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认识)
一.比的含义:比是由一个前项和一个后项组成的除法算式,即把除号改成了比号,但除法算式表示是一种运算,而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这与分数的分数线类似;
二.比的基本性质:
1.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但0除外,比值不变;
2.最简比的前项和后项互为质数,且比的前项、后项都为整数;
3.比值通常整数表示,也可以用分数或小数表示;
4.比的后项不能为0 ;
5.比的后项乘以比值等于比的前项;
6.比的前项除以后项等于比值。
六年级数学比的认识是什么?
小学六年级数学比的认识知识点:(一)比的基本概念。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2、比值通常用分数、小数和整数表示。3、比的后项不能为0。4、同除法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5、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的值。6.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二)求比值。求比值: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三)化简比。化简比: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求出分数的比值后,在把分数比值改成比。(四)比的应用。1、比的第一种应用:已知两个或几个数量的和,这两个或几个数量的比,求这两个或这几个数量是多少?例如:六年级有60人,男女生的人数比是5:7,男女生各有多少人?题目解析:60人就是男女生人数的和。解题思路:第一步求每份:60÷(5+7)=5人。第二步求男女生:男生:5×5=25人女生:5×7=35人。2、比的第二种应用:已知一个数量是多少,两个或几个数的比,求另外几个数量是多少?例如:六年级有男生25人,男女生的比是5:7,求女生有多少人?全班共有多少人?题目解析:“男生25人”就是其中的一个数量。解题思路:第一步求每份:25÷5=5人。第二步求女生:女生:5×7=35人。全班:25+35=60人。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比的基本性质》教案三篇
篇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0、51页的内容,做一做,练习十一第4-6题。
教学目标:
1、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2、联系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迁移到比的基本性质。
教学重点:
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能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教学过程:
一、激趣定标
1、20÷5=(20×10)÷( × )=( )
2、
想一想:什么叫商不变的规律?什么叫分数的基本性质?
3、我们学过了商不变的规律,分数的基本性质,联系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想一想:在比中有什么样的规律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方面的问题。
二、自学互动,适时点拨
【活动一】比的基本性质
学习方式:小组合作、汇报交流
学习任务
1、启发诱导,发现问题:6:8和12:16这两个比不同,可是它们的比值却相同,这里面有什么规律呢?。
6:8=6÷8=6/8=3/4 12:16=12÷16=12/16=3/4
2、观察比较,发现规律。
(1)利用比和除法的关系来研究比中的规律。(商不变的规律)
(2)利用比和分数的关系来研究比中的规律。
3、归纳总结,概括规律。
(1)总结: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2)追问:这里“相同的数”为什么要强调0除外呢?
【活动二】化简比
学习方式:尝试训练、汇报交流
学习任务
1、认识最简单的整数比。
(1)提问:谁知道什么样的比可以称作是最简单的整数比?
(2)归纳:最简单的整数比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二是比的前项和后项的公因数只有1。
(3)指出几个最简单的整数比。
2、运用性质,掌握化简比的方法。
(1)分别写出这两面联合国国旗长和宽的比。
(2)思考:这两个比是最简单的整数比吗?为什么?(前项和后项除了公因数1还有其他的公因数。)
(3)尝试化简。
(4)汇报交流:只要把比的前、后项除以它们的公因数。
(5)想一想:这两个比化简后结果相同,说明了什么?(这两面旗的大小不同,形状相同。
(6)出示例题,组织交流
①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1/6:2/9=(1/6×18):(2/9×18)=3:4
②前后项先化成整数,再化简:0.75:2=(0.75×100):(2×100)=75:200=3:8
③用分数除法的方法计算:1/6÷2/9=1/6×2/9=3/4
(7)小结:如果一个比的前、后项是分数的,就把前后项同时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如果一个比的前、后项是小数的,先把它们都化成整数,再化简。
三、达标测评
1.完成课本第51页的“做一做”,集体订正。
2、完成课本第52页练习十一的第2、4、5、6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篇二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50~51页内容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并能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初步掌握化简比的方法。
2.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沟通比和除法、分数之间的联系,培养观察、比较、推理、概括、合作、交流等数学能力。
3.初步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并使学生认识知识之间都是存在内在联系的。
教学重点:
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正确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教学准备:
课件,答题纸,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
1.师:同学们先来回忆一下,关于比已经学习了什么知识?
