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惊弓之鸟的主人公是“更羸”,是战国时期著名的魏国大臣,著名的射箭能手。
2、成语惊弓之鸟指被弓箭吓怕了的鸟不容易安定。
3、现用来形容受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出自于《战国策·楚策四》。
4、“惊弓之鸟”这个故事完全是建立在心理学理论基础上的。
5、它说明一个人如果曾经遭受过重大挫折的打击,以至于留下难以磨灭的负面阴影而心有余悸,在他今后的生活中,如若在重新出现类似情景,就会因为恐惧而不堪一击或不战自溃。
6、这就和一个曾经被老虎伤过的人,在今后的生活中往往会出现“谈虎色变”的心理阴影,有这种负面心理影响的人,怎么可能让他去战胜老虎呢?
7、这个寓言一方面告诉人们,对于那些曾经受到过某种伤害及其惊吓的人,或者说曾经是手下败将,是很容易战胜的,所以,不能放过这样的机会;另一方面告诉人们:不要运用那些受过失败创伤,而且还沉浸在恐惧的阴影中的人,再去担任那种曾经使他失并形成心理创伤的工作或任务。
8、当然,这只限于那些在心理创伤阴影中还没有走出来的人,而对于那些虽然曾经失败但意志坚强,心理健康的人来说,采取“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的策略,却又有可能取得出人意料的理想效果,因为那些人有经验,可能从以往的失败中汲取教训,加上有“雪耻”的斗志,胜算也是比较大的。
9、同时,奉劝那些遭遇过失败的人,不要陷入“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落魄,而要善于认真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发奋振作,否则只怕真的会成“惊弓之鸟”。
惊弓之鸟主人公是谁1、惊弓之鸟主人公是更羸。
3、战国时期,有个名叫更羸的人,他小的时候父亲好爱射箭,射箭时会经常带着他一起,慢慢的他耳熏目染也特别擅长射箭。
4、有一天,他和魏王一起出去散步,听到有鸟叫声,两人不约而同地抬起头,看到有一只大雁在天空中飞过。
5、信誓旦旦地对魏王说道:“我可以不用射中这只大雁,就能让它掉下来。
7、魏王疑惑地问道:“难道你的射箭技术已经达到这么高的水平吗?”
8、更羸只是笑了笑,就左手拿起弓,右手拉弦,射向离大雁不远的方向,听到一声“砰”,箭并没有射中大雁,那只大雁却从空中掉了下来。
9、魏王惊叹道:“你的箭术真的已经达到了这样的地步,太厉害了。
11、更羸解释道:“不是我的箭术多么高,而是这只大雁受伤了。
惊弓之鸟的主人公是谁啊1、更羸,是战国时期著名的魏国大臣,著名的射箭能手。
2、典故:有一天,更羸和魏王站在高台之下,抬头看见飞鸟。
3、这时更羸对魏王说:“我只要虚拨一弓弦,就可以把鸟射死在你眼前。
4、”魏王说:“射技有如此高超吗?”更羸说:“可以的。
5、”过了一会儿,有一只大雁从东方飞来,更羸虚射一箭就把这大雁射落在地上。
6、魏王说:“可是虚射怎么会出现这种结果呢?”更羸说:“因为这是一只病雁。
7、”魏王说:“你怎么知道?”更羸说:“这只雁飞得很缓慢,而且叫得声音悲切。
8、飞得缓慢是因为它旧伤疼痛,叫的悲切是因它离开雁群,身负旧伤且心存惊惧,一听见弓弦的声音就吓得拼命高飞,以致使它的旧伤口破裂而掉落下来。
作者:莆田seo君时间:2023-07-01 11:37:10来源:莆田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