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公社措施

时间:2024-12-21 05:18:36编辑:莆田seo君

巴黎公社的性质是什么

  对1871年巴黎公社的分析,在马克思各种著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历时两个月的巴黎公社并不是什么有计划行动的产物,也决非得力于什么个人或具有明确纲领的组织的领导。以下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巴黎公社的性质,希望你喜欢。
  巴黎公社的性质
  巴黎公社的性质直至现在仍有许多不同的观点。但是比较准确的说法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建立起无产阶级政权的一次伟大的尝试。因为巴黎公社在本质上是属于那些没有生产资料,只能被统治者和资产阶级所压榨的这样一群人的,这群人即是无产阶级。所以他们建立的政权也是无产阶级政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所以说它是对 马克思主义 学说的丰富和发展,意义深远。

  除了从统治者的阶级判断,也可以从巴黎公社所发行的条令来判定它的性质。公社施行职业 教育 ,强调要向下一代传输一些所必需的科学 文化 知识,要让那些工人学会 脑力 工作,帮助他们生活走向富裕。这从侧面反映出了巴黎公社的愿望和性质。他们是和资产阶级完全不同的政党,是敌人的关系。

  巴黎公社的性质也可从 国际 上十分有名的歌曲来判定。《国际歌》中唱道: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一切归劳动者所有,哪能容得寄生虫!这就很简单明了的说明了巴黎公社的性质是无产阶级政权而不是无政府主义。
  马克思对巴黎公社起义的评价
  马克思认为,“公社以其审慎温和著称的 措施 ,只能适合于被包围城市的情况。……它所采取的一些特殊措施只能表明通过人民自己实现的人民管理制的发展方向”。在给多梅拉·纽文胡斯的一封信中(1881年2月22日),他重申公社不过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而且公社中的大多数人根本不是 社会主义 者,也不可能是社会主义者。”。尽管公社不是一次社会主义革命,但马克思仍强调指出它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在马克思看来,决不应把公社看作是教条主义的模式或未来革命政府的方案,公社是一个“高度灵活的 政治 形式,而一切旧有的政府形式在本质上都是压迫性的”。列宁坚持马克思的这一观点,强调指出,公社以这种方式为“无产阶级专政”作了初步准备;这种专政,正如巴黎公社所表明的是一种能使大多数选民(如工人)对所有机构,包括强制性机构,实行前所未有的控制的国家,是一种最适合于建立社会主义而实现劳动解放的国家。

  从20世纪20年代初起,马克思和列宁对巴黎公社上述基本民主性质的关注,是马克思主义著作研究中最重要的发展;特别是对斯大林统治下的苏联所出现的严格的一党制国家进行马克思主义批评的一个基本部分。在公社史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工作上作出重大贡献的是Jo布吕阿的《1871年的政权和国家》,载《社会运动》杂志第79期(1972年 4—6月号)。关于主要的经典马克思主义阐述文选可参看舒尔金德的著作。关于史学问题的争论,包括马克思主义的阐述,则收在利思所编的著作中。
  巴黎公社起义的 历史 意义
  无产阶级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异常艰辛困难的,巴黎公社起义作为第一次尝试,其影响和作用都是非常巨大的。这是共产主义运动中的绚烂一笔,意义深远而伟大。

  巴黎公社是世界上无产阶级武装暴力直接夺取城市政权的第一次尝试。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的学说,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上写下了光辉、伟大而悲壮的一页。诚然,由于当时的政治经济条件所限,世界范围内的 资本主义 正处于上升和大发展的时期,资产阶级正与封建势力做最后阶段的斗争,发生于资本主义大工业初期阶段的这次无产阶级起义无法进行其推翻资本主义统治、实现科学社会主义的愿望。但是,作为一次壮举,它带给我们以教育和 反思 。它深刻地表明,资本主义社会的民主,只是资产阶级内部的民主,当无产阶级的斗争威胁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安全时,资产阶级会毫不犹豫地把无产阶级投入血泊之中。


