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gon r

时间:2024-12-20 01:46:59编辑:莆田seo君

和铃木吉姆尼相似的车

汽车频繁上路行驶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那么如何处理这些小汽车问题呢?下面我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铃木 Jimny为什么叫小 奔驰 G,可能对你有帮助。因为Jimny的车辆看起来和 奔驰G级 非常相似,所以在很多越野玩家心目中被称为小奔驰G。

全新Jimny,秉承20多年家用车传统,越野能力强,越野性能出色。该车频繁用于野外救援、森林巡逻、极地扶贫等。在国外,还可以提供全天候服务。

新款Jimny的车身非常小巧,整车长宽高分别为3,645*1,645*1,725mm,轴距为2,250mm,相比传统硬核越野车,这款车的车身尺寸小巧玲珑。

外观方面,这款车的整体造型更加鲜明,方盒子造型及其背后的备胎是小奔驰g称号的由来。

动力方面,这款车搭载了0.6T发动机和1.5L自然吸气发动机。传动方面,匹配5速手动变速箱或4速自动变速箱,配备最新的AllGrip四驱系统。

由于铃木车已经退出中国市场,新一代的 吉姆尼 ( 查成交价 | 车型详解 )只能以平行进口的形式来到中国,这对于很多喜欢越野车的车主来说是个好消息。以上就是我给大家介绍的全部内容。那么,看完之后,你知道铃木Jimny为什么叫小奔驰G吗?看完这些知识,不是很有帮助吗?最后,希望我的介绍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9


被称为“小 G”的铃木吉姆尼,它都有哪些优缺点?

铃木吉姆尼装备的发动机为「1.5L_NA」自然吸气动力,最大功率75kw、峰值扭矩130N·m!找遍国内量产汽车,似乎连4万级的F3装备的“473型1.5L”发动机都比这台吉姆尼发动机强格可以组建一个吉姆尼车队,豪华霸气的大G能去的地方,短轴娇小的吉姆尼也去得,但吉姆尼能去的地方大G车身尺寸受限不一定能去得。总之这两款硬派越野车型代表着两种不同的。分时四驱当然没有全时四驱那么高大尚,而实际上分时四驱的短板就在于公路四驱性能表现差,分动箱一锁死、前后驱动桥锁死(完全硬链接),这样就没办法克服前后桥的转向半径吉姆尼采用梯形车架,属于“非承载式车身”,受力由车架承担,不会传递到车身上去。这样,车整体偏“硬”,有力量感。牺牲舒适性,但大大提高越野性。我们吉姆尼群体一起去玩,很少其他车。我们能过别人过不了,别人能过我们一定能过。我们陷车,吉姆尼和其他车随便拉上来,别的车我们拉不上。我们在高速上最多只能100,其他车生一定的扭力,这个扭力可以缓冲颠簸感增加舒适性,但它是不可以超过梁的承受极限,否则就会断轴。这就大大降低了车辆的越野性能。但整体桥则不同,它的横梁与两个轮子的轴心处。侧身造型也是几乎还原了大G原汁原味的越野硬汉身材,细节处理得非常棒。侧身腰线上的黑色线条,中置的双排气,侧身的V8标志几乎都完美还原。只不过吉姆尼是一款两门车,而真辆已经排队约五公里,所有的车辆都在等候慢吞吞近似停滞的车流,我们因为着急,就从路肩冲入了公路旁边的沟里行驶。

“头文字K”日本K-car发展史第一章(1949-1972)