预设:比的意义,比各部分的名称,比与分数以及除法之间的关系等。
2.你能直接说出700÷25的商吗?
(1)你是怎么想的?
(2)依据是什么?
3.你还记得分数的基本性质吗?举例说明。
【设计意图】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于是此环节意在通过复习、回忆让学生沟通比、除法和分数之间的关系,重现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为类比推出比的基本性质埋下伏笔。同时,还有机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使学生感受知识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
二、新知探究
(一)猜想比的基本性质
1.师:我们知道,比与除法、分数之间存在着极其密切的联系,而除法具有商不变性质,分数有分数的基本性质,联想这两个性质,想一想:在比中又会有怎样的规律或性质?
预设:比的基本性质。
2.学生纷纷猜想比的基本性质。
预设: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3.根据学生的猜想教师板书: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设计意图】比的基本性质这一内容的学习非常适合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学生在掌握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很自然地就能联想到比的基本性质,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验证比的基本性质
师:正如大家想的,比和除法、分数一样,也具有属于它自己的规律性质,那么是否和大家猜想的“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一样呢?这需要我们通过研究证明。接下来,请大家分成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共同研究并验证之前的猜想是否正确。
1.教师说明合作要求。
(1)独立完成:写出一个比,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验证。
(2)小组讨论学习。
①每个同学分别向组内同学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并依次交流(其他同学表明是否赞同此同学的结论)。
②如果有不同的观点,则举例说明,然后由组内同学再次进行讨论研究。
③选派一个同学代表小组进行发言。
2.集体交流(要求小组发言代表结合具体的例子在展台上进行讲解)。
预设:根据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进行验证;根据比值验证。
3.全班验证。
16:20=(16○□):(20○□)。
4.完善归纳,概括出比的基本性质。
上题中○内可以怎样填?□内可以填任意数吗?为什么?
(1)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说明理由,教师完善板书。
(2)学生打开书本读一读比的基本性质,教师板书课题。(比的基本性质)
5.质疑辨析,深化认识。
【设计意图】基于猜想的学习必定需要来自学生的自主探究进行验证,而合作探究又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式,但合作学习不能流于形式。合作学习首先要让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产生自己的想法,然后再进行合作交流,这样可以促使每个学生经历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交流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推理概括能力,同时也真正内化了来自猜想的“比的基本性质”,从而大大提高了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三、比的基本性质的应用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用途吗?什么是最简分数?
今天我们发现的比的基本性质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用途──可以化简比,进而得到一个最简整数比。
(一)理解最简整数比的含义。
1.引导学生自学最简整数比的相关知识。
预设:前项、后项互质的整数比称为最简整数比。
2.从下列各比中找出最简整数比,并简述理由。
3:4; 18:12; 19:10; ; 0.75:2。
(二)初步应用。
1.化简前项、后项都是整数的比。(课件出示教材第50页例1)
学生独立尝试,化简后交流。
(1)15:10=(15÷5):(10÷5)=3:2;
(2)180:120=(180÷□):(120÷□)=( ):( )。
预设:除以公因数和逐步除以公因数两种方法,但重点强调除以公因数的方法。
2.化简前项、后项出现分数、小数的比。(课件出示)
师:对于前项、后项是整数的比,我们只要除以它们的公因数就可以了,但是像 : 和0.75:2,
这两个比不是最简整数比,你们能自己找到化简的方法吗?四人小组讨论研究,找到化简的方法。
学生研究写出具体过程,总结方法,并选代表展示汇报。教师对不同方法进行比较,引导学生掌握一般方法。
预设:含有分数和小数的比都要先化成整数比,再进行化简。有分数的先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有小数的先把小数化成整数之后,再进行化简。
3.归纳小结: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索,总结出了将各类比化为最简整数比的方法。化简时,如果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可以同时除以它们的公因数;遇到小数时先转化成整数,再进行化简;遇到分数时,可以同时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4.方法补充,区分化简比和求比值。
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化简比?(求比值)
化简比和求比值有什么不同?
