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院校
专业
学位
1999.9-2003.6 中国人民大学商品学学士2004.9-2006.6 中国人民大学商法学硕士2006.9-2009.6中国人民大学商法学博士工作经历2009.7-2014.6四川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2009.1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侵权法研究所副所长。
2011.2四川大学法学院民商法学硕士生导师。
2011.3四川大学法学院民商法教研室主任。
2014.1四川大学市场经济法治研究所执行所长。
2014.7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
2017.1四川大学法学院三级教授。
2017.11四川大学统计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2017.1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法治大数据研究所所长。
主要成就教学成就慕课
平台
中国大学MOOC“侵权责任法”课程
WEMOOC(中国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侵权法”课程
科研成就《民商法争鸣》执行主编;兼任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侵权法研究所副所长,烟台大学中欧侵权法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民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保险法学研究会理事、东亚侵权法学会副秘书长、世界侵权法学会执委会秘书长。
主要研究领域为侵权法、物权法、人格权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道路交通法和法律大数据分析。已经在《法学研究》、Chicago-Kent Law Review等杂志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独著《侵权责任分担论》、《侵权责任法疑难问题专题研究》,主编《慕课的制作与运行》,合著《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草案建议稿及说明》、《世界侵权法学会报告(1) :产品责任》等8部,合译《美国侵权法:实体与程序》,合著《侵权责任法》、《侵权法教程》、《物权法》、《合同法学》等教材4部,编著若干。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点研究项目各1项。荣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2011年)、“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2012年)、“四川省第十四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10年)、“宝钢优秀教师奖”(2014年)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奖励。
个人著作
博士论文
《侵权责任分担论——侵权损害赔偿责任数人分担的一般理论》(获2011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
学术成果
一、项目
1.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我国侵权法上公平责任适用研究”(11CFX037);
2. 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侵权法与劳动法双重视角下的使用人赔偿责任体系化研究”(12SFB3028),已经结项;
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重点研究项目:“解释论视野下的中国侵权责任法”(11MSFJD820002);
4.黑龙江大学中俄人文合作协同创新中心重大攻关项目“中俄侵权法比较研究”子项目“中俄侵权责任分担比较研究”(项目编号:2012ZD007);
5.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研究专项(哲学社会科学)项目——青年学术人才基金项目(skqx201202);
二、论文
(一)A级期刊、转载论文
1.杨立新、王竹:《论不动产支撑利益及其法律规则》,《法学研究》2008年第3期。
2.王竹、张晶译:《比较法视角下的产品责任法基础问题》,[奥地利]海尔穆特·库齐奥著,原载《求是学刊》2014年第2期,《新华文摘》2014年第12期全文转载。
(二)B级期刊、转载论文
1.王竹:《试论市场份额责任在大规模网络侵权中的运用》,原载《政治与法律》2008年第4期,《民商法学》2008年第9期全文转载。
2.王竹:《论实质意义上侵权法的确定与立法展望》,《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3.王竹:《民法典起草实用主义思路下的“债法总则”立法模式研究》,《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4. 王竹、王毅纯译:《产品责任:欧洲视角的比较法评论》,[英]肯·奥立芬特著,原载《北方法学》2014年第4期,《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14年第10期全文转载。
5.王竹、邵省译:《产品责任:北美视角的比较法评论》,[美]迈克尔·D·格林著,原载《北方法学》2014年第4期,《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14年第10期全文转载。
6.王竹:《以“非基本法律法典化模式”编纂民法典的立法程序——一种“实用主义思路”的合宪性思考》,《中外法学》2014年第6期。
(三)CSSCI期刊、集刊论文、重要报纸
1.杨昌举、宋林、王竹:《转基因大豆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环境保护》2002年第11期。
2.王竹:《我国性自主权理论的发展历程综述》,《判解研究》2005年第3辑。
3.王竹:《论与的合宪性》,《判解研究》2006年第3辑。
4.王竹:《环境资源法学与民法学:曲解抑或对话?》,《判解研究》2006年第5辑。
5.朱岩、王竹:《比较法视野下的中德侵权法》,《判解研究》2007年第3辑。
6.杨立新、王竹:《论自然力的物权客体属性及法律规则》,《法学家》2007年第6期。
7.杨立新、王竹:《论货币的权利客体属性及其法律规制》,《中州学刊》2008年第4期。
