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线是什么意思
轴线是建筑工程施工图中的轴线是定位放线的重要依据。为了明确表示建筑物的某一部分的位置并清楚表明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在墙、柱、梁、屋架等主要承重构件的中心线处作为定位轴线,并编上轴线号。轴线是用点划线表示的,端部画有圆圈,圆圈内注明编号。轴线常用专业名词:横向:指建筑物的宽度方向。纵向:指建筑物的长度方向。横向轴线:平行于建筑物宽度方向设置的轴线,用以确定横向墙体、柱、梁、基础的位置。纵向轴线:平行于建筑物长度方向设置的轴线,用以确定纵向墙体、柱、梁、基础的位置。开间:两相邻横向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进深:两相邻纵向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
请教:中轴线是什么意思?
“中轴线”在学术文献中的解释:《中国建筑史》把中国古代大建筑群平面中统率全局的轴线称为“中轴线”,并且指出“世界各国唯独我国对此最强调,成就也最突出”。故宫处在北京中轴线上。中国古代帝王皆自命天子,是以大建九重天庭,自元代始,至清朝亡,有33代皇帝办公、寝居的地方,并不是“正南正北”的朝向——在左右北京城后700余年的建筑格局上,中轴线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历史北京的中轴线历史可以追溯到元朝,元世祖忽必烈弃金中都,在其东北方择址建设元朝国都——元大都,即明清北京城的前身,这时中轴线长3.7公里。明朝初年,大将军徐达将元大都北城墙拆掉南移,东、西、南仍沿用大都城墙,中轴线长4.78公里。到了明朝永乐年间,沿用了元大都的城市中轴线,并修建紫禁城,开始营建皇城,又将元大都南城墙向南推2里,至此,形成明北京内城。明嘉靖年间,为加强京城的护卫安全,开始增建北京外城。清朝定都北京之后,没有做大的改动,只是沿袭明代格局,这时的中轴线长7.86公里。
轴线是什么意思
轴线是建筑工程施工图中的轴线是定位放线的重要依据。为了明确表示建筑物的某一部分的位置并清楚表明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在墙、柱、梁、屋架等主要承重构件的中心线处作为定位轴线,并编上轴线号。轴线是用点划线表示的,端部画有圆圈,圆圈内注明编号。水平方向用阿拉伯数字1、2、3、4、5??由左至右顺次编号;垂直方向用大写的汉语拼音字母A、B、C、D、E、F?由下而上依次编号。水平方向的轴线表示开间尺寸;垂直方向的轴线表示进深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