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琴的发致歉信
被打女司机卢琴的亲属称,如今仍在住院的卢某近日来也在反思,并认识到自己在此事中的一些过错,特写下《致歉信》授权南方都市报独家发布,内容如下:我是卢琴,也是“成都娇子立交打人事件”中的女司机,经过这段时间的康复治疗,我的伤情开始逐步恢复,却因为身陷舆论漩涡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经过认真深刻的反思,痛定思痛,我想我应该面对这一切,我非常诚恳地向大家表达我现在的认识:首先,对我行车中的鲁莽和不理智,诚恳地向大家道歉,我已认识到错误;对于我违章驾驶、开斗气车的行为,我自愿接受相关处罚;对我过往的驾驶陋习一定通过认真学习加以改正。其次,就我的家人、朋友为了维护我而做出的不当言论,诚恳地向大家道歉,错就是错,不应该找任何借口。同时因为此事也给他们造成了伤害,我非常内疚。在这个事件里,我深知网络暴力、人肉搜索给我及我的家人带来了多么大的伤害,它将多么深远地影响我的生活。所以我亦不愿男司机张先生和他的亲人也遭遇同样的境遇,所以,恳求大家能到此为止,我们都已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最后,感谢当日在场制止事件进一步恶化的所有好心人,特别感谢奋不顾身的出租车司机,祝您早日康复。道歉人:卢琴 时间:2015年5月11日
卢琴的事件起因
警方在5月4日公布了男司机张某的行车记录视频,舆论由此发生了急剧反转。这段时长3分03秒的视频,正好是上述记录殴打视频的“前奏”,完整记录了从卢某第一次变道、到双方互相“别车”、再到张某施暴前的全过程。视频的开始,张某驾车行驶在三环路靠右的主车道上。在他的前方10米左右,卢某的红色现代轿车行驶在张某左侧主车道上。在距离出口只有五六米处,卢某的车突然亮起了右向转向灯,随后便开始向右连续变道。张某紧急刹车,视频中还能听到张某长按喇叭。在跟随卢某的车驶入出口匝道后,张某试图从卢某左侧超车,但卢某的车辆方向突然往左,张某再次按了一声喇叭,但未能超车。当完全进入辅道后,张某猛踩油门,从左侧赶上卢某的车,口里还说着“开不来嗦”。张某还开始往右连续变道,将卢某的红色轿车逼到了右侧的非机动车道上。此后,张某加速行驶了100多米。在视频50秒处,张某的轿车突然驶向非机动车道,险些与一辆助动车相撞。原来,卢某驾驶的红色轿车已经出现在张某左侧,将张某别到了非机动车道,还在张某的前方来了个急刹车。张某迅速减速并往左打方向盘,从左侧绕过了卢某的轿车。张某车内的传出孩子的哭喊。当两车再次并排时,卢某从驾驶室中探出头,向张某叫着什么,张某也提高声调回应:“开不来嗦,×婆娘”。两车继续往前行驶了约20秒后,张某妻子突然说了一句:“她还要来啊?”张某则说:“算了算了,再甩就弄她。”显然卢某并未罢休,其红色的车头在视频左侧时隐时现。当接近立交桥下时,双方争吵的声音越来越高。张某妻子对着窗外大喊:“你吼啥子吼?”张某则把车减速,情绪激动地喊道:“来来来,来来来,停到边上。”随后,张某的车辆停止,只听见张某开门下车并“咚”地一声关门的声音。孩子开始哭起来,叫喊着“妈妈”。张某的妻子一边安抚着孩子“不怕不怕”,一边拨打着电话,“我们在立交桥底下,有个车子别我们,差点把娃娃撞到了。”她还对窗外的卢某大声说:“你讲不讲道理?你别了我好多下?!”
