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原文及注释
《孙权劝学》原文及注释如下所示:原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注释:初:当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权:指孙权,字仲谋,黄龙元年(公元222年)称王于建业(今江苏南京),国号吴,不久迁都武昌(今湖北鄂城)。229年称帝。谓:告诉,对……说,常与“曰”连用。作品鉴赏:此文记叙了三国时期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才略有了惊人的长进,并令鲁肃为之叹服、与之“结友”的故事,说明了人应当好学、只要肯学习就会有进步的道理,突出了学习的重要性。此文虽极简略但剪裁精当,不仅保留了先前史书中原文的精华和故事的完整性,而且以更精炼的文笔突出了人物的风采,是一篇成功的改写之作。
孙权劝学的全文概括
(全文概括·故事梗概·主要内容)
孙权现身说法的劝说吕蒙学习.后来,鲁肃再见到吕蒙时感叹吕蒙的进步和他结为好友.
《孙权劝学》
司马光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
起初,孙权对吕蒙说:“您现在执政掌权,不能不学习!”吕蒙听了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脱.孙权说:“我怎么能企盼您像高等文官那样整理运用经典学说呢?只是应该有大致了解,知道以前的事例罢了.您说事务繁多,谁能和我相提并论?我一直坚持读书,自己感觉得到了很大好处.”吕蒙这才开始学习.
等到鲁肃路过旬阳的时候,和吕蒙交换看法,很吃惊地说道:“您现在的才智与谋略不再是原先那个吴国的阿蒙了!”吕蒙说:“大家有些日子没见面,就应当重新用审视的眼光看待,仁兄你怎能这么晚才明白这个道理呢!” 于是鲁肃拜过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然后道别.
孙权劝吕蒙读书的原文及翻译是什么
原文:孙权劝学(1)初(2),权谓(3)吕蒙(4)曰:“卿(5)今当涂(6)掌事(7),不可不学!”蒙辞(8)以军中多务。权曰:“孤(9)岂欲卿治经(10)为博士(11)邪(12)?但(13)当涉猎(14),见往事(15)耳(16)。卿言多务,孰若(17)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18)。及(19)鲁肃过寻阳(20),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21)才略(22),非复(23)吴下阿蒙(24)!”蒙曰:“士别三日(25),即(26)更(27)刮目相待(28),大兄(29)何见事(30)之晚乎!”肃遂(31)拜(32)蒙母,结友而别(33)。译文:起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自认为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兄长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注释:1.此文选自《资治通鉴》卷六十六,文题为后人所加。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黄龙元年(222)称王于武昌(今湖北鄂城),国号吴,不久迁都建业(如今在江苏南京),229年称帝。2.初:当初,起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3.谓……曰:谓,告诉;连用表示“对……说”。4.吕蒙(178—219),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汝南富陂(今安徽省阜南县东南)人,东汉末孙权手下的将领。5.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6.当涂:当道,当权。当:掌管,主持。“涂”通“途”,道路,仕途。7.掌事:掌管政事。8.辞:推托、推辞。9.孤:古时王侯的自称。10.治经:研究儒家经典。治,研究。经,指《周易》《诗经》《尚书》《礼记》《春秋》等书籍。11.博士:古代专门掌管经学传授的学官。12.邪(yé):后写作“耶”,语气词,表示反问或疑问的语气。13.但:只,仅。14.涉猎:粗略地阅读。15.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16.耳:语气词,表示限止语气,罢了。17.孰若:与……相比如何;谁像(我)。孰:谁,哪个;若:比得上。18.就学:指从事学习。就:动词表趋向,从事,进入。19.及:到了……的时候。20.寻阳: 县名,在今湖北黄梅西南。21.者:用在时间词后面,不译。22.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23.非复:不再是。复:再,又。24.吴下阿蒙:指在吴下时的没有才学的吕蒙。吴下,指吴县,如今江苏苏州。阿蒙,吕蒙的小名,名字前加"阿",有亲昵的意味。现指才识尚浅的人。25.士别三日: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三:几天,这里指“几”。士:积学修德之人。26.即:就。27.更(gēng [2] ):另外,重新。28.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刮目:擦擦眼睛。待:对待,看待。29.大兄: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30.见事:认清事物。见,认清,识别。31.遂:于是,就。32.拜:拜见。33.别:离开。
孙权喻吕蒙读书的翻译
孙权喻吕蒙读书的翻译如下: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大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忙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当博士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忙,谁比得上www.SLKj.orG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认为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到了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鲁肃)与吕蒙讨论议事,(鲁肃)十分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当年的吴下吕蒙了!”吕蒙说:“有才学的人离别多日,就要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然后分别了。《孙权劝学》原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的译文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是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创作的一篇记叙文,文题为后人所加。译文如下:起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自认为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兄长怎么知晓事情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原文如下: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的译文
孙权劝学 的译文如下:当初,吴王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身居要职掌握重权,一定要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忙为理由推辞了。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学识渊博的学者吗?只要泛览群书,了解一些以往的事罢了。你说你事务繁忙,谁比得上我处理的事务多呢?我常常读书,自己感到有很大的收益。”于是吕蒙就开始学习。等到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讨论(天下大事),(鲁肃听到吕蒙的见解后)非常惊奇地说:“我现在才发现,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已不再是当年的那个东吴阿蒙了!”吕蒙说:“读书人分别几日,就要重新用新眼光来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后才告别。孙权劝学的原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