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包哪个牌子的好登山包怎么装图解
如果去登山,首先自己的装备肯定要准备充足,那么就从登山包开始吧,大家要知道怎么样装包,自己的各种各样的东西放在哪里比较合适。只有了解这个才会更容易选择下一步操作。装包原则重量分布宜上重下轻,左右均衡。密度最大的主要负重应位于整个包的中上,并紧贴背部。这样能使包的重心尽可能接近身体中线(重物适当靠上,方便通过身体姿态移动包的重心,只要上身小幅前倾即可),减小重力相对于身体中心的力矩,使背负更加省力。左右均衡则很好理解了。一个装好的登山包应能独立地在地上站稳而不会倾倒。另一个建议是减少外挂。外挂系统固然强大,但一方面外挂的装备可能被路上的树枝、灌木划伤,另一方面也使背包形状更不规则、易被勾住挡住,影响行进。野外装包实用指南装入任何东西之前,先把外挂的卡扣全部解开,这样主舱才能充分打开,使最终装好的包形状规则、挺拔。把主舱的东西全都怼进去,再打外挂;最后记得把各种各样的卡扣扣好、带子收紧,既让整个包整洁利落,也是对外挂系统的保护。东西往哪儿装?顾名思义,睡袋舱当然用来装睡袋;主舱底部可以垫羽绒服等到营地才会穿的、重量轻体积大的衣物。其上靠近背部一侧装帐篷、水等主要负重,攀岩、冬训、登山的绳和技术装备也装在这部分。食物、其他较轻的个人物品可以放在外侧支撑体积(衣服也是填充缝隙的不错选择)。路上需要取用的大件物品(随时调整的衣物之类)放在主舱最上层;小件则放进头包——防雨罩、行动食、头灯、劳保大概是必备。防潮垫、登山杖常常打外挂。说这么多记不住?不如来张直观的野外装包入门图:如果是卷起收纳的防潮垫,也可以把它贴合在包的主舱外壁上形成筒状,再在中间装入其他物品,这样有减少外挂的好处,还能让背包形状更规则;但会稍稍限制主舱的装载量。如何背包1、上包1.两手分别握住两根肩带将包提起,两腿做出弓步,将包放在前腿上,让腿承担登山包的主要重量。2.背上一侧肩带,让包倚靠在身体上,然后调整身体姿势逐步让包转移到背上,注意始终让包倚靠在身体上,让身体承担一部分重量,不要单肩受力。3.保持弯腰姿势,上另一个肩带,扣好并收紧腰环后再起身。如果周围有合适高度的平台(如石头,地形起伏),可以将包放在平台上,直接上肩带、扣腰环。2、下包先向前弯腰用背部承力,解开腰环后立即在背后扣上,以免下包之后忘记;其他动作和上包相反即可,注意过程中不要单肩受力。同样可以借助平台下包。3、调整上包后良好的背负状态是腰臀部承受大部分重量,肩部辅助平衡,身体不必过度前倾。作为参考,建议肩带稍宽松,与肩膀之间有约两根手指的距离;腰环尽可能收紧,但注意应位于髋关节和臀部突出部分的上方,卡住髋骨上缘,而不是勒在肚子上,否则妨碍呼吸,也不够稳定。登山包哪个牌子的好购买登山包之前,最重要的想清楚自己有多少预算。500元以下:这个价位的登山包大多为国产户外品牌,有些也具有背负系统,但是质量一般,负重一般,只适合休闲徒步,不推荐高海拔长距离徒步使用。500-1000元:这个价位可以购买相对较好的登山包,适合户外新驴短线徒步使用,有较好的背负系统,能满足一般的户外爱好者的需要。1000-2500元:这个价位主要为国外品牌,是资深驴友最好的选择,多为国际大品牌,值得信赖。2500以上:属于户外奢侈品类,如始祖鸟等品牌。登山包的使用背包之前,应先将所有调整带松开再加上重量,因为若无重量就无法知道背包背起来的感觉、背负调整范围是否合适。背上背包后应检查内藏铝条弧度和背部曲线是否吻合,如果不合则检查铝条是否可弯曲;若可弯曲则使用一段时间后铝条自然会弯成与背部相合的曲线。