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偃师市

时间:2024-11-30 08:07:40编辑:莆田seo君

偃师市为什么要改为偃师区

偃师市改为偃师区是为了提高城市化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偃撤市设区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撤市设区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城市化水平,促进经济发展。撤市设区的意义是促进中心城市规模,提高城市的竞争力,推动相邻城市间的协调发展,为中心城市营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对于市改区,要从市辖区调整入手,本着有利于行政管理、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环境的改善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提高的原则进行。偃师区,隶属于河南省洛阳市,位于河南省西部,洛阳盆地东隅。1993年,撤销偃师县,设立县级偃师市。2021年3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县级偃师市,设立洛阳市偃师区。偃师区风景名胜二里头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批重点六大都邑之一。位于洛阳偃师区西南伊洛河故道北沿,处于洛阳盆地东部。其年代约为距今3800~3500年。遗存分布范围分别属于二里头、圪当头、四角楼和北许四个行政村,现存面积约300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度1至6米。二里头遗址是迄今为止可确认的中国最早的王国都城遗址,被认为是夏王朝中晚期的都城。二里头遗址是探索中国早期文明和国家起源、研究夏文化、夏商王朝纪年及分界的关键性遗址。1988年,被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偃师区

河南偃师市属于哪个市

偃师市是一个县级市,隶属于河南省洛阳市。偃师位于河南省中西部地区,南屏嵩岳,北临黄河。偃师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先后有夏、商、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七个朝代在此建都,素有“洛阳九朝古都半在偃”之美誉,是中华民族历史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境内历史遗存众多,有丰富的古文化旅游资源。
偃师市9镇2乡1区、214个行政村(585个自然村)、12个居委会、2240个村民组,总人口61万(2013年),总面积668.58平方公里,是中原经济区郑洛城市工业走廊上的重要节点城市,河南省首批10个小康达标县(市),也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河南省26个城镇化发展重点县(市)、35个扩权县(市)和第二批对外开放重点县(市)之一,综合经济实力居全省前列。
偃师因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东征伐纣在此筑城“息偃戎师”而得名,先后有夏、商、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七个朝代在此建都。境内有二里头夏都斟鄩遗址、尸乡沟商城遗址、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和唐代帝陵唐恭陵。偃师还是客家先民首次南迁出发地和丝绸之路东方起点之一。
2021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偃师市,设立洛阳市偃师区,以原偃师市的行政区域为偃师区的行政区域,偃师区人民政府驻槐新街道民主路27号。