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的处理结果
2015年8月21日,成都市锦江区人民法院对备受社会关注的张某故意伤害案一审公开宣判,以故意伤害罪判处被告人张某有期徒刑8个月,缓刑一年。法院经审理查明,今年5月3日14时许,被告人张某驾驶车辆行驶途中,因被害人卢某驾驶车辆突然连续变道,双方发生矛盾。随后,张某驾车将卢某所驾车辆逼停,将其从车内拉出后进行殴打,造成卢某轻伤。经法医学鉴定,卢某伤情为轻伤二级。案件审理过程中,经过锦江法院主持调解,张某与卢某达成赔偿协议,并进行了赔偿。8月3日,经司法行政机关评估,被告人张某适宜纳入社区矫正。法院认为,张某的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但考虑张某系初犯、偶犯,归案后积极认罪、悔罪,对卢某损失予以赔偿取得卢某谅解,并综合考虑公诉机关的量刑建议、社区调查评估报告等,依法作出上述判决。
成都男子暴打女司机到底是谁的错,男子为什么要打女司机?
成都市公安局政治部宣传处民警李威佟发布长微博,分析了3日下午女司机被打的原因,并称此次暴力事件完全可以避免。“有些道理还是想说,女司机被打其实是可以避免的。她先是突然切换三条车道,别了男司机,男司机路怒症爆发,追上女司机反别一下后迅速向前行驶,女司机又加速追赶上来,再别男司机,并摇下车窗大吼,最终招致被暴打。如果双方都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而非以暴制暴,女司机不会被打,男司机也不会铸成大错。(5月5日 新华网) 此次男司机暴打女司机的事件及其后续可以说在社会中掀起了轩然大波,在这次事件中我们可以思考一些问题。可以肯定不论是男司机还是女司机都有做得不对的地方。作为司机,我们应该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开赌气车是极不理智的,是对自己及他人安全不负责的行为。 男司机打人,甚至用螺丝刀捅劝架的司机,专家认为是一种“路怒症”的表现。“路怒症”的概念来自国外心理学界,‘路怒’(road rage)是形容在交通阻塞情况下,开车压力与挫折所导致的愤怒情绪,也称作“阵发型暴怒障碍”,发作者会袭击他人的汽车,猛烈程度往往让他人和自己大感意外。所以我们在日常驾驶过程中,一定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产生烦躁,易上火的情绪,否则酿成事故,悔之晚矣。 另一方面,女司机这种突然切换三条车道的行为,也应该要强烈指责。试想,如果女司机突然切换车道,旁边车道的车辆反应不及,在高峰路段上,极容易发生交通事故。作为司机,我们应该文明驾驶,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应该进行这种危险的行为。安全驾驶,应该放在每一个司机心里,尽量减少该类事件的发生。 事情发展到现在,来龙去脉都已经清楚,双方当事人也已经就事情进行道歉,男司机会受到法律应有的惩罚,女司机也得到了血的教训。但愿双方都能在这次事件中反思自己的问题,在以后的驾驶中严格遵守交通法律法规,控制自我情绪。 同时,应该让每位司机都扪心自问,开车是否严格遵守了交通法规,提高了行车安全意识,要做到规范驾驶,增强驾驶员安全意识,提高驾考安全意识考核是关键。在以后的驾考中,应该加强对学员安全驾驶以及情绪控制的指导,按照“一票否决”的原则,突出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征文:我心中的红飘带800字
满城飘扬红飘带 初冬时节暖意浓
刚才翻看今天的青岛日报,上面刊登了关于岛城红飘带的大篇幅新闻报道,包括编辑记者的热情评论,包括一件件感人事迹的再现,包括一个个熟悉不熟悉的名字,心中一下子敞亮了很多、温暖了很多、感动了很多,甚至感到窗外风刮的一阵阵树响都是在为此而摇旗呐喊,初冬的青岛暖意浓浓。
类似于岛城的微尘精神,在“红飘带”之初,要追溯到2006年底。当年,接连发生在我市出租车行业的感人故事传遍岛城内外:驾驶员莫立斌捡到广东客商600多万元的珠宝和现金,何开功捡到日籍客人900万日元,徐雪林捡到市民10万元“救命钱”,均主动归还失主的感人事迹,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业内其他出租车纷纷系上象征吉祥的红飘带,以表达对拾金不昧驾驶员们的敬意,社会车辆也纷纷加入,一时间岛城飘满“红飘带”,这成为当年岛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青岛,一直是我们引以为豪的爱心城市,今年9月15日,由于下雨地滑在佛涛路8号附近,60多岁的高老太太重重的摔在了地上,动弹不得,而后十多分钟的时间里,现场十余人无一敢伸援手。正巧穿便装路过的八大关派出所民警蒋荣国毫不犹豫的走上前去准备扶起老人,正在这时却有不少的围观者好心劝阻他:“别,小小被赖上了!”“就是,弄不好就是你的责任了!”蒋警官没有犹豫,只说了句:“不要紧!”就顾不上大家的“好意”弯腰去扶老人,但老人的腿摔伤了,他又跪在地上边扶着边腾出一只手打了120.
