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俾斯麦号是二战期间最强的军舰
俾斯麦号德国建造的战列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火力最强的战列舰。1940 年服役,排水量 52600 吨,航速 30节,舰上人员1600名。舰上武器有8门381毫米火炮,12 门 150 毫米火炮,16门105毫米火炮,16门37毫米炮和4架飞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常用此舰袭击大西洋交通线 ,1941年 5月27日被英国海军舰队击沉。俾斯麦号战列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海军主力水面作战舰艇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在《凡尔塞条约》的严格监控下被禁止建造战列舰。1933年纳粹独裁政府上台,德国海军开始秘密进行新型战列舰的研制工作。1935年3月希特勒宣布废弃《凡尔赛条约》, 恢复征兵制,德国再武装正式开始,同年6月,为了表示无意向英国挑战,德国主动向英国提出把德国海军的吨位限制在英国海军的35%,英国马上同意并签订了 英德海军条约,这解除了德国海军的最後一条枷锁,德国海军开始扩军,可以在建造5只旧战舰的代舰的同时,在1936年度开始建造“F”号战舰一只真正的战列舰,这艘德国海军大 规模扩军计划中代号“F”的第一艘战列舰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俾斯麦”号战列舰,是德国海军自1918年以后建造的第一艘真正的战列舰。英德海军协定允许 德国的新式战舰装备十六英寸主炮,但是德国还没有制造这种口径舰炮的经验,德国人在这之前所研制的最大口径舰炮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380毫米口径舰 炮,为了避免风险和设计难度拖延进度,决定新开发一种380毫米口径主炮装备俾斯麦号战列舰。为了使如此大吨位的军舰能够顺利通过基尔运河,俾斯麦号战列舰的标准排水量的吃水被限制在十米以内。1936年7月1日,俾斯麦号战列舰在汉堡港的布隆--富斯造船厂(B&V)正式开工建造,俾斯麦号以普鲁士王国首相和德意志帝国总理人称“铁血宰相”的奥托·冯·俾斯麦候爵(1815年-1898年)命名,1939年2月14日,俾斯麦号举行下水仪式。俾斯麦候爵的孙女——多萝西亚•冯•洛伊文费尔德女士被请来参加下水仪式。1940年9月15日,俾斯麦号完成了晒装工程,通过基尔运河前往波罗的海进行海试,1940年8月24日俾斯麦号战列舰正式服役。第 二次世界大战中的1941年3月为了破坏英国人的海上命脉——大西洋航线,德国海军计划了大规模被命名为“莱茵演习”的海上袭击战。德国海军原计划分成两 线出击,驻扎在法国布勒斯特港“沙恩霍斯特”号和“格耐森诺”号战列巡洋舰将初先期出航破坏英国大西洋海上航运,同时吸引调动英国皇家海军舰队主力,之后,最新锐的俾斯麦号战列舰也将投入作战,将利用时机突入大西洋执行破交作战。但是“沙恩霍斯特”号与“格耐森诺”号先后因故障与受伤无法出击,1941年5月19日“俾斯麦”号战列舰与“欧根亲王”号重巡洋舰单独出航执行任务6.“俾斯麦”号出航的情报很快被英国海军得到并加强了戒备。5月24日在丹麦海峡遭到英国海军“胡德”号战列巡洋舰和 “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的拦截。双方交火六分钟后,“俾斯麦”号在15000米的距离上命中了“胡德”号,“胡德”号弹药库发生发生爆炸沉没。随后五分钟 “威尔士亲王”号受伤退出战斗,“俾斯麦”号则被“威尔士亲王”号击伤,导致锅炉舱进水航速下降,燃油舱漏,水上飞机弹射装置损坏,被迫终止作战行动,驶 往法国。英国海军调集主力决定不惜一切代价击沉“俾斯麦”号。当日夜间“胜利”号航空母舰起飞的鱼雷轰炸机攻击了“俾斯麦”号,一枚鱼雷击中了“俾斯麦” 号但造成损伤不大。“俾斯麦”号曾一度甩掉了英国海军的跟踪。26日开往法国的“俾斯麦”号重新被发现。遭到英国海军“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起飞"剑鱼"式鱼雷轰炸机攻击,一枚鱼雷击中了“俾斯麦”号艉部,损坏了推进装置,方向舵被卡死,为英国舰队追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5月27日,“乔治五世”号和“罗德尼”号为首的英国舰队追上了丧失了操控能力的“俾斯麦”号。