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食疗养生法
如果有一种方法只要通过饮食调理,就能保养身体,祛除疾病,想必人人都想尝试。其实,这个方法早就有了,这就是我国传统的食疗养生法。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希望对你有用! 食疗养生法 简介 通常认为,食物是为人体提供生长发育和健康生存所需的各种营养素的可食性物质。也就是说,食物最主要的是营养作用。其实不然,中医很早就认识到食物不仅能营养,而且还能疗疾祛病。如近代医家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曾指出:食物“病人服之,不但疗病,并可充饥;不但充饥,更可适口,用之对症,病自渐愈,即不对症,亦无他患”。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讲究养生之道。很多适合养生的食品也随之被推广,常见的有养生杂粮粉,杂粮粥,药膳等等。 原理 中国传统膳食讲究平衡,提出了“五谷宜为养,失豆则不良;五畜适为益,过则害非浅;五菜常为充,新鲜绿黄红;五果当为助,力求少而数”的膳食原则。用现代语言描述就是,要保持食物来源的生物多样性,以谷类食物为主;要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每天要摄入足够的豆类及其制品;鱼、禽、肉、蛋、奶等动物性食物要适量。 中国的传统膳食结构是非常合理的,但我国民众的饮食结构却越来越西化。资料显示,1997年到2002年,我国居民所消费的十大类食物中,粮食和豆类食品的消费量分别下降了l2.6%和6.8%,糖类食品增长了42.1%,植物油类、肉类、禽类和蛋类的消费都分别上升了20%以上。这种局面的出现跟洋快餐氾滥等问题有关,洋快餐大多是油炸、烘焙加工的食品,肉类比例非常高,这种“吃肉才有营养”的错误导向是造成饮食结构西化的重要原因,而实际上,食物热量的60%左右来自碳水化合物,25%来自脂肪,12%~15%来自蛋白质,如此才是理想的膳食构成比。洋快餐的特点是三高和三低,即高热量、高脂肪和高蛋白质,低矿物质、低维生素和低膳食纤维。由于营养严重失衡,所以国际营养学界称洋快餐为能量炸弹和垃圾食品. 实际上,在一些国人热衷于饮食西化的时候,以中国传统饮食结构为代表的东方膳食结构,却越来越为世人所瞩目。,美国参议院史无前例地召开了有关膳食营养的听证会,听取了美国康乃尔大学、英国牛津大学、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在中国6年的合作膳食调查研究结果,认为中国的传统饮食结构是非常有利于健康的. 概括而言,中国传统膳食结构有四大优势。第一是主副食分明,传统膳食非常注重谷物的健康作用。第二是关注新鲜蔬菜的健康作用。中国传统膳食新鲜蔬菜来源广泛,食用量大,“食不可无绿”已经成为中国传统饮食的金科玉律。中国居民每个人一天大约要吃500克新鲜蔬菜,德国只有80克,英国是83克,荷兰大约100克,[NextPage]美国l02克~103克,法国120克。第三是强调“可一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豆”;“青菜豆腐保平安”的膳食原则,第四,我们的传统膳食坚持了低温烹饪的方法,如主食馒头、米饭、面条、饺子、粥等烹制都在水环境中进行,采用100C左右的温度加热,比烘烤的温度要低得多,爆炒菜肴也是短时间完成,这种烹调方式不仅有益于保持蔬菜的营养成分不受损失,也满足了菜肴表面杀菌的需要,同时也减少了油脂的氧化。 所以,我们要坚持中华民族的传统饮食结构,学会食疗养生的方法,要多吃“神”造的天然食物,少吃人造的加工食品。 体质食疗养生法 特禀质 “过敏人”用灵芝粉 特征表现:常说的过敏体质,容易对药物、食物、气味、花粉等过敏,常见病有麻疹、过敏性紫癜、过敏性咳嗽和哮喘等。 养生推荐:灵芝粉。 经常吃些灵芝粉可以起到一定的预防过敏作用。夏季细菌容易滋生,要注意保持居室通风和卫生。 痰溼质 “大肚子”喝冬瓜汤 特征表现:大腹便便,晚上睡觉鼾声如雷,平日里光彩照人,脑门油亮,易出汗,且多黏腻。容易出现糖尿病和高血压等慢性病。 养生推荐:冬瓜汤。 冬瓜有利尿、祛痰的功效,夏季常食还可以清热解毒。痰溼体质的人一定要控制甜食和油腻的食物。 阴虚质 “口干族”吃木耳桑葚 特征表现:容易口干、面板干、眼干、大便干,总觉得很缺水。体形多瘦长,不耐暑热,容易失眠。 养生推荐:木耳和桑葚。 黑木耳和银耳都是补阴的食物,桑葚也有很好的滋阴作用。另外,五汁饮即梨、荸荠、鲜苇根、麦冬和藕榨汁喝,也有甘凉滋润的效果。 溼热质 “口苦族”吃野菜 特征表现:经常口臭或感到口苦,容易长痔疮和粉刺,面部和鼻尖一般都是油亮亮的,性格比较急躁。 养生推荐:荸荠芹菜汁、凉拌马齿苋。 将荸荠、藕和芹菜一起榨汁喝,有很好的清热利溼作用。另外,将马齿苋开水焯一下后加调味料凉拌吃也很好。 