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家官网

时间:2023-10-06 12:32:16编辑:莆田seo君
历史沿革

厦门大学

1919年8月,陈嘉庚在上海聘任全国教育界名流蔡元培、黄炎培、汪精卫、余日章、郭秉文、胡敦复、黄琬、叶渊、邓萃英等10人为筹备员。

1919年10月召开私立厦门大学筹备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拟订《厦门大学组织大纲》,会议推举邓萃英为厦门大学首任校长、郑贞文为教务长、何公敢为总务长。

1921年4月6日,厦门大学借集美学校举行开校式,初创时为私立,设有师范(包括文、理科)、商学两部;7月4日,林文庆接受陈嘉庚先生邀请继任厦门大学校长,在林文庆校长掌校期间,陆续增设工学、新闻、法学、医药等科系,初步建成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

到民国19年(1930年)扩充为文、理、法、商、教育5个学院、21个系。

民国25年(1936年)合并为文、理、商3个学院、9个系。学生由开始时的136人发展到300多人。

厦门大学

1937年7月1日,经陈嘉庚函请,南京国民政府同意将私立厦门大学改为国立;7月6日,著名物理学家、清华大学教授萨本栋博士任厦门大学校长;9月4日,由于日军侵犯厦门,学校迁鼓浪屿;11月间,学校定出迁移计划;12月24日,开始迁移;于1938年1月12日安全抵达。5月间,厦门大学校舍被被日寇炸毁。在闽西长汀期间,师生克服重重困难,坚持教学,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到抗日战争胜利时,厦门大学设置文、理、法、商4个学院、15个系,学生从300多人增加到1000多人。

厦门大学

1944年5月,萨本栋校长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讲学,由理学院院长汪德耀教授任代理校长。抗日战争胜利时,厦门大学设置文、理工、法、商4个学院,中国文学、外国文学、历史、教育、数理、化学、生物、土木工程、机电工程、航空工程、政治、经济、法律、银行、会计15个系;学生从300多人增加到1000多人。

1945年9月19日,国民政府行政院任命汪德耀博士为国立厦门大学校长。

1946年6月1日,厦门大学校思明校区开始迁回厦门,长汀各界在体育场举行欢送大会,赠送大匾额一块,上刻“南方之强”四个大字。迁回厦门以后,陆续增设海洋系、国际贸易系和法律系的司法组,学生增至1600多人。

至1948年,厦门大学发展为5个学院、18个系,设有文学院(中国文学系、外国语文学系、历史学系、教育学系)、理学院(数理系、化学系、生物学系、海洋学系)、工学院(土木工程学系、机械工程学系、电机工程学系、航空工程学系)、法学院(法律学系、政治学系、经济学系)、商学院(银行学系、会计学系、国际贸易学系),还设有海洋研究所、经济研究所、历史研究所、心理实验室等研究所(室)。

1949年1月31日,前校长萨本栋在美国逝世,按其遗嘱将骨灰安葬在厦门大学校内;10月17日,厦门解放,厦门市军管会于10月20日委派军代表吴强、肖枫接管厦门大学,组建新的厦大党支部。

1950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任命经济学家王亚南教授为厦门大学校长。

1951年,原省立福建农学院并入厦大,改成厦门大学农学院,原私立福建大学的政治、法律、经济三系并入厦大。

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大调整。1952年院系调整前,厦门大学拥有文法学院、经济学院、理学院、工学院、农学院5个学院、19个系及5个专修科。

厦门大学院系调整状况如下:

1:山东大学:1952年,厦大理学院海洋系师生转入山大组建山东大学海洋系。

2:中国海洋大学:山大1958年迁往济南时将海洋系留在了青岛,后发展成为青岛海洋大学,2002年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

3:浙江大学:1952年,厦大电机、土木、机械三个系各一部分并入浙大。

4:东南大学:1952年,厦大工学院的机械和电机两系以及南京大学、金陵大学、江南大学等高校的部分院系组建成南京工学院,即后来的东南大学。

5:河海大学:1952年,南京大学、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和厦门大学等高校水利专业合并,在南京成立了华东水利学院,即河海大学。

6:南京大学:1952年,厦大俄语专业合并到南京大学外文系,俄语专业的学生也转到学校外文系学习。

7: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951年5月,厦门大学、西北工学院、北洋大学三校的航空系并入清华,设立清华大学航空学院。上述三校的航空系本非直接参与组建北航(北航于1952年成立)。

