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与说课稿有什么区别
教学设计,简单地说,就是教师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对教学活动进行的规划、安排和决策.具体地讲,是指教师以教育理论为基础,依据教育对象和教师自己的教育理念、经验,运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制定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步骤,为优化教学效果而制定实施方案的系统的计划过程.
因此,教学设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为教学活动制定蓝图的过程.通过教学设计,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育对象的特点从三个维度确定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说课稿
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新生事物,是日常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交流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是教师依据课标,根据教材,结合教育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后,把教材、教法、学法教具、教学过程,向领导、或同事进行阐释的一种教研活动.说课稿,就是为了说好课而准备的文字材料.
四、联系
第一,教学目标相同.都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而事先而做得准备活动.可以是同一的教学目标.
第二、运用理念一致.在课改的今天,不管是哪家版本的教材,落实的都是国家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必须以生为本,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第三、准备工作吻合.就是在撰写它们之前,都必须学习课标,钻研教材,通览教参,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水平.确立教法、学法以及教具、学具准备等.
五、不同点
第一、教学设计也是教师为了课堂教学而设计的方案,基本内容与教案相同,最大的区别在于教学设计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要有设计的理念,或要达到的目标.主要是考察教师的理论素养.
第二、说课稿,是教师面对同事或领导说课的书面材料,要求相对较高,编写难点相对较大,除了具有它们二者具有的内容之外,还应有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指导、学法选择等.
《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2、提高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 3、感悟“变通”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倒数的意义与求法。 教学难点: 理解“互为”的意义,明确倒数只是表示两个数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卡片(6条规律),练习纸(课后习题4),比赛用纸。 教学过程: 一、游戏比赛 1、学习之前,让我们先来个“设计接力”赛,怎么样? 比赛内容:请你设计有两个因数相乘的算式,并使乘积为1。 比赛规则:每人每次设计一式,写完后按顺序立即传给小组内其他成员。 比赛时间:1分钟。 比赛结果评定标准:写得又对又多的为胜。(重复的只能算一个) 2、组织评议:实物投影,每组一位学生读算式,全班监督是否正确。根据数量评选出优胜小组。 二、倒数的意义 1、短短一分钟,大家就设计了这么多的算式,如果再给你们一些时间,你们还能写吗?能写多少个? 所有这些算式中,两个因数的乘积都为1,像这样,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板书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重点标“互为”)。 2、理解“互为”。 (1)问:“互为”是什么意思?(互相) 一个人能说互相吗?互相肯定是发生在(两个人之间)。所以,“互为”二字充分说明了倒数应该是(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数,也可以说(A)是(B)的倒数或者(B)是(A)的倒数。 (3)指名学生结合另外的算式说说谁是谁的倒数。问:我们能单独说谁是倒数吗? (4)想一想,在我们学过的数的概念中,哪些数也不能单独表示一个数?(因数、倍数、互质数) (5)选择一个算式,跟你的同桌说说谁是谁的倒数。 三、倒数的写法、 1、刚才,你们设计这些乘法算式时有什么窍门吗?(先写一个分数,再把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倒一下,就是另一个因数了。) 为什么要把分子分母倒一下呢?(倒了之后,分子和分母就可以互相约分,使得数是1) (若有小数乘法。问:0.25X4=1这道算式,我怎么没看出分子分母倒一下呢?) (0.25就是,分子分母倒过来是,就是4)所以0.25的倒数是4。 2、根据你的经验,你能说出它们的倒数吗?(显示:6) 第一个:应该怎样规范的书写呢?请你在自备本上试一试。指名板演。最后两个说说是怎样想的。 3、你觉得应该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把分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4、一个数的倒数你会求了吗?谁愿意上来考考大家?你说一个数,我们说出它的倒数。在报数中得出:1的倒数是它本身。0没有倒数。卡片出示,分别分析为什么。(有可能有学生报小数或带分数,集体探讨怎样求小数或带分数的倒数。) 四、深化认识 1、小组合作 请大家拿出练习纸,先找出下面每组数的倒数,再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2、交流发现: 师:第一组数的倒数各是多少,你们有怎样的发现?谁愿意上来展示一下。 (3/4的倒数是4/3,2/3的倒数是3/2,7/8的倒数是8/7,这组分数都是真分数,它们的倒数都是假分数。) 