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半的来历

时间:2024-11-28 22:23:24编辑:莆田seo君

阴历七月半的鬼节有什么风俗习惯吗

中元节的习俗通常有这些:
1、放河灯。目的是为了普渡与祈祷。
2、祭祖。祭祀祖先。七月是第一次农作物丰收,人们惯以煮熟的新米饭祭祀祖先,与祖先分享。
3、烧纸钱。给亡故的先辈亲人送钱,担心它们在地下没钱花;到十字路口焚烧,给无家可归的野鬼一些施舍,希望它们不要再去抢送给其祖先的钱。
4、焚香燃炮。焚香燃炮,一方面吓退过路的孤魂野鬼,一方面给它们供养(活人真是矛盾呀)。
5、祭祀土地。民间还盛行祭祀土地和庄稼 ,将供品撒进田地。烧纸以后,再用剪成碎条的五色纸,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传说可以避免冰雹袭击,获得大秋丰收。一些地方同时还要到后土庙进行祭祀。有些地方民俗会将麻、谷悬挂门首(譬如定襄县)。
6、祈丰收。家家户户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祷祝稻谷丰收,中把香枝插于地上,这叫做“布田”(象征着“插秧”),插得越多越好,以此象征着秋收稻谷丰登。


七月半鬼节有什么来历?为什么称七月半为鬼节?

七月半鬼节是民间的说法,咋佛教中称为盂兰节,在儒家文化中又叫祭如在,而在道教中的称呼又叫中元节,所以这个七月半是三家一同过的节日,也与除夕,重阳,清明合称为我国传统的祭祀大节。七月半的祭祀最早是民间在丰收之后用新米做祭祀品告慰祖先,到了东晋道教兴起后,七月半正好与他们地官的诞辰日吻合。而这一天道教也要祭祀,祈求地官赦免罪罚,将关押在阴曹地府的魂魄放回人间与家人的团聚一下,享受人间的香火祭祀。佛教这天则是众僧徒庆祝功德圆满的日子,只是与民间的鬼节和道教的祭祀日重合了。鬼节的来历还有个目莲救母的故事,说是僧人目莲在阴间见到死去的母亲后,发现母亲不但被恶鬼欺负还没有饭吃,目莲就拿钵盛饭喂给母亲,却被其他饿鬼抢夺,目莲无奈就求助佛祖,佛祖被他的孝心感动就授他盂兰盆经,每年七月半这天目莲就可以给母亲送吃的而且也不会被其他饿鬼抢夺。这个本来是佛教的故事后来在民间流传,也成为人们祭祀亲人的节日。还有传说来自道教,中元节这天地府就会让百鬼出来夜游人间,有家的鬼就可以回家,而民间就点香烛,烧纸钱,摆放祭祀品搞祭奠活动。有些地方还要祭奠孤魂野鬼,据说在荒郊野外还会看见百鬼夜行的情景,而接受民间祭祀过的鬼魂就可以洗清罪孽得到宽恕,就可以去超度了。鬼节的来历都是出于人们对亲人的思念和对逝者的告慰,是一种感情的延伸,无论是烧纸祭祀,还是摆放供品祭祀,都是一种想念之情,而鬼节的初衷也是源自一种美好的寄托和期望,跟怪力乱神完全没有关系。

上一篇:班旗图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