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服装图片

时间:2024-12-20 09:55:56编辑:莆田seo君

越剧 京剧 昆曲什么的戏曲有什么区别么?

1、发源地不同:越剧发源于浙江嵊州,发祥于上海;京剧发源于皖南 安庆府、徽州府;昆曲发源于江苏苏州昆山。2、乐器不同:越剧乐器以二胡为主;京剧乐器较多,以鼓、锣等起腔;昆曲乐器主要是笛、弦、板等。3、戏曲中语言不同:越剧主要是浙江绍兴话;京剧和昆曲主要是用普通话。4、服饰不同:越剧中的花旦多以纱布的为主、水袖较长,小生多以巾头、生帽、束腰,老生胡子粘上去,总体妆容较淡;京剧和昆曲中花旦多用包头装扮,妆容较浓厚。5、唱腔不同:越剧唱腔较为柔美,听起来十分惬意,一般为女小生居多;京剧唱腔较大气、铿锵有力;昆曲唱腔婉转、优雅、唱速缓慢。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越剧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京剧(中国戏剧艺术(国粹的典型代表))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昆曲

京剧,豫剧,越剧 都有什么区别啊

戏曲剧种 1、昆曲 昆曲,又称“昆腔”、“昆剧”,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它源于江苏昆山,明中叶后开始盛行,当时的传奇戏多用昆曲演唱。除了保持早期昆曲特色的南昆外,还在全国形成许多支脉,如北方的昆弋、湘昆、川昆等。昆曲的风格清丽柔婉、细腻抒情,表演载歌载舞、程式严谨,是中国古典戏曲的代表。 2、高腔 高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它原被称为“弋阳腔”或“弋腔”,因为它起源于江西弋阳。其特点是表演质朴、曲词通俗、唱腔高亢激越、一人唱而众人和,只用金鼓击节,没有管弦乐伴奏。自明代中叶后,它开始由江西向全国各地流布,并在各地形成不同风格的高腔,如川剧高腔、湘剧高腔、赣剧高腔等。 3、梆子腔 梆子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它源出于山西、陕西交界处的“山陕梆子”,特点为唱腔高亢激越,以木梆击节。然后,它向东、向南发展,在不同地区形成不同形式的梆子腔,如山西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山东梆子等 4、京剧 京剧,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 5、评剧 评剧,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先是在河北农村流行,后进入唐山,称“唐山落子”。20世纪20年代左右流行于东北地区,出现了一批女演员。20世纪30年代以后,评剧在表演上在京剧、河北梆子等剧种影响下日趋成熟,出现了白玉霜、喜彩莲、爱莲君等流派。1950年以后,以《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秦香莲》等剧目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出现新凤霞、小白玉霜、魏荣元等著名演员。现在评剧仍在河北、北京一带流行。 6、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即流行于河北、北京一带的梆子戏,它源于山、陕交界处的山陕梆子,经由山西传至河北,结合河北与北京方言而形成。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击节的特点,唱腔高亢激越,善于表演悲剧情节。河北梆子著名剧目有《蝴蝶杯》、《辕门斩子》、《杜十娘》等。 7、晋剧 晋剧,又名“中路梆子”,系由山西、陕西交界的山陕梆子发展至山西,结合山西语言特点而形成。现流行于山西中部及内蒙、河北一带。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击节的特点,音乐风格在高亢之余,也有柔婉细腻的一面。表演通俗质朴。著名剧目有《打金枝》、《小宴》、《卖画劈门》等。 8、蒲剧 蒲剧,又名“蒲州梆子”,系由山西、陕西交界的山陕梆子发展而成,一说此即为原来的山陕梆子。现流行于山西西南部及陕西、河南一带,在声腔上近似于秦腔,语言也用陕西方言。著名剧目有《挂画》、《杀狗》、《杀驿》等。 9、上党梆子 上党梆子,山西四大梆子之一,系由山西西南部的“蒲州梆子”发展而成,流行于山西东南部上党一带。其声腔除梆子腔外,也兼唱昆曲、皮黄、罗罗腔等。剧目有《三关排宴》、《东门会》等。 10、雁剧 雁剧,也称“北路梆子”,由“蒲州梆子”发展而来,流行于山西北部及河北张家口、内蒙古一带。据说它对河北梆子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剧目有《血手印》、《金水桥》等。 11、秦腔 秦腔,陕西省地方戏,也叫“陕西梆子”,是最早的梆子腔,约形成于明代中期。其表演粗犷质朴,唱腔高亢激越,其声如吼,善于表现悲剧情节。剧目有《蝴蝶杯》、《游龟山》、《三滴血》等。 12、二人台 二人台,流行于内蒙古、山西及河北张家口一带的戏曲剧种,在内蒙民歌及山西民间小调基础上形成,后来又吸收晋剧的表演成份而渐渐成熟。表演生活气息浓郁,曲词通俗。剧目多为表现农村生活的小戏,如《走西口》、《五哥放羊》等。 13、吉剧 吉剧,流行于吉林省的戏曲剧种。20世纪50年代在东北“二人转”的基础上发展而成,曲调轻快、词句通俗、表演质朴火爆,剧目有《燕青卖线》、《包公赔情》等。 14、龙江剧 龙江剧,流行于黑龙江地区,20世纪50年代在东北“二人转”、拉场戏、影戏及当地民歌基础上形成,表演轻松幽默,曲词通俗。剧目有《双锁山》、《荒堂宝玉》等。 15、豫剧 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明代末期由传入河南的山陕梆子结合河南土语及民间曲调发展而成,现流行于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等省份。原有豫东调、豫西调、祥符调、沙河调四大派别,现以豫东、豫西调为主。出现过常香玉、陈素珍、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等著名旦角演员。剧目有《穆桂英挂帅》、《红娘》、《花打朝》、《对花枪》和现代戏《朝阳沟》等。 16、越调 越调,河南地方剧种,流行于河南及湖北北部地区,因以“四股弦”为主要伴奏乐器,所以也称“四股弦”。音乐为板腔体为主,也唱曲牌。著名演员有申凤梅等。剧目有《收姜维》、《李天保招亲》、《诸葛亮吊孝》等。(图362) 17、河南曲剧 河南曲剧,河南省地方剧种,流行于河南省及湖北西北部地区,由曲艺“河南曲子”发展而成。唱腔轻柔婉转,以悲剧内容见长。剧目有《卷席筒》、《陈三两》、《花亭会》等。 18、山东梆子 山东梆子,山东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山东荷泽一带,因其地古称“曹州”,故又名“曹州梆子”。此梆子系由山陕梆子经由河南再传入山东,历经变化而形成。主要剧目有《墙头记》等。 19、吕剧 吕剧,山东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山东中部及江苏、河南一带。20世纪初由民间说唱艺术“山东琴书”发展而成,1950年定名为“吕剧”。吕剧表演富于生活气息,通俗质朴,唱腔曲调简单,易学易唱。所以吕剧在广大农村影响很大。剧目有《王定保借当》、《小姑贤》和现代戏《李二嫂改嫁》等。 20、淮剧 淮剧,江苏省地方剧种,流行于江苏、上海及安徽等地区。它起源于江苏民间小戏,后又吸收徽剧的艺术因素而逐渐发展成熟。其表演粗犷朴素。剧目有传统戏《女审》、《三女抢板》和新编戏《金龙与蜉蝣》等.