预设:化简比的最后结果是一个比,求比值的最后结果是一个数。
5.尝试练习。
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出示教材第51页“做一做”)。
32:16; 48:40; 0.15:0.3;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学中应该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在运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自学、独立探究、小组合作等方式,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的数学活动的机会,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找到化简比的方法。
四、巩固练习
(一)基础练习
1.教材第53页第4题。
把下列各比化成后项是100的比。
(1)学校种植树苗,成活的棵数与种植总棵数的比是49:50。
(2)要配制一种药水,药剂的质量与药水总质量的比是0.12:1。
(3)某企业去年实际产值与计划产值的比是275万:250万。
2.教材第53页第6题。
(二)拓展练习(PPT课件出示)
学生口答完成。
1.2:3这个比中,前项增加12,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该增加( )。
2.六(1)班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1.2倍,男生、女生人数的比是( ),男生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女生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要紧紧围绕教学的重难点,同时练习的编排应体现从易到难的层次性。第1题是针对比的基本性质的基础练习,同时也为后续百分数的学习埋下伏笔。第2题训练单位不同的两个数量的比的化简方法,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拓展练习不仅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而且很好地巩固了本节课的知识,同时这类题型也是分数应用题、比例应用题的基础训练,也为以后分数应用题和比例应用题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篇三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提问
师:除法、分数和比之间有什么联系?
2.做复习题,师:第一题你这样做根据的是什么?(商不变的性质)它的内容是什么?第二题呢?
3.导入课题:
我们以前学过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今天我们就在这些旧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下面,我们就一起研究研究。(板书课题:比的基本性质)
二、学习新课
1.教学例3比的基本性质。
(1)学生填表(2)提问:联系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两个性质想一想:在比中又有什么规律可循?
(3)师生共同总结比的基本性质演示课件“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4)师:你觉得哪些词语比较重要? 0除外你怎样理解得?
2.教学例4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我们以前学过最简分数,想一想:什么叫做最简分数?最简单的整数比就是比的前项、后项是互质数,像9∶8就是最简单的整数比。
出示: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1)12:18 (2) (3)1.8:0.09
(1)让学生试做第(1)题
师:你是怎么做的?6和12、18有着怎样的关系?
引导学生小结出整数比化简的方法:用比的前后项分别除以它们的公约数,使比的前后项是互质数。
(2)化简 (2)
师:这个比的前、后项是什么数?(分数)我们已经会化简整数比了,那么你能不能利用比的基本性质把分数比先化成整数比呢?
(3)引导学生小结出分数比化简的方法:(演示课件出示)比的前、后项同时乘以它们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就可以把分数比转化成整数比,进而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4)化简(3)1.8:0.09
师:想一想如何化简小数比呢?
让学生独立在书上化简,指名板演
师:那么应用比的基本性质把整数比、小数比、分数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的方法是什么?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填完整
2.做练习十三第5-8题。
3.补充练习
选择
1.1千米∶20千米=( )
(1)1∶20 (2)1000∶20 (3)5∶1
2.做同一种零件,甲2小时做7个,乙3小时做10个,甲、乙二人的工效比是( )
(1)20∶21 (2)21∶20 (3)7∶10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学习了哪些知识?什么是比的基本性质?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如何把整数比、分数比、小数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比的基本性质》教案三篇?
