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人格解体?
什么是人格解体?一、人格解体的定义:存在反复的或持续的自我人格解体和/或现实人格解体的体验。1、自我人格解体:对个体自己的思维、情感、感觉、注意、记忆、躯体、行动的不真实的、分离的或作为旁观者的体验(例如,感知觉的改变,时间感的扭曲、自我的不真实或缺失、情感或躯体的麻木)。2、现实人格解体:对环境的不真实的或分离的体验(例如,感觉周围环境、个体或物体是不真实的、梦幻的、模糊的、无生命的或视觉上扭曲的)。二、人格解体的原因,目前还不明确,以下是我个人在临床上注意到的一些因素。1、性格特征:聪明、观察力敏锐、反思洞察力强,爱思考人生的问题。2、关于自我和世界的认识或建构出现了偏差,或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迷失了自我,或自我弱小而超我太强。3、继发于极度体验,如严重的抑郁或焦虑发作、死亡恐惧、被惊吓、过度劳累、吸毒、手淫等。4、童年时孩子本人的需求长期被父母忽视,真实感受被压制,如父母重男轻女,或父母严重自恋。5、长期累积的压力,甚至是几代人累积下来的压力。
人格解体症状
有些人会出现人格解体的情况,人格解体是一种心理障碍来的,因为这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疾病,因此很多时候患者可能只是觉得自己太累了,想要逃离周围的环境,但其实可能是得了人格解体,接下来我们来具体了解下人格解体症状有哪些吧。 人格解体症状表现 一旦发生人格解体,应该积极治疗,那么人格解体症状表现有哪些呢? 人格解体症状表现有对身体完整性的感知分离,如患者说我行走时感到身体不能跟上我的腿,好像分开一样。同时患者置身于自我之外看自己,好像我分离成两个人,观察者和被观察者,此时人格具有了双重性。 患者诉述周围环境或特定物体看起来很陌生、变了形、很平淡、毫无生气、枯燥无味,或者觉得周围像一个舞台每个人都在这个舞台上演戏;可伴有时间或空间知觉的改变。患者的上述体验如果呈发作性,可伴有头昏、焦虑和恐惧,担心自己会失去理智,或害怕这种现象再次出现。 人格解体症状严重吗 人格解体症状其实并不少,那么发生了人格解体症状严重吗? 人格解体症状严重的。人格解体通常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通常属于精神疾病,人格解体是一种感知觉综合障碍,常会表现为自我关注增强,后期可以通过心理指导的方式来进行缓解,这种情况可能会出现易怒,多疑以及固执,孤僻等情况,在平时生活中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具体来说人格解体主要表现是指患者内在的心理的各个结构之间发生了紊乱和崩溃的现象,甚至有时会觉得世界不真实。若情况较为严重,患者还会存在心理崩溃的表现,即整个人的表现非常异常,情感反应不协调,行为举止发生紊乱等。 人格解体症状能单独存在吗 人格解体很多时候可能伴随其他情况,那么人格解体症状能单独存在吗? 人格解体症状能单独存在。人格解体患者的总体表现与普通人相同,对异常经验的主观性有了清晰的认识;人格解体患者感到不快乐,甚至相当痛苦。当疾病突然发生时,病人常常感到害怕和不安。随着时间的推移,恐慌消失了,但是抑郁持续了,经常感到奇怪的不舒服,如需要经常主动求助于医生。人格解体疾病的过程是连续的,至少一年或一年以上。 当患者在人格解体状态下出现焦虑情绪时,可以采用放松法进行调节。放松的方法有很多种。呼吸控制是与放松法相关联的一种呼吸训练,通常是深深吸一口气,缓缓地呼出,反复进行这个呼吸过程,可调节你的注意和情绪。 人格解体症状怎么治 有人格解体症状后可以初步判断疾病,那么人格解体症状怎么治呢? 有人格解体症状可以选择意象法治疗,其有助于放松,它是通过想象使注意中心转移而达到放松目的。事实上,任何心理疾病的发生都是人的内部机制被动防御的结果。患者针锋相对地用此法进行心理调节,人格解体症状会慢慢得到缓解。 人格解体作为一个症状,在许多精神疾病中都能见到,尤其常见于抑郁症、癔病、疑病症等。有一位抑郁症病人准确地描述了自己患病后出现的人格解体症状:自从发病以来,我不但情绪不高,有自卑、自责的念头及对前途感到无望,还有一个症状也让我难以忍受,就是自己与别人及外界事物间总有一种难以打破的隔膜感,比如我看日出、看花,都如在梦里,与人交往时也有一种似真若梦的感觉,我真怀疑自己是不是还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