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浮与漂浮的区别?
悬浮与漂浮的区别:指代不同、出处不同、性质不同
一、指代不同
1、悬浮:指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浮力等于它的重量,物体在该液体中的状态。
2、漂浮:指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竖直向上托的力
二、出处不同
1、悬浮:魏巍《东方》第三部第十一章:“实际上,他的工作很悬浮。”
2、漂浮:《警世通言·乔彦杰一妾破家》:“只见水面上漂浮一个死尸,穿着青衣服。”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四:“他像是坐在一只无依无靠的小舢板上,漂浮在茫茫的海洋上。”
三、性质不同
1、悬浮:它所受到的浮力和它的重力相等;悬浮物体可以停留在液体中的任意高度。物体可悬浮于液体中,也可以悬浮于气体中。
2、漂浮:当一个浮体的顶部界面接触不到液体时,则只有作用在底部界面向上的压力才会产生浮力。至于一个位于容器底面上的物体,这种现象并不多,因为只要其间有一层很薄
悬浮和漂浮有什么区别
悬浮和漂浮的区别如下:悬浮是说物体全部浸入液体或气体中,并处于平衡状态,比如鱼在鱼缸里静止时。重力等于浮力。物体的平均密度等于液体或气体的密度。漂浮是说物体部分浸入液体或气体,换句话说漂在水面上。比如船在水上。重力仍然等于浮力,因为也是平衡状态。物体的平均密度小于液体或气体的密度。另外,如果物体的上界面刚好跟液面相平,也是处于悬浮状态。因为排开的水体积还是等于物体体积。(不考虑表面张力,因为这已经超出了中学考虑的悬浮漂浮范畴)这时如果把物体按进水里的话物体可以悬浮。漂浮和悬浮的物体都静止在液体中,都只受重力和浮力作用,根据二力平衡条件,重力和浮力相等漂浮和悬浮的不同点漂浮和悬浮的物体都静止在液体中,都只受重力和浮力作用,根据二力平衡条件,重力和浮力相等悬浮时,物体停留在液体内部的任何地方,它必定全部浸没在液体中;悬浮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所以V排=V物。而漂浮,物体是静止在页面上,它必定有一部分露在液面之上。而漂浮时,物体只有一部分浸入液体中,所以V排<V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