8:上海财经大学:1953年的全国院系调整,厦大商学院企业管理系被调整到上海财经学院。

9:同济大学:1952年,厦大土木建筑几十名师生调入同济大学。

10:内蒙古大学:1957年,以北大,南大,山大,厦大,中山五校为主,国内十余所著名高校(包括清华、南开等)共同创建内蒙古大学。

11:华东师范大学:1924年6月,厦大三百余位教师和学生闹学潮离校到了上海,创办大夏大学。解放后经院校合并,发展为华东师范大学。

12:华东政法大学:1952年,厦大政法学院(包括政治、法律两系)归并入华东政法学院(今华东政法大学)。

13:上海海洋大学:1972年,厦大水产相关系调入原上海水产学院迁建的厦门水产学院,1979年恢复上海水产学院和续办厦门水产学院,学院一分为二,后分别发展为上海海洋大学和集美大学水产学院。

14:大连海事大学:大连海运学院(1994年更名大连海事大学)是在50年代高校院系调整中由东北航海学院、上海航务学院、福建航海专科学校合并而成,而福建航海专科学校即为从厦门大学分出的航务专修科。

15:福州大学:为创立福大,厦大支援物理系数十名教师,化学系2/3,数学系3/4,相当于分出一半理科。

16:集美大学:厦大航海、水产相关系科70年代调入集美航海学校、厦门水产学院即现在的集美大学航海学院、水产学院。

17:福建农林大学:农学院与福州大学农学院合并组建福建农学院。

18:福建师范大学:1954年,文学院教育系并入福建师范学院。

1952年院系调整后的厦门大学系所设置为:中文系、外文系、历史系、经济系、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生物系、马列主义教研室、体育教研室、华侨函授部、南洋研究所、经济研究所、化学研究所、海洋生物研究室,成为文理科的综合性大学,并在52年之后陆续又有院系调出。

1958年7月,厦门大学下放归福建省管理。

1963年9月,经中央批准,厦门大学改为直属教育部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

“文化大革命”期间,厦门大学下放给福建省革命委员会领导,大批干部、教师被下放农村,有一部分充任中学教师,有的改行做其他工作。

1966~1970年,厦门大学停止招生5年。

1971年,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时有9个系,除保留1966年的8个系外,福建师范学院教育系迁回厦大开办。

1972年,厦门大学水产相关系调入厦门水产学院。

厦大景观

1981年11月26日,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1982年,厦门大学在全国率先成立了经济学院。

1986年9月12日,举办试办厦门大学研究生院成立大会。

1995年7月,厦门大学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行列。

1996年,厦门大学成为首批获教育部批准建立研究生院的33所高校之一。

1997年4月,厦门大学“211工程”通过教育部组织的专家审定立项建设。

2001年2月,被列入国家“985工程”一期重点建设高校之一。4月6日,厦门大学漳州校区奠基兴建。12月,首批获准试办示范性软件学院。

2004年,被列入国家“985工程”二期重点建设高校之一;7月,厦门大学被增列为中管高校。

2005年,厦门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以“优秀”的成绩通过教育部评估。

2006年,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国家“111计划”)首批立项名单;入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2007年,入选第一批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高校。

2010年,学校入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国家珠峰计划)。

2012年,教育部、福建省政府和厦门市政府在北京签署《重点共建协议》协议,继续重点共建厦门大学。同年,学校成立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分校位于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占地900亩,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

2013年6月,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7月,入选首批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10月,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11月,厦门市政府与厦门大学签署共建厦门大学医学院协议。

2014年,学校牵头的两个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国家“2011计划”;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5年4月6日,学校整合航空系、机电工程系和自动化系等学科组建成立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2017年1月,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9月,入选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

2018年1月,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7月,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教育部联合发文,确定“十三五”期间新增8所共建高校,厦门大学位列其中。8月,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正式批复。同意成立厦门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由学会与厦门大学共建。12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发文公布,依托厦门大学建设国家天元数学东南中心;厦门大学两岸金融发展研究中心于2018两岸企业家峰会年会上揭牌成立。4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开展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工作的意见》及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名单,厦门大学获准开展学位授权自主审核。

2019年3月23日,学校整合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人口研究所、人类学与民族学系、人类学研究所组建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

2020年6月,入选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公布的截至2019年底临床医学专业通过认证的普通高等学校名单。8月,厦门大学章程部分条款修改获批,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学校可依规设立新校区、调整校区布局。10月10日,厦门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宣告成立,中国工程院院士、厦门大学1977级数学系校友陈纯受聘出任名誉院长。11月26日,厦门大学召开电影学院建设咨询专家委员会会议,邀请业界知名人士和著名学者,为学校高标准、高质量推进电影学院筹建工作建言献策。12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设第三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通知,厦门大学入选第三批双创示范基地名单。