说相声穿的衣服叫什么

  1、叫长衫。长衫又称长褂、中式长衫等,是清朝时汉人以长袍为基础遵循清朝服制改作的。清朝后期中国人以此为常礼服。长衫于斜部加以割截、缝缀,以表征福田、百纳之意,与满人旗装、便服不同的是,长衫是无马蹄袖,长衫是立领,长衫是左右开裾。

  2、长衫是长袍的一种,长袍有棉、夹之分,单者为长衫,双层者称为袄。长衫领袖无镶滚,衣身合体呈宽体直身的廓形。大襟右衽,单侧或双侧开衩,衣身细瘦,窄袖,袖长与马褂袖齐平且不用马蹄袖。长至足跟、下摆窄小,在正式场合使用圆领和里衬制成的圆形立领形状。长衫于斜部加以割截、缝辍,以表征福田、百纳之意。


相声服属于民族服装吗

亲,相声服不属于民族服装哦,相声服是一种传统的戏曲表演服装,特色是穿着宽松、式样古朴、色彩花哨。相声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承。虽然相声服不是传统的汉族唐装或清装,但其设计和风格与中国传统的文化和审美有着密切的联系,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在现代舞台上,相声服也经常被用于展示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时尚元素,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象征。因此,虽然相声服不属于传统的汉族民族服装的范畴,但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可以看作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演艺服饰之一。[开心]【摘要】
相声服属于民族服装吗【提问】
相声服属于民族服装吗【提问】
亲,相声服不属于民族服装哦,相声服是一种传统的戏曲表演服装,特色是穿着宽松、式样古朴、色彩花哨。相声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承。虽然相声服不是传统的汉族唐装或清装,但其设计和风格与中国传统的文化和审美有着密切的联系,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在现代舞台上,相声服也经常被用于展示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时尚元素,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象征。因此,虽然相声服不属于传统的汉族民族服装的范畴,但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可以看作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演艺服饰之一。[开心]【回答】


古筝比赛 穿 什么样的服装?

可以穿旗袍 但我认为穿自己的衣服可以 只要不会太奇装异服应该没事
比赛的时候主要是不紧张 我的老师曾经交我在演奏前坐在琴面前不要上来就开始弹 可是试着把手放在琴弦上 然后深呼吸平复一下紧张的情绪 然后就不要再看面前的观众或评委了 当成在家里练习一样发挥出正常的水平就可以了
额。还有就是指甲要绑绑好 我就曾经在一次考级还不是比赛的时候 弹着弹着指甲都飞出去了。。。


上一篇:男子被狗撞骨折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