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8世纪意大利歌剧的产生和发展?
简述17世纪意大利歌剧的产生与发展
歌剧诞生于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的意大利,这种体裁把舞台戏剧与布景、情节和持续的音乐相结合,音乐中包括各种独唱、对白、合唱和器乐演奏。
早期巴罗克歌剧的一个直接的灵感来源是古希腊的戏剧。在那些戏剧中,合唱和一些抒情段落是需要歌唱的。人们相信古代音乐具有打动听众情感的力量,因此,也希望以类似的形式为基础来创作当代的音乐。
歌剧的更加直接的来源是幕间剧。这是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悲剧和喜剧的幕间上演的音乐短剧。在一些重大的礼仪性的场合上,幕间剧可以变得非常壮观,有合唱、独唱和较大的乐队。
歌剧的诞生是和佛罗伦萨的卡梅拉塔(一个学者和艺术家的小组)的活动分不开的。这个小组以贵族巴尔迪伯爵为首,从16世纪70年代起常在伯爵家中聚会,其中包括两位重要的早期歌剧的作曲家-雅可布·佩里和朱里奥·卡契尼,还有几位最有影响力的音乐理论家,如文森佐·伽利莱(科学家伽利略的父亲)。他们在聚会中对音乐的讨论受到一位研究古希腊著作的学者吉罗拉莫·梅伊的信件的很大影响。梅伊认为古希腊音乐之所以感人,是由于它是以单音旋律为基础的,这种旋律特别能够通过人声的自然表现而传达歌词中的情感。
佛罗伦萨卡梅拉塔成员的理论在佩里和卡契尼的一系列作品中得到了实践。首先是在1597年,他们都为诗人利努契尼的诗歌《达夫尼》谱写了音乐。这部作品可能是最早的歌剧,可惜只有一些片断保存下来。1600年,佩里为利努契尼作词的《优丽迪茜》谱曲,表现希腊神话中的奥菲欧的故事,在佛罗伦萨为梅迪契家族的宫廷婚礼上演出。卡契尼也参加了这个作品的一部分音乐创作。两人都在1601年出版了这部作品的总谱。它们代表了现存最早的完整保存下来的歌剧。
蒙特威尔第在1607年创作了他的第一部歌剧《奥菲欧》。它是为曼图瓦宫廷而作的,也取材于希腊神话中的奥菲欧的故事,脚本作者是诗人小斯特里吉奥,他直接参照了利努契尼以前所写的《尢丽迪茜》,并把它扩充成了五幕戏。每一幕表现情节发展的一个阶段。音乐包含了多种多样的声乐和器乐的风格。首先,他运用了更加连续不断的宣叙风格,把朗诵性的部分和抒情性的部分混合起来,那些最现代的朗诵性音乐被保留在特别有戏剧性的场景中运用。其次,他运用了独唱的咏叹调和二重唱。然后,他还采用了一些牧歌式的合唱。最后,他在歌剧中加入的器乐部分包括一些舞曲和器乐间奏、前奏或尾奏,这种段落有助于对场景的组织。
17世纪中叶,意大利歌剧的发展开始出现角色增多、布景豪华、强调壮观场景和娱乐性的倾向。同时,宣叙调和咏叹调开始明确地分开,前者近似说话,后者是旋律性的和分节歌式的。
17世纪后期,意大利歌剧在那波利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形成了"那波利风格"。代表作曲家是亚历山德罗·斯卡拉第。在他创作的一百多部歌剧(流传下来的并不多)中,优美的声乐旋律线条被简单的和声所支持,形成简洁的织体。宣叙调被分成两类,一类是干唱宣叙调,只用通奏低音乐器组伴奏。另一类是助奏宣叙调,由弦乐伴奏,有时也动用乐队中的其它乐器。这种宣叙调通常用于比较紧张的戏剧性场景中。在咏叹调中,返始咏叹调(da capo aria)占据了主导地位。这是一种带再现的三部曲式的咏叹调。它为声乐技巧的展示提供了条件,特别是在从头反复的段落中,歌手经常可以增加即兴的装饰。在斯卡拉第晚期的歌剧中,还开始采用了由"快、慢、快"三段组成的序曲,成为后来典型的意大利歌剧序曲。
试述19世纪意大利歌剧发展概况。
【答案】:19世纪浪漫主义意大利歌剧的发展和成熟与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有密切联系,法国大革命促进了意大利民族意识的觉醒,民族主义问题成为影响当时音乐发展的主要因素,意大利歌剧扎根于民族生活的原有传统,遵循本民族的审美习惯和歌剧题材传统,基本任务从体现民间生活转向发展民族文化斗争。 浪漫主义风格意大利歌剧从罗西尼开始,经过贝里尼、唐尼采蒂到威尔第的早期,主要体现爱国情感和英雄主义。到威尔第创作后期,出现新的音乐潮流即真实主义歌剧,马斯卡尼、莱昂卡瓦罗、普契尼推动了这股潮流的发展。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不像巴洛克音乐那样壮观华丽,细节上的精致修饰;也不像古典主义音乐那样精炼朴实的语言结构、明细匀称的形式;他更多强调个性与自我感受,无拘无束的表达情感,体现浪漫主义的激情。浪漫主义时期的意大利歌剧充分的体现了浪漫主义音乐特点,它强调强烈的感情渲染个人精神的展现,重视歌唱性和抒情性,以自由、平等、博爱为创作宗旨,反对古典主义音乐的传统形式和内容。
意大利最有名的歌剧有哪些?
