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虎类狗

时间:2024-12-23 00:10:40编辑:莆田seo君

画虎类犬是成语吗

1、画虎类犬,是汉语成语,拼音是huàhǔlèiquǎn,意思是比喻模仿的效果不好,弄得不伦不类。
2、出自《后汉书·马援传》:“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也。”
3、成语典故:
4、马援,字文渊,东汉名将,被封为“伏波将军”。马援有两个侄子,一个叫马严,一个叫马敦。他们俩平常喜欢议论他人的是非,因此,马援对他们很是担忧,于是写了一封信给他们。这封信的内容是:“我一生痛恨议论他人的长短,希望你们听到有人议论别人的过失,能够像听到议论自己父母那样,只可听,不可参与议论。我希望你们向龙伯高学习,他是一个厚道、谨慎、节俭、恭谦的人,他虽然职位不高,但我很尊敬他,希望你们仿效他。而那位杜季良是个侠肝义胆的人,能够与人同甘共苦,无论人的好坏他都能与他们交朋友,我虽然也尊敬他,但我不希望你们仿效他。如果你们向龙伯高学习,即使学不成,还尚且能成为一个谨慎之人,就像是刻一只天鹅不成,尚可成为一只鸭子(刻鹄类鹜);如果你们向杜季良学而学不成,就会成为一个轻浮浪荡者,这就好比画一只虎画不像,却画成一只狗了(画虎类犬)。”
更多关于画虎类犬是成语吗,进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09f8fe1616095689.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画虎类狗是成语吗

画虎类狗是成语。成语解释:也说画虎类犬。画老虎不成,反像狗了。 后用画虎类狗比喻盲目追求不切实际的目标,不但一无所成,反而留下了笑柄。也比喻模仿得不到家反而弄得不伦不类。出处:《后汉书·马援传》:“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也。”语法:兼语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成语故事:东汉初年伏波将军马援对子侄后辈教育十分严格,希望他们成为有用的人才。他不喜欢侄子马严和马敦在别人后面说长道短,他写信《诫兄子严敦书》告诫他们,让他们学杜季良、龙伯高。如果学不成就像画不成老虎反而画得像一头狗一样。画虎类狗例句:1、平时不用功,现在画虎类狗,后悔了吧?2、如今有许多所谓向外国企业学习管理的公司,不过是画虎类狗,未得精髓,虚有其表。3、很多时侯我们在学习别人的东西总是没有把真正有用的学来,倒有点画虎类狗的味道。4、改革是创新与思想的跨跃式进步,而不是一味的参照别人的成功来画虎类狗。5、毫无创意、画虎类狗的筛选弟子方式。6、你用模仿范例文章的方式,来教导学生作文,难免屋下架屋,画虎类狗。7、要想学到人家的好处,必须仔细研究、揣摩,好的极力学习,不好的情愿割爱,免得闹出东施效颦,画虎类狗的笑话来。8、哪怕生搬硬套那些大家族乃至皇族的治理模式,也不过是画虎类狗而已。9、做学问要兢兢业业,不要画虎类狗。10、你用模仿范例文章的方式,来教导学生作文,难免屋下架屋,画虎类狗。

画虎类狗是什么意思

画虎类犬比喻模仿得不到家,反而弄得不伦不类,被人作为笑柄。拼音:huà hǔ lèi quǎn。释义:本来画的是老虎,结果却画得像狗,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十一回:“端福不甚聪明,恐画虎类犬。”用法:在句子中可作谓语、定语;含贬义。例句:你若叫一个一穷二白的人扮富人,只会画虎类犬。画虎类犬的近义词不伦不类拼音:bù lún bù èi。释义:不像这一类,也不像那一类;形容不正派或不规范,也指将互不相关的事物拿来作比拟。出处:清代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七回:“观他说得不伦不类,也不便理他。”用法:在句子中一般做谓语、定语、补语。例句:他穿得不伦不类,难怪游园会的看门人拒绝他入内了。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初,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援前在交阯,还书诫之曰:「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论议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父丧致客,数郡毕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辄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后人根据马援的这封书信提炼出成语“画虎类狗”,亦作“画虎类犬”。

上一篇:喜爱免费影院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