2021年2月5日,入选第二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名单;4月5日,一批厦大校友和社会人士,向厦大捐款。厦大校友遗孀、87岁的徐明慧,替她去世的丈夫林毅雄捐出100万元;1980级化学系校友邱子欣,他捐赠股票100万股,约合人民币2.6亿元;马来西亚IOI产业集团董事长李耀昇捐款1亿元;厦大1999级企业管理系校友许华芳捐款1亿元;厦大1986级会计系校友朱益民、徐华东捐款一亿元;厦大2002级EMBA校友苏庆灿捐款1亿元。4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致信祝贺厦门大学建校100周年,向全体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4月6日,厦门大学敦聘钟南山院士为杰出访问教授并举办南强学术讲座。7月,厦门大学和厦门一中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两校将在厦门一中开设“南强双导师创新班”,“接力”培养创新人才;10月22日,厦门大学科研团队在肝癌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相关微博话题还冲上了微博热搜榜;10月26日,入选2020年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增列的学位授权点名单;11月12日,万泰生物公告,公司与厦门大学、香港大学合作研发的鼻喷新冠疫苗获得了南非药监部门签发的Ⅲ期临床试验批件,标志着鼻喷新冠疫苗进入国际多中心的Ⅲ期临床试验阶段;12月6日,入选首批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名单;同年,爱奇艺与厦门大学成立电影修复联合实验室。[36]

2022年2月9日,入选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3月11日,入选高校和新闻单位互聘交流“双千计划”;5月,福建2022年新增学士学位授权专业名单公布,厦门大学入选;6月8日,厦门大学与美国纽约电影学院合作备忘录签约仪式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6月14日,厦门大学20个专业入选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7月28日,厦门大学与贵州师范大学签署新一轮对口支援合作协议;11月,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宣布撤销,将原人文学院下设的中国语言文学系、哲学系调整为学校直属教学科研单位,在原历史系的基础上成立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47]

办学条件院系概况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厦门大学有研究生院、6个学部以及33个学院(直属系)和16个研究院,形成了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12个学科门类的学科体系,有103个本科专业。[48]

厦门大学本科专业设置(2021年)

学院

招生大类名称

分流专业

学制

授予学位

厦门大学电影学院-人文科学试验班戏剧影视文学四年艺术学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系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四年文学广播电视学四年文学

以上数据为不完全统计,详情请查看相关资料。

附属医院

截至2022年,共拥有10家附属医院。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厦门大学附属福州第二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厦门大学附属成功医院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直属)--

以上数据为不完全统计,详情请查看相关资料。[48]

师资队伍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专任教师近300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占比74.3%。共有两院院士32人(含双聘18人),文科资深教授1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4人,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2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30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9人、特岗学者2人、青年学者2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0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38人、青年拔尖人才17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8人;国家创新研究群体1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2项、教育部创新团队9个,国家级教学名师6人。[48]

文科资深教授潘懋元国家级教学名师郭祥群、孙世刚、沈明山、张馨、林亚南、陈小麟

中国科学院院士(两院院士)

院士姓名

类别

院士姓名

类别

院士姓名

类别

田昭武专职万惠霖专职焦念志专职张乾二专职赵玉芬专职韩家淮专职唐崇惕专职郑兰荪专职孙世刚专职黄本立专职田中群专职戴民汉专职

中国工程院院士

院士姓名

类别

院士姓名

类别

院士姓名

类别

张立同双聘陈鸿铎双聘张运双聘唐启升双聘雷霁霖双聘尹泽勇双聘

以上数据为不完全统计,详情请查看相关资料。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田昭武、田中群、焦念志、吕永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固体物理表面化学研究、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和机制、团簇化学、肿瘤生长和抑制相关传导的调控、界面电化学

教育部创新团队: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和机制、肿瘤发生的分子机理、复杂体系的计算化学、传染病诊断和疫苗研究、海洋环境生理与毒理学研究、碳资源高效利用的催化基础、核受体肿瘤分子靶点与药物开发、杂环化学、谱学分析

学科体系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拥有5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设有32个博士后流动站;3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自主设置二级交叉学科;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022年,教育学、化学、海洋科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共6个学科入选国家公布的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48]

博士后站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2个):社会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数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法学、中国语言文学、理论经济学、哲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物理学、教育学、考古学、中国史、海洋科学、生物学、新闻传播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化学工程与技术、生态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等

学位授权点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7个):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海洋科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戏剧与影视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

专业博士学位点(2个):教育、电子信息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6个):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海洋科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仪器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医学、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29个):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审计、法律、社会工作、教育、汉语国际教育、翻译、新闻与传播、文物与博物馆、建筑学、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能源动力、土木水利、临床医学、公共卫生、药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旅游管理、工程管理、艺术