在炮战中“俾斯麦”号被摧毁并被巡洋舰近 距离发射两颗鱼雷命中。10时40分“俾斯麦”号沉没于距法国布勒斯特港以西400海里的水域。在沉没前,俾斯麦抵挡住了90发左右英国战列舰主炮炮弹和 310发左右其它炮弹的直接命中,同时承受了6-8枚各型鱼雷的打击,再加上自行开闸放水达1小时才沉没。其出众的生存能力震惊了对手,并受到后人的赞 许。7.俾斯麦号战列舰基本数据:长:250。5m,宽:36m,半重吃水:9。6m,满载吃水:10。2m动力:12座高压锅炉(55Kg/cm2,温度475°C),3台涡轮蒸汽轮机,主机输出功率138,000shp(最大输出150,170shp),3轴推进,双舵武备:8门380mm口径主炮,双联装4座;12门150mm口径副炮,双联装6座; 16门105mm口径高射炮,双装联8座;16门37mm口径高射炮,双联装6座;12门20mm口径高射炮舰载水上飞机:4架
俾斯麦号战列舰
俾斯麦号战列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海军与陆军的发展是极不相乘的,德国陆军横扫欧罗巴,占领波兰,逼降法国称霸欧洲时,德国海军却只是用来封锁英国海运,主要还是用潜艇封锁,由于在水面舰艇方面与英国的差距过大,导致德国海军的战绩乏善可称,不过这并没有打消德国的海军大国梦想,其中德国建造的俾斯麦号战列舰集合德国当时的先进技术和工艺,是二战第三帝国海军的骄傲。俾斯麦号战列舰一战的失败,导致德国军力的发展受到《凡尔赛和约》的限制。不可以发展大规模大吨位的水面舰艇,但是早在1932年,德国海军就开始对建造战列舰进行了研究。1940年8月建成服役俾斯麦号服役时,标准排水量为41,700吨(其姊妹舰:提尔皮茨号42,900吨),超过英德海军协定规定的35,000吨。至于满载排水量,俾斯麦号已经达到50,900吨(提尔皮茨号52,900吨)。相较于其他的战列舰,俾斯麦号因受基尔运河水深限制而显得比较宽,使它可在波涛汹涌的北大西洋上稳定地航行,另外载油量较大亦令其可参与类似太平洋上的远距离行动。主炮为双连装8门52倍口径380毫米SK/C-34炮,其主炮最大射速很高,最小仰角射速为3发/分,最大仰角射速为2.3发/分,达到同期战列舰(包括任意角度填装的法国战列舰)的最高水平,在一战后建造的新锐战舰主炮中属于中下游,弱于大和、衣阿华、南达科他和维内托级,和黎塞留级大致相当,但略强于乔治五世级。主炮塔采用前后对称呈背负式布局,舰桥前后各布置两座,射程亦不低于纳尔逊级的45倍口径16英寸主炮。主炮穿甲弹采用“高初速轻型弹”,在近交战距离拥有很好的威力,但远距离著靶存速性能相应降低,加上它的弹道低伸不利于远距炮战。但其装甲防护沿用 “Incremental Armor Scheme”的旧设计模式(称为“全面防护”),因此造成了大量排水量浪费。俾斯麦装甲总重量达到同期战列舰中的最大比重,占标准排水量的41.85%。其虽然拥有同期战列舰中的最大防护尺度,但由于其主装甲堡侧壁覆盖了70%的水线长度和56%的舷侧高度,过大的防护面积导致其装甲厚度远低于纳尔逊级的355MM。此外该舰将主水平装甲安排在第三层甲板,让其与主舷侧装甲同时重叠在弹道上,在近距离时,使舰体要害部位的防护得到了很大强化,超越同期建造的其它战列舰。但由于其薄弱的水平防护,使其在中、远距离上防护不足。它的TDS(鱼雷防御系统)可以抵御300千克烈性炸药爆炸。1935年俾斯麦级战列舰设计工作开始。1936年7月1日在汉堡布洛姆·福斯造船厂安放龙骨。1939年2月14日情人节,俾斯麦号战列舰举行了下水仪式。1940年8月24日正式加入海军现役。首任舰长为奥托·恩斯特·林德曼海军上校。1940年9月15日前往基尔湾开始服役后的测试工作,不久返回B&V造船厂进行最后的设备调整。1941年3月6日起到波罗的海进行训练工作,并开始形成战斗力。随后一直在波罗的海停留。941年5月18日参加莱茵演习行动(Rheinübung),伴随的有欧根亲王号重型巡洋舰。1941年5月24日遭遇英国拦截舰队的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及胡德号战列巡洋舰,激战后俾斯麦号击沉了英国皇家海军旗舰胡德号战列巡洋舰,但也被威尔士亲王号击伤,为日后被围歼埋下了祸根。1941年5月26日,俾斯麦号再遭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的“剑鱼”式鱼雷。1941年5月27日晨,英军的主力追击舰队英王乔治五世号与罗德尼号战列舰对“俾斯麦”号进行攻击。10时36分,俾斯麦号沉没于布雷斯特以西400海里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