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狄指的是哪个民族 戎狄简单介绍
1、戎狄这个民族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被华夏和后来的吐蕃人所同化。
2、在历史的河流中,民族融合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的促进,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中融合了诸多周边民族,“戎狄”也是这样。
3、“戎狄”是“北狄”和“西戎”的合称,周朝时主要分布在华夏的西方和北方地区,秦汉以后,多数西羌人逐渐被华夏和后来的吐蕃人所同化,成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
戎狄是现在哪个民族
现在已经没有戎狄人了,已经完全消亡了;部分后裔融于了华夏族,就是现在的汉族前身。戎狄蛮夷是我国古代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少数民族,东方曰夷,南方曰蛮,西方曰戎,北方曰狄。春秋时居民中有华夏和戎、狄、蛮、夷的区分。各诸侯国经济文化上较先进而自称华夏,他们把较为落后的小国或部称之为戎、狄、蛮、夷。
“蛮、夷、戎、狄”是先秦时期我国的华夏统治者对于周边其他民族的称谓。不过这些称谓在开始只是一种泛称,指的是与华夏中原地区相比的远方族类,并没有后来的歧视和侮辱性的含义。而且这些称谓比较笼统和模糊,与具体方位的联系也是不固定的,如在古文献中,不仅有东夷之称,而且还有西夷、南夷、北夷等名称。古本《竹书纪年》说“周武王率西夷诸侯伐殷。”后来随着少数民族的崛起,对华夏的威胁日益严重,“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华夏的民族意识和危机感也逐渐强烈,夷夏之间开始划出了明确的界限,“蛮、夷、戎、狄”的称谓也逐步被赋予了歧视和侮辱性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