偃师旅游景点有哪些

偃师旅游景点有:玄奘故里、唐恭陵、水泉石窟1、 玄奘故里玄奘故里主要包括故居、陈家花园、西原墓地三大部分。坐落在村中部的仿唐建筑故居,坐北朝南,是个南北长方形的前后两进院落。沿三条石阶登上高4.5米的青砖平台上,进汉白玉鸟头门,东西各有一花坛,仿隋唐风格的大门上匾额书“玄奘故居”4个大字。前院东厢房曾为玄奘兄嫂住室,西厢房现为玄奘业绩陈列室。厅堂为前院的主体建筑,面阔5间,进深3间,歇山顶,出檐深远。此堂原为玄奘祖父陈康的客厅,玄奘父亲陈慧以文诗会友之处,现辟为玄奘及其弟子纪念堂。2、唐恭陵唐高宗太子李弘的陵墓,俗称“太子冢”、“孝敬皇帝陵”。走进占地500亩的陵区,沿着宽50米的神道前行,1对高高的望柱,1对威风的天马,3对严立的翁仲及石狮等呈现在人们面前。其中东排第一、第二翁仲之间,立有唐高宗亲书的“孝敬皇帝睿德记”碑。神道直通呈覆斗型,东西长163米,南北宽147米,残高22米。陵的四周原有神墙围护,神墙四角有角楼建筑,四面神墙中部各置神门。如今神门、角楼等已不存,惟有土阙犹在。恭陵石刻雕琢精美,弥足珍贵,时代早于乾陵,是河南仅存的一组盛唐时代的陵墓雕刻。3、水泉石窟石窟坐东向西,背山面水,呈拱形。深11米,宽6.30米,高7米。共刻大小佛龛400余个。开凿年代从北魏至北宋,主要是北魏之作。窟内正中刻主佛两尊,左佛通高5米,右佛残高3米,两佛并列。 南壁上部有一大龛,高1.42米,宽0.95米,内刻1佛2菩萨。主佛结跏趺坐高台上,两菩萨侍立左右,两侧刻护法雄狮1对。其左有1小龛,刻1佛2菩萨,佛座两侧有狮2尊。佛座正中有1力士手托薰炉,左右为供养人。4、九龙庙创建于清代嘉庆年间,是老百姓为纪念治水能手黄守材而修建的。九龙庙坐北向南,占地3400平方米。现保存下来的建筑,从南而北有钟鼓楼、偏殿、正殿、后殿和耳房。据当地群众回忆,原九龙庙还有山门和戏楼,庙内正殿前有旗杆高耸,殿内有斋堂、客堂和寝堂等杂务房,惜均不存。钟楼、鼓楼分别矗立于庙宇的东南角和西南角,呈四角形、双层,砖木结构,歇山飞檐,青瓦覆盖,六脊六吻兽,内部四梁三檩。钟楼下层门楣题有“钟楼洪声”四字,鼓楼有额题“鼓楼夜鸣”四字。钟楼创修于光绪十八年(1892年)五月。5、寨湾遗址遗址北段东临沙沟河(现为沙沟),南临铁村农田,西临村级公路,遗址内基本为农田,地势平缓,遗址平面略呈长条型,地面散落大量的陶片有泥质红陶、泥质灰陶、夹砂灰陶、夹砂褐陶,纹饰有绳纹、蓝纹、方格纹、线纹,器形有罐、盆、鬲等。在断崖上发现有多出灰坑,形状不一,有袋状、长方形等。灰坑内包含物丰富,有陶片和少量的烧土颗粒。在地表散落大量陶片,有泥质红陶、泥质灰陶、泥质黑陶及夹砂灰陶等,纹饰多样,有粗、细绳纹、蓝纹、方格纹、附加堆纹、线纹等。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偃师区

偃师旅游景点有哪些

偃师的旅游景点有偃师商城博物馆、玄奘故里、唐恭陵、水泉石窟、偃师九龙庙等。1、偃师商城博物馆商城博物馆位于偃师市区西部,西距洛阳约35公里,是以研究、陈列、宣传夏商文化为主的专题博物馆。1985年筹建,1987年4月正式建成开放。该馆占地面积6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2、玄奘故里玄奘故里是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缑氏镇陈河村一个景区。北依景山,南望嵩岳,东南为轘辕古关,西南临近伊阙龙门,原野平坦,河谷纵横,自古便为洛京畿辅之地。3、唐恭陵唐恭陵位于偃师市缑氏镇滹沱村西南的景山之巅,是唐高宗太子李弘的陵墓,俗称太子冢、孝敬皇帝陵。走进占地500亩的陵区,沿着宽50米的神道前行,1对高高的望柱,1对威风的天马,3对严立的翁仲及石狮等呈现在人们面前。4、水泉石窟水泉石窟位于偃师县寇店乡石窟村南沙河东岸万安山的断壁上,坐东朝西,依山面水。窟深6.5米,宽4.8米,高12米。窟内后壁正中,雕主佛两尊,现仅存北侧一佛,高约3米。5、偃师九龙庙九龙庙位于县城东山化乡石家庄村南约500米处,创建于清代嘉庆年间,是老百姓为纪念治水能手黄守材而修建的。九龙庙坐北向南,占地3400平方米。现保存下来的建筑,从南而北有钟鼓楼、偏殿、正殿、后殿和耳房。

上一篇:片想い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