一个个,一件件,令人感动的事例不胜枚举,这就是青岛,一座充满发展活力的城市,更是一座充满爱心的城市。不仅拥有企业知名品牌,更拥有“微尘”、“红飘带”等爱心品牌。他们都在用行动丰富了我们的城市精神,正像冬天里的一股暖流不胫而走,涌动在我们这座城市的每个角落,涌动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现在的“红飘带”不仅系上了出租车和社会车辆,还系上了客运班车和货车,从青岛飘向北京,继而飘向全国。“红飘带”不仅感动了青岛,也感动和影响了中国。
一座城市,因为有了爱的传递,会变得更加温暖,青岛的初冬因此而暖意浓浓。我们在为之自豪和感动的同时,更建议大家一起行动起来,高擎起自己心中的那一份红飘带,从平凡的小事做起,自觉关爱他人、传递温暖,每天有一个善举、一个微笑,让我们的青岛更温暖、更美丽!!!
我心中的红飘带征文怎么写
我心中的红飘带
-----党在我心中
在历次革命斗争中,无数的共产党人和革命者献出了生命。红军长征突破湘江时,遭受围追堵截,人员损失过半;中共红军历经千辛万苦到达陕北后,30万队伍只保留下3万人。二万五千里长征是“地球的红飘带”,而这一红飘带却是由红军的鲜血染成的。
终于,几经磨难,几经沧桑,中华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率领下,最终赶走倭寇,推翻蒋家王朝,建立了新中国,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建国三十年间,尽管走过一些弯路,但经过党和人民的艰苦奋斗,社会主义建设仍然硕果累累。条条战线捷报频频,英雄模范不断涌现。在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名字——雷锋、王进喜、李四光、钱学森、焦裕禄……他们在党的领导下无私地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至今仍激励着人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拼搏。
钱学森在美国度过了20年,在航空科学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为了有名的火箭专家。当他得知社会主义新中国成立,非常兴奋,毅然决然地回国,为新中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铁人”王进喜的名言:“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庆油田”;“一定要把贫穷落后的帽子扔进大平洋里去!”成为中国工人阶级无私奉献和自信,自强精神的深刻写照。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对组织上唯一的要求,就是 “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他们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是全国人民的楷模。
30年后,中华民族在改革开放的春雷中苏醒,演绎东方崛起的传奇——1994年,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扭曲工程——长江三峡工程正式开工,成为共和国的动力心脏;1997年和1999年,香港和澳门相继顺利回归,一洗百年耻辱;2001年,我国成为WTO的第143各正式成员…在这些光辉业绩的背后是一个个光辉的共产党员形象:孔繁森、李素丽、李向群、徐虎……
党的先锋楷模孔繁森将自己的一腔热血洒在了西藏高原。人们在料理孔繁森的后事时,看到了两件令人心碎的遗物:一是他仅有的钱款——8.6元;一是他的“绝笔”——去世前4天写的关于发展阿里经济的12条建议,党的好儿子李向群,在随部队赴湖北荆州抗洪抢险时,先后4次晕倒在大堤上,最终,因劳累过度,抢救无效,壮烈牺牲。此时,他年仅20岁,军龄20个月,党龄仅仅8天。还有当代雷锋徐虎的那句“你不奉献,我不奉献,谁来奉献?你来索取,我来索取,向谁索取?”……这些,就是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怀!
2008年北京奥运会圆满举行,2010年世博会,全球各地的目光一次次聚焦中国。终于,在中国英雄楷模的无私奉献下,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引下,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现在,仍然有许许多多为祖国的盛世做贡献的人:警察、教师、医生……甚至是环卫工人。今天,我们是传承了理想与希望的青少年,将集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辉旗帜下,好好学习,努力向上,为祖国的美好明天奉献出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