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徐志摩和陆小曼的爱情之路吗?
19岁陆小曼由父母做主嫁给了当时年轻有为、仕途无量的军官王赓,虽然丈夫对她也是宠爱有加,可是一心扑在工作的丈夫并不懂儿女情长,她因此感到落寞孤寂。此间,遇到了同样情场失意的徐志摩,两人因此陷入了轰轰烈烈的爱情,两人不顾世俗的眼光和所有人的反对,誓死也要在一起,这里可以看出陆小曼的真性情,不在乎外界的评论,可以为了爱放弃一切。当他们终于突破了一道道枷锁,不顾双方父母及亲朋好友的劝阻,陆小曼终于离婚和徐志摩结婚了。都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当他们冲破一切在一起后,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陆小曼终究还是那个喜欢灯红酒绿、沉迷各种交际场所的女人,她喜欢看戏、跳舞、买名贵的衣服首饰等,还染上了大烟。她终究还是自私的,过着自我的、随心所欲、奢靡的生活。徐志摩为了她巨大的开销不得已兼职好几个学校教书等,只为了满足她的虚荣心和欢乐。她们夫妻也经常因为经济问题而吵架,徐志摩希望她能发挥所长,学习画画等,成为一个优秀的女人,然而陆小曼却是喜欢享受和热闹的人,她们的生活方式和理念完全不同。后来徐志摩到北大教书,希望她跟着北上,也好换个环境重新开始,但多次劝说无果,徐志摩只好来回的南北两地奔波,虽然两地分居,但她们却没有了相思之情,也是经常吵架,甚至在来回的书信中更多是抱怨和吵架,直到徐志摩飞机出事前一天她们还因此吵闹。在上海期间,陆小曼认识了烟友翁瑞午,这是她人生中第三个重要的男人,也是后来徐志摩走后陪伴她时间最久长达三十多年的男人,给予了她最长情的陪伴。也许只有失去后才知道可贵,徐志摩走后她才开始反省和重生,学画画,整理徐志摩诗集,闭门谢客等。晚年的陆小曼疾病缠身,虽有痴情人翁瑞午的照顾,但是她也是誓守了与徐志摩的爱情,没有再嫁,而是过起了同居生活。死后想和徐志摩安葬在一起她,没有获得徐志摩之子的同意,也是落寞一生。
陆小曼家庭为什么拒绝她与徐志摩的婚姻
您好,除了徐家反对外,陆小曼的家人也反对这样的婚事,尤其是陆小曼的母亲吴曼华更是斥责她糊涂,尤其是听说了陆小曼怀孕悄悄的在医院拿掉了孩子,更是痛心疾首,要算起来王赓也是一个出色的年轻人,年纪轻轻就已经担任了陆军少将,为何放着这样一段好好的婚姻不要呢?但徐志摩和陆小曼两人后来吃了秤砣铁了心,坚持一定要在一起,徐志摩甚至为了陆小曼和家里闹翻搬出来住,而陆小曼也不愿意再听母亲这样劝说,徐志摩知道陆小曼身体不好,所以后来借助探病的机会,时常过来照顾他,原本女性的内心就有些柔软,吴曼华看到这样的情况,也不好意思再说什么。只不过反对照样还是反对,徐志摩为此请动胡适出面,劝说陆母,虽然看在胡适的面子上,吴曼华并未有过激的行为,为了给这件事情一个圆满的交代,吴曼华忽然松了口,他通过胡适的口,告诉徐志摩,想要结婚,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一定要答应他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结婚必须要两人的恩师梁启超做证婚,第二个条件,婚礼要在北海公园举行。这两个条件可以说是绝了,首先梁启超拥有很大的声望不说,在当时他是徐志摩的恩师,也是王庚的恩师,同样梁思成、林徽因等等人都和他有关系,如果两人的婚礼连老师这一关都过不了,那么还谈什么结婚。而在北海公园举行婚礼,也等于说是昭告天下,两人结婚是合情合理的,也是为了避免有人说闲话,两人如果连这一关都迈步过去,那也就不要结婚了。这两个条件多少有刁难的意思,不过徐志摩和陆小曼都被爱情冲击下,就算是天大的困难,也要克服,最终他们说动梁启超,并在北海公园举办婚礼,只是对于这份艰难到手的爱情,两人并不是如何珍惜,最终仍不过是一个悲剧而已。【摘要】
陆小曼家庭为什么拒绝她与徐志摩的婚姻【提问】