交叉学科学位授权点(8个):智能仪器与装备、能源工程与技术、海洋事务、健康大数据与智能医学、知识产权管理、转化医学、台湾研究、航空航天工程

重点学科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5个)

化学、海洋科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教育学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5个)

理论经济学(0201)、应用经济学(0202)、化学(0703)、海洋科学(0707)、工商管理(1202)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不含一级学科覆盖)(9个):国际法学(030109)、高等教育学(040106)、专门史(060105)、基础数学(070101)、凝聚态物理(070205)、动物学(071002)、水生生物学(071004)、细胞生物学(071009)、环境科学(083001)

福建省特色重点学科(17个):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物理学、生态学、统计学、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

福建省省级重点学科(46个):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海洋科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建筑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考古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软件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

学科排名

2013年,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了第三轮全国学科评估中,厦大有5个一级学科进入了前五名,分别为海洋科学、统计学、应用经济学、民族学、工商管理;另有11个学科进入了前十名,分别为教育学、戏剧与影视学、化学、理论经济学、中国史、世界史、法学、外国语言文学、考古学、生态学、公共管理;2017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中,厦大有7个一级学科进入A类,它们分别为海洋科学、应用经济学、化学、统计学、工商管理、法学、生物学。

截至2019年11月,厦门大学共1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分别是: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植物与动物学、环境与生态学、生物与生物化学、数学、农学、社会科学总论、计算机科学、分子生物与遗传学、微生物学、药理与毒理学、地学、物理学、经济学与商学,其中化学位列ESI全球前1‰。

学科名称

评估得分

全国排名

学科名称

评估得分

全国排名

海洋学科842教育学776应用经济学833公共管理786统计学853生物学806工商管理863考古学747生态学794新闻传播学757

以上数据为不完全统计,详情请查看相关资料。

教学建设

2017年3月,第2届世界芭蕾舞比赛在日本东京举行,有世界各国的124名选手参赛,厦门大学副教授李娜携其学生欧锐代表厦门大学参加赛事。欧锐凭借原创独舞作品《萌动》获得现代芭蕾舞成年组金奖,李娜获教师奖;2019年3月,厦大获第六、七、八届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5项;29门课程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有6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截至2022年4月,厦门大学8个学科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11个专业(13个项目)入选教育部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44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44门课程入选国家首批一流本科课程。学校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2门课程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有6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获得第六、第七、第八届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5项。[48]

国家级特色专业:会计学、金融学、行政管理、经济学、财政学、物理学、英语、法学、历史学、海洋科学、化学、生物科学、统计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广告学

国家级精品课程:分析化学、政策科学、结构化学、国际经济法、审计学、财政学、物理化学、无机化学、现代生物学实验、海洋浮游生物学实验、人力资源管理、国家税收、统计学、金融工程、综合化学实验、中国古代史、高等代数、材料化学导论、动物生物学、声学基础

国家级教学团队:海洋科学创新性人才培养教学团队、统计学教学团队、生物学基础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中心、电子信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命科学学院实验教学中心、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

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化学、生物学、海洋科学、数学、经济学、历史学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临床医学

厦门大学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法学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科学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飞行器动力工程、建筑学

国防教育:2019年8月5日,厦门大学《以课程建设为基础以学科建设为引领——厦门大学积极探索学生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道路》入选教育部首届全国学校国防教育典型案例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

厦门大学化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生物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海洋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景润拔尖班——数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以上数据为不完全统计,详情请查看相关资料。

科学研究科研平台

截至2022年4月,学校设有300多个研究机构。其中,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牵头单位),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3个,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1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国家高端智库(培育)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5个。[48]

国家高端智库建设培育单位: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厦门大学会计发展研究中心、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

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列表

序号

科研创新平台名称

批准部门

依托学院

1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部化学化工学院2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部海洋与地球学院3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部公共卫生学院4醇醚酯化工清洁生产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发改委化学化工学院

部级科研创新平台列表

序号

科研创新平台名称

批准部门

依托学院

1水声通信与海洋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信息学院、海洋与地球学院2电化学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化学化工学院3微纳光电子材料与器件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4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环境与生态学院

省级“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列表

序号

科研创新平台名称

依托学院

1医用生物制品协同创新中心公共卫生学院2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协同创新中心海洋与地球学院3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化学化工学院4半导体光电材料及其高效转换器件协同创新中心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以上数据为不完全统计,详情请查看相关资料。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厦门大学图书馆共有馆藏总量达1336万册。其中,纸本馆藏451万册,电子馆藏885万册,数据库计170多个。纸本馆藏涵盖各个领域,哲学、语言学、历史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等方面的文献尤其丰富,在东南亚和台湾研究的资料建设方面颇具优势。馆内还藏有大量古籍线装书、缩微平片等资源,是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51]

