论文:《蒙古秘史》地名考与开发利用—乌珠穆沁历史地名为例)
8、内蒙古草原牧区重建合作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2007年12月10日,北京
9、双边/多边自由贸易区发展对于内蒙牧区生计及传统文化影响研讨会2008年5月31日至6月2日,北京(发言题目:内蒙古牧区贫困化及其原因分析)
10、2008年4月28日,北京(发言题目:内蒙古牧区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人物逝世从内蒙古大学党委宣传部获悉,我国著名民族语言学家、内蒙古大学原副校长呼格吉勒图教授于2017年10月12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