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了解比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掌握比的化简方法;3.能够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求解实际问题。二、教学重点:1.比的概念和性质;2.比的化简方法。三、教学难点:1.如何利用比的基本性质求解实际问题。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出示一个比例式,让学生观察并猜测比例式的含义。然后,教师给出答案并解释比例式的含义。2.讲解新知(15分钟)教师讲解比的概念和性质,包括比与分数的关系、比的化简方法等。同时,通过实例演示如何利用比的基本性质求解实际问题。3.练习巩固(20分钟)教师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例如,将比例式化简为最简形式,或者根据比例式求解未知数等。4.小结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总结,并提醒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要多加练习,熟练掌握比的基本性质。五、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课堂练习、作业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同时,也可以在下一次课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
返璞归真,以生为本,让课堂变“学”堂
——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有感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学生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以及精神养育的主要场所。其组成既包括了学习用品、桌椅板凳、黑板粉笔、电教设备等物质构成要素,更包括了师、生这一对教与学的矛盾共同体要素。物质的构成要素固然不可或缺,有的还日益显示其重要性。比如多媒体电教设备的引入,就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课堂的形态,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更是对当代教育的重大挑战。但是,人的因素,无论何时,都是最重要的。传统意义上,教师当然是课堂的主角,是作为知识的权威、精神的导师面目主宰课堂的。学生,则是作为被教育、被塑造的一方扮演课堂角色的。即是说,从主体论的角度看,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只是配角。学生的一切学习行为,都要唯教师的“马首”是瞻。十年的课改,这种旧的观点当然已经被时代所修正。人们认识到,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固然不可或缺,十分重要;但归根结底,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教师的“教”,必须服务于学生的“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要紧紧围绕着学生的“学”来进行教学的设计和课程的推进。简单一句话,课堂,要让学生的“学”作为显性因素真的发生。“学”的因素越彰显,则课堂的教学效果越好。应该说,这已成为老师们的理论共识。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依然存在着种种不尽如人意的弊端,需要我们辨伪去妄,还其本真。
摆在我面前的这本《把课堂还给学生——如何构建理想课堂》,就是作者徐杰老师基于课堂的现状,对教育教学的诸多方面进行深入探究和思考的结晶。假期捧读,获益良多。
把课堂还给学生,不是一句空话。“还”,表明课堂本来就是学生的,是我们教师霸占太久了,现在要物归原主。但是霸占的时间太长,难免会有一些不适应,总会有一些似还非还,欲还却又不会还的情形发生。徐杰老师长期扎根教学一线,从事基层教研工作,课堂就是她观察、思考的主阵地。她从教育使命、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合作学习、评价反馈等多个角度对如何构建理想课堂做出了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分析,两相观照,彼此印证的深入阐述。不高蹈,不枯燥,对于指导一线教学,纠正课堂教学的各种弊端确实有很好的作用。
最近刚好作为评委参加了区优质课的评选。下面,不揣浅陋,结合听课的感受谈谈对徐杰老师这本书的体会。
一、吃透教材,抓住特质,精选合宜的教学内容
搞好教学设计,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而要搞好教学设计,就要认真研读教材。徐杰老师说:“提升语文课的思维质量,教师首先要提高文本解读能力,就是我们常说的'吃透教材'。只有教师对教材深入把握了,才有了讲好课的基础。”
吃透教材,意味着对于所教课文内容、思想内涵、写作特色、手法语言、编者意图等的全面把握。在此基础上做出教什么、怎么教的合理选择。这次共有八位语文教师入围决赛,讲课的篇目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杨绛的散文《老王》。从文体特征上来说,《老王》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回忆性散文的主要特质是:表达作者的主观情思、自我个性鲜明、两重叙述视角、追求自我统一性。(王荣生教授语)杨绛通过追忆与老王的交往经历,塑造了老王这样一个穷苦卑微,但精神纯正,心地善良,为人仁义的好人形象。但塑造这样一个形象并不是其主要目的,表达自己对老王这个社会底层不幸者的愧怍之心,才是作者主要的行文意图。这个写作意图,集中表现在文章的结尾一句话:“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是文章的点睛之笔。所以,教学这篇文章,就不能仅仅把老王的形象作为教学研讨的目标和重点,而是应该把体会作者对老王的愧怍之情作为重点和难点。也就是说,文章中实际上有两个“我”,一个是和老王交往时的“我”,一个是几年过去后,渐渐明白自己为什么一想起老王就觉得心上不安的“我”。基于回忆性散文的特质,应该把体会“我”的情思作为教学重点,即“我”为什么会感到愧怍?应该怎样认识“我”的愧怍?
