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下一句是什么?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翻译过来的意思是,人的身体的每一寸皮肤和每一根头发,都是父母给予的。寓意是:提醒我们好好照顾自己,不要让父母担心。其实,这句话后面还有两句:“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意思是:应当谨慎爱护,不敢稍有毁伤,这是实行孝道的开始。全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出自于《孝经·开宗明义》。原文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译文孔子在家里闲坐,他的学生曾参在旁侍坐。孔子说:“古代的圣王有至高之德、切要之道,用以顺天下人心,使人民和睦相处,上上下下都没有怨恨。你知道先王的至德要道是什么吗?”曾子离席而起,恭敬地回答说:“学生曾参愚昧,怎么会知道呢?”孔子说:“孝,是德行的根本,一切教化都从这里生发开来。你坐下,我现在就跟你讲!人的身体以至每一根毛发和每一块皮肤,都是父母给予的,应当谨慎爱护,不敢稍有毁伤,这是实行孝道的开始;以德立身,实行大道,使美好的名声传扬于后世,以光耀父母,则是实行孝道的最终目标。所以实行孝道,开始于侍奉双亲,进而在侍奉君主的过程中得到发扬光大,最终的目的就是成就自己的德业。《诗经·大雅》说:‘常常怀念祖先的恩泽,念念不忘继承和发扬他们的德行’。”
发肤的读音发肤的读音是什么
发肤的读音是:fàfū。发肤的拼音是:fàfū。结构是:发(独体结构)肤(左右结构)。注音是:ㄈㄚㄈㄨ。发肤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1.头发与皮肤。2.借指身体。二、引证解释⒈头发与皮肤。引《孝经·开宗明义》:“身体_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晋葛洪《抱朴子·安贫》:“忘_肤之明戒,寻乾没於难冀。”郭沫若《南冠草》第一幕:“生员是读过圣贤书的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⒉借指身体。引《国语·齐语》:“_体涂足,暴其_肤,尽其四支之敏,以从事於田野。”宋乐史《杨太真外传》卷上:“衣服之外,皆圣恩所赐。惟_肤是父母所生。”明刘基《短歌行》:“_肤剥削_骨生,鲜芳菸邑成枯茎。”章炳麟《_书·通谶》:“人偶万物,而视以己之_肤,_肤有触,夫谁不感觉?”三、网络解释发肤发肤,拼音是fāfū,出自《孝经·开宗明义》,解释为头发与皮肤。关于发肤的诗词《罔极篇·发肤不可毁》关于发肤的诗句身体发肤皆他人归全岂发肤忍以发肤脆关于发肤的成语剥肤及髓椎肤剥体山肤水豢汗流浃肤身体发肤剥肤之痛剥床及肤鸡肤鹤发椎肤剥髓体无完肤关于发肤的词语雪肤花貌切肤之痛肤见_识剥肤及髓体无完肤剥肤之痛剥床及肤汗流浃肤椎肤剥体浃髓沦肤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发肤的详细信息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意思是什么?
意思是:人的身体四肢、毛发皮肤,都是父母赋与的,不敢予以损毁伤残,这是孝的开始。出处:《孝经·开宗明义》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译文:孔子说∶“孝,它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产生的根源。你回原来位置坐下,我告诉你。人的身体四肢、毛发皮肤,都是父母赋与的,不敢予以损毁伤残,这是孝的开始。扩展资料:反义词:体无完肤[成语解释]全身的皮肤没有一块好的。形容遍体都是伤。也比喻理由全部被驳倒,或被批评、责骂得很厉害。[典故出处]晋·裴松《世语》:“死之日体无完皮。”译文:死的时候全身的皮肤没有一块好的。[近义词]遍体鳞伤、皮开肉绽[反义词]完好无损、安然无恙、完美无缺[常用程度]常用[感情色彩]褒义词[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比喻恩泽深厚[成语结构]主谓式[产生年代]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