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博物馆有哪些珍品?
今天是国际博物馆日。洛阳博物馆是中国首批一级博物馆,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馆内展品众多,那么洛阳博物馆有哪些珍品呢?今天,边肖将向您介绍洛阳博物馆的五件珍品。1、石辟邪1992年12月,在孟津县老城乡油坊街村发现,高1.9米,长2.9米,重8吨。这个驱魔是光武帝原陵神道一侧的石雕。它是由一块完整的绿色石头雕刻而成的。它看起来像一只虎豹,一只有着大嘴和锋利牙齿的狮子。它有两个翅膀,头很刺眼,尾巴拖地,角直立,形状很奇怪。好像要起飞了。汉代无名工匠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简洁明快的艺术手法,着力刻画头部和矫健的身体辟邪,使其形成曲线变化剧烈的S形,呈现跳跃的动态和强烈的视觉冲击。据专家介绍,这座石雕神像采用了圆雕、平雕、线雕等多种技法。它的雕刻技术是完美的。堪称同类石雕的经典代表,真正体现了“只有汉人雕刻石雕才有深沉气魄”的境界。驱魔是基于中国传说中有翼兽的发展,西汉时期就出现了关于驱魔的文献。但直到东汉时期,驱魔才正式进入神道,成为镇墓兽的“主角”。2、白玉杯1956年在洛阳出土,由和田玉雕成。白玉杯高11.7厘米,直径5.2厘米,杯底直径4厘米。它的背部是直的圆柱形,底部又短又圆,大小和我们现在用的小酒杯差不多。整个玉杯光滑流畅,线条流畅,无纹饰,但雕刻精美,口沿、桶身、底角均圆润清晰。汉末大动乱混战后,社会经济衰退,统治集团无力花费巨资管理丧葬。此外,我害怕陵墓被盗。自古以来,国家兴衰交替。亡国后,墓葬经常被盗挖。墓穴里放的财宝越多,越容易被盗,所以最好埋得薄一点。没有任何花纹和雕刻的白玉杯是曹魏时期实行薄葬的有力见证。3、金丝楠木塔清代金丝楠木塔是1973年从紫禁城转移到洛阳的2000多件文物之一。这座宝塔最初保存在北京紫禁城慈宁宫的大佛殿。我国流行一句话“一盒珠宝不如乌木”。在明朝,楠木是宫殿和重要建筑的支柱,在清朝,楠木已经成为皇室的专属材料。这座三层金色楠木塔呈深褐色,高约6米,重约4吨。它的八面有三个重檐,周围有304个壁龛,每个壁龛都供奉一个镀金的菩萨。整个佛塔的雕刻工艺多种多样,全部采用榫卯工艺,没有一颗钉子。堪称佛教艺术中的瑰宝。4、三彩黑釉马这只“四蹄踏雪”的“龙驹”于1981年在洛阳安普夫妇墓中出土。唐人爱马、敬马,也以各种艺术形式对马进行描绘和表现。在流行的唐三彩中,有许多奇妙的马形物体。琉璃黑马体态丰满,雄健,骨骼强健,造型有力。全身涂黑釉,面、鬃毛、背、尾、蹄为白色。琉璃黑马形神兼备,雍容华贵,艺术感染力强。唐三彩是一种低温彩釉陶器。唐三彩中的“三”不是真的。其实它的釉色非常丰富,但黑三彩极为罕见。5、乳钉纹铜爵“中华第一衔”于1975年在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乳钉纹青铜骑士古拙,虽然外表并不出奇,但却是夏朝杰出的青铜骑士。堪称国宝。指甲纹是青铜器上最早、最简单的图案。爵的基本形状是前有溪(倒酒的槽),后有尖尾,中有杯,一侧有柄,下有三条腿。代儒钉纹青铜爵高22.5厘米,流尾长31.3厘米,壁厚0.1厘米,流窄长,尾尖长,针状双柱短,腰细腹细,扁带状,足呈三棱锥形。腰前饰一排奶钉,共5个,夹在两个凸弦之间。奶钉纹是青铜器上最简单的纹饰。这胸针铜爵,前有长流,后有尖尾,宛如一位婀娜多姿的淑女,伫立在风中,浑身散发着飘逸灵动的气息。
洛阳博物馆展品介绍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而洛阳博物馆作为一座有着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的博物馆,这里馆藏文物众多,且还是有许多令人惊叹国宝,值得欣赏,那么洛阳博物馆展品都有哪些。夏代乳钉纹青铜爵1975年河南省偃师市二里头遗址出土,长流尖尾,束腰平底,三锥足细长。流折处有两钉形短柱。腹部一面有凸线两道,两线之间横列五枚乳钉装饰。器壁甚薄。有“天下第一爵”之美誉。 东汉石辟邪高1.9米、长2.9米,重达8吨,是全国所有出土的石辟邪中体型最大、最完整的。此辟邪为光武帝原陵神道一侧的石刻,用完整的一块青石雕成,身若虎豹,头类狮子,嘴大牙锐,身长双翼,昂首怒目,长尾拖地,双角直竖,造型非常奇特,似有正欲起飞之感。曹魏白玉杯采用名贵的和田美玉琢制而成。杯体抛光细润,线条流畅。虽没有任何装饰,却给人以美在天然的感受,这与魏文帝曹丕极力推荐简朴的社会风气极为吻合。这件玉器精品出土有确切纪年的曹魏墓葬,虽曾遭到盗扰,但处于角落的玉杯却幸运地保存了下来。 唐代三彩黑釉马唐三彩是烧造于唐代的一种低温多彩釉陶器,器型品种丰富。唐三彩中的“三”并非实指,实际上,其釉色非常丰富,但黑色三彩最为罕见。目前所知馆藏的黑釉三彩马只有两件。一件出土于河南洛阳关林、现藏国家博物馆,另一件便是洛阳博物馆的这件。 清代三层金丝楠木塔位于洛阳博物馆宫廷文物展馆内。这座三层金丝楠木塔,周身深棕色,高约6米,重约4吨,八面三级重檐,周身有304个佛龛,每个龛中供奉一尊鎏金菩萨。除了鎏金菩萨外,其他部分均为金丝楠木。整座佛塔雕刻手法多样,全部采用榫卯工艺,不用1颗铁钉,堪称佛教艺术中的珍品。
