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图册
敬雀节是石阡仡佬族世代流传下来的一种综合性的民俗活动,现仅幸存于贵州省石阡县坪山乡佛顶山下的尧上仡佬民族村寨。仡佬敬雀节也叫敬鹰节,古称禁脚节,活动时间是古历的二月初一。曾流行于今石阡县共18个乡镇中的11个仡佬族侗族乡的仡佬山寨,凡仡佬家庭都有在家过此节的习惯,其中尧上仡佬村民每逢鸡年便以宗祠和露天场所,请上佛家、道家班子或戏班来祭祀娱神,开展敬雀节祭祀活动,邻乡邻寨带上自民编的表演节目来参加,参加人员涉及周边邻县和本县18乡镇的民间组织、艺术团体和亲友人群。所在区域仡佬敬雀节也叫敬鹰节,石阡仡佬族世代流传下来的一种综合性的民俗活动,现仅幸存于贵州省坪山乡佛顶山下的尧上仡佬民族村寨。
佛顶山位于贵州省东北部,隶属铜仁地区,石阡县总面积2173平方公里,东临江口、岑巩,南接镇远、施秉,西连凤岗、余庆,北交思南、印江。县城距地区行署所在地铜仁149公里,距省城贵阳市320公里。是一个深处贵州东北部腹地的山区小县。学术界依据我国汉文化的地域特征,将湘、鄂、渝、黔毗连的广大区域称为黔域文化区,石阡又是处在这样一个文化区域腹地中的文化单元。
石阡境内地形复杂、地貌多样,山地多、平地少,五陵山脉之南支斜贯全境。境内深洞360多个,占50%,海拔千米以上的大小山峰120多座,森林覆盖率为38.9%,有国家级保护树种12种,珍稀动物亦有12种之多,自然生态保存得相当完好。石阡多地下热泉,素有“温泉之都”的美誉,留下了独特的温泉文化。
石阡属中亚热带区,为明显的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特征,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据考最迟在明代初年已经发展起繁荣的古代农业文明,古代石阡交通主要靠水路,秦时,其境内乌江沿岸凿有两处渡口。民国前,境内有渡口27处,驿道四条。解放后,人民政府大力改善石阡的公路交通问题,迅速将石阡全境置于全国的公路网中,现代文明迅速落户石阡,与传统文化在当今的石阡激烈碰撞。
历史渊源据史料载,仡佬族是贵州最古老的民族,源于古代“濮人”。濮人是参加周武王讨纣的八个西南少数民族之一,在古代人口众多,支系纷繁,后来主要集中在中国西南地区。《史记》记载:“濮在楚西南”,“西南夷君长以千数,夜郎最大”。仡佬族先民是夜郎国管辖下的人数较多的民族之一。秦朝在石阡曾设夜郎县。郦道元《水经注》载,夜郎主体居民是“濮人”。商、周及春秋战国时期,濮人又称“卜”或“百濮”。秦汉时期“濮、僚”并称。《华阳国志》记为“夷濮”,《水经·若水注》又有“夷僚”之称。一些典籍又称为“葛僚”“仡僚”等。朱辅在《溪蛮丛笑》里第一次使用“仡佬”一词。所以,仡佬是先后由商周时期的“濮”人和战国时期的“僚”人发展而来。汉代时僚人已是夜郎国的主体居民,唐初僚人中的部分发展为单一的民族——仡佬族。史料又载,早在秦嬴政的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置夜郎县于今石阡县境内。过去,石阡、务川等地的仡佬族还有木仡佬、花仡佬、红仡佬、水仡佬、打铁仡佬、打牙仡佬之分。1953年贵州各地仡佬族代表经协商并报国务院同意,统一称为仡佬族。
在石阡境内的仡佬人中广泛传说,早在洪荒之年,洪水淹没西南大地,得一神鹰将漂浮于汪洋之上巨大葫芦里啼哭的男女婴儿救起,才有了仡佬族人的繁衍、生息。后因战乱,仡佬先民濒临灭绝,又幸得一妇女于古历二月初一将漂浮在石阡境内西部一河流上竹筒里的仡佬婴儿救起,才有了仡佬祖先竹王——夜郎王的诞生。
