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职副镇长属于什么
挂职副镇长属于选派单位的人,占用原单位的编制,锻炼期满后,仍回原单位工作或者留用、提拔。挂职活动带有一定的指令性和计划性,在什么时候、选派什么人到什么地方和单位去挂职锻炼以及让公务员挂什么职、锻炼的时间多长等问题,都是由机关决定并与接受挂职人员的单位事先协商做好计划而组织实施的。扩展资料:挂职副镇长的时间一般是一至两年,时间过长会影响原单位的工作安排,时间过短则有可能达不到锻炼的目的。对挂职锻炼的去向范围规定的是下级机关或者上级机关、其他地区机关以及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这与《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规定有所不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中的挂职锻炼强调的是上级机关的公务员到下级基层去锻炼,而公务员法扩大了挂职锻炼的范围,除规定可以到下级机关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挂职外,还规定可以到上级机关挂职,还可以到其他地区机关挂职。挂职锻炼的目的是为了培养锻炼公务员。任免挂职干部,主要是推动地方发展,为基层百姓谋利益。这要求,要实施和完善相关的挂职干部考核机制,明确挂职干部的责任范围,哪些“为”,哪些“不为”,将考核机制清晰化透明化,与挂职干部所做的具体工作成绩挂钩。同时,将这些挂职干部和具体考核机制详细的向社会公布,让基层民众知道和了解,为社会和基层民众监督挂职干部提供条件。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挂职干部
事业单位副科级干部,通过组织选派到乡镇挂职,通过镇人大选举挂职副镇长,身份是不是变成公务员了?
不能转为公务员。挂职人员在挂职期间,只转党组织关系,不转行政关系,关系应隶属为原单位;挂职副乡镇长均不占乡镇原有领导职数,也就是说是编制领导,依据《公务员登记实施办法》“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的规定,不能被登记为公务员。公务员法》规定:国家实行公务员交流制度。公务员可以在公务员队伍内部交流,也可以与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交流。交流的方式包括调任、转任和挂职锻炼。一、调任调任是指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调入机关担任领导职务或者副调研员以上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调任县级领导班子成员职务 的,原则上不超过50周岁,调任其他处级职务的,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调任科级领导 职务的,原则上不超过40周岁。二、转任即内部交流,是指在公务员队伍内部交流,既可以在本部门、本单位内不同职位之间交流,也可以在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之间交流。转任是在公务员队伍内部进行交流的方式,不涉及到公务员身份的变化,这是转任与调任最大的区别。转任在机关内部的范围是没有限制的,既包括在本部门、本单位不同职 位的转任,也包括跨地区、跨部门的转任。三、转隶干部转隶就是干部因为工作原因跨系统调离原单位,在新单位获得的新身份在新单位的组织系统备案。比如检察系统干部转隶到纪委监委,教育事业系统调到党政机关部门,地方单位调到中央部门,部队干部转业到地方,这些都是属于干部转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