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岗村,位于正阳与新蔡接壤的老汝河故道南岸,这里,与当地汝河沿岸所有的村庄几乎一样,四季分明,远离闹市,静谧安详,宛如一颗镶嵌在中原腹地的一颗小明珠。令人奇怪的是,这些汝河故道的岸边坡埂上有许多长满青草的坑洼。这些坑洼不但不会减少雷岗村的美感,反而像英雄们身上的伤疤一样,为雷岗村增添了一种自豪感。村民们说,因为那些坑洼都是当年战争的炮火给打出来的。
1947年8月24日,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途径汝河雷岗渡口时,与国民党军队遭遇,在敌人的重兵围堵下,刘伯承司令员提出了“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战斗口号,激励全军斗志,取得了雷岗战役的重大胜利,促使中国解放战争发生了巨大的转折。2009年雷岗战役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红色线路之一。
历史1947年8月23日,刘邓大军拖着数十万追兵,越过了涡河、沙河、颍河、洪河,到达汝河北岸,仅找到一只可载十几人的小船。先遣队利用仅有的一只船和筏子开始强渡汝河。略通些水性的一头扎进河里,拼命向对岸游,还有的索性抱了根木头跳下水。此时,炮弹、子弹越来越密集。刚渡过去一个小队,空中又出现敌人的飞机。架桥,一切为了架桥,炮弹炸起的水柱劈头盖脸打过来,工兵们一抖肩,一甩头,继续干!一排战士倒下了,立刻又冲上来一排战士。敌人对于架桥的认识并不逊于对手。架桥,反架桥,使这条无欲无争的汝河遍体鳞伤。暴雨般的枪弹、炮弹压下来,血水呜咽着一跳几丈高,河面上腥雾弥漫。直到日头偏西,战士才架起一架浮桥。也就是十来分钟,几乎贴着河面轮番轰炸的飞机丢下的炸弹就把浮桥炸垮了。工兵们从附近村子里扛来门板、芦苇、秫秸,再架!架好,又炸,炸了再架。天擦黑,敌机飞走,汝河暗红的水面上终于稳稳地出现了一架浮桥。天黑以后,从油坊店到汝南埠一带,连绵30余里村村被敌人放了大火,房子、草垛在燃烧;村边的树也一律被砍倒,架起了鹿砦。此时,在前有敌整编第八十五师和十五师1个旅、约3万人的阻军,后有敌整编第五十八师、四十八师、七师3个师追兵的危险境地。刘百承果断地说:“狭路相逢勇者胜。从现在起,不管白天黑夜,不管敌人飞机大炮有多少,我们都要全力对付进攻的敌人,从这里打开一条血路。历史决不能逆转,大军南下的战略决策决不改变!”六纵政委杜义德和副司令员韦杰果断地宣布:“肖永银的十八旅先插到敌人中间,从敌人中间杀出一条血路,强行打开通道,尤太忠的十六旅接替十八旅大、小雷岗阵地,掩护全军渡河!”各级指挥员把刘邓首长的命令一级一级向下传达,一直下达到每一个战士。河岸上沸腾起来:“刘司令员来啦!”“邓政委来啦!”“狭路相逢勇者胜!”肖永银下到营,亲自代替营长指挥。团长下到连,营长下到班。每支步枪都装上了刺刀,每颗手榴弹都揭开了盖。由李德生率领的十七旅已经从岳城渡过汝河,听着从大小雷岗方向传来的隐隐约约的枪炮声,知道十六旅、十八旅方向遭遇了重大敌情,他果断命令十七旅向汝南埠挺进。1947年8月24日凌晨,强渡汝河开始。无数战士的身影在火光中一掠而过,团长、营长、连长跟他们一样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与敌人激战。打下一个村庄,又扑向另一个村庄,碰上敌人就拼杀,消灭了再往前冲。冲锋的队伍龙卷风一般向前滚着,鲜血横洒,路成红色,许多人竟滑倒了。东方微微泛起灰白的亮色,突击队打开了一条长5公里、宽4公里的通路。到了下午4时,4万多南下大军,200多辆大车,顺利渡过汝河。十八旅政委李震在后来撰写的回忆文章《强渡汝河》中,讲了这场惨烈的战斗:十六旅部队伤亡很重,有的连队牺牲了三分之一,有的连队牺牲三分之二,营长牺牲,派作战参谋前去指挥,刚到营指挥所,就又阵亡,于是教导员代替指挥。