巴黎公社的公社经济措施

公社经济措施是指1871年3月18日至5月28日法国无产阶级在巴黎建立的革命政权所颁布施行的经济政策和法令。 瓦尔兰布朗基查尔斯·德勒克吕兹杜瓦尔弗兰克尔欧仁·鲍狄埃(国际歌词作者) 巴黎公社(Paris Commune)对1871年巴黎公社的分析,在马克思各种著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例如组成《法兰西内战》一书的几篇宣言(以及1891年恩格斯写的导言);在列宁的著作中也是这样,特别是《国家与革命》(1917年)。考茨基在《恐怖主义与共产主义》(1919年)中,以及托洛茨基在为塔列尔的《巴黎公社》所写的序言(1921年)中,都部分地对巴黎公社提出了有争议的解释。历时两个月的巴黎公社并不是什么有计划行动的产物,也决非得力于什么个人或具有明确纲领的组织的领导。然而,重要的是,1/3的当选者均是体力劳动者,且其中大部分是第一国际法国支部的活动分子。这个政府的成员是由巴黎选民在巴黎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意外地掌握国家权力一周之后所安排的一次特别选举中产生的。这一事件发生在3月18日,当时法国临时政府在其部分部队和民众举行联欢之后,匆忙地撤出了首都。马克思认为,“公社以其审慎温和著称的措施,只能适合于被包围城市的情况。……它所采取的一些特殊措施只能表明通过人民自己实现的人民管理制的发展方向” 。在给多梅拉·纽文胡斯的一封信中(1881年2月22日),他重申公社不过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而且公社中的大多数人根本不是社会主义者,也不可能是社会主义者。” 。尽管公社不是一次社会主义革命,但马克思仍强调指出它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 。在马克思看来,决不应把公社看作是教条主义的模式或未来革命政府的方案,公社是一个“高度灵活的政治形式,而一切旧有的政府形式在本质上都是压迫性的” 。列宁坚持马克思的这一观点,强调指出,公社以这种方式为“无产阶级专政”作了初步准备;这种专政,正如巴黎公社所表明的是一种能使大多数选民(如工人)对所有机构,包括强制性机构,实行前所未有的控制的国家,是一种最适合于建立社会主义而实现劳动解放的国家。从20世纪20年代初起,马克思和列宁对巴黎公社上述基本民主性质的关注,是马克思主义著作研究中最重要的发展;特别是对斯大林统治下的苏联所出现的严格的一党制国家进行马克思主义批评的一个基本部分。 。在公社史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工作上作出重大贡献的是Jo布吕阿的《1871年的政权和国家》,载《社会运动》杂志第79期(1972年 4—6月号)。关于主要的经典马克思主义阐述文选可参看舒尔金德的著作 。关于史学问题的争论,包括马克思主义的阐述,则收在利思所编的著作中 。 1871年3月18日,巴黎的工人武装起义,成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巴黎公社。公社成立后,即采取了使劳动人民彻底获得解放的重大政治措施,改革国民教育即其中之一。3月29日公社成立相当于政府部一级的教育委员会,着手改革教育。委员会起草了关于免费普及世俗教育的法律草案4月20日教育委员会进行机构调整调整后的委员会由第一国际成员工程师医生.-.瓦扬主持工作由于公社存在的时间较短,没有来得及发布一个正式阐明它的教育方针的纲领性文件 但公社委员会在接见群众性组织新教育社”的代表们时,就新教育社提出的学校与教会分离,按照科学的原则办教育和实施免费义务教育等主张,明确表示公社完全赞同本着这种精神对国民教育进行根本改革”。教会势力是法兰西第二帝国的重要支柱,是奴役人们思想的精神枷锁。当时,法国的学校均操纵在天主教会手中,充满着浓厚的宗教气息。公社于4月2日发布教会与国家分离的命令,逐步接管学校,使教育世俗化。这一措施遭到教士们的坚决反对。他们拒不交出学校,后在武力威胁下,才离开学校。接着,公社清除了学校中的宗教崇拜物品。规定学校用“自由,平等,博爱,正义,共和国”等口号代替一切宗教性的题词,取消教义问答课和赞美诗课,用世俗教师代替教士教师。巴黎公社力图普及免费义务教育,使教育成为每个儿童都能够享受到的权利,这成为家长、监护人及社会的义务,并强调教育事业应该由国家来办理。 公社希望对下一代进行 “科学的完整的教育” 和“职业教育”。科学的完整的教育就是向下一代教授人人所必需的知识,使他们成为“能够发挥自己的一切才能,不仅能用手工作而且能用脑思考”的完人。职业教育就是使年轻人具有一种用以谋生的好手艺,把他们理性地引导到劳动的道路上去。为此目的,巴黎公社号召凡愿意传艺的、年龄在40岁以上的工人,到各区政府登记。并且号召现代语、科学、绘画、历史等学科的教师,给这种新型的教学以帮助,搞好劳动教育。公社十分关注下一代的品德教育,要求把他们培养成为一个热爱祖国并为祖国的事业而英勇献身的“好公民”。此外,还要教育年纪小的公社社员像他们父辈一样忠诚勇敢和憎恨压迫。1871年,巴黎大多数教师年薪只有700~850法郎,教师助手只有400~550法郎。女教师更差,不超过650法郎;助手只有350~400法郎。公社注意到教师的薪水太微薄,并认为他们肩负着培育人才的重任,应当受到社会的尊敬。5月18日教育委员会决定提高教师的薪水,规定教师的最低薪水每年为2000法郎,助理教师为1500法郎,男女教师同工同酬,薪水平等。此外,公社对学前教育、校外教育,也很关切和重视。可惜,由于公社存在时间较短,没有来得及对高等教育进行改革。巴黎公社虽然仅存在短暂的72天,但它在战火纷飞的困难条件下,对教育所作的重大改革,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经验。K.马克思曾在《法兰西内战》(1871)一书中对巴黎公社的教育作了很高的评价。 《国际歌》(法文:L'Internationale)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中最著名的一首歌。这首歌也曾经是世界上最被广泛传唱的歌曲之一。原文(法语)的歌词由欧仁·鲍狄埃在巴黎公社运动后的1871年所作(当时用《马赛曲》的曲调演唱),皮埃尔·狄盖特于1888年为其谱曲。这首歌被翻译成世界上的许多种语言。传统上,唱《国际歌》时,常举手握拳致意。《国际歌》不仅仅被共产主义者所传唱,而且在很多国家中的社会主义者、社会民主党人和无政府主义者中也广泛流传,曾经是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的会歌。共产国际的会歌并不是《国际歌》。【法】欧仁.鲍狄埃词 【法】比尔.狄盖特曲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奴隶们起来起来!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副歌)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我们要夺回劳动果实,让思想冲破牢笼。快把那炉火烧的通红,趁热打铁才能成功!(副歌)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一切归劳动者所有,哪能容得寄生虫!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一旦把他们消灭干净,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副歌)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积极方面:积极参与公社的建设和捍卫公社的斗争,作为公社的宣传工具,客观地报道了当时的实际情势,反映了工农群众的要求和呼声,教育和动员了群众,对公社事业起到了建设性作用。历史局限:由于斗争形势复杂,加之公社内部存在着两派分歧,不少报纸卷入了内部斗争,有的还发表过一些为敌人张目的错误言论,造成很坏影响。从全局来看,公社领导的新闻政策失之过宽,这更是一个深刻教训。当时巴黎还有不少报刊是敌视公社并且攻击诽谤公社政策的,公社领导人对此没有采取果断的查封措施,这些反动报刊的造谣污蔑,使公社失去了中间阶层特别是农民的支持,这些都在一定的程度上削弱了工人政权的力量,这也是公社失败的原因之一。不过,这在当时革命报刊所做的全部工作中,毕竟只占很小的比重。