意大利歌剧在18世纪欧洲社会政治动荡中迅速发展起来。意大利的芝诺(1668-1750)和梅塔斯塔西奥(1698-1782),为“正歌剧”制订了基本的规范,为剧情发展和角色语言建立起了一套较为合理的程序。哈塞(1699-1783)也写意大利歌剧,他留下歌剧百余出,但佳作不多,大多因其妻博尔多妮出色演唱而闻名于世。维瓦尔第、佩尔戈莱西和亨德尔代表了18世纪初期的最高水平 安东·卢乔·维瓦尔第1678年3月4日生于威尼斯,(也有的资料或说是出生于1675年)。父亲是一名专业小提琴手,任职于当地的圣马可教堂。从童年起,维瓦尔迪随父亲学习演奏小提琴。15岁受戒,25岁时被授予神职 (两年后因故去职),因他的头发红色而被称为“红发神父”。 1703-1740年,数次在威尼斯救济院所属著名的女子音乐学校任职,开始教授小提琴。1711年起领导乐队及合唱队,1737年任乐长。维瓦尔迪除担任上述职务和举行演奏会外,还从事宗教音乐创作。写了近500部协奏曲、大量宗教音乐以及49部歌剧--这使他成为第一个意大利歌剧的高产作曲家。1718-1720年,任哈布斯堡王朝曼图亚总督菲利浦的乐长,此职称在维瓦尔迪离开曼图亚后,仍然保留了一段时间。他一生主要的活动是在威尼斯,但也曾去罗马、维也纳、布拉格、阿姆斯特丹等地旅行演出 1713年,维瓦尔第根据多梅尼科·拉里的脚本写了第一部歌剧《乡下铜管乐队》。 不久,接连出台了其它歌剧,其中有《奥兰多装疯》、《阿吉坡》、《阿尔维达》和《蒙特祖玛》等作品。 而今的人们虽然几乎一点不知道了,但维瓦尔第作为歌剧作曲家的名气在当时无人可以匹敌。1713年至1739年间,他积极地为舞台写作,威尼斯上演的他的歌剧比其它任何作曲家都多。他创作的歌剧,他每年创作歌剧两部歌剧,速度之快无人能比。他创作歌剧《蒂托·曼利奥》只用了5天--也可能在吹牛皮。到后来,他开始走捷径了。末期的一些歌剧里有亨德尔、佩尔戈莱西及其它作曲家写的咏叹调,或许是维瓦尔第写烦了。 维瓦尔第是音乐史上最多产的作曲家之一,他火热的性格,娴熟的技巧,清新的构思,和他特有的纯洁成功地创作了49部作品,很好地表现了歌剧的特点。为此他想成为歌剧院的经理。他希望拥有很好的有器乐演奏家和乐队,以便能够在巨大的弦乐器演奏中加入一些长笛、双簧管、小号或圆号。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表达人物的思想情感。但是,在他去世后,他的作品逐渐被人遗忘,沉默了200多年,到20世纪中叶人们才对他的音乐重新感到兴趣。 佩尔戈莱西与喜歌剧 喜歌剧是意大利特有的产物,18世纪音乐剧场的新秩序开始有了严肃歌剧和喜歌剧之区别。在人们接受了歌剧是一件严肃的事体之后,爱说笑娱乐的意大利人对这一认识充分表示了自己的拒绝。渐渐地观众便对正歌剧失去了兴趣。因为正歌剧过于严肃且情节非常复杂冗长, 舞台上装腔作势的表演使观众越来越不堪忍受,目睹大歌剧变得日益沉闷,作曲家开始在两幕之间加一些玩笑逗乐的小片段。最初,人们把这些用做调剂的片段称做“插剧”,在换布景的幕布前表演。很快,这些插剧的长度也增加了。于是就产生了“喜歌剧”。音乐史学家唐纳德·杰伊·格劳特以他特有的方式一针见血地指出:“喜歌剧给原本沉闷压抑的景观射人了一缕阳光。” 正歌剧讲的都是达官贵人、天界众神或显赫皇室的故事。喜歌剧则不然,剧中主角一般都是仆人村夫和平头百姓。 意大利第一部喜歌剧是作曲家乔瓦尼·巴蒂斯塔·佩尔戈莱西年创作《女仆作夫人》,1733年在那不勒斯首演。当时是一部非常沉闷、如今早被遗忘的歌剧《骄傲的囚徒》里的插剧。《女仆作夫人》剧情简单,篇幅短小,讲的是富有的单身汉乌贝托如何乐滋滋地中了女仆赛波娜的圈套娶她为妻的故事。