阳虚质 “怕冷族”喝杜仲茶 特征表现:怕冷,衣服比别人穿得多,特别是胃、胳膊和膝盖处容易感到凉飕飕的,经常手脚冰凉。夏天不喜欢吹空调,肌肉不健壮,性格多沉静、内向。 养生推荐:杜仲茶。 当归炖羊肉和杜仲茶都有补阳的作用,不过当归炖羊肉火气大,夏天不宜吃。阳虚体质的人夏天要少量地吃西瓜、荸荠、绿茶等生冷寒凉食物。 血瘀质 “爱长斑”吃山楂 特征表现:不到50岁就长出瘀斑,女性则表现为痛经,面板较粗糙,眼睛里的红丝很多,牙龈易出血。 养生推荐:山楂红糖水。 山楂能活血化淤,红糖可以活血补血,二者配合对于调理血瘀有不错的效果。 另外,血瘀体质的人还要多吃黑豆。 气虚质 “复感儿”喝山药汁 特征表现:反复感冒、老爱出汗、说话声音低,不爱运动。很多小孩反复感冒,被称作复感儿,这和气虚体质有关。 养生推荐:山药汁。 山药、黄芪都是补气的中药,可以将山药榨汁喝,或煎水喝。另外可多吃有益气健脾作用的黄豆、白扁豆等。 食疗养生催眠法 1、水果催眠:过度疲劳而失眠的人,临睡前吃苹果,香蕉等水果,可抗肌肉疲劳;若把桔橙一类的水果放在枕边,其香味也能促进睡眠。 2、小米催眠:小米除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外,小米中色氨酸含量为谷类之首。中医认为,它具有健脾,和胃,安眠等功效。食法:取小米适量,加水煮粥,晚餐食用或睡前食用。 3、莲子催眠:莲子清香可口,具有补心益脾,养血安神等功效。近年来,生物学家经过试验证实,莲子中含有的莲子碱,芳香甙等成分有镇静作用;食用后可使人入睡。 4、糖水催眠:若因烦躁发怒而难以入睡,可饮一杯糖水。因为糖水在体内可转化为大量血清素,此物质进入大脑,可使大脑皮层抑制而易入睡。
《黄帝内经》中的饮食养生智慧
《黄帝内经》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被后世称为“医学之宗”“养生圭臬”。凝聚着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
《黄帝内经》认为“饮食为生人之本”饮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黄帝内经》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的膳食配伍原则。
《黄帝内经》在饮食养生方面的智慧,主要有“饮食有节”“药食同源”“不时不食”等重要而精辟的理论。顺天而食保健康。春夏养阳,春秋养阴。
“饮食有节”:即饮食要有节制,从生活细节入手,及时补充人体所需,均衡营养搭配,做到饥饱得当,寒温适宜,五味调和。
“药食同源”:食物即药物,每种食物都具有四气五味,四气是寒热温凉,五味是辛甘酸苦咸。
“不时不食”:不合时令的食物不吃,以应季食物为准。
比如春季万物萌生,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也相应活跃,感冒之类疾病就可能流行开来,所以中医提出“正月葱,二月韭”以提高人的抗病毒能力。韭菜有蠢材第一美食之称,香椿、荠菜有俄式符合自然规律的当季食材。
夏季炎热,发生中暑的可能性就越大,中医就强调“饮食清淡”“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的养生方案。苦瓜、绿豆汤、西瓜解暑除烦。
秋季气候干燥,咳嗽一类疾病发生率高,中医强调“养肺除燥”多吃梨以生津解渴。一天一个苹果,嫩藕,梨,橘柑都是不错的选择
冬季要收藏体内的阳气,注意保暖,早睡晚起,好好休息。羊肉、狗肉等温补食物多吃。
《黄帝内经》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自然界的任何食物都是分阴阳的,食物当然也是如此。区分食物的阴阳,但是世界上不存在纯阳和纯阴之体,任何食物都有阴阳两个方面,但是有差异,而且阴阳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辨别食物的阴阳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辩味道:具有辛味的姜、韭菜、大蒜、葱、猪肝等属阳,咸味的鱼、海藻类属阴性。
2、看形状:根属阳,茎叶属阴,洋葱、人参、藕、红薯、芋头、土豆属阳,其中藕和芋头的阴性也较强。萝卜属阴,白菜菠菜卷心菜黄瓜茄子西红柿都是属于阴性的。
3、看生长环境:生长于温热地区及塑料大棚里面的食物属阴性。
4、看季节:盛产于夏季的西瓜、西红柿属于阴性,盛产于冬季的胡萝卜和藕属于阳性。
我们人的身体也分阴阳,我们摄取的食物要与体质相契合,达到阴阳调和的目的,看体质挑选食物要遵循以下原则:
1、阴阳互补原则:
2、变化原则:饮食应该随着季节、性别、年龄、工作特性、机体的个别差异而不断变化。随着年龄增长,机体内冷的能量开始积聚的时候就应该转向阳性饮食。
3、当地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