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几几年是中国首富?
2015年10月15日,胡润研究院发布《胡润百富榜》,61岁的王健林及其家族以2200亿财富超过马云,第二次成为中国首富,财富比去年增长52%。[6] 10月21日,《2015胡润房地产富豪榜》发布,王健林及其家族以1200亿元蝉联“地产首富”,这是王健林六年内第五次名列房地产榜首位,也是第一个获得房地产榜首富“四连冠”的企业家。10月26日,2015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发布,王健林重新夺回首富之位。
2016年10月27日,2016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公布,王健林以330亿美元的身家蝉联富豪榜第一
王健林的岳父是谁
王健林岳父林连章。林连章(1917-2011),河北省隆尧县林家庄人,1935年12月参加革命,林连章曾参加淮北五河战斗、灵璧战斗、津浦路破击战、泗县战斗、睢海战斗、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三级解放勋章。1955年9月授予上校军衔。1960年6月晋升为大校军衔。2011年去世,安葬于南京雨花台功德园。扩展资料:1917年,林连章出生在河北省隆平县林家庄。这是一个典型的北方村庄,大多数村民都过着拮据的生活,遇到军阀战争或是灾年,常常连饭也吃不饱。不过,林连章家的情况却有点特殊。林连章的祖父是本本分分的庄稼人,到了父亲那一代,机缘巧合发了家。林连章记得,他小时候“家中有良田三百亩左右,骡马三四头、房子三所,其中砖房二十间、土房十五间。”除此之外,林家在天津还有60多亩水田。由于家境殷实,林连章从小就被送进本村的私塾读书。十三岁那年,林连章进入了县城第一完小读书。上世纪30年代初,日本和中国摩擦不断,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开始暴露全面侵华的意图,民众的抗日爱国热情日益高涨。耳濡目染,林连章也下定决心要抗日报国,收复祖国失去的大好河山。可是,身为一介书生,要如何抗日报国?此时的林连章并没有找到答案。直到他进入中学,这个答案才渐渐清晰起来。奔赴革命圣地延安,进入抗大学习深造完小毕业后,林连章升入河北省立十五中学,一年后,又来到北平(北京)读书。北平成为林连章革命生涯的起点。1935年,日本进一步对中国实施侵略,华北成立冀东自治政府,酝酿华北自治。在这种情况下,“一二·九”学生运动爆发。身处运动的漩涡之中,林连章也积极行动起来,参加了抗日救亡活动。“一二·九”学生运动期间,经尹之宾、范秋水两人介绍,林连章参加了“民族武装自卫会”。当时的林连章,并不知道这个团体是共产党的外围组织,他只是单纯抱着救国抗日的思想加入。加入“民族武装自卫会”后,林连章常常参与散发标语、小型集会等活动。“一二·九”运动后,林连章被派到河北省立民众教育试验学校特别训练班。这个训练班由晋系失意军阀张阴悟把持。训练班里的学员,有抱着明确抗日目标而来的,有盲目信仰张阴悟的,还有单纯为了学习而来的淳朴青年。林连章在那里学习了两三个月后,又回到了北平。回到北平没多久,1937年暑期,林连章被学校以“共产党嫌疑”的名义开除学籍。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林连章
王健林子拥有多少资产
2022年,以132亿美元财富位列《2022年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第138位。2021年4月,福布斯全球富豪榜发布,王健林以148亿美元财富位列榜单第137名。2021年,入选《2021福布斯中国内地富豪榜》,以940亿财富排名第33位。2022年3月,以1050亿财富位列《2022家大业大酒·胡润全球富豪榜》第113名。 人物荣誉:2008年12月26日,中华慈善总会在北京举行仪式,授予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中华慈善总会荣誉会长称号。王健林成为首位荣任中华慈善总会荣誉会长的企业家。2014年福布斯中国慈善榜发布,王健林以4.38亿元的现金捐赠总额名列第1位,成为中国首善。 2016年3月25日,由凤凰卫视、凤凰网联合十余家海内外知名华文媒体共同主办的“影响世界华人盛典”在清华大学举行,王健林董事长荣获“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王健林董事长是该奖项成立以来第一位获奖的企业家。