据尧上老人介绍,早在唐代,仡佬先民就于每年的古历二月初一对神鹰和祖先举行祭祀活动,以求神鹰和祖先的保佑,并表达对神鹰和祖先的纪念和崇拜。此活动世代相传,不仅在活动形式上发展为每逢鸡年举行大祭,其余年岁由各家各户祭祀;而且在活动内容上从单一的祭祀典礼发展为将各种民间文化活动(毛龙、傩堂戏、木偶戏、薅草锣鼓等)融为一体的盛大节日活动(以尧上邓氏家谱可上推15辈人的史料为据,尧上仡佬族人敬雀节的历史已超过300年)。同时仡佬族人把对神鹰的敬仰和崇拜演绎为对雀鸟等生灵的保护,以求风调雨顺、丰收吉祥,进而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文化大革命”期间,敬雀节被列为“四旧”遭到禁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敬雀节又在部分仡佬民族村有过短暂的恢复,改革开放后,由于现代文明的冲击,人们的传统文化意识逐渐淡漠,敬雀节活动逐步萎缩,现仅有坪山尧上仡佬村民小组少数老年人在活动。
节日内容石阡仡佬敬雀节 敬雀节以十二生肖为准,每十二年(鸡年)为一大祭,其余年岁为小祭,其中小祭由各家各户举行,大祭以村寨或同姓家族为单位举行。
1、在小祭之年的二月初一前日,各家各户准备祭祀用的酒肉,豆腐等祭祀供品和馈赠品并邀请已嫁出的嬢嬢(姑姑)及其姑爷和女儿及女婿齐心准备。二月初一上午由家庭中的长者带领家人和亲戚面对神鹰和祖先烧香化纸以谟拜和许愿(其供品在祭祀结束后只能由长者食用)。下午由长者带领家人到田间地头对大自然中的一切鸟神和生灵烧香化纸以谟拜和许愿,后用供品糍粑粘于树枝上供鸟神享用,以祈求鸟和生灵莫侵害庄稼,确保风调雨顺,丰收吉祥。
2、每逢鸡年大祭,则以村寨或姓氏为单位,举行盛大祭祀活动,即请来佛教或道教大师于上午对神鹰和祖先进行谟拜和许愿(其中尧上仡佬人在邓氏祠堂顶上神鹰和祖先牌位、摆上祭品由全寨老幼进行谟拜和许愿,其他无祠堂的仡佬村寨则在公共活动场上举行祭祀活动)。下午,由本寨男女和请来的民间艺人共同表演民间文艺和技艺。
3、节日活动结束时,主人对客人尤其是对小孩,每人赠送一粒红色鸡蛋或一个鸟类吉祥物,以示时时有神保佑、年年丰收有余。
4、平日里,仡佬人严格保护各类雀鸟,爱护生灵,对外来侵鸟者,坚决反对。
祭祀过程祭祀开始,随着一通“祈福鼓”,一阵阵长号齐鸣声响起,两个仡佬族汉子将大红绸缎系上“神鹰”脖子。随后,仡佬族子孙先后将高香插进香炉,将每一种供品小心摆放到“神鹰”面前的供桌上,再由寨老高声唱念祭文,最后由 祭师们为“神鹰”跳起一段神秘的舞蹈。整个祭祀活动持续约一个小时。图册里有仡佬族小伙子敲响“祈福鼓”。
祭祀供奉结束,仡佬族祭师们接着开展“上刀山”、“下油锅”、“秤杆提米”等神奇的民族表演,“上刀山”也称“上刀梯” ,刀梯由一根高1 2米 的铁柱,72把锋利无比的钢刀和顶端上边3把寒光逼人的钢叉组成,刀口朝上,竖立起来之后,祭师绕着刀杆周围一边念咒语,一边跳祭祀舞。结束之后,在祭师的壮行下,由两名赤手空拳的裸汉子,赤脚踩着刀刃,双手抓住刀梯,十分敏捷地顺着刀山向上爬,直到刀山的顶端,然后表演各种高难度的凌空翻滚动作。之后,从刀山的另一面顺着刀刃往下走下来。结束时,上刀山的人手掌、脚底板均无伤痕。最后由仡佬族妇女也跳起“茶灯”舞蹈,共同庆祝“敬雀节”,祈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图册里有祭师上刀山(梯)。