师:是不是所有真分数的倒数都是假分数? (出示卡片:所有真分数的倒数都是假分数) 师:谁来说说第二组 (6/5的倒数是5/6,7/2的倒数是2/7,3/8的倒数是8/3,这组分数都是假分数,它们的倒数都是真分数。) 师:是不是说所有假分数的倒数都是真分数? (不是所有的假分数的倒数都是真分数,如果假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相同,它的倒数就仍然是假分数。) 师:你说的就是等于1的假分数。而第二组中的分数都是什么样的假分数? (都是大于1的假分数。) 所以——(卡片出示:大于1的假分数的倒数都是真分数。) 师:第3组呢? (这组分数的倒数都是整数。) 这组分数有什么特点?(分子都是1,即分数单位)而它们的倒数都是(整数) (卡片出示:分数单位的倒数都是整数) 师:第四组呢? (这组都是整数,整数的倒数都是分子为1的真分数。) 师:是不是所有整数的倒数都是分数单位? (出示:非零整数的倒数都是分数单位) 师:通过大家的研究,我们发现倒数有这样的规律——(齐读)。 3、现在,你认识倒数了吗?真的认识了?那就请你来辨一辨。(课件显示) (1)得数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2)9的倒数是9/1。 (3)1的倒数是1,0的倒数是0. (4)1/6是倒数。 (5)因为x×y=1(x≠0,y≠0),所以x和y互为倒数。 (6)所有假分数的倒数都是真分数。 4、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你觉得最令你高兴的收获是什么? 关于倒数,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呢? 思考一:1的倒数是多少?你觉得应该怎样求一个带分数的倒数? 思考二:小数有倒数吗?如果有,该怎样求? 五、学科融合 最后,让我们轻松一下。我们来看看语文中有趣的“倒数”现象。(课件显示) 如汉字“吴——吞”,“杏——呆”;很有趣吧! 接下来请同学们欣赏一幅对联的上联:“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这幅对联出自乾隆之手。清代的北京有个酒楼叫“天然居”,一次,乾隆到那儿吃饭,触景生情,以酒楼为题写了对联,上联就是这句: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2 教材分析: 本课的内容是第十一册第三单元中的“倒数的认识”,它是在分数乘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进一步学习分数除法的一个重要概念。教材首先让学生观察乘积是1的算式,引出倒数的意义;根据倒数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倒数是应该用1除以这个数,但学生尚未学习分数除法,因此,教材接着运用不完全归纳法让学生寻找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并能正确熟练的求出倒数。 2、采用自学与小组讨论的方法进行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观察、比较、抽象、归纳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3、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质疑的习惯。 教学重点: 知道倒数的意义和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教学难点: 1和0的倒数的求法。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上课前啊,老师发现许多同学是结伴来到多媒体教室的,比如说,你们俩是不是好朋友啊?(请点到名字的两名学生分别表述一下两人之间的关系) 师:好朋友是双向的,可以说成“___和___互为好朋友(也可以说___是___的好朋友)。 教师找一对儿同桌,让他们也说说相互间的关系。(___和___互为同桌,一起来上数学课) 二、揭示倒数的意义 师:那今天咱们来学点儿什么呢? 1、(课件出示例7) 请学生动手找找哪两个数的乘积是1? 学生回答教师演示。 2、师:你知道吗?像这样的乘积是1的两个数,我们把它称之为互为倒数。 教师请学生提炼一下,然后板书:乘积是1、两个数、互为倒数。 3、举例子说清两数之间的关系。比如3/8和8/3的乘积是1,我们就说3/8和8/3互为倒数。(师板书3/8和8/3互为倒数) 师:还可以怎么说呢?像刚才我们表述朋友、同桌关系一样。 引导学生说:3/8的倒数是8/3;8/3的倒数是3/8。 师:我们能不能说3/8是倒数?“互为”是什么意思呢?你是怎样理解这两个字? 生1:“互为”是指两个数的关系。 生2:“互为”说明这两个数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倒数是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它们是相互依存的,所以必须说清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而不能孤立地说某一个数是倒数。 比如5/4和4/5的积是1,我们就说……7/10和10/7的乘积是1,我们就说……(生齐说) 4、请你再举个例子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学生活动) 5、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倒数的意义,知道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而且倒数不能单独存在,是相互依存的。根据对倒数意义的理解你们能不能找出3/5和2/3的倒数呢? (学生写并汇报师板书。) 三、探索求一个倒数的方法 1、师:我们来进行一个小小的比赛。请你写出更多的乘积是1的任意两个数,看谁写得多。四人一小组,怎么分工呢?(请学生说建议)准备好了吗?一分钟倒计时开始! 师:时间到,停!谁愿意把你写的念出来,和大家共同分享? (生读,师有选择的板书在黑板上。) 师: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写出这么多乘积是1的两个数,真不错。如果给你们充足的时间,你们还能写多少个这样的乘法算式? 生:无数个。 2、师:其实我知道大家在刚才的比赛过程中啊,一定有窍门,所以才会写得那么快,那么多,是什么窍门?谁来说说看?(学生畅所欲言,但是一定不规范。)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每组互为倒数的.两个数分子和分母的位置发生了什么变化?规范说法。 