K-car(轻自动车)是日本独有的市场产物,其出现过程可从两方面来看,一是战后经济萧条,为了便利人民出行,所以车厂纷纷推出超小型汽车以应付需要,此情况在其他前轴心国中也曾出现。其次是土地问题,随着经济渐上轨道,交通拥堵问题也逐渐凸显,同时经济起飞所带来的产物——高消费,也成为不少家庭的考虑多买一辆车的原因,因此轻自动车自1949年推出以来,一直是日本最受欢迎的车种,而且发展至今已卖出逾千万部。什么是K-car根据全日本轻自动车协会连合会的规格介绍,凡车长3.4米以下、车宽1.48米以下,以及发动机排气量不多于660cc,皆视之为轻自动车。这是1998年10月实施的目前最新规定,但是早在轻自动车的初创时期,即1949年的轻自动车规格,长不超2.8米,宽不过1米,发动机排气量只有100cc或150cc两种。现在我们就坐上时光机,看看70年来轻自动车的发展。黎明期(110/150cc)1949年7月,日本运输省就战后经济展,将第36号《车辆规则》第3条第2项条例进行修改,将自动车(即汽车)分为四种类型:轻自动车、小型自动车、普通自动车和特殊自动车。其中,轻自动车一词正式走上历史舞台,而在此规定下的轻自动车有以下准则:? 长度2.8米以下、宽度1.0米以下、高2.0米以下? 四冲程发动机排气量不超150cc、二冲程排气量不超100cc? 车轮数目不限,只规定车身尺寸及发动机排气量初创期(200/300cc)1950年7月,日本有关部门再次就轻自动车规定作出以下修改:? 四轮车的发动机排气量不超300cc、二轮车的发动机排气量不超200cc? 长度3.0米以下、宽度1.3米以下、高2.0米以下另外,在此标准内增加了四轮(即现今的轻自动车)、三轮(小型三轮车)和二轮(即轻单车)。普及前(240/360cc)1951年8月,运输省为《道路运送车辆法施行规则》再次进行修改,规定四冲程发动机排气量为360c,二冲程发动机排气量则为240cc。同年,Auto Sandal的前身中野自动车工业推出原型车进行测试,全日本第一部轻自动车便正式面世。1952年,中野自动车工业正式改名为Auto Sandal轻自动车制造株式会社,并于1953年开始大规格生产FS型轻自动车(上图),该车搭配240cc两缸二冲程发动机,最大马力10匹,配3挡变速器,极速有60km/h。位于横滨的日本自动车工业(即后来的日本轻自动车)于1953年开始生产名为NJ的轻自动车(上图),该车采用后置发动机后驱布局,配358cc的V2风冷四冲程OHV发动机,最大马力有12匹,最大扭矩20牛·米,极速60km/h。大车厂介入(360cc)1954年10月,运输省再就轻自动车规例进行修改,将四冲程和二冲程发动机的排气量划一规定为360cc。同年,Auto Sandal结束汽车生产业务,累计生产二百部。铃木于1955年推出第一代Sunlight(上图),是大型车厂第一部量产轻自动车,该车采用前驱设计,配搭360cc的风冷两缸两冲程发动机,马力输出16匹,扭力31牛·米,最高速度有85km/h。经过逾10年发展,该车终于在1968年正式停产。1957年8月,大发推出第一部轻三轮车,取名为Midget(上图),单座位、无门、有篷顶设计,加上设有尾斗,是当时极受欢迎的中小企业运输工具。该车采用一台249cc单汽缸风冷发动机,最大马力只有8匹,但由于车身极轻巧,所以最高速度可达60km/h,油耗28km/L。后来厂方于1959年推出北美版本,采用双圆灯左舵设计,配新开发的ZD型发动机,排气量增至305cc,马力输出提升至12匹,该车最后于1972年停产。另外,大发于该车停产24年后的1996年推出了第二代Midget,采用四轮设计,最后也于2001年停产。斯巴鲁于1958年3月推出一代经典的360型号(上图),由于当时市场上的轻自动车仅有铃木的Sunlight,其余小型车厂的产品多为测试型号,所以斯巴鲁决定生产一部可坐4人的小型汽车,而为了解决车厢空间问题,厂方决定将排气量360cc的两缸风冷发动机放置于车尾,并采用后驱布局,马力输出由初期的16匹,至停产前的20匹。由于该车外形讨好,推出后广受欢迎,12年间的累计销量接近四十万部。1959年马自达和三菱相继推出轻三轮车-K360(5月)和Mizushima(10月)。1960年5月,马自达推出第一部轻自动车-R360(上图),当时被视为第一部轻自动车中的跑车型号,采用双门四座位布局,配360ccV2四冲程发动机,马力输出有16匹,并提供4挡手动变速器和2挡自动变速器两款选择。另外,该车定价比斯巴鲁360还低,所以未正式推出市场前,已收到逾四千多张订单,其中单是1960年一年便卖出逾两万部。不过论实用性,R360的车厢空间始终不及斯巴鲁360,所以到1969年停产仅卖出不到七万部。