肩背带和背包连接处须低于肩膀5-8公分,而且肩背带和背包间的空隙要小。胸带则可调整肩背带在胸前开合的宽度,并使肩背带能在肩膀上较舒服的位置,且能防止背包晃动。当把背包调整到最合适的位置后,应检查头部的视线如何,是否能抬头而不会碰到背包顶部及戴上头盔时是否影响视线。肩背带的调整范围必须和背部的长度相符合,才能使重心落在理想的位置;臀带必须能扎在胯骨上。背起背包时还应能从后面看到臀部及双腿,身材较娇小的女性要特别注意这一点,不要背起背包时从后只能看到背包及小腿,这是非常危险的。
登山包什么牌子好登山包推荐
旅行的方式几十种,其中最受到大家欢迎,尤其是一些喜欢健身的朋友热衷的,那就是爬山了,爬山不仅可以领略都美丽的风景,吸收到清新的空气,还可以强身健体,放松身心,是一种十分好的旅行方式。那么,登山自然少不了一个东西了,那就是登山包了,什么牌子的登山包好呢?那么,接下来,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牌子的登山包好用吧!1.高端品牌跟平时背的包包、穿的鞋子一样,登山包自然也有高低之分,作为一名入门级新驴,知名大牌如:OSPREY、GREGORY、始祖鸟、DANADESIGN等都要知道,可能刚入门的不敢也没足够的资金购买高端登山包,但在自己能接受的价位买到性价比高的才是最终目的。登山包界性价比老大无疑是OSPREY,当年第一位登顶珠穆朗玛峰的盲人ErikWeihenmayer,背的就是OSPREY的Aether60。OSPREY登山包定制性强,除了首次提出女性定制背包的概念,还有著名的个性化定型腰带——根据不同体型热塑腰带,使腰带完全贴合不同体型的人。相信经常户外旅行的人都会有一个困扰:背包该买多大的?小编自己的话,肯定是想买一个既适合长途跋涉的,又可以短途郊游的。这就不得不提OSPREY背包独树一帜的收缩方式,是利用两块内部有类似泡棉的硬版,加上扣件构成,可以收得比大多数背包均匀,也更有弹性。如果说OSPREY是女性背包的首选,那么男性背包的首选就是GREGORY了。它的背负系统可以说在户外圈算上数一数二的,能满足大负重需求,设计简单明了,还有许多小机关可调,例如肩宽、背长、腰带角度等,都能满足每一位驴友。但GREGORY有一点不好的是比较硬式,很多人习惯背比较软的包包,所以选择这款的时候会有不适感,想要尝试这个品牌的驴友,建议最好先试背下。而身为户外品牌中的LV,始祖鸟也丝毫不逊色,Bora系列的背负很好地说明了始祖鸟被称为LV的理由:卷盖式设计让容量弹性变得更大,最小可缩到60L,扩容时可到94L。V型双支架结合能轻松负重15公斤,最有特点的要属它的两个大大的袋鼠口袋,一个贴心设计有一个排水洞,可以专门用来收纳湿漉漉的衣服和装备。2.中端品牌高端的高攀不起的话,可以尝试下中端的~中端品牌有Cerrotorre、Karrimor、Vaude、Deuter、GRANITEGEAR等,也是大多数人比较多选择的。Cerrotorre是针对亚洲人体型设计的,被认为是OSPREY的亚洲版。Karrimor这个牌子的背包一般只有三点接触身体,虽然流通性会好一点,但是稳定性不如GREGORY、Cerrotorre等全贴背设计的牌子。但它的SA背负系统设计非常有创意,可以根据人在上山和下山时身体受力的部位不同,迅速调节身体后部的支撑力。Vaude使用的Tergolight背负系统也是三点支撑,但是它更注重的是轻量化,所以它的小包感觉会比大包的要好,比较适合短途旅行。如果负重超过15KG的话,会有压肩的感觉。