文献收藏涉及各学科领域,尤以哲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语言学、历史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海洋学、机械与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等学科领域的文献更为系统,在东南亚研究和台湾研究的资料建设方面具有特色优势。馆内还拥有大量的古籍线装书、光盘、录音(像)带、缩微平片等资源,是国家重点古籍保护单位。

图书馆是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中主要的成员馆之一,福建省文献信息服务中心,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学科中心之一,与15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家大学图书馆建立有馆际互借和出版物交换关系,教育部在图书馆设有科技查新工作站。

学术刊物

厦门大学学报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于1931年创刊,是由教育部主管,厦门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刊),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主要刊载自然科学各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应用基础研究、高新技术方面的学术论文。1994年,被引频次及影响因子均居全国综合类高校前列,被国内外多家核心期刊和数据库收录为刊源,多次被评为全国、华东地区、福建省的优秀科技期刊。2001年入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定的“中国期刊方阵”;2003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第二届国家科技期刊百种重点期刊奖”;2006年、2008年蝉联国家教育部科技司颁发的“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2008年荣获“首届福建省十佳期刊”。2009年在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三优”评比中被评为“编辑质量优秀期刊”。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在2009年华东地区优秀期刊评选中获“第四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2010年荣获“第三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2011年被评为“第2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11年在《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报告》(2011-2012)中被评为“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厦门大学主办、国家教育部主管的高层次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2003年底首批入选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根据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发布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2010年版)的数据,2009年书刊在“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总被引3122频次,复合影响因子1.692,位居全国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第7位。此外,根据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高校文科学报论文统计与分析课题组”2001-2006年做的统计报告,书刊1998-2002年五年的平均摘转率,在全国文科学报中名列第一,2003-2005年三年的平均摘转率名列第四;其中2001年第二,2002年第一,2003年第二,2004年第五,2005年第三。被选为全国各种文科“核心期刊”和各种评估系统的来源期刊,如“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京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选用期刊”(南京大学)等。在各类期刊评比中,也获得了相应的荣誉。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举办的四次全国文科学报评优中,都获得最高奖项;被评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首届福建省十佳期刊”。

科研成就

厦门大学

“十二五”期间,学校在《科学》、《自然》、《细胞》及其子刊等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4项、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项;1项成果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2项成果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1项成果获中国专利金奖;共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7项,教育部哲社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0项;32项成果获教育部第六届、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其中一等奖3项。

在2010年全球最著名的两大科技期刊之一的《Nature》发布的《自然出版指数2010中国》(NaturePublishingIndex2010China)这份报告中,厦门大学科研实力位居国内所有科研机构第9名。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英国《自然》杂志发布的《自然出版指数2011—中国》报告显示,厦门大学位列中国十大科研机构的第六位;2017年,学校科研经费突破14亿元。

2020年2月,厦门大学“新型冠状病毒候选疫苗及质量控制方法研究”项目立项,从减毒载体疫苗、基因工程重组疫苗两条技术路线开展新冠肺炎疫苗攻关。

2021年10月14日,厦大研制的首个国产宫颈癌疫苗喜获世界卫生组织PQ认证。[27]

2022年9月,由澳大利亚昆士兰理工大学、格里菲斯大学以及中国厦门大学、江南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等两国多所科研机构参与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大气压冷等离子体能够抑制冠状病毒侵入人体细胞,为研发可预防新冠病毒的鼻喷剂等药物打下基础。相关论文已发表在澳大利亚《诊断治疗学》期刊上。[51]

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

类别

等级

项目名称

完成单位

完成人

自然科学奖二等电化学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学研究厦门大学田中群、任斌、李剑锋、吴德印、刘国坤技术发明奖二等近海赤潮灾害应急处置关键技术与方法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厦门大学俞志明、于志刚、宋秀贤、高亚辉、曹西华、甄毓

2019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

类别

等级

项目名称

完成单位

完成人

自然科学奖二等基于动态超分子聚集体的化学传感厦门大学江云宝、黎朝、王茜自然科学奖一等密度泛函理论新进展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徐昕、苏乃强、吴剑鸣、饶立科技进步奖一等大数据环境下的高时空精度道路众包测图技术武汉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四维图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唐炉亮、朱庆、杨雪、李必军、吴中恒、李渊

