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概念股

时间:2024-11-08 09:06:31编辑:莆田seo君

供给侧改革概念股有哪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宏观层面最大的亮点,这也是宏观调控依据的大转变,从需求侧管理转向供给侧管理,紧接而来的一系列举措,将会对市场形成新的预期,像降低融资成本,大规模减税,放松垄断和行政管制等方面出现突破,都会直接释放经济活力。
  其中,过剩产能行业(以房地产产业链为主)的并购重组或相关金融创新是最值得预期的。像万科,近日已打破12个月的整理平台创出新高,此前不久,公司曾提出试点“先租后买,租金抵房款”(公司表示是营销策略)。不过,近期媒体透露房贷利息或会可以抵税。从股价运行趋势看,万科的走势也很独特,6-8月间并没有跌穿长期均线,换言之,其大牛市趋势一直维持。目前估值是1.5-2倍的PB,这是一个估值下限。若能够稳定上台阶,无疑会继续引领地产产业链的估值定位,前提就是结构改革的力度和成效。
  与地产蓝筹股类似的是银行保险股。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点之一,也是金融创新,比如消除“金融抑制”,像互联网金融,加上大数据、云计算的大规模应用,互联网金融的台风口再度形成。浦发银行近期也已创历史新高,目前市净率PB大约0.8-1.3倍区间,估值比较是有提升空间的,提升动力来自于混合金融或互联网金融。同样,华夏银行、中信银行也分别与蚂蚁金服、百度的合作,成长预期似乎正在形成。保险也是值得关注,像新华保险等,其互联网+金融预期都值得期待。
  供给侧改革另一个重要主线就是更新供给结构,重点是新产业成长主题。这也是符合全球产业发展方向的投资选择,包括电动汽车、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精准医疗等,基于全球产业发展趋势,这些新产业领域必然会诞生一批新蓝筹,也是支撑未来一轮大行情的根基。
  紫光股份(000938):拟定增发行8.5亿股,募集资金围绕云计算、大数据进行全产业链购并。按增发后股本计,近期市值800-1200亿间震荡巩固整理,未来预期营业收入可达400亿,市销率3倍,大数据等新业务的加强,其毛利率将逐步提升,基于这点,千亿市值有望成为新一轮行情启动的起点。
  科大讯飞(002230):人工智能的典型公司。毛利率50%,市销率16倍左右,属于相对低估区域。伴随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语音入口价值开始持续提升,正实施讯飞超脑计划,向智能教育、自动客服、人机交互等领域拓展。近期长期均线附近震荡,股价运行转向右侧交易。


什么是农业供给侧改革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指通过自身的努力调整,让农民生产出的产品,包括质量和数量,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实现产地与消费地的无缝对接。改革的过程就是农民要把控好自己生产质量和规模,这个事情核心的操作主体是农民,毕竟种子是农民种的,管理是农民管的,要是有些人为了自身的利益,投机取巧,生产品质一般甚至假冒伪劣产品,改革也就没法完成。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国家宏观调控。对于过去卖不掉的东西,中国采取的策略是用政策方式刺激它,比如家电卖不出去,就有家电补贴政策,但是这种刺激消费的政策,会导致某个产业产能过剩,以至于消耗过度,污染加重。农业的发展方式需要转变,要从供给入手,改善供给结构,这才有了农产品供给侧改革。供给侧改革,要想得到有效的推进,除了国家的宏观调控之外,农民也得转变发展观念。通过施化肥、打农药、单纯追求产量增长的生产方式,已经不符合时代的潮流,农民还得要调整种植结构,多生产绿色有机食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来提升经济效益。各方面表示中国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中国农业经济运行中有总量平衡问题,但结构性问题更为突出,要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力气推进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结构调整。重点是调减玉米种植面积,调整生猪、牛羊、渔业生产布局,巩固提升粮食产能,推动粮经饲统筹、农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渔业为例,中国每年水产品产量为6000多万吨,居世界第一。但是中国渔业的品质和效益有待提升,必须推进转型升级。”韩长赋说。2016年,中国将调整渔业养殖布局结构,减少湖泊、水库和近海网箱养殖密度,鼓励发展大水面养殖和离岸养殖,逐步压减近海和内陆捕捞产能,提高远洋渔业国际竞争力。拓展水产品精深加工和营销渠道,加强海洋牧场建设,坚持休渔禁渔制度。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调整生猪生产布局,划定适宜养殖区域和禁止养殖区域,引导生猪养殖向玉米主产区和环境容量大的地区转移。大力发展牛羊等草食畜牧业和草业。加强奶源建设,加强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生产质量安全监管。同时,推进种植业转型升级。探索建立棉油糖果茶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深入开展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积极推进种植结构调整,稳定水稻、小麦生产,力争明年“镰刀弯”地区玉米种植面积调减1000万亩以上,继续推进马铃薯主食产品开发和热带农业发展。[3] 推进结构性改革,是兴农之要。当前农业面临的诸多矛盾和难题,表现各不相同,但“病根”都出在结构方面。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农产品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既能解决当前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更有利于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是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我国粮食生产“十二连增”的喜人成绩背后,也存在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资源环境面临较大压力等问题。居安思危,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围绕人的需求进行生产,使农产品供给在数量上更充足,在品种和质量上更契合消费者需要,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当务之急,要加大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力度,提高农业效益和农产品竞争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等薄弱环节,增加市场紧缺农产品的生产。通过多点发力、多策并举,破解瓶颈、拉长“短腿”,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后劲。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涉及理念更新、体制改革、实践创新等方方面面。越是任务千头万绪,越要抓关键、抓要害,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升。在思想观念上,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在发展方式上,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经营过程中,既要守住粮食安全的底线,也要充分发挥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引领作用,为农业结构性改革提供支撑和动力。农民增收是农业农村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衡量结构性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志。让农民不断分享改革成果,这项改革才会得人心、见实效。

上一篇:郑州奥丁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