3、师:正因为分子和分母调换了位置,(师指黑板)相乘时分子分母就可以完全约分,得到乘积是1。所以很快就可以找出一个数的倒数来,对不对? 4、师生一起小结:也就是说求一个数的倒数,只要把分子分母调换位置。(板书) 5、学生自主探索5和1的倒数。 学生先独立思考,在小组交流。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板书。 6和0的倒数呢? 启发思考,允许讨论。 因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不可能得1。 四、归纳小结 师:我们求了这么多数的倒数,谁来总结一下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生1:求一个分数的倒数,只要把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生2:如果是求一个整数的倒数,可以把这个整数看成是分母是1的分数,然后再调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生3: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生齐读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 五、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十一第一题。 2、完成练一练。 (1)学生在书上完成,教师巡视,请同学板演。注意学生的书写格式是否正确。 (2)发现一学生书写有误,与该生交流。 (3)用展台展示该生的错误。 师:这样写可以吗?(7/12=12/7) 师:为什么?规范书写,要写清谁是谁的倒数,或谁的倒数是谁。 3、完成练习十一第二题。 4、完成练习十一第三题。 5、完成练习十一第四题。 师:请你仔细观察每组数,你发现了什么? 同桌可以先互相说一说。 应该有的汇报是: 生1:我从第一组中发现真分数的倒数都是假分数(大于1)。 生2:大于1的假分数的倒数都是真分数(小于1)。 生3:几分之一的倒数都是整数。 生4:非0整数的倒数都是几分之一。 五、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认识倒数这一小节,就像是一篇文章里的过渡段一样,既承上又启下,是学习下一章分数除法的必要基础,请同学们课后认真练习,掌握倒数的意义和求一个数的倒数的基本方法,为下一章的学习做好准备。 《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感知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学会对倒数的正确表述。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发现规律的能力等。 教学重点: 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光盘 课前研究 :自学课本P50: (1)什么是倒数?倒数的概念中哪几个字比较重要?说一说你是怎么理解的。 (2)观察互为倒数的两个数,说说他们分子、分母的位置发生了什么变化? (3)0有倒数吗?为什么? 教学过程: 一、作业错例分析。 二、学习分数的倒数: 1。出示例7 学生在自备本上完成,指名核对。 教师板书:×=1×=1×=1 2、你能模仿着再举几个例子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3、观察板书,揭示倒数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板书) 和互为倒数,也可以说的倒数是,的倒数是。 让学生模仿着说另外两个算式,谁和谁互为倒数?谁是谁的倒数? 4、你能分别找出和的倒数吗? 学生同桌讨论找法,指名交流。 5、观察上面互为倒数的两个数,学生讨论怎样求一个分数的倒数? 指名交流方法:求一个分数的倒数时,只要把它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就可以了。 6、合作练习:同桌两位同学一位说出一个分数,请另一位同学说这个分数的倒数,并交换练习。 三、学习整数的倒数: 1、电脑出示:5的倒数是多少?1的倒数呢? 学生跟自己的同桌说一说,再指名交流。 方法一:求5的倒数时,可以先把5看作,所以它的倒数是; 方法二:想5×()=1,再得出结果。 2、那1的倒数是多少?(1) 3、0有倒数吗?为什么?(没有一个数与零相乘的积是1,所以0没有倒数) 4。分数和整数(0除外)都有它的倒数,小数有没有倒数?你能发表自己的观点吗? 0.250.1的倒数是多少?如何求的? 5。练一练示范写的倒数:的倒数是,明确不能写成=。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核对。 四、巩固练习: 1、练习十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说说思路及倒数的意义和求倒数的方法 2、练习十第2题 学生先独立找一找,再交流想法,注意说完整话。例:与4互为倒数。 3、练习十第3题 学生独立填空后集体订正。 4、练习十第4题 写出每组数的倒数。说说有什么发现? 第1组中都是真分数,倒数都是大于1的假分数。 第2组中都是大于1的假分数,倒数都是真分数。 第3组中都是一个分数的分数单位,倒数都是整数。 第4组中都是非0的自然数,倒数都是几分之一。 5、练习十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说说怎样求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6、练习十第6题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后,辨析。 两题中分数的不同意义: 第一题中的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倍比关系,要用乘法计算。 第二题中的表示用去的吨数,求还剩多少吨,要用减法计算。 7、思考题 学生小组讨论,指名交流。 按钢管的长度分三种情况考虑: (1)如果钢管的长度都是1米,那么两根钢管用去的一样多; (2)如果钢管的长度小于1米,那么第一根用去的长度长一些; (3)如果钢管的长度大于1米,那么第二根用去的长度长一些。 五、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个数之间的一种新的关系——倒数关系,谁再来说一说倒数是怎样定义的?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1的倒数是多少?0有没有倒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