以上数据为不完全统计,详情请查看相关资料。

合作交流

学校对外交流与合作深入开展,已与境外259所高校签署了校际合作协议,与52所世界知名高校开展实质性交流合作。学校积极参与国际中文教育工作,已在五大洲的12个国家建设14所孔子学院和48个孔子课堂,是“双一流”建设高校中承建数量最多、孔子学院分布最广的中方合作院校之一。在对台交流方面,已成为台湾研究的重镇和两岸学术、文化交流的前沿。2014年7月,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奠基,成为中国首个在海外建设独立校园的大学,被中央媒体誉为镶嵌在“一带一路”上的一颗明珠;已开设22个本科专业、7个硕士专业、4个博士专业。马来西亚外交部长表示,分校已成为中国-东盟教育合作的重要典范。

马来西亚总理阿普杜拉-巴达维、新加坡副总理贾古玛、韩国前总理李洪九、新加坡国务资政吴作栋、英国前副首相彭仕国、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总统乔治-理查兹、塔吉克斯坦共和国总统拉赫蒙、新西兰总理罗伯特-马尔登、马来西亚上议院议长敦-澳马尔-翁毓麟、马来西亚上议院议长敦-澳马尔-翁毓麟、民主柬埔寨主席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马耳他总统阿加塔-巴巴拉女士、泰国王储玛哈哇集拉隆功、玻利维亚副总统兼国会主席路易斯-奥西奥-圣西内斯等相继访问了厦门大学。另外,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马来西亚外交部长希沙慕丁等中马两国政府官员都对厦门大学设立的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表示支持及肯定。[48]

2020年5月18日,为推动“一帮一”行动深入实施,实现对湖北120多所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全覆盖帮扶,教育部印发通知,启动实施第二批“一帮一”行动。厦门大学将支援汉口学院。

2022年12月19日,厦门大学与龙岩市在厦大举行产学研对接交流座谈会,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53]

知名校友

届数

姓名

1921-1930林惠祥伍献文郭大力柯召1931-1940卢嘉锡曾呈奎黄克立黄望青许涤新方宗熙

以上数据为不完全统计,详情请查看相关资料。

获得荣誉

2018年1月,自然出版集团公布2018年第一期自然指数,厦大名列内地高校第9位;10月,《中国高校社会影响力榜单》发布,厦门大学排名第七;11月,厦门大学共有1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总数在中国大陆高校中位列第12位。

2020年,入选第三批双创示范基地名单;5月,武书连2020中国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发布,厦门大学排名第26位;6月3日,第8届“泰晤士高等教育(THE)亚洲大学排名”发布,厦门大学位列第113名;6月10日,2021QS世界大学排名发布,厦门大学位列第432名;8月,厦门大学入选第二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10月22日,位居2021年U.S.News世界大学排名297位;11月25日,QS发布了2021亚洲大学排名榜单,厦门大学位列第68名;12月19日,荣登高校新媒体影响力榜单

2021年,2021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201-300位之间;1月,厦门大学在全国高校ESI排名第26位;4月26日,2021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发布,厦门大学位列综合排名第26位;10月,位居2022U.S.News世界大学排行榜第278位;11月,厦门大学入选首批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名单;11月29日,入选教育部确定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名单;12月,2020软科中国大学排名——文科实力排名前两百强中,厦门大学排名第16位。[26]

2022年2月,厦门大学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教育学、化学、海洋科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入选第一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名单;3月,在2022年泰晤士高等教育新兴经济体大学排行榜中位列第74位,入选2022年强基计划试点高校;5月,厦门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先锋团支部荣获2021年“福建省五四红旗团(总)支部”称号,5月24日,入选福建省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综合试点单位名单;6月,位列2021QS世界大学排名第432名;8月,入选国家种业阵型—专业化平台阵型。[41]

文化传统形象标识

校徽

校徽

校徽图案是陈嘉庚先生创办厦门大学时确定和沿用的,其特定的内涵,简要说明如下:徽标圆环上方为繁体字“厦门大学”,下方为拉丁语“厦门大学”;盾形上的三颗五角星图案代表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三才”,即所谓天然中精神的、宇宙的、人类的三大元素;盾形中心的城及城门图案象征着广纳贤才、开放办学;绶带上的“止于至善”四字为建校初期校训。精神文化

校训

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1921年陈嘉庚先生创办厦门大学时即把“自强不息,止于至善”定为校训。

“自强不息”指自觉地积极向上、奋发图强、永不懈怠。最早见于《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止于至善”指通过不懈的努力,以臻尽善尽美而后才停止,也就是说不达到十分完美的境界绝不停止自己的努力。语出《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校歌

作曲:赵元任;作词:郑贞文

歌词

自强!自强!学海何洋洋!谁欤操钥发其藏?

鹭江深且长,致吾知与无央。

吁嗟乎!南方之强!吁嗟乎!南方之强!

自强!自强!人生何茫茫!谁欤普渡架慈航?

厦门大学校歌

鹭江深且长,充吾爱与无疆。吁嗟乎!南方之强!吁嗟乎!南方之强!