王健林发家史是怎样的
王健林发家史: 1988年,王健林创建了大连万达(当时的公司名为“西岗区住宅开发公司”)。 按他自己的话说,他当初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先赚1个亿,在公司的目标是三年之内做到1个亿,激励大家朝着目标一起奋斗。 1989年,王健林迎来让他赚了第一桶金的项目——大连市北京街旧城区改造,当时万达改造这个旧城区的成本为1200元/平,若要想赚钱,就得把这个房子卖到1500元/米,而大连市当时最好的房子才卖一千出头。 正因如此,当时在王健林前面有三家国有公司都不肯干,而公司内部也有很多同事反对,但王健林坚持要干这个项目。 其所述理由更是一绝,王健林称,“作为一家开发公司,只有开才能发,你都不敢开怎么能发呢?”就这样,万达就成为了大陆地区第一个闯入了“旧城改造”这一行业的公司,而这一单使王健林赚到了接近1000万元;同时,王健林也找到了一个盈利的模式--改造旧城区,此后十余年,万达一直承接 *** 的旧城改造项目。 2000年,王健林突然决定改变公司经营策略,重心变成商业地产。 中国有句古话“一铺养三代”,王健林介入商业地产。 就是看中了商业地产的这种稳定的收入模式。 万达连续出现了两个重病号,一个是癌症一个肝硬化,义气的王健林承担了两人的全部医疗费,这个数字是200万。 王健林花这钱并不心疼,但他也开始琢磨:要想让自己的企业和员工活得好,就必须要有一个稳定、长期的现金流。 于是乎,万达商业地产的雏形就这样诞生了。 后来万达地产几何级数飞跃,并不是王健林事先能想到的,但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列车上,正是因为他的大胆才把握住了机遇。 还需一提的是,在转型期间,王健林还创下了一个记录,3年打了222场官司。 在做商业地产初期的三年当中,买了商铺的人经营不好,便选择起诉。 就这样,王健林前三年当了222回被告,虽然只输了两场官司,但还是让整个公司疲于应付。 所以王健林觉得这样不行,得研究新模式。 于是便提出一个模式叫城市综合体。 2000年10月,深圳搞了一次住交会,希望得到万达的经济支持。 要知道,那时的住交会可不想现在这么火爆,当时万达参加住交会并不会给业务带来帮助。 但求贤若渴的王健林为了结识人才、打响品牌,果断决定参加。 他当即租下住交会上最显眼位置300多平方米的展厅,此举让举办方都有些瞠目结舌。 王健林对当时负责万达展台布展的组长石雪清说,“这次我们不展房子,大连的房子,在深圳展也没什么用。 我们这次只展我们万达集团的形象,就借这个机会,广泛招揽这个行业的人才。 ”秉承老板的意思,石雪清在住交会开幕前一周飞往深圳,先在深圳特区报上刊登了5天的招聘启事。 展会开幕时,万达从大连带过去8名身高超过180厘米的女模特,身着类似空姐的服装,每天排队从宾馆花枝招展地走到展览厅,站在万达的展台前,这种独特的宣传引起巨大轰动。 在展会最后一天,王健林亲自上阵搞了一个专题招聘会,随后有200多人从深圳赶赴大连,其中约120人先后成为万达集团的高级管理成员,直到今天还有60多人依然在万达担任重要职位,其中在总裁位置上的就有4人。 从此,万达开始走向了一条康庄大道。 直到2016年福布斯排行榜,王健林家族以1700亿人民币成为中国首富。 回顾王健林的发家史三点体会: 1. 敢闯敢试。 王建林的成功学里,他成功的主要秘诀就是:“什么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 2 .创新求变。 从这些年万达的发展经历来看,这就是万达走到今天的另个一重要原因。 3 .坚持到底。 王健林曾说如果认为自己的选择和方向是正确的,就一定要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