1961年4月,三菱360(上图)正式推出市场,初期只有商用车版本,分皮卡和旅行车两种。采用四座布局(旅行车版本)的360搭配一台360cc的二缸两冲程发动机,马力输出由最初的17匹至后来的26匹,是当时最受欢迎的轻自动商用车。1962年2月,马自达推出第二款轻自动车-Carol(上图),本来车厂已有一款在市场上十分瞩目的R360,但由于是双门设计,导致车内空间有限,所以不够亲民,因此车厂便推出了四门版的Carol。虽然如此,但Carol仍有先天性不足的问题,就是车厢空间仍然不足,再加上竞争对手实在太强关系(斯巴鲁360和日后推出的本田N360),所以销量未算突出。1962年3月发表的Fronte(上图),是铃木推出的第二款轻自动车,初期以Suzulight Fronte TLA之名推出市场,其厉害之处在于上市头一年便卖出二千多部。采用前驱布局的Fronte,搭配一台360cc的两缸二冲程发动机,马力有21匹。另外,该车亦于次年参加了首次举办的全日本Grand Prix大赛(C1组别),并夺得分组第一名,同时更创下最快单圈成绩纪录,当时速度达90.7km/h。该车最后于1989年停产。同年(1962年)10月三菱推出第一代Minica(上图),以三菱360底盘开发出来,所以初代搭配同样的360cc两缸二冲程发动机。该车后来一直发展出八代,最后于2011年才正式停产,并由最新的eK系列正式取代其位置,算是其中一款长青的轻自动车。对于本田迷来说,一定要记得这个日子:1963年6月,因为该月本田推出了第一部自己生产的汽车,就是上图的T360轻自动商用车,比S500跑车早了足足四个月面世。T360除了是本田第一部生产的汽车之外,更搭配了从未生产的S360原型车的360cc四缸DOHC发动机,马力输出达当时最高的30匹,扭力有26牛·米。T360的后继车Acty(下图),到今天还可以在日本买到!1967年3月本田推出的N360(上图),可算是轻自动车中的核弹,因为车厂一直只贩卖S系跑车和T系商用车,但反应一般,直至1966年第13届东京车展上展出这部N360之后,销量才有明显增幅。采用两缸四冲程风冷发动机的N360,马力输出有31匹,极速更高达115km/h。在此之前的轻自动车发动机多为两冲程设计,马力输出普遍不高,顶多都是20匹左右,所以当N360宣称有31匹马力时,的确技惊四座。或者正因为这个原因,N360在上市不到两年时间便卖出逾25万部,而该车的累计产量更达65万部以上,诚为轻自动车史上的一个传奇!1969年8月,斯巴鲁推出360的接替车型-R-2(上图),造型上保留360的神韵,但车身就没那么圆浑,加上轴距延长了120mm,因此令车厢空间得到大大改善。另外,R-2原本只计划生产双门型号,但后来追加了实用性更大的三门掀背版本,而且360cc两缸二冲程发动机在使用风冷系统时,马力有30匹,但后期改用水冷系统后,同一结构下马力增至32匹。1970年4月,铃木又出手了,今次是轻自动车史上第一部四驱越野车-Jimny(上图),其实严格来说Jimny非铃木原创,因为它的雏形是Hope Motor于1967年设计出来的Hope Star ON型4WD概念车,不过未正式量产前,后来车厂将它卖给了铃木,因此才有今日的Jimny。1970年10月推出的本田Z(上图),是一部双门两座位布局的掀背运动化取向的轻自动车,360cc的两缸二冲程风冷发动机,可以发出31匹马力,除4挡或5挡手动变速器以外,还有2挡自动可以选择。另外,Z还有高性能版本,马力有36匹。同年6月本田推出N360的后继车Life(上图),该车拥有多种车体选择,除双门外,还有四门掀背和三门旅行车,实用性比N360更广。该车配备360cc两缸四冲程水冷发动机,马力输出有30匹,最高速度可达105km/h,0-100km/h加速要34.9秒。另外,车厂于1972年推出Life Step客货车和Life Pick up两款商业用途货车。马自达自Carol于1970年停产后,终于在两年后(1972年)复出﹐发表了一款名为Chantez(上图)的轻自动车,该车最大卖点是长轴距,在双门车体下拥有长达2,200mm的轴距,使它成为同级轻自动车中最长。至于动力方面,360cc水冷两缸二冲程设计,最大马力有35匹,不过该车最后只生产了四年,于1976年正式停产。同一时期,斯巴鲁也推出了R-2的后继车-Rex(上图),造型不再如R-2般坚持360元素,反而参考了早一年推出的Leone线条来设计(Impreza前身),所以看起来比较富运动性。虽然外形不像360或R-2,但保留了R-2的后置水冷发动机和后驱布局,而且顶级版本更配前轮碟刹。(未完待续)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头文字K”日本K-car发展史第二章(1976-1989)