校庆日

每年4月6日是厦门大学校庆日。2021年4月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致厦门大学建校100周年的贺信。厦门大学是一所具有光荣传统的大学。100年来,学校秉持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的立校志向,形成了“爱国、革命、自强、科学”的优良校风,打造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作出了积极贡献。[32]

周年庆

2021年3月27日,厦门大学建校100周年金银纪念币发行暨捐赠仪式在厦门大学隆重举行。

南方之强

厦门大学校门

陈嘉庚先生在筹办厦门大学之时,于1920年11月发表了“筹办厦门大学演词”,就强调要把厦大办成“南方之强”。但是厦门大学作为“南方之强”被广泛了解,是在抗战时内迁长汀办学时期。1940年8月至1941年,国民政府教育部举行首届和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学业竞试,厦门大学均名列第一,国民政府教育部全国通令嘉奖,厦大由此被广泛称誉为“南方之强”。然而,“南方之强”也并非仅指厦大的实力。“南方之强”一词出自《中庸》。原文为:“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由此可见,校歌中的南方之强,意指一种“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国有道,不变塞焉;国无道,至死不变”的精神。意即用宽容大度来教育、对待他人,即使别人蛮横无理也不要报复;平和而不随波逐流,中立而不有所偏倚;国家和平安定时不改变志向,国家黑暗动荡时也能够坚持理想和操守,至死不变。这种“南方之强”也就是厦门大学自建校起就确立的精神,一种独立自由,宽容公正,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中庸之道。

校园环境

厦门大学共有三个国内校区和一个海外分校,厦大国内校园依山傍海、风光秀丽;厦大海外分校依山临湖,草木繁盛,厦门大学已成为公认的中国环境最优美的大学校园之一。[48]

厦门大学校园

厦门大学思明校区位于厦门岛南端,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422号,

学校占地约2500多亩,一边是南普陀寺,一边是海滨与胡里山炮台,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大学校园之一。包括群贤楼群、建南楼群、芙蓉楼群以及厦门大学人类学博物馆在内的厦门大学早期建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1路,20路,29路,47路,659路,959路,520路公交车都可以到达。

厦门大学校园有芙蓉湖、情人谷水库等景点,有“谈情说爱在厦大”之说。厦门大学的旧建筑多为陈嘉庚先生的女婿所建,清水墙、琉璃顶极富特色,被喻为“穿西装、戴斗笠”(比喻中西建筑风格结合),尤其是建南大礼堂和上弦场相当宏伟。

厦门大学克立楼不远处是嘉庚楼群的21层行政大楼,学校始建于1921年,厦门大学将主楼建成21层含有双关意蕴。楼前就是人工造的芙蓉湖,登上21层顶楼可以向四周俯瞰,鼓浪屿、南普陀寺、植物园、大嶝岛、沿海大桥、船型桥、厦门大学职工宿舍区、学生公寓区、博士楼群、教学区楼群等,群贤楼群、建南楼群、化学楼群、艺术教育学院、厦门大学法学院、演武田径场、厦门大学水库、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陈嘉庚纪念堂和纪念碑、钟美林广场、图书馆、陈嘉庚与学生雕塑群、鲁迅雕像、鲁迅纪念馆、教师之家、学生公寓区、厦门软件园尽收眼底。

校内环境

上弦场和建南大礼堂

厦门大学上弦场和建南大礼堂是厦大的标志性建筑。校内楼房的命名也颇有讲究,如凌云、凌峰、映雪、囊萤、群贤、芙蓉等。

大南校门

大南校门

大南校门毗邻南普陀寺。位于厦门大学大南片区,1921年建校时的名称。学校门位于大南片区,进校门后的马路为大南路,在大南校门附近还有教工宿舍楼群。因为厦大学子简称大南校门为“南校门”,常让人误以为它朝南,实际上,它和西校门一样,也是朝西的。2001年为迎接80周年校庆而重建。

西校门

西校门是厦门大学的主校门,建在厦大旧主楼群贤楼群西边,由台胞、厦门大学名誉校友张子露先生捐赠10万美元建造,1991年3月落成。西校门高7.4米,长25米,建筑面积120平方米。采用花岗岩石材以左右延伸的弧面、上方两角微微翘起的长方形为造型基调,主体对称式构图,上面配以浮雕,以体现校门的庄重性及文化内涵,整个造型简洁、明快、舒展、富有现代感。

