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本位”与“金本位”
当年上学时对“官本位”的意思是没搞清的——打破“官本位”,是要打破个什么玩意儿?后来学经济知识,有个专业术语叫“金本位”,搞明白后一下子就清楚“官本位”了:
二战后期,为避免货币贬值、方便贸易、保持经济和社会稳定,美国牵头搞了个协议:美元和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一百美元相当于多少盎司黄金,先规定好。所以现在还有“美金”的说法(和“美元”一样,都是“美国金元”的简称),人家的货币当年可是含黄金的!中国当年的“金圆券”好像也一样。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初,“金本位制度”玩不下去了,所谓的“布林顿森林体系”散架了,尼克松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
这下就好理解“官本位”了:不就是把做官当成实现人生价值、成就个人梦想的唯一渠道和方式、把官员的级别或权力大小(含金量)作为衡量其价值的唯一标准的观念和做法吗?
仕农工商,历史上中国官员的社会地位一直居首,现代亦如此。完全打破“官本位”似乎不现实:组织部门领导常说,“选拔干部不能让老实人吃亏!”。提拔意味着责任增加了、担子更重了,风险更大了!这么算来是个“吃亏”的事。这社会都想当官肯定是出了问题,但都不想当官同样也是问题,因此提拔后在其他方面会有补偿:社会地位提高了,权力或者说为公众服务的能力增加了,更有成就感,个人待遇也会还有所提高。川普先生年过古稀还争当总统,又不差钱,如不为青史留名,就搞不清他图个啥、为了谁了。。。
再想想,官员之间不比级别,难道比谁钱多?商人之间不比钱多,争着当“红顶商人”,比级别?社会不更乱套。有人会说,就不能超脱点,咱啥也不和别人比不行啊?不好意思,这样的人、组织我还没见过——女人不比美丽?工人不比技能?科研单位不比成果?企业不比效益?地方官不比政绩?国家不比强大?——哪有不比较的,“比较”是个人和社会进步的原动力!
只是,别让“官本位”思想泛化,最好逐渐淡化。人生成功的道路不止一条,官员职位有限,越往上职位越少,人人想当官、个个想当将军会是个大麻烦。有的人还不适合当官,本来搞科研搞技术搞得蛮好的,一提拔从政就不行,管不住人。有的官员需要提高认识:不能认为自己能当官就是自己各方面能力强水平高,别人没当官或级别比你低就是没能力没水平,要尊重其他知识分子、技术工人和普通劳动者。有些做法要逐步改变:大学就非要比照个部级厅级?寺庙还要分处级科级?袁隆平要挂个省政协副主席才能落实待遇?当年我在福建的一个古村落游玩,有的古宅门楣上刻的“大夫第”、“进士及第”,有趣的是有家门上挂了一块新匾:正军职,一打听,原来这家出了个军医大学的教授,享受“正军职”待遇——好吧,不是将军的医生不是好教授。
官本位是什么意思?
官本位的意思是:一种以官为本、以官为贵、以官为尊为主要内容的价值观。官本位文化起源于战国时期思想家商鞅,在《开塞》一文中有系统的描述。商鞅把文化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亲亲而爱私,第二种是上贤而悦仁,第三种是贵贵而尊官。商鞅认为上古爱私,中世上贤,近代尊官,是因为民道弊而所重易的结果。在秦朝采用商鞅思想取代周朝统一中国后,成为了中国的官方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政府开始主导经济活动,尊官文化获得了新的内涵。官本位的危害:“官本位”意识不但与科学发展观相背离,与以人为本相对立,而且与中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南辕北辙,是对党的宗旨的根本否定。其现实危害性是多方面的,既阻碍改革创新,制约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也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损害群众利益,助长用人腐败,影响政府公信力,动摇党的执政基础。存有“官本位”意识的干部,看中的是能够给自己带来种种好处的权力,牵挂的是高高在上的职位,把“当官”作为价值追求,干事创业不是为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改善和提高,而是为了一己之私的“乌纱帽”,在这样的思想意识支配下,追求政绩难免陷入误区。
官本位是什么意思?
“官本位”是一种以官为本、以官为贵、以官为尊为主要内容的价值观。官本位文化起源于战国时期思想家商鞅,在《开塞》一文中有系统的描述。商鞅把文化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亲亲而爱私,第二种是上贤而悦仁,第三种是贵贵而尊官。商鞅认为上古爱私,中世上贤,近代尊官,是因为民道弊而所重易的结果。在秦朝采用商鞅思想取代周朝统一中国后,成为了中国的官方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政府开始主导经济活动,尊官文化获得了新的内涵。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文化致使这种思想意识深入中国社会的层层面面,甚至可以说是中华文化中“糟粕”的那部分。历史根源:中国拥有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和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两家”,即儒家和道家。在世界儒家文化圈里,中国是核心和发源地。儒家在治人和治国上强调两方面,一是“以德”。另一个是“以礼”,简称为德教和礼教,“以德”就是以德规范人的思维和思想,“以礼”就是以礼来规范人的行为。内部用“德”规范人的思维,外部用“礼”规范人四肢的行为,“克己复礼”即是克制自己符合社会的大礼,这也是儒家的核心观点,教你怎么做人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