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湖北大鼓演奏有哪些技巧?
湖北大鼓有一套完整的表演技艺,主要是运用手法、眼法、身法和步法,形成灵活多变而又浑然一体的艺术表演风格。手能传达思想感情,有时具有比语言更为形象的表达能力,如招手叫人来,挥手送人去,指额代指思索,横拳表示决心,伸拇指称赞英雄,伸小指鄙视无能,远望则手搭“凉篷”,耳语则捂嘴说话等等。眼为心灵之窗户,可以传达内心感情,如皱眉、凝神、思索、疑惑、正视、轻视、斜视白眼、媚气细眼、怒目圆睁等等。眼与面部肌肉配合,传达喜怒哀乐,还能喻示高、低、远、近、明、暗、长、短和危急、平安,达到不言而喻的艺术效果。身体动作可用以区分性别与老少、健壮与衰弱,男性挺直,姑娘下部稍为扭曲,老人伛偻,小孩稚嫩,健壮挺胸,衰弱缩肩,仰视望远,俯首察微.均是通过身法加以表现。演员在台上,注意自己脚步的尺寸,通过脚步的尺寸变化来表达不同的人物及各种行为,如大步前进的英雄、碎步匀巧的妇女、文步的书生、踉跄的醉汉,以及走路、骑马、行船、登山等等。湖北大鼓艺人善于一个人扮演不同的角色,时男时女,忽老忽少,既可扮忠奸憨猾,又可扮将相村夫。在扮演人物时,特别注重一个“扭”字,即从这一个人物突然跳到另一个人物,善于及时把正在表演的人物的思想感情和舞台形体,一瞬间“扭”过来,表现另一人物。湖北大鼓即使有舞台,一般也没有布景,演员凭借想象进入故事环境当中;艺人通过虚拟的动作,使听众得到“以虚为实”的感觉。艺人们善于运用云板、鼓和鼓签的双重作用:它们既是伴奏乐器,又是重要道具。
湖北大鼓编曲方法?
湖北大鼓的唱腔以〔四平调〕为基本曲调。它是在本地区广泛流行的〔喝喝腔〕、〔高跷调〕、〔采莲船调〕等民间曲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说唱化的曲调,在调式、板式、旋律、结构等方面都体现了鄂东北地区民间音乐的风格。曲调平稳朴实,既能叙事,又能抒情。可根据不同内容、情绪的需要,变化成为〔慢四平〕、〔快四平〕、〔四平悲腔〕、〔四平数板〕、〔四平快流水板〕、〔紧板急腔〕、〔诙谐腔〕等十几个不同板式、不同情绪的唱腔。
【摘要】
湖北大鼓编曲方法?【提问】
湖北大鼓的唱腔以〔四平调〕为基本曲调。它是在本地区广泛流行的〔喝喝腔〕、〔高跷调〕、〔采莲船调〕等民间曲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说唱化的曲调,在调式、板式、旋律、结构等方面都体现了鄂东北地区民间音乐的风格。曲调平稳朴实,既能叙事,又能抒情。可根据不同内容、情绪的需要,变化成为〔慢四平〕、〔快四平〕、〔四平悲腔〕、〔四平数板〕、〔四平快流水板〕、〔紧板急腔〕、〔诙谐腔〕等十几个不同板式、不同情绪的唱腔。
【回答】
湖北大鼓经典唱段有哪些?
代表曲目有《花和尚》《罗成代嫁》《滴血成亲》《四下河南》《反唐》《征东》《南京》《北京》等。湖北大鼓过去由一人自击鼓板演唱,从1958年起,演唱短篇曲目时加入了二胡、三弦等乐器的伴奏,以唱为主;演出中长篇曲目时不加弦乐,说唱并重,同时辅以手、眼、身、步的表演。湖北大鼓以鼓板伴奏,说唱兼长,风趣幽默。其唱词以七字句、十字句为主,其中也穿插一些五字句。湖北大鼓演唱主腔称为“四平调”,风格平稳朴实,具有鲜明的鄂东北民间音乐色彩,既能叙事,又能抒情,并可根据表达需要变化成“快四平”、“慢四平”、“四平悲棚”、“四平数板”、“四平快流水板”、“诙谐腔”、“紧板急腔”等十余种不同板式、不同情绪的唱腔。此外,其演唱段落之间还常会出现丰富多彩的鼓点牌子,令人耳目一新。大鼓的特色:大鼓主要流行于中国北方诸省、市的广大城镇与乡村。1人自击鼓、板,1至数人用三弦等乐器伴奏,也有仅用鼓、板的。大多取站唱形式。唱词基本为七字句和十字句。大鼓的文学脚本称为鼓词,基本为七言或十言的上下句体。作品(即曲目)有短篇、中篇、长篇之分。短篇只唱不说,中、长篇则有唱有说。人们往往称唱短篇为唱大鼓,唱中、长篇为唱大鼓书。大鼓的唱腔音乐结构为板腔体,唱腔曲调多源于流行地的汉族民间音乐及地方小调,并用当地方言语音演唱。音乐唱腔是区别不同大鼓曲种的主要标志。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湖北大鼓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大鼓
湖北大鼓的唱词有什么特点?
湖北大鼓唱的方面,不同地区及不同流派各具有不同的唱腔特色。唱腔虽不复杂,但却富于变化,唱法上也各有风味,加之鼓、板敲击的轻重强弱与缓急快慢,灵活变换以打动人心,吸引听众。湖北大鼓同其他曲艺形式一样,具有讲唱文学的共同规律,特别注意唱词的音韵与节奏。唱词要求合辙押韵,不但要求每段书的唱词必须用一道辙上的字(即同韵的字),而且要求讲究平仄,即上句的落尾(末一字)必须是仄声,下旬的落尾必须是平声。在节奏上,鼓书唱词一般为双句,有上句就得有下旬,否则就压不住板。每句唱词都要讲究分句的格式,这种格式大致有二二三式(七字句)、三三四式(十字句)、三四三式(十字句)、二三式(五字句),也有不太规整的句式结构。此外,还有少数“单尾句”(末句落在单句上)和“垫句”(一句词后面垫上一句作为补充)。另外,在这些句子中,有时为了艺术表达或内容的需要,可以在中间增加自由的“衬字”或“嵌字”。湖北大鼓以“四平调”为基本曲调,其调式、板式、旋律、结构等都体现了湖北民间音乐的风格,板式多为一板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