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工学院楼的环境特色
建于1935年的工学院大楼,是由留法学者刁泰乾设计的,带着浓厚的欧式风味又具本土色彩。墙体全部用条石砌筑,开创了重庆石建筑的先例,而楼内各层屋架均用杉木制做。建筑成L型布局,入口处的六边形塔楼最为出彩,各层屋架均用杉木制做。抗日战争期间受到日本飞机轰炸,大半被毁,后被重大师生合力重建。但新旧材质的契合线上仍有着当年血与火的灼痛。大门外是重大的临江路,可以眺望滚滚嘉陵江。
重庆大学工学院楼的介绍
重庆大学工学院楼建于1935年,作为重庆市二级文物保护单位屹立在幽静的重庆大学校园中。这是一幢3层的欧式建筑,用坚固的石材垒成。1940年5月29日曾在轰炸中遭重创。2004年已修复。 工学院大门外是重大沿嘉陵江的临江路,与沿路的历史建筑文字斋、理学院楼(重庆大学第一教学楼)、松林坡礼堂一起承载着重庆大学的历史痕迹。
重庆大学简介
重庆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学校创办于1929年,在20世纪40年代就发展为拥有文、理、工、商、法、医6个学院的国立综合性大学。经过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成为国家高教部(高教部1958年并入教育部)直属的、以工科为主的多科性大学。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大力发展人文社科类学科专业,促进了多学科协调发展,逐步发展为综合性研究型大学。1998年,学校成为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2000年5月,原重庆大学、重庆建筑大学、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三校合并组建成新的重庆大学。2001年,学校成为“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4年,学校被确定为中管高校。2017年9月,学校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人才队伍: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系统构建起“3+7”人事人才制度体系和四层次七类别人才引育“金字塔”,积极营造“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发展氛围,以先进体制机制激发高层次人才持续汇聚的内生动力。现有专任教师3100余人,其中院士、海外高层次人才、长江、杰青等国家级人才近200人,国家级创新群体8个,省部级各类人才500余人,博士生导师1000余人,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2000余人。以上参考:重庆大学官网——学校简介
重庆大学介绍
1、重庆大学(Chongqing University,CQU),简称重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由教育部、重庆市、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211工程”、”985工程”,入选“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为卓越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波大学联盟、一带一路高校联盟、“长江—伏尔加河”高校联盟、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
2、重庆大学创办于1929年;1942年,成为一所综合性大学;1952年调整为以工科为主的多科性大学;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98年成为“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0年,原重庆建筑大学、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与重庆大学合并组建为新的重庆大学;2001年列入“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3、截至2021年3月,学校有4个校区,占地面积52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近170万平方米;设有二级学院36个,开办本科专业99个;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5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3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5个;有在校学生47000余人,其中研究生20000余人,本科生26000余人,来华留学生1700余人;有教职工53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900余人;图书馆累计藏书495.26万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