应该说,作为一篇已经被众多名家分析并上过很多遍的课文,对于这篇文章的特质和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已经没有多少异议了。能够进入决赛,教材的解读分析、正确把握能力也没有问题。在教学的侧重点上,八位教师没有出现偏差。也就是说,没有仅仅把老王的形象作为重点大讲特讲。而是在前期带领学生分析把握老王的形象和“我”对老王关心的基础上重点研讨作者为什么“愧疚”。首先,八位教师都把第八段当作重点研讨的文字,通过指导学生品词析句来体会老王的善良、知恩图报,以及“我”的何以愧疚。这是对的。但是几个老师把读懂老王和读懂“我”合在一块讨论,显得目标不够集中,思路有点分散。其次,多数老师对于第八段前后那些隐含了“我”对老王不够关心的文字关注不够,没有引导学生找到。这些文字同样是解释作者愧疚之心的标志。包括了不知老王长什么病、吃的什么药、从来没去老王住处看望一下他、不知道他的死讯,等等。这就降低了学生对这一重难点的理解把握程度。个别老师因为在教学环节设计上没有安排好时间,导致课堂节奏前松后紧,没有来得及指导学生完成对文章主要写作意图的揣摩体会。以上这些存在的问题,归结起来,还是因为研读教材不够彻底,对于教什么、怎么教考虑不周造成的。正如徐杰老师所指出的:“教师要对教材中的疑难问题一一搞清楚,不带一丝疑点进课堂,才不至于打被动仗。”
二、以学为本,巧妙设计,在活动中达成学习目标
教材是师生课堂教学的主要依凭,如何恰当地运用教材,把教材内容合理地转化成教学内容,用一定的教学形式呈现出来,是教师专业素养的体现。正如著名特级教师王君所言:“在文本解读和教学设计之间,还隔着万水千山。”可见教学设计之难。也正像徐杰老师所指出的,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最主要的是把时间还给学生。而教学内容活动化,是将时间还给学生,保证以学为本的好方法。在这方面,参赛教师表现得都很出色。
在整体的教学设计上,执教教师能够按照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合理有序地安排教学环节。本身呈现出的,就是一种活动化的教学设计。如有个老师是这样设计教学流程的。
活动一:识老王,解“不幸”。
活动二:理事件,悟善良。
活动三:析愧怍,探意蕴。
三个环节,分别用“识”“理”“析”三个字来定位。可以看出,三个环节都是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按照由浅入深的逻辑顺序进行设计,其实就是三个学习活动。正是有了这样的活动设计,才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时间能够最大限度的还给学生。
在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时,教师要对环节的合理性与前后安排的顺序进行推敲,做到环环相扣,自然合理。这次比赛课上有位老师抓住课文结尾一句话进行教学设计,牵一挂万,提纲挈领,设计简介,眉目清晰,很有创新。但在详细介绍完作者情况和写作背景后,该执教老师带学生从文中找杨绛作为“一个幸运的人”和老王作为“不幸者”的语句。就显得意图不明。杨绛自称“幸运的人”,是体现了一名人道主义者勇于反思的精神,决不能简单地坐实这一点了事。如果教师把头两个环节交换一下顺序,先提问学生:老王作为“不幸者”,不幸在哪里?杨绛自称为“一个幸运的人”,究竟幸运在哪里?试从课文中找到依据。然后再出示写作背景,介绍杨绛在文革中遭受的那些非人待遇,才能加深学生对作者人格魅力的认识。
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上,八位执教教师体现出了很好的专业素养,依据学情、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学生实际,设计出了很多巧妙的小活动。
如有的老师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把握老王的形象,设计了“选取词句,补充老王档案”这样一个活动。从婚姻状况、身体状况、亲属关系等方面指导学生梳理文本,取得良好效果。
执教老师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揣摩文本语言,采用了增删替换的方法,收到良好效果。如有的老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老王孤身一人无依无靠的悲惨,将原文“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改为“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没出息的侄儿”让学生对比朗读体会。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到,原文在一起一伏中更能表现出老王孤身一人无依无靠的悲惨命运,体会到作者包含其中的对老王的同情。
散文作为表现个性化情思的文学作品,品析语言是最重要的方面,其中,抓住关键词语,涵咏咀嚼是汉语文教学最常用的方法。很多执教教师对此点都深有体会。如在指导学生品读课文第八段时,都能抓住“镶嵌”“骷髅”“紧绷”等词语来指导学生品析作者用词的准确,体会老王在临终之际艰难上门表达感谢的善良仁义。
课文中有些地方没有把话完全说尽,留下了供人深入探究的空间。教师如果能够找到这些空白点进行教学设计,往往能极大地激活学生思维。正像徐杰老师所指出的,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思考情境,引发学生的思维。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最好的思考情境就是来自于对文本语言的合理选择应用。如执教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老王临终之际提着贵重的东西前来感谢我的善良,抓住文中他的一句语言描写“我不是要钱”,设计了这样一个说话活动:“我不是要钱,我只是要————”。通过这个活动引导学生将老王没有说出的潜台词讲出来,更好地体会老王心地的善良。