您好,除了徐家反对外,陆小曼的家人也反对这样的婚事,尤其是陆小曼的母亲吴曼华更是斥责她糊涂,尤其是听说了陆小曼怀孕悄悄的在医院拿掉了孩子,更是痛心疾首,要算起来王赓也是一个出色的年轻人,年纪轻轻就已经担任了陆军少将,为何放着这样一段好好的婚姻不要呢?但徐志摩和陆小曼两人后来吃了秤砣铁了心,坚持一定要在一起,徐志摩甚至为了陆小曼和家里闹翻搬出来住,而陆小曼也不愿意再听母亲这样劝说,徐志摩知道陆小曼身体不好,所以后来借助探病的机会,时常过来照顾他,原本女性的内心就有些柔软,吴曼华看到这样的情况,也不好意思再说什么。只不过反对照样还是反对,徐志摩为此请动胡适出面,劝说陆母,虽然看在胡适的面子上,吴曼华并未有过激的行为,为了给这件事情一个圆满的交代,吴曼华忽然松了口,他通过胡适的口,告诉徐志摩,想要结婚,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一定要答应他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结婚必须要两人的恩师梁启超做证婚,第二个条件,婚礼要在北海公园举行。这两个条件可以说是绝了,首先梁启超拥有很大的声望不说,在当时他是徐志摩的恩师,也是王庚的恩师,同样梁思成、林徽因等等人都和他有关系,如果两人的婚礼连老师这一关都过不了,那么还谈什么结婚。而在北海公园举行婚礼,也等于说是昭告天下,两人结婚是合情合理的,也是为了避免有人说闲话,两人如果连这一关都迈步过去,那也就不要结婚了。这两个条件多少有刁难的意思,不过徐志摩和陆小曼都被爱情冲击下,就算是天大的困难,也要克服,最终他们说动梁启超,并在北海公园举办婚礼,只是对于这份艰难到手的爱情,两人并不是如何珍惜,最终仍不过是一个悲剧而已。【回答】
揭秘:陆小曼家世如何?
陆小曼家世简介:陆小曼,江苏常州人,于1903年11月7日(农历9月19日)出生于上海市孔家弄。名眉,别名小眉、小龙,笔名冷香人、蛮姑。陆小曼家世如何?我们来了解下陆小曼家世简介。 陆小曼的祖先原在常州樟村,即晋陵(常州)樟村陆氏宗祠(今常州戚墅堰区丁堰),为书香门第,后定居市内白马三司徒。白马三司徒即今常州天宁区白马巷,陆小曼常回故乡省亲看望在白马巷71——3的舅舅吴安甫和表弟吴一鸣。 清咸丰、同治年间,陆小曼祖父陆荣昌因避“长毛”(即太平天国)之乱迁居上海,陆荣昌之兄陆荣俊则迁居到武进僻壤的埠头镇(今常州武进区湟里镇,又名杨柳埠)。 陆小曼简介:父亲陆子福 陆小曼父亲陆子福(1873年——1930年),字厚生,因他少时聪慧,每考必中,长辈因此替他改名为陆定。陆定,又字静安,号建三,晚清举人,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是日本名相伊藤博文的得意弟子。在日本留学期间,参加了孙中山先生的同盟会。民国初年袁世凯任大总统时,曾下令逮捕了陆定和其他很多同盟会会员。 *** 南京 *** 成立后,陆定经同乡翰林汪洵之推荐入度支部(后为财政部)供职,历任司长、参事、赋税司长等二十余年,是 *** 员,也是中华储蓄银行的主要创办人。母亲吴曼华,小名梅寿,是常州白马三司徒中丞第吴耔禾之长女,上祖吴光悦(常州吴氏中丞第的主人),做过清代江西巡抚。她多才多艺,对古文有较深功底。清末,陆定一度担任贝子贝勒学校的教师,这些王子王孙写的文章作业,陆定带回家中,由吴曼华帮助批改,可见她具有相当的文字基础。她更擅长一手工笔画,陆小曼嗜画,受其母亲影响至深。“小曼”两字也来源于母亲。
陆小曼是个怎样的人
用现代的眼光看陆小曼,她只是一个具有勇气,毫不伪饰,敢于追求个人幸福的真女子。用当时的眼光,如果宽容些的话,她也只不过是抛头露面的另类女子。可是如果用道学家的眼光看,她就是一个不贞的坏女人。她的不幸并不在于社会把她看成一个不贞的女子,而在于徐志摩的眼中她不是一个贤妻良母。她的罪过在于她没有给徐志摩生下一儿半女,然而这正是徐志摩在乎和希望的;还在于她没有全心全意地为志摩服务,没有把徐志摩的事当成她自己的事。她只顾自己的感受,只顾自己的快乐,只顾要自己的生活。在这一点上她违背了社会给妇女规定的女性角色,因此人们说她不是一个好女人。
陆小曼的可贵在于她虽生于富贵,却不慕富贵,她最重的是真情。她豪爽意气,不追名逐利。她个性鲜明,真诚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