历史传承敬雀节活动的主办者是仡佬人,参与者不仅有仡佬族人,还有其它的汉、侗、苗、土家等民族的人们,敬雀节的传承属于自然传承谱系。师传严谨有其规定性,在家族中一辈传一辈,传承人必须履行完本届主持敬雀节所规定的权力和义务。
相传600多年前,有邓姓三兄弟擅长陶瓷手艺,在耕作之余,用祖传的手艺将这里的黏土捏成碗盘盆罐,建成窑子烧制成品销售。凡购瓷器的人都以去“窑上”找邓师傅而形成习惯叫法,“窑”与“尧”谐音,由此而形成永久性地名“尧上”。有一传说说,因当年两条鲤鱼被困池塘之中,善良的仡佬人为使其有水喝,特在鱼嘴前修建一祠堂。因“池塘”和“祠堂”谐音,形成了双鱼双塘的独特景观。如今,邓氏祠堂改为仡佬族民俗陈列馆,收藏着民族服饰、耕种工具等数百件,收集了大量人文自然资料标本,佐证了仡佬族上千年的文化渊源,记载了仡佬人热爱大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生活的历史;也展示了仡佬人追求美好生活,战胜自然灾害的集体智慧。
主要价值仡佬族敬雀节的价值主要体现在:
1、是集民族意识和宗教崇拜为一体的原生态文化活动;
2、是研究古代仡佬族历史文化及其文化交流的又一例证;
3、其“依托自然、融入自然”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启示意义;
4、其蕴涵的丰富的图腾崇拜、自然崇拜观念以及佛、道教宗教观念,是研究仡佬民间信仰和宗教心理的又一重要途径;
5、仡佬族敬雀节融独特的空间文化与民族文化于一身,不仅是独特的人类学个案,而且还具有重要的比较研究价值。
现状据传,自清末到解放前夕,是仡佬族敬雀节发展的鼎盛时期,新中国成立后,仡佬人民走上了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从根本上动摇了仡佬族敬雀节所托的自然农耕经济制度。“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极“左”思潮的影响,仡佬敬雀节被列为“四旧”遭到禁止,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现代文明的冲击,仡佬族敬雀节急剧衰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人们保护自然的观念逐渐淡漠,时有乱砍乱伐的现象出现,敬雀节所依托的自然环境遭到破坏。
2、电视、网络等现代化产品极大影响了人们的精神文化趣味,人们沉浸于现代化艺术文明之中,敬雀节中所包含的各种民族文化形式,在当今大部分年轻人的心目中均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3、随着学校教育的不断深入,“科学种田,治病就医”等科学观念深入人心,有力地冲击了敬雀节所依托的社会环境和习俗环境。
4、每年开展活动的村寨从以前以佛顶山为中心的广大区域萎缩到坪山尧上一村寨。
5、敬雀节所包含的各要素,如毛龙、木偶戏、傩戏等都面临后继无人、传承断代的困境,这也是敬雀节迅速消亡的重要原因。
如今,石阡依托尧上民族文化村的良好生态,建立集“食、住、行、游、购、娱”为—体的乡村旅游点,村民个个吃“旅游饭”,人人有活干、有钱赚:年轻人在旅游协会打工,按分工和业绩拿工资;中年人到山上捡野生蘑菇,每年收入2万多元;老年人则一边哼着山歌一边驾着马车,专门接送游客,一趟就是40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