第一章,大家应该对日本轻自动车有初步认识,今天再来看第二章,集中讲70、80年代的轻自动车发展,这个时期可以说是轻自动车百花齐放的黄金时代,因为发动机排放量和车身尺寸都获得进一步放宽,而且伴随涡轮的加入,使这类小车也拥有多一点的运动性表现。黄金年代(550cc)1976年1月,日本政府进一步放宽轻自动车规格,详情如下:? 长度3.2米以下、宽度1.4米以下、高度2.0米以下? 排气量增至550cc虽然新规例在1月发表,但各车厂还来不及推出相应新车,直至同年4月才有零星车款出现,例如三菱Minica的2G2型(471cc)、富士Rex的EK22型(490cc),以及铃木的T4A型(443cc),此台引擎更同时供应予大发使用。1977年7月,本田推出T360的后继车-Acty(上图),这台小货车的特点是发动机采用中置形式放置,有别当时常见的前置或后置布局。该车发动机排量为545cc,采用两缸SOHC设计,马力输出有28匹,另外该车有pick-up型式和箱型两款车身选择。1977年10月,铃木推出全新Cervo(上图),以取代Fronte Coupe的位置,这部被车迷称为“小老虎”的Cervo,的确有些威风。首先它是一部双门掀背的小跑车,发动机采用后置布局(539cc三缸水冷二冲程),马力有28匹,配4挡手动变速器,而且顶级版本更采用前轮碟式制动。另外,为配合其跑车形像,仪表组为六个圆表设计,所以该车亦成为当年的“小跑车”代表。1979年铃木推出第一代Alto(上图),一直是铃木的销售皇牌,至今仍然活跃于市场,其中Alto Works更是车迷拥有跑车的入门车款。至于1979年推出的第一代,采用三门掀背布局,加上当时车价低,所以成为妈妈接放学、买菜必备的工具。动力配搭方面,只配一台539cc的三缸水冷二冲程发动机,马力只有28匹,并为前驱设计。1980年6月,大发Mira面世(上图),其造型跟铃木Alto有几分相似,同样为三门掀背设计,主打商乘两用,与Alto一样可作为小型货车。搭配547cc两缸发动机的Mira,马力输出有31匹,并有4挡或5挡手动及2挡自动三种选择。该车在2018年3月停产之后,复以Mira Tocot(下图)之名于同年6月推出市场,但不再单以Mira之名示人。除了普通的两厢、三厢车款外,单厢式车型(如铃木Every)也是一款很流行车款,每家主机厂都有其主打车型。1981年2月,本田推出的Street(上图)就是现在经已停产的Vamos前身,被视为Acty豪华版的Street,由于这类车型的空间较其他类型为大,所以定价也略高,当时一部入门小车售价40万日左右,Street的售价则高达70多万日圆。除了本田推出单厢式的Street之外,大发亦于同年4月推出第一代Atrai(上图),其前任车型为主打商用的Hijet Atrai,为了便于与商用版Hijet(下图)区分商乘关系,所以大发将Atrai拿出来单独作为一个车型进行发展,以抗衡当时的对手本田Street。分有高顶和标准顶两款的Atrai,为打击对手,配置上应有尽有,包括同级别率先配备的天窗和地毯。说到大发Hijet,我们印象中最难以忘怀的应该是80年代,北京大街上奔跑的黄色面的(上图)。1983年国家香山会议,确定在天津建设微型汽车生产基地,引进日本大发汽车公司的技术。确定投产的车型是大发Hijet属于微型厢式货车,虽然设计上不是最先进最安全的,但是这种车型油耗低,经济实用,价格低。引进大发车的目的,是以民用为主,加装座位后,拉人拉货两不误,为当时的城乡老百姓出行提供了性价比超过轿车的选择。通过谈判,天津汽车厂从日本引进了大发总装生产线,准备生产“天津大发”汽车。1984年9月25日22:05,我国第一辆由中日合作生产的微型汽车在天津市汽车制造厂顺利开出生产线。从1984年9月至1999年,天津汽车制造厂共生产了30万辆大发,其中90%是供给全国各地的出租行业使用。铃木Jimny是轻自动车市场唯一的越野车款,时隔十一年后,当1981年5月推出第二代(上图)车型后,颇受消费者喜爱。