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隙连接名词解释
间隙连接(gap junction)
【定义】也称缝隙连接,除骨骼细胞和血细胞外,在几乎所有的动物细胞间进行通信的连接方式。
【结构与成分】相邻细胞质膜上的两个连接子对接形成中空的完整的间隙连接结构,以利于小分子通过。每个连接子由 6 个相同或相似的间隙连接蛋白呈环状排列而成,中央形成一个直径约 1.5nm 的亲水性通道。
【功能】
①在代谢偶联中起作用:允许小分子代谢物和信号物质通过;
②在神经冲动中起作用:电突触属于间隙连接;
③在胚胎早期发育中起作用:为影响细胞分化的信号物质的传递提供通道。
邻间隙名词解释
邻间隙名词解释如下:又叫龈外展隙,正常时为龈乳头所充满,有保护牙槽骨和防止水平性食物嵌塞的作用。两牙接触区周围有向四周展开的空隙,在龈方的叫邻间隙。似一个以牙槽脊为底,两牙邻面为腰的三角型空隙。 上中切牙中线:面部中线;鼻根中点;唇弓高点。上中切牙中线与面部中线吻合或平行。倾斜的上中切牙中线是主要问题之一 注:照头部照片时头颈部一定要与肩水平线垂直微笑线:微笑线与面部中线垂直;微笑线低于口角线向下弯曲与下唇曲线平行;反微笑线(磨损)显示老年化 上中切牙切缘位置:”M”位,静止位置切缘显示1~3MM;E位,大笑位置切缘的位置显示>8mm,可以暴露部分龈缘和龈乳头。切缘放松时,应刚刚轻点到下唇干湿交界线后约1mm,切缘设计时最能体现美容和功能长轴倾斜度:每个牙齿向中线倾斜;中切牙、侧切牙、尖牙长轴倾斜度逐渐加大。 切缘外展隙:中切牙近中切缘外展隙到尖牙远中切缘外展隙,间隙逐渐增大;增大远中切缘外展隙,可以减小烤瓷贴面断裂的几率(尤其是侧切牙远中切角)切牙邻面接触点(区):用接触区的大小调整牙齿的形状;50/40/30准则:中切牙间接触区高度是中切牙高度的50%;中切牙与侧切牙接触区的高度是中切牙高度的40%;侧切牙与尖牙接触区高度是中切牙高度的30%;。自然形成渐大的外展隙。
缝隙连接的主要功能是
缝隙连接的主要功能是进行细胞间通讯。间隙连接处的细胞间隙为2-3nm,也称缝隙连接。缝隙连接除连接细胞之外,主要功能是进行细胞间通讯,使一个细胞内的信息通过化学递质或电信号迅速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协调相关细胞的功能活动,主要表现为电耦联和代谢耦联。缝隙连接是动物细胞间通过连接子(connexons)蛋白环绕中央形成孔径为1.5~2nm的水性通道。缝隙连接的通道可以允许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000的小分子物质的通过,穿梭于具有缝隙连接的细胞。定义:缝隙连接,又称通讯连接(communication junction),是除血细胞和骨骼肌细胞间外广泛存在于其他组织细胞间的一种细胞连接形式,呈斑状的的分散局部连接。电镜下,连接处相邻细胞膜高度平行,细胞间隙很窄,仅有2~3nm,内有许多间隔大致相等的观察点。冷冻蚀刻术电镜观察,在相邻细胞膜上有许多规律排布的柱状颗粒,称连接小体(connexon)。每个连接小体由6个杆状的连接蛋白构成,中央围成直径约2nm的亲水小管,称中央小管,相邻的细胞膜两侧的连接小体彼此对接,两侧中央小管互相通连而形成细胞间直接交通的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