设置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思考的好方法。如有位执教教师针对前面对杨绛善良品质的分析,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觉得杨绛该不该愧怍?”这个问题在学生间引发了热烈地讨论。有的认为杨绛对老王已经很好了,不必感到愧怍;也有的认为杨绛对老王还是不够关心,应该感到愧怍。持两种意见的学生结合课文阐述自己的意见。通过这样一个具有争议性和思辨色彩的开放性问题,促进了学生对人物形象和主题意蕴的理解。
有的老师将第八段中老王拖着病体上门的文字变成诗歌形式,配以深沉的音乐,用自己深情的朗诵传达出对老王的同情、赞美,课堂氛围特别好。
以上种种教学活动的设计目的都是为了将课堂真正交还给学生,在活动中落实语文言语实践活动,提升学生思维品质,提高言语表达水平。这些言语实践活动都建立在深入研读教材,把握学情的基础上,教学内容和活动形式紧密结合,效果不错。但是,也有个别老师在活动设计上犯了形式主义的错误,为形式而形式,表面看起来活动设计很有新意,但仔细揣摩便可看出,其设计的形式对于完成教学任务来说必要性不大,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意味。如有位老师整堂课设计了为文章语言加感叹词的活动。形式简单,意义不大不说,有的地方加感叹词实在是没有必要,这样的活动实在是难为了学生。好几次老师要求学生按照他设计的活动形式表达的时候,学生都忘了加感叹词。不是不想加,实在是没有必要加。像这种剑走偏锋,不顾实际,一味创新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三、关注学情,认真倾听,提高课堂对话的有效性
课堂是师生双方交流互动,有序推进的过程。在课堂地位上,现代理念主张的是师生双方的主体间性。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错关系,而不是二元对立的双主体关系。教师作为课堂教学行为的组织者、指导者,以平等的姿态参与到课堂对话当中,以自身在知识、能力、经验等方面的优势指导学生的思考,以有效的对话促进教学良性发展。能否有效地参与到课堂对话中,是评判一名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否合格的重要方面。这就要求教师要对教学提前做好精心的预设,对学生回答的方方面面做好预估。正像徐杰老师所说的:“一堂好课就是预设与生成的有机融合。”预估包括了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研读,彻底把握;还包括了对学生学情的深入分析。教师既要提前了解好学情,也要在整个课堂教学进程中及时关注学情的动态发展,及时调整教学思路。
如八位老师在课前跟学生见面后都十分重视对学生阅读情况的了解。有的采用现身背诵课文的方式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有的采用提问的方式唤起学生对全文内容的感知,有的采用自我介绍的方法巧妙的导入课文学习,指导学生学习回忆性散文的方法。有的老师通过课前互动发现学生对课文的预习不够充分,就及时调整思路,让学生再读一读课文。这都体现了执教教师对学情的重视。
当然,对学情的重视是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的。教师要以平等中的首席的姿态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或肯定,或矫正,对学生的发言做出及时的评价反馈。课堂对话的质量,直接反映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程度。
如在比赛课上,学生根据老师布置的任务,从文本中探究发现老王是一个怎样的形象。有一生找到了“他大概压根没想到这点”这句话,说反映了老王善良的品质。这时候,老师提示他换一个更准确的词语,学生想到了“老实”这个词。正像徐杰老师指出的,错误是宝贵的教学资源,是课堂教学的生成点。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学生对话中出现的错误,及时捕捉,动态生成,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这和备课的充分与否有关,也和老师执教的能力、素质有关,需要教师不断实践,积极训练。有的执教教师表现出这方面的明显不足。对于学生回答中出现的错误不加纠正,闪过了事。如老师提问老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的学生回答“无私奉献”。这明显是一个不正确的答案。但是老师没有纠正。我想,这个回答一定出乎了老师的预料,情急之下,他不知道如何纠正学生。于漪老师在这方面有个很棒的例子。她教《宇宙里有什么》这篇课文的时候,课文里有句话说“宇宙里有几千万万颗星星”,有个学习不好的女生怯生生地站起来问了个问题:“老师,万万是多少?”其他学生都笑话她说,万万不就是亿吗?这都不知道。那个女生一脸羞愧地坐下了。可是,于漪老师却问:“既然万万就是亿,那课文这句话为什么不直接写成几千亿呢?”这一问引发了学生的思考,体会到了作品语言的奥妙。这正是一名优秀教师的素质体现。我们一定要向于漪老师学习。也正像徐杰老师所言:(对于学生的回答错误)教师要“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自悟”。
总之,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回归育人本位,尊重科学规律,真正把课堂变成学生的“学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教育返璞归真,从而构建起合乎当代教育理念的理想课堂,完成教育赋予课堂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