有的连队没有干部了,战士便独立作战。血战汝河,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途中最紧要、最严峻、最关键的一次战斗,也是一场最激烈的战斗。它不仅关系到整个部队的安危,更重要的是关系到中原局和野战军首长、统帅机关和南下干部的安危,关系到我军能否完成中央突破的战略任务。雷岗战役的重大胜利,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进入战略进攻阶段的序幕,成为中国革命战争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点。
“提不得汝河,一提就落泪”
十六旅和十八旅血战汝河,人员伤亡严重。尤太忠看望伤员时,强忍着不让泪水掉下来。因为他知道,在前有阻敌,后有追兵的情况下,部队要强行军赶上大部队,十六旅只能带走一部分轻伤员,重伤员只能留在汝河岸边了。丢弃伤员的事,对每一个伤员的精神都是一次沉重打击。但同时,所有受伤的未受伤的指战员也都明白,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任何一支军队都不会扔下伤员不管的。据此也可以想象这场发生在汝河南岸战斗的残酷。当年十六旅的会计赵歧贤留下来参加了处理伤员工作。他抹着眼泪回忆说:“正阳当时还是国统区,那些伤员真惨啊,这不比在解放区打仗,一个战士可以动员两个民工支前,负了伤,有担架抢救。在这里,只能给他们简单地包扎一下,对他们说:‘部队要走了,带不上你们,只能靠自己,能回家的就先回家,回不去的,将来再去找部队。’给了他们一些钱,让他们找个地方先隐蔽起来。战士们也很听话,都默默地接受了这个现实。但也有的不愿意离开部队,给他钱,他也不要,哭着哀求你:‘求求你了,把我带走吧,我还能打仗!’”“我们心里也不是滋味。可在那种情况下,不这样做,又有什么办法呢?即使那些被带走的轻伤员,最后还是安插在了大别山老乡家里。这些人后来大多数没有了消息,也有个别的回到了老家,也有的又找到了部队。”赵歧贤说。现年86岁的雷岗村朱全在老人告诉记者:“雷岗战役仗打得非常激烈,双方谁也不让谁,悲壮场面令人刻骨铭心。最惨的是刘邓大军过后,国民党军返回雷岗,强迫群众将埋在地下的解放军战士的尸体挖出来扔在荒郊野外。这些都是我亲眼见到的,至今都无法忘记。”1987年7月、1995年春,时任武汉军区司令员的肖永银将军先后二次回到雷岗村祭奠战友,他拉着朱全在的手说:“我对雷岗很有感情,提不得汝河,一提就落泪。我的战友长眠在此,我永远怀念他们,只可惜,他们很多人都是无名英雄啊。”雷岗村现年78岁的村民雷玉龙老人更是提不得雷岗战役,一提老人就泣不成声。老人告诉记者:“那时我12岁,打仗也不知道害怕,一发炮弹打过来,解放军炮兵连连长为了救我,奋不顾身地扑在我身上。这位连长被炸得只剩下一只鞋子,我却安然无恙。”[1]
动态刘解先一行来到油坊店乡雷岗村拜谒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著名战役雷岗战役遗址,与先前参与过雷岗战役的当地村民杨万喜、朱全寨、雷凡龙等村民亲切交谈,一起回顾雷岗战役有关情况,刘解先激动地说,父辈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千里挺进大别山,为中国革命胜利迎来了转折点,其中,你们也做出了很大贡献,中间也做出了很大牺牲,我们要发扬革命传统,继承先烈遗志,切实建设好我们美好家乡。随后,刘解先还瞻仰了革命纪念碑等,并来到汝河岸边,现场寻访了刘邓大军血战雷岗渡河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