巴黎公社是怎样成功的?

1、背景:挑起的战争和无畏的精神。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外屈膝投降,对内准备镇压巴黎人民。2、性质:巴黎公社是世界上无产阶级武装暴力直接夺取城市政权的第一次尝试。是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雏形。3、措施:政权建设方面:废除旧军队、旧警察,取消资产阶级的法庭和议会,代之以国民自卫军,以公社委员会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下设若干委员会,掌管国家的立法、司法和行政大权。社会经济方面: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由工人合作社管理;公社的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而且他们的薪金最高不能超过工人的最高年金6000法郎,工人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4、结果:1871年5月,巴黎公社失败。5、原因:公社领导人的某些失误造成的,说明法国工人阶级还不够成熟,如:缺乏统一的军事指挥,未建立工农联盟、没有形成权威的领导核心等。6、意义: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它的经验和教训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宝贵财富;公社战士的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精神将永垂史册。扩展资料:历史意义: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是无产阶级革命史上的一个光辉节点。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公社战士在同强大敌人战斗时表现出来的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精神将永垂史册。在1871年3月18日(正式成立的日期为同年的3月28日)到5月28日期间短暂地统治巴黎的政府(法国当时处于资本主义上升阶段)。由于评价者意识形态的不同,对它的描述也存在很大分歧,有人认为它是无政府主义。也有人认为它是社会主义的早期实验。更有被认为标志当代世界政治左翼运动崛起光辉起始里程碑,影响广大深远。马克思认为它是对他的共产主义理论的一个有力证明。而俄罗斯无政府主义之父巴枯宁则对此持反对意见,因为它既没有依赖于一个先锋队,也没有掌控国家或者企图建立一个新的革命政府,所以它实际上还是无政府主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巴黎公社

上一篇:whiteley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