同样是德国百年品牌的Deuter,跟Vaude不分伯仲,但和Vaude有一个区别就是,Deuter的大背包背负的腰带比Vaude软,而且面料不是很讲究。小编比较推荐Aircontact系列,因为这个系列都采用了更高密度的DEUTERRIP-STOP尼龙,是由420D的纱线织成,反面有厚的涂层。鱼鳍型的腰带满足负重时身体平衡感。GRANITEGEAR,也就是花岗岩,以独特的3D解剖学支架系统成为目前世界上最轻的背负系统,但它同时也能承载更大的重量。这个系统均匀地分散了背部压力,对于长途旅行的驴友来说,能大大降低肌肉出现疲劳和酸痛的概率。还有一点值得一提的是,3D解剖学支架系统也不会象铝合金骨架那样容易变型,无论怎么扭曲,它都会自动回复到最初的形状,这也是户外爱好者选择GRANITEGEAR的一大原因。3.入门品牌入门品牌相对于中高端来说,更适合新驴试背了~常见的牌子有骆驼、Bigpack、Acome、THENORTHFACE、狼爪、探路者、Onepolar极地等。骆驼相信大家都比较熟悉,它是采用CAMEL-TEX三防系统,背部底部的防水罩设置了拉链式的口袋,内部也配有专业的防雨罩,无疑是防水的双重保护。独立的透气网布背负设计,有良好的透气性。除此之外,它的防风保暖性也是十分强大的。由专业登山家研发的BIGPACK牌子,采用高效的通风背负系统,更有利于登山时降低能量消耗和减缓负重疲劳,而且BP的价格覆盖面很广,针对亚洲人体型设计,比较适合新入门的驴友。而Acome可以说是Bigpack的翻版,采用的是BP发明的CR背负系统,价位相对于BP来说更低一档,但在用料上比BP的差一些,背负功能是一样的。TheNorthFace北面,也就是乐斯菲斯,是一个美国品牌,推出首款轻便型背包,所以它走的是户外休闲路线,比较适合短途旅行,但并不是说休闲类的背包质量就不过关。北面也经常被拿来和德国户外第一品牌——狼爪比较,两者各有优势,狼爪更注重灵活应对天气状况和高透气性,而北面则更倾向于满足不同户外需求,新驴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出行需求选择牌子。另一个大家比较熟悉的入门品牌估计就是探路者,作为中国南北极考察队专用品牌,更注重技术研发,相对比Onepolar极地来说,产品的专业性会更强。极地融合了潮流、运动和时尚等元素,定位也是属于大众品牌,更适合户外入门新手装备,对于装备要求比较高的老驴友可以选择探路者。选择好的登山包,是一场顺利的旅行的开始,只有正确的装备才可以开始一次安全的登山旅行,祝大家旅途顺利。
雪套的产品介绍
目前市场上好的雪套产品并不是很多,我们常见和能买到的一般是K2,SEA TOSUMMIT,PRO-GAINT和BLACK YAK等品牌的产品,或者是一些户外店自己找材料和厂家订做的产品。这些雪套价格各异:贵的近千元,便宜的十几元;而且在材料上它们也是各不相同:奢侈点的能用到GORE-TEX,普通点的一般用PU涂层类的压胶材料也能做出来。作用不仅仅局限于冬季的雪中;而是四季皆宜。在热带雨林,人们常常用它阻挡蚂蟥及其它虫类等对腿部的叮咬;在沙漠,可以防止往鞋中灌沙;大雨中,防止向鞋中灌雨;在深草灌木丛中,防止植物的倒刺伤腿,防止杂物落入鞋中……。远远不只是一个“雪套”。对于完全了解它功能的人们来说,管它叫什么已无关紧要;而对于新手们和后来者来说,它会不会一定程度地局限了对它功能和用途的了解?“护腿”或“腿套”是否能够更确切地反映它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