剧中还有个人物是乌贝托的男仆韦斯波内,这个角色既无唱段也无对白。显然,作为一部歌剧,这种角色应该再多几个。 故事开始时乌贝托正在抱怨赛波娜没有把热巧克力早点端来。赛波娜走上前来对他说应该自己动手,接着又说他应该结婚。(她的手段非常巧妙,而这正是关键所在。) 以上是第一部分。在第二部分里赛波娜把韦斯波内打扮成一个风流倜傥的军官,令乌贝托产生妒意并开口向她求婚。这一招真灵。故事在一首迷人的爱情二重唱中完满结束--只是乌贝托始终没喝到热巧克力。 佩尔戈莱西《女仆作夫人》的音乐虽然无法跟后来的莫扎特的相比,却也轻松活泼、悦耳动听很快被广大观众所接受。 1736年,26岁的佩尔戈莱西突然去世。他的作品如同一位史学家所说的那样“为歌剧舞台吹进了一股新鲜空气”。
意大利歌剧特点
了解意大利歌剧特点要从歌剧的发展史开始了解: 歌剧起源于巴洛克时期(1066-1750),最初是由意大利佛洛伦萨的一群人文主义者为了复兴希腊时期的戏剧传统而创造的音乐形式,其渊源除了古希腊戏剧还有世纪神秘剧、假面剧,最直接的起源是文艺复兴后期兴起的牧歌。 1599年佩里创作的《达夫尼》是目前所知的第一部歌剧,1600年他创作了《尤丽狄斯》是现存最早的歌剧。 这两部歌剧已经有了咏叹调与宣叙调分工,但总体看来并不成熟。 1607年蒙特维尔第创作的《奥菲欧》是第一部意义上的近代歌剧,作者运用了相当近代化的管弦乐队为戏剧配乐,用不谐和音烘托气氛和展现矛盾。 此后兴起的是威尼斯歌剧学派。 1637年威尼斯开放了第一家公共歌剧院—圣卡西亚诺剧院,使得这门艺术走出了少数贵族的沙龙,迎接一个更广泛的市民阶层的青睐。 此后半个多世纪里,威尼斯前后开放了十几家歌剧院,一大批有才华的作曲家、剧作家为之谱曲、写脚本,比较有名的有切斯蒂、卡瓦利等人。 这个时期的威尼斯歌剧场面有时奢华到了夸张的地步,开始运用灯光、道具、布景等手段衬托剧情。 与此同时,17世纪中期,以斯卡拉蒂为代表的那不勒斯学派也发展起来,并统治了意大利乐坛和欧洲舞台近一百年。 这个乐派特别注重在歌剧中发挥人声美的作用,使声乐独唱水平空前提高,更加强了歌剧的主调风格。 斯卡拉蒂的歌剧旋律优美亲切,选择不同的咏叹调表现不同的情绪。 在重视人声的同时,他重视器乐的独立表现,采用高度程式化的作曲手法,剧情相似的剧目可以使用相同的配乐;首创了歌剧启幕前的器乐合奏—序曲,由快—慢—快三部分组成。 他树立的这种歌剧典范形式,被称为意大利正歌剧。 正歌剧注重人声的特色导致了阉人歌手(即在童年被 *** 的男歌手,嗓音高亢,华丽而具有弹性)在欧洲的广泛运用,但后来也出现了单纯追求“美声 ”的形式而忽略内容的倾向,最终走向了衰败。 17 世纪上半期的英国同样动荡不安。 清教徒(致力于清除英国国教中天主教残余成分的加尔文派新教徒)为主要成分的资产阶级新贵族在与国王的斗争中占了上风,通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内战夺取了政权。 清教徒信仰的加尔文派教义宣扬禁欲,力图避免一切尘世的快乐,音乐被看作是邪恶的、引诱人进入"危险的"愉悦的手段遭到禁止。 歌剧传入英国不久,清教徒就上了台,他们封闭了一切歌剧院,废除了原来英国国教宗教仪式上的音乐。 英格兰陷入一片沉寂之中。 歌剧这门古老的艺术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其中一些华而不实的弊病逐步显露出来18世纪中期的阶级构成、意识形态、审美观念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 一些有识士开始了改革的尝试。 拉摩可算是改革的先行者,而最彻底、影响最深远的是鲁克的歌剧改革。 