嘉庚楼群

厦门大学西校门

楼群以厦门大学的创办人、著名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的名字命名。它是厦门大学建筑系师生自已设计,由五个相连的楼组成,位于风景秀丽的芙蓉湖畔,是厦门大学的标志性景观。嘉庚楼群的风格是西式的,以对称性突出的颂恩楼巍巍壮观。颂恩楼下有八个如被斜刀削了的竹子形圆柱,上面书写着“自强不息,止於至善”八个大字,这是厦大的“校训”。

群贤群楼群

楼群五幢一字排列,建在厦门市五老峰下、南普陀寺前的演武场上。楼群以居中建筑,装饰最考究,面积也最大,作为学校办公楼使用,以群贤为名。东边为集美楼、映雪楼,西边为同安楼、囊萤楼,建于1921-1922年,楼群建筑面积9576平方米,为陈嘉庚独资兴建厦大的主楼群。囊萤楼、映雪楼很长时间作为学生宿舍,后来调整与同安楼、集美楼一样做教学、科研用房。

楼群最大特色:

①古今、中西合璧式。②楼梯石板悬挑式。③清水雕砌特大的张灯结彩、垂珠彩帘吉祥图案式。三大特色均是独一无二,1989年被厦门市定为古建筑保护单位。

建南楼群

厦门大学鲁迅纪念馆

建南楼群是20世纪50年代初由陈嘉庚先生的女婿李光前先生捐资、陈嘉庚先生督造的,包括建南大会堂、成义楼、成智楼、南安楼、南光楼五幢大楼,曾是厦大颇具风格的标志性建筑群。李光前先生哲嗣主持的新加坡李氏基金会念其年久失修,遂于1994年开始陆续捐献1630多万元巨资,予以全面翻修,2001年厦门大学80周年校庆期间举行了翻修竣工典礼。

鲁迅纪念馆

厦门大学鲁迅纪念馆在厦门大学集美楼,1926年09月04日至1927年01月16日鲁迅在厦门期间曾寓居于此。1952年在此设立厦门大学鲁迅纪念室。

书馆共有五室,其中四室以六百多件文物和资料、照片分别介绍鲁迅的生平和在绍兴、北京、厦门、广州、上海各历史时期的战斗历程,其中在厦门部分是展出重点。

食宿条件

厦门大学翔安校区一角

厦门大学所有学生公寓楼实行专业化的物业管理与服务,倡导学生民主参与、自律管理、自助服务,共同营造文明、整洁、安全、温馨的“学生之家”。学生公寓楼按相关标准建造,实现住宿功能区分,通讯、网络入户,配用组合式家具及智能化用电管理等;宿舍区的洗浴、洗衣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完善;每间学生宿舍都配备免费校园网及宽带网接口。

宿舍内的硬件设施齐全:宿舍按床位分为本科生四人间、研究生二人间、博士生一人间,安装一台独立空调;每人配有一个带密码锁的保险柜;卫生间里都安装着热水器(部分老宿舍楼如芙蓉楼宿舍内并没有独立的卫生间和厕所);防盗门边装着可视门铃。

厦门大学拥有专门从事餐饮管理服务的厦门大学后勤集团饮食服务中心,承担着思明校区师生的日常用餐服务。学校食堂免费供应米饭,教学楼和图书馆提供免费纯净水,宿舍园区内提供免费开水,并有洗衣机。学校内只有芙蓉餐厅三楼还有蔡清洁楼接受现金用餐,为游客提供方便。

校园地图

厦门大学漳州校区为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所属。厦大思明校区包括:厦大校区地址,海韵教学区,厦大学生公寓,海滨教学区。

厦门大学翔安校区总建筑面积1160000平方米、总投资35亿元的厦大翔安校区占地总面积3645亩,比厦大思明校区还要大。截至2013年9月,已完成60%的规划建设任务。预计到2021年,将有超过3万名的厦大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在这里学习。

2014年10月17日,厦门大学马来西亚校区破土动工,标志着中国第一所海外大学正式诞生。厦大马来西亚分校位于首都吉隆坡西南45公里,在校生总规模1万人,包括本科生、硕士、博士三个教育层次,生源以马来西亚和东南亚国家为主,教师则采用全球招聘方式。

厦大马来西亚分校将分期建设,第一期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学生规模为5000人。计划2015年招第一批学生,第一年招生500名。到2020年,学生规模达到5000名左右。第一期设立中国语言与文化学院、海洋与环境学院、商学院、医学院和计算机学院5个学院。

厦大将根据第一期办学情况择机开展第二期建设。一期工程主要包括教学楼、礼堂中心、学生活动中心、体育馆(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等)、学生公寓楼、座钟楼和两个警卫室等。第二期拟设立化学工程与能源学院、电子工程学院、生物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动漫与文化创意学院5个学院。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中国首个海外设立的重点大学。

上一篇:量子膜官网

下一篇:西装马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