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笔锋 教授,男,1963年3月生于陕西凤翔,教育部飞行器设计学科“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院长。2000 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国家级航空科技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国家级航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负责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带头人,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原国防科工委优秀教师,容闳科技教育奖获得者。国家教育部骨干教师基金获得者。
国家重点学科“飞行器设计”学科带头人,863计划重大项目论证组副组长,国家某重大专项子项目专项组成员,某型战斗机分系统副总设计师,中国航天工业科技集团可靠性专家组专家,空军装备预研“飞机总体技术”专家组成员,中国商飞大型客机常规布局两个对比方案之一C919-B 方案组负责人。
中国航空学会理事,中国航空学会无人机与微型飞行器分会委员,浮空器专业分会副主任,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运筹学会可靠性专业分会理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人机与环境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航空学会会刊《航空工程进展》常务副主编。
近五年,承担国家863项目1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973子项目1项、国防基础研究项目2项、教育部基金3项、航空航天基金4项、总装预研基金4项、空军基础研究基金1项、预研6项及横向项目11项。
近三年,发表教学科研论文 89 篇,其中国外学术刊物11篇,国内核心刊物58篇;其中SCI收录6篇,EI收录36篇,ISTP收录(特邀)16篇。
2007年7月入选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2009年被评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
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有:飞机多学科设计优化与顶层决策技术、微型飞机设计、飞艇设计、高生存力技术及可靠性、维修性及保障性工程。
研究方向宋笔锋
1、飞行器总体设计2、飞行器结构设计
3、飞机多学科设计优化与顶层决策技术
4、高生存力技术及可靠性、维护性及保护性工程
5、系统/结构/机构可靠性与维修性
6、临近空间飞行器技术
7、微型飞行器技术
工作经历1981.09至1985.06,西北工业大学飞机设计专业本科学士学位
1985.09至1988.03,西北工业大学飞机设计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1994.09至1998.03,西北工业大学飞机设计专业攻读博士学位
1988.06至1990.12,西北工业大学飞机系助教
1991.01至1993.02,西北工业大学飞机系讲师
1993.03至1998.12,西北工业大学飞机系副教授
1999.01至今,西北工业大学飞机系教授
1999.01至2003.06,西北工业大学飞机系副主任
2003.07至2005.10,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副院长
2005.11至2014.11,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院长
代表著作1、宋笔锋、张永苍,《结构体系失效概率计算方法及应用》,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12
2、宋笔锋、李寿安、刘晓东、解建喜,《作战飞机方案和关键技术的决策理论与方法》,国防工业出版社,2010.9
3、宋笔锋、裴扬、郭晓辉、韩庆、高宏建,《飞机作战生存力计算理论与方法》,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6
4、宋笔锋、谷良贤,《航空航天技术概论》,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12
5、宋笔锋等,《飞行器可靠性工程》,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11
6、李为吉、宋笔锋、孙侠生、张勇,《飞行器结构优化设计》,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12
7、林光宇、宋笔锋,《飞机作战生存力设计与分析基础》,航空工业出版社,1998(译著)
8、宋笔锋、张炜,Synthesis and cell activity of novel galactosylated chitosan as a gene carrier,COLLOIDS AND SURFACES B-BIOINTERFACES,2009,70(2)
9、裴扬、宋笔锋,Tow general methods for calculating the aircraft equivalent singly vulnerable area,JOURNAL OF AIRCAFT,2006,43(5)
10、裴扬、宋笔锋,Aircaft vulnerable-area decomposition method in the overlapping region of components,JOURNAL OF AIRCAFT,2006,43(4)
科研概况1、大型复杂结构系统的易损性指标预测模型与计算方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4
2、降低飞机雷达、红外综合信号特征方法研究,航空基础科学基金,2001
3、仿鸟微型扑翼飞行器基础与系统技术研究,国防科工委基础研究,2004
4、民机安全性符合性验证,十五民机预研,2005
5、临近空间低动态飞行器总体方案研究,863-705项目,2006
6、某飞行器系统技术,国防科工委基础研究,2006
7、某飞行器技术研究,总装预研,2007
8、某飞行器和相关气动技术,总装预研,2011
9、一种微型扑翼飞机机翼的驱动机构,ZL200610042632.X,发明专利
10、一种微型飞机俯仰操纵方法及控制机构,ZL200510043039.2,发明专利
获奖情况1、2005.6,大型复杂结构系统可靠性、优化设计方法研究,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1),证书号:04-2-011-R1
2、2007.9,JK863-2007721002,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1),证书号:2007KP1007-3
3、2000.7,结构体系失效概率计算方法研究,国家教育部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排名1),证书号:2000080
4、2001.3,结构体系失效概率计算方法研究,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排名1)
5、1997.1,大型薄壁结构的静力可靠性分析技术,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名1),证书号:97-111
6、1996.4,大型薄壁结构的静力可靠性分析技术,陕西省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名1),证书号:96257
7、1998.5,贝叶斯估计与极小子样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及应用,陕西省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排名1),证书号:980208
8、2004.6,大型复杂结构系统可靠性、优化设计方法研究,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等奖(排名1),证书号:2004A16
9、1996.11,大型薄壁结构的静力可靠性分析技术,航空工业总公司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排名1),证书号:961173
10、1995.7,大型薄壁结构的静力可靠性分析技术,航空基础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优秀成果一等奖(排名1)
11、2008.3,解决组合爆炸问题的飞机多击中易损性计算方法(Solving the Combinatorial Explosion Problem When Calculating the Multiple Hit Vulnerability of Aircraft),陕西省第十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排名2),论文序号:590.00.006
12、弘扬三实优良传统创新航空科技英才培养体系,2009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1),2007年省教学成果特等奖(排名1)
社会兼职1、《航空工程进展》常务副主编
2、《航空工程学报》(原《航空史研究》)主编
3、《航空知识》编委
4、中国航空学会理事
5、中国航空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6、中国航空学会浮空器专业分会副主任
7、中国航空学会无人机与微型飞行器分会委员
8、中国运筹学会可靠性专业分会理事
9、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人机与环境专业委员会委员
10、航空总体论证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11、空军装备十五预研“飞机总体技术”专家组成员
12、国家某专项“某对地观测系统—近空间分系统”论证组成员
13、航天工业科技集团可靠性专家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