大英博物馆有多少中国文物
英国大英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如下:1、英国国家博物馆的33号展厅是专门陈列中国文物的永久性展厅,与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和印度展厅一样是该博物馆仅有的几个国别展厅之一。2、该馆收藏的中国文物囊括了中国整个艺术类别,一言以蔽之,远古石器、商周青铜器、魏晋石佛经卷、唐宋书画、明清瓷器等标刻着中国历史上各个文化登峰造极的国宝在这里皆可见到,且可谓门类齐全,美不胜收。 然而,这仅仅是英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2万3千件中国历代稀世珍宝中的一部分,另外的十分之九都存放在10个藏室中,除非得到特别许可,一般游客是无缘谋面的。3、某些藏品,如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的唐代摹本只有特别的专家才可获得机会一饱眼福。《女史箴图》是当今存世最早的中国绢画,是尚能见到的中国最早专业画家的作品之一,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一直是历代宫廷收藏的珍品。 4、现在世界上只剩两幅摹本,其一为宋人临摹,被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笔意色彩皆非上品。另一幅就是英国国家博物馆中的这件摹本。它本为清宫所藏,是乾隆皇帝的案头爱物,藏在圆明园中。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英军大尉基勇从圆明园中盗出并携往国外。 5、在中国厅中央墙上有几十平方米的敦煌壁画,其割痕虽犹可见,却难掩其久远的鲜丽及三位“浓丽丰肥”菩萨的雍容华贵。大英博物馆收藏的国宝级敦煌画卷及经卷多以万计,除了这幅壁画,其他藏品在中国厅内却难觅踪迹。
英国大英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英国大英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如下:1、英国国家博物馆的33号展厅是专门陈列中国文物的永久性展厅,与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和印度展厅一样是该博物馆仅有的几个国别展厅之一。2、该馆收藏的中国文物囊括了中国整个艺术类别,一言以蔽之,远古石器、商周青铜器、魏晋石佛经卷、唐宋书画、明清瓷器等标刻着中国历史上各个文化登峰造极的国宝在这里皆可见到,且可谓门类齐全,美不胜收。 然而,这仅仅是英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2万3千件中国历代稀世珍宝中的一部分,另外的十分之九都存放在10个藏室中,除非得到特别许可,一般游客是无缘谋面的。3、某些藏品,如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的唐代摹本只有特别的专家才可获得机会一饱眼福。《女史箴图》是当今存世最早的中国绢画,是尚能见到的中国最早专业画家的作品之一,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一直是历代宫廷收藏的珍品。 4、现在世界上只剩两幅摹本,其一为宋人临摹,被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笔意色彩皆非上品。另一幅就是英国国家博物馆中的这件摹本。它本为清宫所藏,是乾隆皇帝的案头爱物,藏在圆明园中。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英军大尉基勇从圆明园中盗出并携往国外。 5、在中国厅中央墙上有几十平方米的敦煌壁画,其割痕虽犹可见,却难掩其久远的鲜丽及三位“浓丽丰肥”菩萨的雍容华贵。大英博物馆收藏的国宝级敦煌画卷及经卷多以万计,除了这幅壁画,其他藏品在中国厅内却难觅踪迹。
国家博物馆的四大镇馆之宝是什么?
