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病逝了吗?
【著名诗人余光中逝世】据台媒,台湾文学家、著名诗人余光中病逝,享年89岁。其作品多次选入课本,代表作《乡愁》《白玉苦瓜》等广为流传。余光中(1928年10月21日—2017年12月14日),男,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因母亲原籍为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 LOWA )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1972 年任台湾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1974年至1985 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1985年,任台湾中山大学教授及讲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现已出版诗集 21 种;散文集 11 种;评论集 5 种;翻译集 13 种;共 40 余种。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诗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散文集)及《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评论集)等。2017年12月14日,诗人余光中在高雄医院过世,终年90岁。
余光中的母亲怎么逝世的
因肠癌逝世一九五八年(民国四十七年) 余光中的父亲余超英,福建永春人,是道地的闽南人。他早年曾随先祖旅居马来西亚,在马六甲办过几个华文学校,回国后长期从事教育和侨务工作。在小小的余光中看来,父亲老是很忙,而母亲的臂弯总是温暖多了。母亲孙秀君,江苏武进人,是一个传统的江南女子。小时候,母亲时常带他到外婆家,余光中总要为此欢呼雀跃,因为那是个画一般的江南水乡。 在余光中六岁时,全家曾回到父亲的老家,永春桃城镇洋上村。这是他一生中唯一一次回到那里,至今仍留着一点模糊的印象。“只记得永春有很多山……永春人跟一般闽南人一样,欢喜吃宵夜,往往半夜我已经睡着了,他们拉我起来吃宵夜。”1938年5月,余光中随母亲历尽艰辛终于来到重庆与父亲团圆。 重庆这座“陪都”是抗战时期遭受日军轰炸最为惨烈的城市之一。日军的暴行在余光中的记忆里永远无法磨灭。然而,每当日军轰炸间歇,一向富有诗意和善于发现的余光中便迫不及待地去感受这座山城,感受这种完全不同于江南的阳刚与粗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