他的主旨是:“质朴和真实是一切艺术美的伟大原则”;歌音乐的“真正使命”是“和诗配合,以便加强情感的表现”。 在他的歌剧中,待剧情的宣叙调具有重要地位,并且加强了旋律性,使其具有细致的情感表现;他精简了戏剧结构,删去了咏叹调中华丽的炫技段,追求朴实无华的真情表,序曲也不再脱离剧情的孤立存在,而是预示剧情的有机部分;剧中的合唱、蹈都随剧情的需要而存在,不能任意增删。 格鲁克在记谱时废弃了数字低音,之以具有明确的各声部现代写法。 他的改革使当时腐化的歌剧艺术为之一新,仅影响了18、19世纪之交的歌剧舞台,包括罗西尼、瓦格纳在内的整个19世纪欧洲歌剧都从中得到了有益的启发。 由于最初几部歌剧的成功,歌剧很快由佛罗伦萨流传到罗马、威尼斯、那不勒斯以及意大利各地并逐渐流入到欧洲各国。 它从诞生之日起,就成了王公贵族们的宠物,很快得到了发展,到了17世纪几乎所有的音乐家都十分注重歌剧创作。 处于黎明时期的歌剧,大多为单旋律说白式的歌剧,演出也基本上只是局限在宫廷中,成了王公贵族们在文化娱乐和享受方式上的一种特权。 罗马歌剧: 在《达芙尼》和《尤里狄茜》以后的30年内佛罗伦萨只上演了为数不多的几部歌剧。 歌剧的中心开始向罗马转移。 罗马歌剧的题材偏重于神话寓言故事,具有较浓厚的宗教色彩,舞台美术追求奢华富丽的效果。 前期罗马歌剧的主要作曲家是佛罗伦萨艺术集团的奥·德·卡瓦里埃利,作品为《灵魂与肉体的表现》(1600年),此剧篇幅长,配乐完整,适合歌唱特点的朗诵式音调,这种介于说白朗诵和歌唱之间的曲调显示出罗马早期新型单声音乐的特有风格。 罗马歌剧崇尚奢侈浮华的场面,并以此来能迎合贵族的情趣,满足他们的虚荣心,题材大多是根据史诗创作的神话剧和圣人剧。 歌剧的成熟: 17世纪在歌剧史上,威尼斯乐派的杰出代表蒙特威尔第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 他早期主要从事牧歌创作,并由此享有很高的声誉。 代表作有:《奥菲欧》(1607)与《阿丽安娜》(1608),堪称早期歌剧的典范之作。 尤其是《奥菲欧》,他用音乐渲染了气氛和人物的情感,独唱富于技巧性,重唱写作带有牧歌遗风,剧中还有大量的合唱。 还有《尤里西斯回乡记》(1641年)和《波佩阿的加冕》(1643),在圣·卡西亚诺剧院首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他的歌剧里,独唱(宣叙调、咏叹调)、重唱、管弦队和舞蹈综合在一起为剧情服务。 他认为歌剧的音乐要表达人类深刻情感,并且要与歌词意义相吻合。 鉴于他对歌剧这种体裁起的奠基性作用,蒙特威尔第被誉为“近代歌剧之父”。 17世纪威尼斯歌剧的特征: 蒙特威尔第等人在歌剧创作上的发展和创新,使歌剧从简单的叙述形式改变为戏剧性形式,题材也逐渐从以田园生活为故事背景,改变为悲喜剧相间,加入了更多的日常生活情景。 他们推动着歌剧大大向前跨进了一步。 总的来说,到17世纪中叶,意大利歌剧在威尼斯基本上定了型,威尼斯歌剧艺术风格具有这样一些特征:历史题材的剧目成为最成功的歌剧;独唱成为歌剧的主要歌唱形式;咏叹调与宣叙调实现了分离,而咏叹调日益受到作者的重视及观众的欢迎;新的美声唱法在歌剧演唱中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 剧情的发展趋向复杂;剧本的结构逐步严谨,舞台的布景装置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可以模拟海战、暴风雨、诸神、行进中的大象狮子,还可升降活动。 威尼斯舞台美术的一些优秀成果,一直到19世纪仍被沿用。