发动机排量由550cc升至660cc,车身长度也由3.2米变成3.3米,四驱系统得以沿用。由于单厢式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所以铃木也于1982年推出第一代Every(上图),此车前身为1964年推出的Carry,不过为配合市场需要,特别为新版改名Every,而乘用版则称为Every Wagon,此一名字沿用至今。作为轻自动车王者的铃木,在1983年2月推出一款名为Mighty Boy(上图)的小跑车,此车由Cervo衍生而来,此车型仅有一代(1983-1988)。其pick-up般造型,特别像之后丰田的bB Open Deck,但由于要迁就pick-up造型,所以全车只得两个座位,实用性比同级低。1983年3月,三菱第四代Minica(上图)版本发布,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546cc的两缸发动机内,加入涡轮增压装置,使它成为全日本第一款配备涡轮装置的轻自动车。搭载涡轮后,马力增至39匹,最大扭矩达50牛·米,已是当时同级中动力输出最高的轻自动车。看到涡轮的功效后,大发也加入其行列,在1985年10月发布了一款名为Mira TR-XX(上图)的高性能车型,该车型基于二代Mira的TR-XX发展而来,造型运动化,采用三门掀背车身,配备空气动力配件,再搭配原厂合金轮圈,成为当时最拉风的轻自动车。此车搭载一部547cc三缸SOHC 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马力输出有52匹,最大扭矩69牛·米,后来该车更由化油器转为电子燃油喷射,以改善耗油表现。1985年,本田正式重返轻自动车的乘用车市场,宣布推出名为Today(小图)的小车,这款只有两代而终的小车,其第一代自1998年停产后仍然备受车迷追捧比第二代(下图)更受欢迎。第一代Today的造型相当超前,拥有低矮的车头设计,加上双圆头灯半嵌入于车身,营造出十分可爱的样子。有趣是因第一代实在太受欢迎关系,所以当第二代推出时,销量呈悬崖式坠落,车厂急忙出“一字灯”版的Today Humming(下图)进行补救,结果此版本也创造了不俗的销量。以最小机械空间、最大乘坐空间为目标而开发出来的Today,初期搭配一台只有31匹马力的两缸发动机,后来随着换上排量660cc的三缸发动机,同时加入PGM-FI电子燃油喷注系统,马力提升至44匹。铃木不愧为“K-car之王“,每次发布新车都可以为车迷带来新惊喜,其中1987年2月推出的Alto Works(上图)就绝对是惊喜中的惊喜,因为该车车名中正式加入”Works“,Works在意思就是原厂改装。简单来说,就是经厂方重新调校,同时该车更出现轻自动车史上首台使用DOHC的涡轮增压三缸发动机,排气量虽只有543cc,但马力输出却达64匹,而且因为它的出现,所以相关部门便明文规定轻自动车的马力上限为64匹(至今仍冇改变)。另外,该车有前驱的RS-S、RS-X,以及四驱的RS-R三款,全部都有运动化车身包围。时至今日,Alto Works仍然活跃于市场上。1992年底,按照“兵总”的统一部署,引进自日本铃木的奥拓(Alto)微型轿车在国内四个生产企业投产,他们分别是:重庆长安、吉林江北、湘潭江南、西安秦川。零部件由长安生产,四家企业各自组装整车分别销售,1995年3月,第一辆国产的奥拓0.8L排置3缸发动机车型下线,这款车型是由曰本本土生产的第二代奥拓改款而来的。而正是这款车型,书写了中国微车历史上的大奇迹。奥拓快乐王子(上图)更是直接使用了Works的外观设计。带着青涩的同学们经历了很多人生第一次,这其中,奥拓也许就是你们人生中的第一辆车,那些温暖的感动的美好的瞬间,一定会留在人生最扎实的记忆里。(未完待续)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铃木吉姆尼新车型曝光!你们要的5门版终于来了

