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绳武,李祖籍武安下白石村,从其祖父辈始迁至武安城,后定居武安城南门外(现武安棉油厂旧址处)。李有4男2女,长子培基,次子德基,三子厚基,四子崇基。其妻为武安城内大西关街张氏之女张秀珍,是一位受过教育,有知识的女性。李绳武是一位有民族气节的开明士绅,1938年,日本人侵占武安城后,进城必须持有良民证。李不甘受辱,不办良民证。虽住武安城南门外,家距城内不过数里。8年中,却从未进过日本人统治下的武安县城。有人介绍李妻到城内学校任教员,李绳武严词拒绝,并对其妻说:“我绝不答应你去城内学校教书,为日本人推行奴化教育效劳”。1945年9月6日,武安县城解放,民主政府邀请李绳武参加减租减息会,李回到家中,把佃户集中起来,当众宣布减免了佃户的地租。1945年春节前夕,李绳武带着全家移居河南省开封市,后定居郑州,以行医为生。只有长子李培基全家留在了武安。[1]
李绳武不仅是一位有民族气节的士绅,也因主持编纂《民国·武安县志》而为武安文化作出了贡献。武安首部县志创于明代嘉靖年间,之后有《天启·武安县志》、《康熙·武安县志》、《乾隆·武安县志》多部问世,这几部县志虽为官修,然均未组织专业班子,终因人单力薄,搜集资料不全,考证史料不细,给后人留下许多缺憾。并且从乾隆四年(1740年),到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已近200年未再续修。1933年冬,杜济美任武安县长,“奉檄修志”,发起成立武安修志馆,任命李绳武为修志馆馆长,吴淞中国公学预科毕业生,武安西大河人郄济川为编撰主任,王锦章、李本性、李正邦、胡振邦、李宏基、申文焕、谷腾蛟7人为编撰。另配有测绘,事务,采访人员25人,共计32人组成,修志馆设在县政府东偏院。开馆后,李绳武召集编撰人员先是研讨志书体例和修纂方法,搜集海内外名集数十种,用于参考借鉴。并派采访人员分往城乡各地调查田野史料,采访口述历史,“举邑之史地、图考、民财、建教、实业、社会、宗教、职官、选举、人物、艺术,下逮村镇风土,诸情实,无不撰述成篇”。在专题撰写成篇的基础上,开始全书的编纂。从1934年2月至1935年5月,历时3年脱稿。经费来源每保出资15元,合计680元,按时价可印500本。正拟付印,突遭“七七事变”,抗日战争爆发,志书暂停印刷出版。由李绳武将草正两稿,分藏两地,印书专款,存置商号,徐待时机。至1940年,伪县长王心耕“闻稿之脱也,索而阅之,亟欲付之剞劂,公诸社会”,责成编撰主任郄济川携款赴京,筹办出版。时隔7年,物价腾贵,原筹措的旧款6800元,已不够印刷500本的费用,实需9000元,不足部分由县财政补齐。郄济川在北京光明印书社校阅多遍,费时4个月,时至1940年仲夏,《民国·武安县志》终于与读者见面。《民国·武安县志》堪称良志。这部志书共22卷,约75万字。线装,外配紫布硬壳封套。武安图书馆保存有若干套,少量散落于民间人个手中。用现代志书的评价标准衡量,亦毫不逊色,可以称得上是“体例严谨,资料翔实,记述准确,印制精良”,成为现代人研究武安文化史历史必不可少的工具书,资料库。这部志书,概括起来有三大特点:一是保存资料丰富。明清两代武安的几部县志中的资料几乎悉数保留,同时又采访了许多口碑资料,有不少碑刻料,因年代久远,风吹日晒,字迹漫漶不清,或被毁被盗,经当时采编人员的抢救,保存在《民国·武安志》书中,使今人有幸方能够看到。有不少统计资料保存下来,使我们研究武安的历史才有了科学的依据。如果没有《民国·武安县志》,武安1990年版的《武安县志》也许会省下不少空白和缺项;如果没有《民国·武安县志》中对武安境外商业的调查统计资料,当今对“武安商帮”的研究,也许是一堆零星资料,而难以窥见全貌;二是考证史料严谨。志书资料的真实,准确,是志书的生命所在。《民国·武安县志》对前几部武安志书的资料不是照搬照用,而是逐一考证,以信史入书。诚如李绳武在《叙例》中所言“方志所以志地方史迹,著录家以入于史,……故纂辑方法,一本乎史法”。体现了李绳武严谨的编志态度。李在这部志书中对前几部武安县志中的许多资料至新进行了考证。试举几例:①长平坂,旧志云在县南三里,广袤八十里,白起诈坑赵人即此地,一曰长平在高平。《民国·武安县志》说:按《括地志》云:长平故城,在泽州高平县两二十一里,即白起败括于长平处。《史记·正义》云,赵西垒在交平县北六里,廉颇坚壁待秦处,东垒在高平县五里即赵括坚壁自败处,长本在高平无疑。邑志云在县南三里,广袤八十里,今武安县南,安得八十里之长坂耶,旧传已久,仍存古迹志,而附辩于此”。②“王伯当墓在县西北沙洺里,存疑。旧志云王伯当墓在武安,唐书无考。又传王伯当生时,天狗嚎于杏花村,今武安有狗嚎村即其地,此不可信也。”③民间传说,儒山为三国时曹植读书处,《民国·武安县志》考证曹生为滏阳曹珏,因珏为金代正大末年人,珏里居武安又甚近,故曹生为曹珏无疑。三是突破了旧的志书体例,增设新志目,由于社会的发展变化,出现新的社会现象,旧志书的体例已经难以包括这些内容。因此,增设新志目,就显的十分必要。《民国·武安县志》新增了《党务志》对近代政党的兴起,给予了调查和记述。增设了《交通志》,对西方科技传入中国,引起中国社会的变化,铁路、公路的铺设,电灯,电话,电报的安装和使用,都作为大事,进行了记载,使志书的时代特点得以彰显。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专辟了《村镇志》作为附志,可谓创新。李绳武在《叙例》中称:“县以乡村为单位,旧志不详载村庄,殊为阙点。”在记述方法和内容上,“约略记述仿小志体例,各村山川形势,氏族变迁,土地户口,人民职业,无不详细记载。”对全县370多个村镇逐一摸底调查,所记文字虽简,要素俱全。成为今人了解社情、村情最珍贵的文字资料。总之,《民国·武安县志》为今人称道的地方很多,作为一部有传世价值的志书,被后人引用的次数多少,是衡量其社会价值的重要标准,而《民国·武安县志》大概是武安新旧诸志中被引用次数最多的一部,而李绳武的名字也将随着这部志书的流传而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