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银子等于多少人民币?
各个朝代的银两货币价值都有所不同。既然如此,就要按照货币等值参照的方式,将银两货币的价值进行换算。对于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的中国而言,大米是千年不变、必不可少民生商品,所以,笔者接下来将大米作为参照商品,从而得出几个具有代表性时代的银子价格。电视剧中的白银在唐宋以前,由于白银并不是普遍流通的货币,所以计算在此之前的银两价值,并无太大意义。根据史书记载,唐朝贞观年间银子才逐渐进入流通货币的舞台,当时一两银子可以买到200斗米,由于10斗米为一石,一石等于现在的59公斤,也就是说一两银子可以买现在的1180公斤大米。当今社会,平均米价基本上维持在1.75元一斤左右,由此可以推算得知,唐朝初年一两银子相当于4130元人民币。古代最坚挺的硬通货——大米再来说说宋朝,据《宋史·食货志》记载:“米石不过六七百”、“每斗折钱30文”可得知,宋朝的米价大概维持在一斗米600~300钱之间,那么,一两银子就可以买到4~8石大米。由于宋朝的一石大米其重量约66公斤左右,所以一两银子的购买力,大约在924~1848之间。以前读金庸的《射雕英雄传》,还记得黄蓉请郭靖吃饭,结账时一共花掉了19两多,与真实的宋朝银子的购买力相比,一顿饭花19两的情况,想必不会在宋朝发生。古代银子明朝年间,一两银子的价值开始大打折扣。据明朝万历年间的资料显示,当时一两银子可以购买两石大米,一石大米的重量约为94.4公斤,也就是说一两银子可以购买188.8公斤大米,中国米价的平均价格仍然取1.75元,也就是说明朝一两银子的购买力,相当于现在的660.8元。清朝年间的银两价值相较于明朝就更低了,由于清朝晚期大量海外银两涌入中国,导致中国的银两价值大幅度贬值,一两银子的购买力仅为明朝一两银子的三分之一,由此可以推算,清朝末年,一两银子的价值仅相当于现在的200多元人民币。综上所述,各个时期银两价值截然不同,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一两银子等于多少人民币
在唐朝,一两银子等于3000元左右;在宋朝,一两银子等于1188元左右;在清朝中晚期,一两银子等于150元左右。按照现在米价三元一斤来算,唐朝一两银子可以买米一千多斤,所以一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三千元左右。而宋朝一两银子可以买米大约三石,宋朝一石是66公斤,一两银子就相当于人民币1188元左右。
银两是以银锭为主要形式的一种秤量货币单位。起于汉代盛行于明清。作为法定货币单位,止于1933年的“废两改元”。1933年后仍在民间使用。近代银两有实虚之分。实银两指实际流通的白银,大体分为4种:元宝,中锭,小锭,碎银。秤量银两的平砝,因地区和使用单位各异,全国有170余种,最主要的是库平两、广平两、关平两、漕平两等。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清政府规定库平1两等于37.301克。
我国古代货币单位很多,各朝不同,特别是秦汉以前。这里只讨论三种基本单位:一文制钱(即一枚标准的方孔铜钱)、一两白银、一两黄金。
由于金银铜制成的货币本身是有价值,而且理论上货币的价值就应该等于金属的价格,所以我们可以通过金属的价格来回答“一两银子到底是多少钱”的问题。
唐代的开元通宝通钱每枚直径8分,10枚重1两,千文重6斤4两;清顺治年间,每个铜钱重一钱二分五厘,后又增为一钱四分,则每千文重八斤十二两。古代“两”这个重量单位虽有不同但大约都是40克左右,而“斤”则大约是700克左右。每枚铜钱平均重量5克。
古代,银子作为最主要的流通货币,在每个朝代的价值是不一样的,而现在的银价在每克3.5元左右,一两银子也就大约170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