作为铃木旗下的畅销车型之一,吉姆尼凭借着硬派的外观以及较强的通过性,自推出以来很快俘获了诸多越野爱好者的芳心。近日海外媒体曝光了一组铃木吉姆尼五门版车型官图,并预计将于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内正式亮相。新车外观与双门版车型基本保持一致,前脸配备了双圆头灯组,其整体造型与奔驰G级保持高度相似。同时,新车还首次采用了5门设计,相比双门版车型更加实用,虽然车身钢性略有下降,但也方便了乘客上下车出入。以下配图均为双门版车型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五门版长轴吉姆尼曝光,或11月上市

在铃木退出中国之前,有这么一款车一直颇受好评,它就是铃木吉姆尼,当时官方进口在售的还是那个非常多年没有换代的版本,孱弱的1.3升自吸引擎匹配4AT变速箱,动力水平属于“能动”的级别,没有操控感,没有舒适感,连实用空间也约等于零。
但是,这些缺点完全掩盖不了其造型漂亮的光芒,以及“我过不去的地方,其它越野车也别想过去”的超强悍越野实力。
唯一的问题,后来铃木终归是水土不服退出了中国,刚刚准备上市的全新换代“大G”版本吉姆尼也就没有了官方进口的渠道。
所以,图片上这一台漂亮的“迷你版大G”也就没有机会与很多车友结缘了,目前唯一能拥有它的渠道,就只剩下了民间的进口商们,而拥有它的代价还特别高昂,其售价是曾经官方进口指导价的数倍。
不过,对于喜欢吉姆尼的真粉丝们来说,未来还是有能够拥有吉姆尼的机会的,目前,长轴版本的吉姆尼已经在印度曝光了路试谍照,显示新车上市时间将近。
相比普通的短轴两门版本“迷你G”吉姆尼,长轴吉姆尼则是在没有加长前后悬的基础上直接加长了中间的轴距,并且应用加长的轴距额外多加了一组车门出来,整体侧面的视觉效果已经没有“迷你G”的感觉了,且更加大气。
当然,也有不少网友觉得长轴五门版本的吉姆尼感觉很有点“加长悍马”的味道,虽然实际尺寸小的多,但也能算“迷你加长悍马”。
还有值得注意的是,从曝光的两张路试谍照上来看,五门版的吉姆尼似乎还将会推出两种轴距和车身长度的车型。图片中曝光的蓝色路试车轴距显然会更长,增加的长度也体现在了更大的行李箱小窗尺寸上。而白色的路试车行李箱小窗的尺寸更小,同时整车的形象看上去也会更加的标准。
市场层面,目前官方信息表明五门版吉姆尼将只会在印度市场出现,出于实用性的考虑,五门版吉姆尼的车身长度也不会超过4米,延续1.5L自然吸气的配置,以此来满足印度市场的低税率要求。并且,可能的上市时间是今年11月。
不过,印度市场专供≠只有印度市场卖,相信对于万能的进口商们来说,让其出现在中国市场上并不是什么问题,并且,可能其售价不会比普通短轴版本贵太多。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上一篇:他不爱我金莎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