1、四羊方尊商代最大方尊,设计上精巧绝妙。在肩部耸出四个卷角羊头,尊腹则为羊的前胸。四羊方尊集线雕、圆雕、浮雕等雕刻技巧,端庄典雅,铸造精细,是商代泥范法铸造工艺的巅峰之作。这尊器具几经波折,才得以保全。1938年,湖南宁乡的农民在挖土种红薯时,发现了这个满身泥土的宝物。抗战期间,四羊方尊随湖南省银行内迁沅陵,但车队遭到日寇轰炸,四羊方尊被炸成了20多块。此后,破碎的四羊方尊一直被丢弃在湖南省银行仓库的一只木箱内,直到解放后才被修复。现在几乎看不到破损的痕迹了。2、后母戊鼎曾被称为司母戊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戊而作的祭器。后母戊鼎重达832.84公斤,在当时属于国之重器了。器身上饰兽面纹及夔龙纹,耳外廓饰双虎食人纹。在鼎腹内铸有"后母戊"三字,字体雄健丰腴。后母戊鼎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商代青铜礼器,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出境展览文物。3、陶鹰鼎陶鹰鼎看上去威武而雄壮。鹰的前胸为鼎腹,饱满粗壮,器口开在鹰的背部。鹰的双目圆睁,周身光洁未加纹饰,喙部呈有力的勾状。鹰鼎整体结构简洁,体积感很强,鹰的双足和尾部为鼎足稳定地撑柱于地,后收的双翅围过鼎的中后部,形成一种前扑的动势,配上鹰头部的大眼、利喙,使这只鹰显得威风凛凛,桀骜雄猛。4、大禹治水图玉山大禹治水”玉山,高224厘米、宽96厘米、底座高60厘米,是中国玉器宝库中用料最宏、运路最长、花时最久、费用最昂、雕琢最精、器形最巨、气魄最大的玉雕工艺品,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玉雕之一。它描述的是千古流传的大禹治水的故事,是根据清内府所藏宋代或宋以前的《大禹治水图》画轴临仿而成。夏禹是久传民间的圣王,大禹治水是数千年来人们一直传颂的伟大功绩。以上内容参考 人民网-博物馆日:中国四大镇馆之宝谁最牛?以上内容参考 人民网-国际博物馆日:盘点那些深藏不露的“镇馆之宝”
中国国家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国家博物馆镇馆之宝如下:1、新石器时期仰韶文化彩绘鹳鱼石斧图陶缸反映出我国史前时期绘画艺术的萌芽风格,是新石器时期仰韶文化的杰出代表作品,是迄今为止在考古发现出土的年代最早、面积最大的一幅绘画作品。2、新石器时期仰韶文化彩陶人面鱼纹盆这件新石器时期仰韶文化彩陶人面鱼纹盆,是我国新石器时期彩陶工艺的典范,是仰韶文化彩陶工艺的代表作,是仰韶文化半坡遗址的标志。3、新石器时期仰韶文化陶鹰鼎迄今为止考古发现出土的新石器时期唯一的一件鸟类造型的陶器,开创了商周时期鸟兽形青铜器造型的先河,是距今6000多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聪明与智慧的结晶,是极其罕见的文物珍品。4、商代青铜司母戊大方鼎迄今为止国内出土的最大和最重的青铜器,反映出商代青铜铸造工艺的高超水平,是商代工匠聪明和智慧的结晶,是商周青铜文化的杰出代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5、商代青铜四羊方尊迄今为止国内出土的体型最大、份量最重的商代青铜方尊,是商代青铜器铸造的巅峰之作,被誉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作为我国古代文物的精华和杰作被编入教育部中学历史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