8.王竹:《视野下的虚拟财产二分法及其法律保护规则》,《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9.杨立新、王竹:《论物权法规定的物权客体中统一物的概念》,《法学家》2008年第5期。
10.王竹:《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应急社会背景下的侵权法思考》,《政治与法律》2008年第8期。
11.丁凤楚、王竹:《论基金管理人忠实义务的法律规制》,《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第1期。
12.杨立新、王竹:《论侵权法上的受害人过错制度》,《私法研究》(第7卷)。
13.王竹:《补充责任在上的确立与扩展适用》,《法学》2009年第9期。
14.王竹:《侵权责任分担论》,《法学家》2009年第5期。
15.王竹:《论客观关联共同侵权行为理论在中国侵权法上的确立》,《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春季卷。
16.王竹:《侵权责任分担立法体例与规则评析》,《法学杂志》2010年第3期。
17.王竹:《立法程序的合宪性解释——兼论“民法典”起草过程中的宪法意识》,《法学》2010年第5期。
18.王竹:《论连带责任分摊请求权》,《法律科学》2010年第3期。
19.王竹:《再论共同危险行为》,《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20.王竹:《论数人侵权责任分担中最终责任份额的确定方式》,《法商研究》2010年第6期。
21.王竹、赵尧译:《实施中的侵权法:合理注意的预期》,[美]Ellen M. Bublick著,《私法研究》第10卷(2011)。
22.王竹:《人格权法立法展望》,《私法研究》第10卷(2011)。
23.王竹:《论教唆行为与帮助行为的侵权责任》,《法学论坛》2011年第5期。
24.王竹:《我国到底有多少部现行有效法律?》,《社会科学》2011年第10期。
25.王竹:《解释论视野下的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侵权责任》,《法学》2011年第11期。
26.王竹、周苇译:《法律思考导论:法学研究的四大方法及在身体部分分配上的适用》,[美]Guido Calabresi著,《法律方法》(第12卷)(2012)。
27.王竹、张恒:《劳务派遣工作人员的侵权责任——兼论“不真正补充责任”的确立与扩展适用》,《法学》2013年第2期。
28.王竹:《论医疗产品责任规则及其准用——以第59条为中心》,《法商研究》2013年第3期。
29.王竹译:《产品严格责任的正当性》,[奥地利]海尔穆特·库齐奥著,《法制日报》2013年9月4日第12版。
30.王竹译:《“严格”产品责任的美国经验》,[美]迈克尔·D·格林著,《法制日报》2013年9月4日第12版。
31.王竹译:《“世界侵权法学会”讨论的三个产品责任案例》,[英]肯·奥利芬特著,《法制日报》2013年9月4日第12版。
32.王竹、张恒:《论我国侵权法上使用人替代责任的谱系化建构》,《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
33.王竹、王毅纯、邵省:《全球视野下的产品责任典型案例分析》,《判解研究》2013年第2辑。
34.张金海、王竹:《两岸四地合同法通则比较研究》,《判解研究》2013年第4辑。
35.王竹:《论数人侵权责任分担原则》,《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
36.王竹:《赔礼道歉民事责任方式的源流、承担与执行研究》,《民商法论丛》第55卷(2014)。
37.王竹:《论我国侵权法上的缺陷产品营销参与者责任》,《人大法律评论》2014年第1期。
38.王竹:《来源不明抛掷、坠落物品致害建筑物区分使用人道义补偿责任研究》,《民商法论丛》第59卷(2015)。
三、出版物
(一)独著专著
1.《侵权责任分担论——侵权损害赔偿责任数人分担的一般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版,独著。
2. 《侵权责任法疑难问题专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5月版,独著。
3. 《编纂民法典的合宪性思考——一张“实用主义思路”的立法路线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独著。
(二)参编英文专著
Medical Malpractice and Compensation in Global Perspective, Ed. by Oliphant, Ken / Wright, Richard W. De Gruyter (2013).
(三)译作
[美]小詹姆斯·A.·亨德森、理查德·N.·皮尔森、道格拉斯·A.·凯萨、约翰·A.· 西里西艾诺著,王竹、丁海俊、董春华、周玉辉译,王竹审校:《美国侵权法:实体与程序》(第七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3月版。
(四)教学著作
王竹主编:《慕课的制作与运行指南——以“中国大学MOOC”首门法学类课程“侵权责任法”为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
英文授课:
1. Summer School Course, Chinese Civil Law · Tort Law, Minnesota University Law School-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中国法暑期班”,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09年7月6日-12日。
2.Summer School Course, Comparative Land Use and Control,Minnesota University Law School-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中国法暑期班”,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09年7月10日-7月14日。
3.Course, Anglo-American Tort Law,四川大学法学院,2013-2014学年秋季学期。
4.Course, Comparative Tort Law, with Prof. Richard Wright,四川大学法学院,2013-2014学年“实践及国际课程周”。
5.Course, Anglo-American Tort Law,四川大学法学院,2014-2015学年秋季学期。
6.Course, Anglo-American Tort Law,四川大学法学院,2014-2015学年春季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