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的定义
妇女的定义是成年女子的通称。《礼记·曲礼下》:“居丧不言乐,祭事不言凶,公庭不言妇女。”《史记·项羽本纪》:“﹝沛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唐杜甫《三绝句》之三:“闻道杀6*人汉水上,妇女多在官军中。”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六月六日》:“妇女多於是日沐发,谓沐之不腻不垢。”孙犁《风云初记》一:“在堤埝拐角一棵大榆树下面,有两个年轻的妇女,对着怀纺线。”妇女造句:1、那窗口后面坐着一个面如镔铁的胖妇女。2、反过来,发展中国家的妇女常常未受教育,受限于做家庭主妇和母亲的辛劳,并且难以获得避孕药具。3、去年的时候,在英国北部的一位妇女就收到了来自28岁丈夫的一份特别让她惊奇的礼物:一头活着的小驴儿。4、他们手持武器,对群众拳脚交加,四处追打,还用电棍枪殴打群众,甚至连六七十岁的老妇女也不放过。
妇女定义是什么?
按照我国官方界定,14岁以上的女性都属于妇女,14岁以下为儿童(幼女)。在我们国家的话语体系中,在晚清之前是没有“妇女”这个称呼的,只存在“妇”(已婚)和“女”(未婚)的表述,它们来自于女性的家庭角色,却缺乏对与女性作为独立群体的整体性称呼,这也是对数千年封建社会下中国妇女依附性社会地位的真实反映。所以,常说的“女性”“妇女”这些概念都是近代中国的产物,而且天然地带有思想启蒙的色彩。就像“青年”这个概念,在古代的中国也是没有的,正是五四运动的革命火炬,让社会化了的“青年”概念开始登上中国历史舞台。扩展资料:“妇女”这个概念的形成过程比“青年”更复杂一些。据学者考证,“妇女”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康有为1898年撰写的《请禁妇女裹足折》当中,随后一系列关于禁缠足的文献,也大多在标题中使用了“妇女”一词。但是,当时汉语双音节革命尚未兴起,这里的“妇女”大概率意味着两个单音节词的叠加,就如同“父子”或者“亲友”那样。此时的“妇女”仍然是家庭内的“妇”和“女”,并不具有脱离家庭的独立意涵。在五四之前,从1898年的《女学报》开始,陆续出现了《女报》《女子世界》等杂志,基本采用“女”或“女界”称呼中国女性整体,直到1911年才出现了以“妇女”为题的《妇女时报》,但使用“妇女”的频率很低,各种不同称谓常常混用。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妇女(成年女子的统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