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的诗
米芾的诗如下:1、砧声送风急,蟋蟀思高秋。我来对景,不学宋玉解悲愁。收拾凄凉兴况,吩咐尊中醽醁,倍觉不胜幽。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怅襟怀,横玉笛,韵悠悠。清时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瓯。可爱一天风物,遍倚阑干十二,宇宙若萍浮。醉困不知醒,欹枕卧江流。2、千古涟漪清绝地。海岱楼高,下瞰秦淮尾。水浸碧天天似水。广寒宫阙人间世。霭霭春和一海市。鏊戴三山,顷刻随轮至。宝月圆时多异气。夜光一刻千金贵。3、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4、砧声送风急,蟋蟀思高秋。我来对景,不学宋玉解悲愁。收拾凄凉兴况,吩咐尊中醽醁,倍觉不胜幽。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怅襟怀,横玉笛,韵悠悠。清时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瓯。可爱一天风物,遍倚阑干十二,宇宙若萍浮。醉困不知醒,欹枕卧江流。5、云间铁瓮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州起白烟。忽忆赏心何处是?春风秋月两茫然。6、石赤表雄名,三辰出浊清。江澄天上见,鳌负水中行。瑞像浮溟海,殊香下玉京。神灵礼金碧,梵力度幽明。揭榜讹浮玉,庄严是化城。壮哉夜潮落,入枕百川声。
米芾最有名的作品
米芾最有名的作品是《蜀素帖》。米芾的《蜀素帖》,可以说是他最巅峰的一部作品,用笔多样,颇有晋人之风,在笔法上保留了王献之的特色。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书体,兼具实用性和审美性。自古便有说法“楷如立,行如行,草如奔”,而米芾在《蜀素帖》采用行书形式书写,书风沉着痛快,节奏感突出,展现出深厚的功力和素养。《蜀素帖》中的连笔较多,行笔的快慢能清楚地感觉出来,一篇的好的行书作品,不能通篇慢连,也不可通篇快连,唯有快慢结合,才能彰显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