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919a4式重机枪

时间:2024-12-19 00:30:31编辑:莆田seo君

美国M1919A6重机枪

美国M1919A6重机枪研制M1919A6重机枪目的是为了弥补美军战场上火力空缺,其设计借鉴于M1919A4。研发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随着越来越多的美军部队参战,官兵们需要一种比M1919A4重机枪更轻,又比M1918A2步枪有更好持续射击能力的机枪。1940年,美国陆军开始了轻型机枪的试验和选型工作。1942年,美国陆军与有关军工厂制定了改进M1919A4重机枪的方案,1943年2月17日,美军正式将这种改进型武器列入制式装备,命名为M1919A6重机枪。性能解析M1919A6重机枪继承了一些M1919A4重机枪的优点,两种机枪相比,前者比后者重量要轻,这样增加了机动能力。M1919A6重机枪在散热筒前增加了两脚架,还增加了鱼尾形的枪托,这样可以兼作轻机枪使用。该枪重达14.7千克,事实证明它不能完全满足战场上官兵们作战地点不断变化的要求。即便如此,该枪仍生产了43000挺。

M1919A6机枪那点事儿

M1919A6机枪那点事儿这篇文是为了回复小伙伴的疑问,关于美国二战时期那挺M1919A6轻机枪到底有多烂。但讲道理,M1919A6确实算不上是什么好枪,但这个锅与其让它背还不如让美国陆军军械司去背。因为M1919A6只是一挺二战时用来应急的“通用机枪”。先这么说,M1919A6的前身是M1919A4。而M1919A4又是M1917去掉水套,改进三脚架之后的轻量化版本。然而这种全重二十多公斤、还需要三脚架的中型机枪并不能跟随步兵排作战,而是普遍发到连一级作为支援火力。问题来了,班排一级的自动火力怎么办?靠M1加兰德?确实,这种半自动步枪让极大的提升了美军步兵班的火力。然而光是半自动还不行,压制的活还是得靠自动武器。但美军到二战时期有正儿八经方便单兵携带的机枪不?BAR?不能算,因为BAR是自动步枪,它虽然可以全自动,但20发的下置弹匣火力持续性差不说,还不方便副射手换弹、枪管也容易过热,也没有快速换枪管的设计,这让它干不了机枪那种需要长时间压制的活。只能说BAR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美军班组自动火力的空缺。(装个两脚架就当自己是轻机枪?不存在的)话说回来,别看美军现在牛逼哄哄。但在二战之前的美军装备,尤其是陆军装备真的很一般。毕竟坚持了那么多年的孤立主义,在一战也就是打了个酱油的美军对新式战争的理解很有限。所以等二战正开打了才发现轻机枪的问题。前边说了,M1919A4连三脚架有二十多公斤,单兵没法快速携行。尤其美军当年看到德国人的MG34/42通机之后馋的不行,但战时想研发一款合适的机枪没那么容易。虽然他们也尝试逆向仿制MG42,结果还是以失败告终。而简单易行的办法就是给M1919A4减重。(山寨MG42的美国T24机枪)M1919A4加上两脚架(但也能接驳三脚架),按上便于抵肩的枪托,方便腰射和提行的提把,并给枪管减重,最终瘦身到14.7公斤(不含弹),勉强能让单兵携带的“通用”机枪就套了个M1919A6的名头问世了。但M1919A6依旧比MG42这种11.6公斤“真”通机重的多,而且方头方脑的机匣携行起来也硌得慌,减重后的枪管壁更薄,过热导致弹道散布没法看的问题依旧存在(毕竟M1917原本设计为水冷),因此射速也只能控制在400-500发/分,火力压制效果堪忧所以说,M1919A6只能算是个应急产物,并不适应二战乃至后期的作战场景,烂是应该的。我甚至认为M1919A6这货还不如马润在太平洋岛上拆飞机上那挺AN/M2,然后自己动手改出来的Stinger....

美国M1919A4重机枪

美国M1919A4重机枪珍珠港事件发生后,M1919A4逐步取代了大多数M1917及其改进型M1917A1,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陆军最主要的连级机枪。研发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械局意识到水冷式重机枪在坦克中占据的空间太大,而且这种重机枪对步兵来说质量太重。“二战”后,美国军械局计划开发一种气冷式机枪,用于步兵火力支援。最终他们以M1917A1水冷式重机枪为基础,研发出了M1919系列机枪,M1919A4就是该系列中的一种。性能解析M1919A4的全枪质量相比M1917来说大为减轻,并且它既可做车载武器又可用于步兵携行作战。该枪外观上明显的特征是枪管外部有一散热筒,筒上有散热孔,散热筒前有助推器。

美制M1919A4重机枪

抗美援朝志愿军经典武器㉑美制M1919A4重机枪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初期的武器装备基本上是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缴获的,有日制、美制、英制、捷克制等等以及国内兵工厂生产的。就火炮和枪械而言,就产自世界上24个国家98家兵工厂,其品种和型号多达110种。仅步枪口径从6.5毫米到11.43毫米多达13种,各种枪械的型号更是多达几十种,口径繁杂、样式各异,被称为“万国牌”。战争第二年开始,志愿军开步换装苏制武器,装备水平得到改善。同时,为适应人民解放军正规化和武器制式化建设的需要,我国除从苏联获得武器援助外,还争取在武器生产制造方面获得技术援助。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械局意识到水冷式重机枪在坦克中占踞了太大的空间。战后,美国军械局计划开发一种气冷式机枪给步兵使用,最终在M1917A1式水冷式重机枪的基础上改进出了M1919系列机枪。M1919A4式机枪重18.6千克(包括脚架),与重达42.1千克的M1917A1式水冷式重机枪比起来重量大幅度减轻。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M1919A4逐步取代了大多数M1917A1,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陆军最主要的连级机枪。直至大战结束后许多国家的军队还继续装备了一段时间。

上一篇:浪漫满屋2第一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