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缘堂
京杭大运河自杭州流至桐乡县石门镇,形成一个120度的大湾折向东北,在转弯附近,有一幢坐北朝南的宅院,这便是现代著名画家、文学家、美术家、音乐家、教育家丰子恺的故居缘缘堂。“缘缘堂”不仅是丰子恺的现实家园,更是他的精神家园。他不仅几次撰文描述缘缘堂,还将自己的文章一再以缘缘堂的名义结集出版,如《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缘缘堂新笔》和《缘缘堂续笔》。历史丰子恺与缘缘堂
民国15年(1926)丰子恺同弘一法师住在江湾永义里的租房里,有一天丰子恺在小方纸上写了许多自己喜欢且可以相互搭配的文字,团成许多小纸球,撒在佛祖释迦摩尼画像前的供桌上,拿两次阄,结果拿起来的都是“缘”字,遂起名为“缘缘堂”。当即弘一法师写了一幅横额,交九华堂装裱。弘一法师与佛有缘,出家当了和尚,加之二人交情甚厚,真可谓缘上加缘,缘由深厚。缘缘堂建筑雅洁幽静,丰氏即在这里创作、生活。
“缘缘堂”始建于1932—1933年,1937年末缘缘堂被侵华日军炸毁。
2月,流亡在江西萍乡的丰子恺得悉消息后,奋笔疾书《还我缘缘堂》、《告缘缘堂在天之灵》、《辞缘缘堂》等文章,愤怒斥责日本侵略军的残暴行径。
1984年,桐乡县人民政府在原址按原貌重建。
丰子恺生前挚友、新加坡佛教总会副主席广洽法师为重建故居慨然捐资。
建筑经历缘缘堂对联
最初的缘缘堂是丰子恺在上海江湾永义里的一个宿舍,当时他正在立达学院教书。1927年初秋,丰子恺的恩师弘一法师来到上海,住在他家里。丰子恺就要求恩师为他的寓所起名,弘一法师让他在小方纸上写上许多他喜欢而又能互相搭配的文字,团成许多小纸球,撒在释迦牟尼画像前的供桌上抓阄。结果丰子恺两次都抓到了“缘”字,于是就取名为“缘缘堂”。当即请弘一法师写成一幅横额,装裱后挂在寓所里。丰子恺后来迁居嘉兴,又迁居上海,都把缘缘堂的匾额挂在居屋里,“犹是形影相随,至于八年之久”。按丰子恺的说法,当时的缘缘堂还只是“灵的存在”,真正给它赋形,要到1933年。那年春天,丰子恺用积攒起来的稿费,在故乡桐乡县石门湾的梅纱弄里自家老屋的后面建造了一幢三开间的高楼。这就是真正的缘缘堂。因为弘一法师写的匾额太小,所以又请马一浮先生重新题写。缘缘堂建筑极其优雅,被称为“一件艺术品”,丰氏即在这里创作、生活。
1938年1月,缘缘堂被侵华日军焚毁。1938年2月,流亡在江西萍乡的丰子恺得悉消息后愤怒斥责日本侵略军的残暴行径。
抗日战争胜利后,丰子恺曾回故乡凭吊缘缘堂遗址。
1975年清明,丰子恺又重游石门,再一次专程凭吊缘缘堂遗址。此后,他的健康每况愈下,也就在这一年,他匆匆作别了这个无常的世界。
1985年缘缘堂由桐乡市人民政府和新加坡佛教总会副主席广洽法师为重建故居慨然捐资重建,1998年,在丰同裕染坊店旧址上,又兴建了丰子恺漫画馆。馆外的围墙内侧,刻的都是丰子恺的漫画。看这些漫画,能让人看到满世界的温情。
建筑特点缘缘堂内景
重建后的缘缘堂仍为砖木结构,保持原来高大、轩敞、明爽的特色,结构、布置乃至栽培的花木悉依原貌。青砖黑瓦,朱栏粉墙,具有深沉朴素之美。整个建筑由三楼三底的楼房和楼前小院及后院组成,总面积510平方米。从东边墙门进院,墙门里面上方“欣及旧栖”四个堆灰阳文大字,是根据当年丰子恺题书仿制复原,两大门百孔千洞,斑斑焦痕,这是从抗日炮火中抢救出来的原缘缘堂留下的唯一遗物,也是日本侵略军侵华罪行的铁证。
小院正中花坛里栽着丰子恺喜爱的牵牛花,右边墙角处种有芭蕉数株。
红绿相衬,恬静和谐。缘缘堂正厅在院中面南,门楣上悬挂着叶圣陶书的“丰子恺故居”匾。
厅中“缘缘堂”堂额照马一浮原迹复制。
堂额下面挂一幅红梅中堂,系著名画家唐云仿吴昌硕画意之作。
中堂两旁悬挂两副对联,内联是“欲为诸法本,心如工画师”。
此联原为弘一法师录书《大方广佛华严经》句,现仿制改成板联。
外联是“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系丰子恺录书杜甫《堂成》诗句。
正厅内的陈设基本复原,除匾联中堂外,还挂有当代多位书画家所赠书画作品。
缘缘堂
正厅西室原为书房,现摆放丰子恺半身铜像。东室除陈列丰子恺字画外,正中墙上悬一幅水墨写真的丰子恺全身画像,及当代书画家的多幅作品。东室后侧门有一过道通楼梯,楼上三间分别以板壁隔成前后两室。
东西两间前楼原为丰氏家中人卧室,现均为陈列室,陈列着丰子恺各个时期的照片和他的一些作品与遗物。
中间前楼原为丰子恺的卧室兼画室,基本按原样布置。
靠后壁是一张简易双人垫架床,两侧为书箱书橱,前面窗口放一张九斗写字台和一把藤椅。
一切陈设,体现原来“单纯明快、朴素大方”的风格。
所有床、台、橱、椅等均为上海日月楼旧居中的丰子恺遗物。
书桌上放有丰子恺生前用过的文房四宝及《辞海》等书籍。
书橱中陈列有他的著作和译作,此外还展出一些丰子恺的手稿、照片、信札、印章等。
1933年至1937年间,丰子恺间或往返于沪杭等地,大部分时间住在缘缘堂专事著译,完成近20部作品,这是他创作生涯的黄金时代。
现故居中共有丰氏遗物500余件,遗作180幅,赵朴初、李可染、唐云、钱君陶赠的字画多件。
缘缘堂
楼后有三间平屋,为接待室和服务部,专售与丰子恺有关的图书和旅游纪念品。平屋设有后门,平时游客从这里出入。
平屋前的天井有一座葡萄棚,一副秋千,为当年丰子恺儿女嬉游之处。
1985年以来,缘缘堂成为旅游热点。国内及海外各种报刊都以大量篇幅介绍丰子恺故居及丰子恺卓越的艺术成就和俭朴淡泊的高尚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